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萤火虫的季节(青少年整本书阅读书系·名师讲读版)
18841500000001

第1章 童年的回声

陈曦

说一句“来玩吧”

也答一句“来玩吧”。

说一句“笨蛋”

也答一句“笨蛋”。

说一句“再也不跟你玩了”

也答一句“不跟你玩了”。

到了后来

又孤单起来,

说一句“对不起啊”

也答一句“对不起”。

是回声吗?

不不,谁都会这样回答。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

伤痕累累的画面上,突然出现了这首简短的小诗《回声吗》。

读着,读着……人们似乎悟出了什么……焦躁的内心缓缓趋于平静。

金子美铃(1903—1930),这位当时已去世81年的童谣作家,再次跳入人们的视线,她的童谣被当时的媒体称为“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广为传唱。

如今,当我手捧金子美铃的文集,刚读第一首《明天》,就被惊艳到了!是的,短短三个小节,让我仿佛瞬间置身于清新明媚、红霞满天的春日,在海边小镇干净光滑的石板路上,远远目睹着一对在对话的母子,还有与他们擦肩而过的金子美铃。金子美铃柔波似的笑靥里洋溢着和春日太阳一样耀眼的光芒,将人慢慢地融化,内心不禁涌动起一股暖流,瞬间变得高兴起来……她定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且天赋异禀,才华横溢。瞧,一首首小诗朴实无华又自然天成,妙趣横生又禅意悠然,果然“思无邪”!

金子美铃,一位出生在日本山口县的一个小渔村的柔弱女子,原名金子照,父母的取名寄托了她将来能光辉普照、爱人爱己的美好寓意。金子美铃诗歌的被发现,离不开她的知音——日本儿童文学作家矢崎节夫先生。矢崎节夫先生在1966年偶然阅读到她的诗作《鱼满舱》后,开始了千辛万苦的寻找之旅,直至1982年才找到她的遗稿。作品一经出版,这些半个世纪前的童谣,迅速攫取了现代读者的心。日本著名诗人西条八十盛赞她为“童谣诗的彗星”。

她的诗可以读给孩子听。她的诗很童真,说的都是孩子的话,有着孩子般的天真和好奇。金子美铃的诗歌很适合“亲子阅读”。在清晨的朝阳里和孩子一起学着与“知了”“露珠”“芒草与太阳”对话,在夜晚的星光里和孩子一起偎在沙发上翻阅“夜雪”“月亮”“星星和蒲公英”,直白的文字,无需解释,不必叙述,因为金子美铃懂得孩子,孩子也懂得她。只需要轻轻地、轻轻地吟咏,那些“花儿”“草儿”“蜂儿”“狗儿”“鱼儿”……就会让你和孩子满怀遐想,不可自拔地沉溺在比被窝更舒服的蜜夜里,又让你们相互偎依着睡去,安静而美好地迎接这些“花”呀,“鱼”呀,“云”呀……到你的梦中来,为它们喜,为它们悲,为它们骄傲和担忧……这种感觉比爱更重要,叫作“懂得”!

她的诗可以读给自己听。金子美铃童年丧父,青年婚姻受挫,27岁时选择平静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传奇的人生、悲剧的命运,让她的诗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如梦似幻,耐人寻味。她的诗集里,有悲有喜,有笑有泪,但反映出来的,更多是儿童般清纯无邪的视角和纤尘不染的心境,让复杂阴郁的成年人聆听到“天籁般”童年的回声,一涤世俗的浊气。一片片字句,一次次叩问,流露出快乐,流淌出激情,即使偶有淡淡的忧伤,勾起不悦的瞬间,也会在她曼妙的转笔下一扫阴霾,拨云见日,善念涌至。顿时,诗意在心里荡漾,烦恼从眉梢消散,留下的是无尽的感悟与希冀。“向着明亮那方”成为信仰,你找到了知音。

她的诗可以读给自然听。或许她真的属于“万能”的大自然,或许因为她对一切事物满怀向往与热爱,一百多首诗就像是童话改编版的“百科全书”。在她的笔下,天地万物皆“活色生香”,哪怕是卑微的,渺小的,司空见惯的萤火虫、小鸟、铃铛、羽绒被、指甲……都以活泼的生命形式各展风姿,且能言善思,精致可爱。哦,那是因为她总是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和他们处在同一位置思考、冥想。就像《积雪》那样,不论上层的雪、中间的雪还是下层的雪,每一阶层都不会被忽视,每一个苦楚都能被捕捉。

她的诗可以读给岁月听。岁月无痕,金子美铃的诗小处着手,言简意赅,老少皆宜,讲述的是你的事、我的事、我们的事;过去的事、现在的事,还有将来的事……岁月无言,金子美铃的诗极少喧嚣的场景,更多是温柔的对话,甚至“对谁都不要说”(《露珠》);看似平常,实则晶莹剔透的文字中,蕴含柔软而坚韧的力量,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和穿透力,在和缓的叙述中感动天地,与日俱增。岁月静好,金子美铃以悲悯之心,始终对世界万物“全都喜欢上”,“一样不剩地喜欢上”,让天地万物归于旷野、山谷、海洋,保持独立的物格,原始、淳朴、美好而富有童真。

翻开书吧,让我们的心,聆听童年的回声,重新找回内心的纯洁、宁静、柔软……由衷感叹一声:“世界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