书城艺术说影
18781000000001

第1章 推荐序:感谢玺璋那些让我陷入思考的文字

我最早认识玺璋,是通过阅读他的评论文字。他的观点尖锐,目光犀利,又不故作深沉,分析问题有道理、接地气,充满真知灼见,给我留下很深印象,因此也就记住了这个名字。

从1986年的《老井》到2011年的《金陵十三钗》,期间二十七年的漫长跨度,玺璋的评论始终审视着我的电影,犀利的目光贯穿我从影以来的整个历史。从这个角度讲,玺璋真可以算作是老朋友了。他说真话、说实话,始终坚持独立的价值判断,执着不懈,掷地有声,保护着评论的高质量,使我对这位陌生的老朋友保持着由衷的尊重和敬意。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的最大消费市场。中国的电影产业也在飞速发展,但究其创作水准,还要有漫长的道路要走。我们不仅缺作品,也缺少独立而有质量的评论。许多有水平的评论者不屑于把时间浪费在影评上,认为那是娱乐圈的是是非非,还有些所谓的影评人被制片公司拉拢,成为收买下的宣传工具。因利益而摇旗呐喊,这本身就是学术和评论上的腐败。

社会焦点经常在声讨祸国殃民的贪官,其实文化观念上的清洁同样重要,甚至是更为重要。它涉及到价值观的维护和文化的未来。水军或者网络暴力,使电影圈具有表面的热闹,但加剧了标准的混乱,到最后变得成王败寇,只以票房论英雄。

中国电影迫切需要建立良好的评论体系,否则,价值观的缺损会进入恶性循环,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重重。“良好的评论体系”需要漫长的时间去一步步建立,还不知道结果如何,所以许多事情只能先从个人做起,这就是解玺璋这样的评论家体现出来的价值。

我们的社会需要独立和犀利的影评人。

当然,所谓客观其实很难做到,即使不为追逐名利,每个写作者都难以摆脱自己的立场和偏好,不能保证臧否得绝对公正。越是如此,那些力求公正、具有水准并保持自省的评论者,才越难能可贵,时代特别需要解玺璋这样的“独行侠”,需要他们的独立和勇气,需要他们的提醒与鞭策。

玺璋要出书了,让我写几句话,我欣然从命,也借此感谢玺璋多年来的关注与批评,感谢他的鼓励,感谢他那些让我陷入思考的文字。从这些文字中,我可以感觉出他是个心地善良的人,是具有社会良知和责任的知识分子。

修辞立其诚,文字之所以忠直,是首先把文字当作照见自己内心的镜子,有一种情操上的自律,才能我手写我心,进而直指人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