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黛清醉红楼
189100000116

第116章

宝玉和誉亲王和北静王交好,但一个为了避嫌,一个不在京,一点忙都没帮上。

最后,贾母及贾赦贾政邢王夫人、贾琏凤姐、宝玉商量后决定,卖掉大观园,所得之银一半交给宝玉去做点子生意,或者置地或者买铺,一半留着日常开销。现在京城里谁有心情买这么个又大又违反建制的园子来摆着看,恨不得都做缩头乌龟,免得被皇上拉出来杀鸡儆猴。所以拖了许久,大观园都没有卖出去,贾府不得已把价格一降再降。终于以36万两银子卖了出去,却不知道买家是谁,也长时不见有人搬进去。

得了银子,贾府几个见钱眼开的人就忍不住了,吵嚷着分了,贾母死活不同意。只能折中,贾赦贾政贾珍三房每房一万两银子,贾珍虽不是荣国府的,但当日盖园子之时亦是出了银的。宝玉拿二十万两去做生意,利润三家平分,剩下的十三万两,八万两由贾母拿着,五万两充作公中使用。这般,才算勉强度过了眼前的危机。

只是家中仆人过多,如今贾府可养不起这么多人了,只能留下一些得力的,其余的找了人牙子来卖掉。贾母、邢王夫人、李纨凤姐、宝玉、探春惜春房中各留了两个丫鬟,几位爷各留两个小厮,那些上不得台面的主子比如赵姨娘之流只捞到了一个不经事的小丫头,还有十来个粗使婆子及几房家生子。

不细表贾府之事,先把皇上五皇子和黛玉的整个计策稍稍交代下,以免大家疑惑。

其实,当日茜香和忠顺王暗议的进攻龙行之事,全在皇上等人的掌握中,做好一切准备只等她们开战。茜香之战有北静王就足够了,只是为了给忠顺王一个跳出来蹦跶的机会才把五皇子派往了前线。而十万精兵带去南疆的只有七万,剩下三万在离京城不远的一个秘密基地待命,等那忠顺王跳下陷阱。

忠顺王派人刺杀五皇子,亦不过将计就计,让忠顺王误以为刺杀成功,除了一大祸害,可以放心京城的动作了。所以什么皇上皇后重病、黛玉吐血都是装出来的,蒙忠顺王及他的党羽而已。周少冲背叛皇上早在一年前就发现了,他却不知禁军里他手下的几个亲信都是皇上安插的人。唯一的意外就是威亲王和誉亲王被抓,好在为了以防万一黛玉的暗探没有一日离开过他们的。

不过是一个请君入瓮的小计,不想还挺有用的,一举打到了忠顺王的所有党羽,还叫朝臣们看了他的真面目,再没有人站出来为他求情之类的。不然弑叔这样的罪名总是不好听的。这样一来,百姓们只会骂忠顺王勾结外敌入侵龙行,深赞皇上英明神武什么的。

茜香那边,五皇子和北静王不过两个月就控制了整个局势,故意拖延着,直到五皇子出事之后假意败退。京城这边忠顺王府倒台的消息一传过去,北静王再无顾忌,开始全线反攻,不足两月就攻到了茜香京师郊外,方才停止等待茜香派人来和谈。毕竟,龙行没有侵占茜香的野心,要个女子为尊的国家来干嘛呢。

茜香女王居然被直接气死了,原本应该是甘雅公主继位。可惜朝中很多大臣不满她们母女已久,而且认为这次战争全是她们母女为了自己的私心造成的,害得茜香至少倒退几十年,所以联合起来推翻了甘雅公主。不过茜香的皇族势力依然不小,所以没有人敢自封为王,而是选了一个年级尚幼脾气温顺的小公主上台。

和谈相当顺利,茜香愿意对龙行称臣,并年年纳贡,立誓永不再侵犯龙行。

北静王传信回来,大军赶在过年前回到京城,百姓们一片欢呼,俱是兴致高昂的等待凯旋而归的战士们。

每逢腊月初八,各地有食用腊八粥的习俗,今年也不例外。为着龙行成功捣毁了忠顺王的谋逆,打败了茜香国的进攻,民心沸腾,这个平日里小小的节日也搞得重视起来。贵族之家无不煮了极多的腊八粥,分送亲友及赏赐下人;往年,寺庙会在这日施舍腊八粥,贫苦百姓都一早赶去领粥;今年,大街上多了许多粥棚,原来是一些富裕之家想出来的善举。

之前下了整整十日的雪,到前儿天气才放晴,柔和的冬阳映着厚厚的积雪分外耀眼,晃得世界银白一片。

银装素裹的公主府里不但不见一点寂寥,反而异常热闹,处处张灯结彩的,来来回回的下人们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估计都拿了不少的赏钱吧。

黛玉起坐的暖阁里,暖融融的炭火早就笼上,便是外边风寒料峭,滴水成冰,屋子里却依旧温暖如春,空气中流动着恬淡的香气,似花而又非花,很是好闻。

平时安静的屋子里,此时居然笑语喧哗,很有了几分居家的味道。原来是林如海近日还京了。

自从和贾敏成亲后不久,林如海就被派往江南,一直忙于江南的吏治盐运等事务。为了不被忠顺王插一脚进去,别人都胜任不了这个职位,只有林如海能罩住江南。如今忠顺王府一党破灭,江南便没多少可忧虑的了。月余之前,林如海举荐了一个江南那边的官员,原浙江巡抚接任,皇上自然相信他的眼光,朱笔一挥就下了圣旨,并把林如海召回京来,两个师兄弟好好聚聚。

何况,明年春天黛玉就要出嫁了,这边虽有管事的人料理一应嫁妆等事,但林如海那般宠爱黛玉,岂能假手他人,扔下官帽忙忙赶回了京城,来看看他这个宝贝女儿有没有受委屈。

按林如海的想法,最好能把婚期推迟,他还想把女儿再留几年呢。这些年来,女儿独身在京城,自己在江南,父女俩都没有机会亲近。现在总算是有了时间,还能不好好亲近亲近的,怎能把她早早嫁了呢。

是以林如海没少去和皇上找麻烦,想尽办法逼皇上改变主意。

“玉儿这几年也没少孝敬你,如今也该好好孝敬我这个当爹爹的了。她年纪又小,还是晚两年再提婚事吧。”

“你要抱孙子,威亲王府里不就有一个,抱来就是,何必盯着清儿玉儿不放呢。何况皇上英明睿智、玉树临风的,这么早就当了爷爷也不怕人笑话。”

奈何皇上也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天子一言,岂能随意更改。玉儿过了年就及笄了,哪里还小?难不成你要耽误她的终身。你呀你,好歹是当父亲的人,不想着儿女早日成家立业,还百般阻挠,你说你是何意?”

“朕要抱的是清儿和玉儿的孙子,可不是别人的,你不要给朕打马虎眼。再说,天下人都以为朕威严冷漠,朕抱了孙子后不就能显得慈眉善目一些吗?”

你想得美,玉儿是还小,可我儿子多大了,人家这时候都当爹了,可怜我这皇上想抱个孙子都不成。而且你哪日不小心拐了玉丫头出去玩,或是去海外找她爷爷奶奶,或是去草原找她哥哥姐姐的,一年半载的不回来那还了得,我儿子不上天入地去寻你们,那时谁替我办差。哼!人家怎么说都是你师兄,难道你眼睁睁看着我一大把年纪了还当牛做马的,有点同情心好不好。

皇上的倔脾气一犯,和林如海就拧上了,两人谁也劝服不了谁,整日吹胡子瞪眼的。

五皇子闻得未来岳丈要改婚期,急得脸都绿了,等了多少年总算有点盼头,再改我不惨了。多少登徒子盯着玉儿呢,一日不把她娶回家是一日不得安寝呢,不行,死缠烂打不能叫师父如了意。

于是,清王府开府到现在又一次没有意外的成了摆设,五皇子明智地决定举家搬迁公主府,不到成亲那日不搬回去了,持久作战。大不了我就当入赘公主府当驸马算了,有什么了不起的。

你看今儿,几人又要就婚期问题展开舌战。

“师父,你看这是什么?”五皇子很狗腿的捧着一个小酒壶乐颠颠的跑进来,凑到林如海跟前,轻轻一拨,酒香四溢,光是闻了就叫人熏熏然的。

林如海顾不上什么长辈岳丈的架子,一把抢过酒壶,深深一嗅:“果然好酒,可是月氏进贡的葡萄酒,至少有八十年历史了。记得我几次跟你那抠门的父皇要,他都没舍得给,今儿怎么到你手上了。”说完,不及唤丫头上杯子,抱起酒壶一仰脖子就先灌了一口。好酒就是好酒,够劲,爽!

黛玉只歪在炕上看得好笑,兀自拈了一块香芋栗粉糕细细品尝,味道不错,也不理他们,一个倚老卖老,一个越长越小,没有一日能消停的。

五皇子暗自冲黛玉眨了眨眼,比了一个胜利的手势。他跟着林如海这几年可没白跟,对林如海的喜好脾性摸得一清二楚,深知林如海胸怀博大,嗜世上所有之物,什么好吃好玩的没他不喜欢的,只一样除外,那就是女人。话说人家都说才子俱风流,偏偏林如海不知怎么的就对女人不感冒,真怀疑是不是被贾敏弄怕了,到如今都只有一直跟着他的陆姨娘和董姨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