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论语(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推荐阅读书系)
18840500000004

第4章 里仁篇第四

子曰:“里仁为美①。择不处仁②,焉得知③?”

【注释】①里:居住。里,这里有选择好地方以安家落户的意思。仁:仁者。或曰有仁风的地方。孔子认为,仁是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②处:居住。③知:同“智”,聪明。

【译文】孔子说:“邻里间仁爱盛行才好。不选择居住在仁爱盛行的地方,怎么说得上有智慧呢?”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①,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②。”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③,能恶人④。”

子曰:“苟志于仁矣⑤,无恶也⑥。”

【注释】①约:贫困。②利:重视。③好:喜爱。④恶:厌恶,讨厌。台湾学者毛子水曰:“因为仁者的善恶标准能够合于正道,所以他的好恶亦能合于正道。”⑤苟:假如。志:立下决心去践行。⑥恶:一般指善恶之恶,或者说不好的方面。

【译文】孔子说:“不仁的人是不能够久处贫困的,也不能久处安乐。仁义的人安贫乐道,聪明的人重视仁爱。”

孔子说:“只有仁者,能客观地表扬人,也能客观地批评人。”孔子说:“假如有志于做到仁爱,就不会干坏事了。”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①,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②。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③。君子去仁,恶乎成名④?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⑤,造次必于是⑥,颠沛必于是⑦。”

【注释】①所欲:所想获取的东西。②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则不接受。有的人认为应是“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③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没有正当的手段,则不能摆脱贫困。也作“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④恶乎:同“乌乎”,何处。⑤终食之间:在完成吃饭的(短)时间内。违:离开。⑥造次:匆忙;急遽。于是:不违仁,坚守仁。⑦颠沛:指在艰难困顿的环境里。或曰,是个人困苦、社会动乱。

【译文】孔子说:“富和贵,是大家都想得到的,不用正常的手段,得手的富贵则不接受。贫和贱,是大家都不喜欢的,没有正当的手段,则不能摆脱贫困。君子离开了仁,怎样成名呢?君子无时无刻都不离开仁,仓卒匆忙间不违仁,颠沛流离中坚守仁。”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①。好仁者,无以尚之②;恶不仁者,其为仁矣③,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④。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⑤,我未之见也⑥。”

【注释】①“我未见”两句:我没有见过如此喜好仁的人,以及这样厌恶不仁的人。②尚:通“上”。超过。③矣:同“也”,表停顿。④加乎其身:加在他身上。或解释为:靠近他的身边。⑤盖:大概。有之:可解释作两方面:一是指有肯用力而力不足者,是联系上句“未见力不足者”来理解;一是指有肯一日用力于仁者,是联系上一句“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来理解。⑥未之见:“未见之”的倒装。

【译文】孔子说:“我没发现这种极端的崇尚仁的人和极端厌恶不仁的人。极端崇尚仁的人,再好不过;极端厌恶不仁的人,在施行仁德时,不使任何不仁沾上身。有没有连一天的工夫行仁事都坚持不了的人呢?我还未发现无力为仁的人。估计有,我没发现罢了。”

子曰:“人之过也①,各于其党②。观过,斯知仁人矣③。”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于道④,而耻恶衣恶食者⑤,未足与议也!”

【注释】①过:过失,过错。②党:类别。孔安国曰:“党,类也。”皇疏引殷仲堪曰:“言人之过失,各由于性类不同。直者以改邪为义,失在于寡恕;仁者以恻隐为诫,过在于容非。是以与仁同过,其仁可知。观过之义,将在于斯者也。”③仁:通“人”。④士:读书人。⑤恶衣恶食:穿不好的衣服,吃不好的饭。

【译文】孔子说:“众人的过失,有各种类别。看别人犯的过失就知道他是哪类人。”

孔子说:“早晨得了道,晚上就算死了也值得了。”

孔子说:“读书人有志于仁道,却以穿破衣吃粗饭为耻,这种人就不值得和他论道了!”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①,无莫也②,义之与比③。”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④。君子怀刑⑤,小人怀惠⑥。”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⑦。”

【注释】①适:通“敌”。②莫:通“慕”,贪慕。对于“无适”“无莫”,有几种不同理解:一,厚薄亲疏,无适无莫就是不分亲疏厚薄。二,敌对与爱慕,无适无莫就是没有敌对,也没有爱慕。三,适,专注;莫,不肯。无适无莫就是无可无不可的意思。③义:义,其中一个解释为合宜。凡是适宜的言行,都是符合于义的。因而对于“义”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孔子而言,义与仁、礼是互不可分的,凡符合仁、礼要求的,都应是义。比:挨着,靠拢。也有人解释为“听从”。④怀:怀念,思念。有人解释作安于。土:乡土。⑤刑:刑法,法制。指事情是否合法。⑥惠:实惠,恩惠。指的是对自身是否存在利益。⑦放:通“仿”,依据。

【译文】孔子说:“君子对天下的一切,不问亲疏,不奢求富贵,道义永在。”

孔子说:“君子追求德,小人思念乡土。君子怕犯法,小人贪图小恩小惠。”孔子说:“依据唯利是图行事,别人的怨恨就多。”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①?何有②?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子曰:“不患无位③,患所以立④。不患莫己知⑤,求为可知也⑥。”

【注释】①为国:治理国家。②何有:春秋时的常用语,即“何难之有”,意即不难。③位:职位。钱穆曰:“古人议事有朝会。有官守者,遇朝会则各立于其位。无才德,将何以立于其位?有知己之才德者,将可援之入仕。患无位,则患莫己知。”④立:立身的才学。一说通“位”,官职。⑤莫己知:倒装句,正常语序为“莫知己”。⑥求:致力于。求为可知:即先求所以立于其位之才德。

【译文】孔子说:“可不可以用礼让来治国?何难之有?不敢用礼让治国,拿礼让干什么?”

孔子说:“不担忧没有官位,担心靠什么去立官。不担心没有人了解自己,设法让人了解。”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①。”曾子曰:“唯②。”

子出,门人问曰③:“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④!”

【注释】①贯:贯穿。道:本义为道路,引申为道术、道理。②唯:答应用语。③门人:指孔子之门人,当时一同侍候孔子,闻其言,不明所指,等到孔子出去时,问于曾子。而有人认为:孔子出,当是孔子往曾子处,曾子答而孔子出户去,门人指曾子弟子。④忠恕:尽己为人谓之忠,推己量人谓之恕。而已:罢了。

【译文】孔子说:“曾参啊!我的学说有一贯而始终的核心。”曾子说:“是。”孔子出门后,有门下弟子问:“老师讲的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学说仁道,忠恕两个字罢了。”

子曰:“君子喻于义①,小人喻于利②。”

子曰:“见贤思齐焉③,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④。”

子曰:“事父母几谏⑤,见志不从⑥,又敬不违⑦,劳而不怨⑧。”

【注释】①喻:明白,懂得。②喻于利:明白的是对于自己的利益。或者说,对自己有利益与否,对此乐而不疲。③齐:看齐。焉:他,指贤。④内:内心。省:反省,省察。郑玄曰:“省,察也。察己得无然也。”⑤几:轻微,婉转。⑥见志不从:见到父母的意向是不听从。或者说,自己的意见表达了,但是父母不听从。⑦违:冒犯。⑧劳:忧愁。

【译文】孔子说:“君子只明白符合道义的事,小人只明白唯利是图。”

孔子说:“见到贤才就应想到向他看齐,见到那些庸才就要在内心反省反省自己。”

孔子说:“侍奉父母时,对父母不对的地方,要婉转地尽力劝阻,如果父母不听劝,只好对父母恭敬不违,担忧但不怨恨父母。”

子曰:“父母在①,不远游②。游必有方③。”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④,可谓孝矣⑤。”

【注释】①在:在世,健在。②游:游学、游宦,到外地去求学或做官。③有方:方是方位,去处,有方即让父母知道在哪里。④三年:指丧期,古时丧期为三年。⑤这一句话已经出现在《学而篇》,一般认为是《学而篇》的脱简,或者说重出。钱穆曰:“此章重出,已见《学而篇》。当是弟子各记孔子之言,而详略不同。盖《学而篇》一章乃言观人之法,此章言孝子之行,而此章前后皆论事父母之道,故复出。”

【译文】孔子说:“父母在世时,不要远游,要远游也一定要让父母知道在哪里。”

孔子说:“丧期中不改变先父的处世之道,就可以说做到了孝。”

子曰:“父母之年①,不可不知也②。一则以喜,一则以惧③。”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④,耻躬之不逮也⑤。”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⑥!”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⑦。”

【注释】①年:年纪,年龄。②知:此指记在心中。③郑玄曰:“见其寿考则喜,见其衰老则惧。”④言之不出:言语不随便脱口而出。包咸曰:“古人之言不妄出口,为身行之将不及。”⑤耻:以……耻。躬:自身。不逮(dài):赶不上,不及。⑥约:约束。也有人解释为俭约,生活俭朴。失:失误,过错。鲜:少有。⑦讷(nè):语言迟钝。敏:敏捷。行:行动。钱穆曰:“敏讷虽若天资,亦由习。轻言矫之以讷,行缓励之以敏,此亦变化气质,君子成德之方。”

【译文】孔子说:“父母年纪不能不了解。一方面因父母添寿一岁而高兴,一方面又因父母年岁离寿终又少了一年而担忧。”

孔子说:“古时的人不轻易表态,他们以不能实现诺言为耻。”

孔子说:“因约束自己而造成过失的人很少。”

孔子说:“君子要言语迟钝但行事敏捷。”

子曰:“德不孤①,必有邻②。”

子游曰:“事君数③,斯辱矣④;朋友数,斯疏矣⑤。”

【注释】①德:一般解释作有德行的人。钱穆曰:“德字有两说。一指修德言。人不能独修成德,必求师友夹辅。一指有德言。有德之人纵处衰乱之世,亦不孤立,必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之邻,如孔子之有七十二弟子。”②邻:亲近。③数(shuò):屡屡,引申为烦琐。④斯辱矣:就会招来侮辱了。⑤疏:遭到疏远。

【译文】孔子说:“有德之人不孤单,必定会有同道者为伍。”

子游说:“事君进谏不过三,平常求见也不可烦琐,否则必定遭受辱污;与朋友太密切,他慢慢就会反感你而变得疏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