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说影
18781000000005

第5章 《有话好好说》:张艺谋第一次“进城”

关于“张艺谋进城”的话题已经被人们议论好几年了,而张艺谋,除了在《秋菊打官司》时进城逛了一趟之外,事实上,他的影片很少涉及到城市。最近的《有话好好说》,可能是他所作的第一次关于城市印象的表达,自然会引起舆论的特别关注。

我们看到,在这部影片中,城市一直使张艺谋显得有些亢奋,就像当年拍摄《红高粱》时,电影使他亢奋一样。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有话好好说》是一部很有活力的影片。

看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以后,我曾以《张艺谋老了》为题写过一篇短评,文中写到:“这一次,张艺谋却没有提供任何新的经验和感受,重复和似曾相识暴露了这部影片的肤浅和矫揉造作。或许,这可以看作是张艺谋在艺术上日渐衰老的一种象征。”现在看来,这样的结论不仅给的太早,而且也太武断了。仅就《有话好好说》最初给我的印象而言,这一次,张艺谋不仅没有再露出老态,甚至可以说是青春焕发了。

他在这里再一次显示出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影片中所使用的手段,包括不使用稳定器的运动镜头、与城市特有的喧嚣相映成趣的声效和MTV式的剪辑等,尽管都不是什么新鲜玩艺儿,但用在这部影片中,毕竟表达了张艺谋对城市的一些感受和理解,也是张艺谋对城市的独特的发现。

所以,即使这部影片看起来并不比张艺谋先前的有些作品更完美、更成熟,甚至接受起来还会有“闹心”的感觉,但我仍然愿意肯定这部影片。因为,即便是有缺陷的试验、探索和冒险,恐怕也要比平庸的完整或完美更有意义和价值,更值得肯定和坚持。事实上,试验、探索和冒险往往是使艺术保持生命活力的重要因素。

在这部影片中,张艺谋对现代城市生活的体验主要表现为一种具有反讽意味的荒诞感。这一特点不仅体现在影片的技术层面,而且渗透在影片的故事层面。在这里,赵小帅的故事是以夸张的面目出现的,而画面上姜文那张夸张的脸,或许只是整个故事的一种外在形象。

我们甚至可以由此推想,对于刚刚告别“农村”进入“城市”的张艺谋来说,姜文那张夸张的脸很可能还代表了城市最初给他的感受,其中自然包含了90年代末弥漫在我们全部生活中的“现代性”。我想,张艺谋的这种感受不能说是不真实的,我们可以不喜欢或拒绝接受他的这种感受和表达,但我们没有理由根据个人对城市的感受来否定一个独立个体的感受的真实性。

有一种看法,认为张艺谋在这部影片中所表现的荒诞感和反讽意味,并没有多少新意,有的只是对西方50年代以来某些作品中的荒诞感的简单重复和模仿,而且远远没有触及到中国自身的“现代性”的本质。

或者说,张艺谋所作的一切,都是在炒“伪现代派”的冷饭而已。然而我想,这种看法恐怕有失偏颇。因为无论如何,张艺谋不能为中国“现代性”发展的历史缺陷负责,他只是通过影片将这种缺陷揭示出来罢了。在这方面,对城市生活麻木了的我们显然不如来自“前现代”农村的张艺谋更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