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黛清醉红楼
189100000118

第118章

年轻女孩儿们谁不想嫁一个英俊有为的男子,虽然北静王爷已经有了正妃和不少侧室,清王爷指了正妃,但能进王府伺候王爷就是当侧室当小妾甚至丫鬟都愿意啊。

是以,你看看今儿街上的女孩儿们,俱是拿出了自己压箱底的宝贝,好好装扮了一番,穿红着绿,穿金戴银,直把大街当成了选美现场。然后喝命丫头小厮,必须找个最显眼的位置,好叫王爷们一眼就瞧见自己的花容月貌。

五皇子和北静王经过的街道无不传来各种尖叫声,马蹄过处地上全是鲜花,有些地上的花都能堆个小山头。龙行素来有这样的风俗,哪个女孩儿要是看上了一个男子,就会把花丢到他身上,花上各有一个小签子,上面写着女孩儿的芳名,男子若是中意哪个女孩儿自然可以凭踪索迹。不仅如此,龙行的风俗还和咱们魏晋时期极为相似,谁不论男女若是看到一个美貌男子就可以把花扔给他,表示承认他长得很美,钦敬佩服。所以,你想啊,这两个美貌王爷一起游街能得多少花就可想而知了。

只是两位王爷没有寻芳览胜的心情,目不斜视,看也不看她们一眼。伤心的是女孩儿,不过有人却笑得合不拢嘴,自然是那些花农花店了。大户人家谁没个花花草草的,不过如今的天气还有谁家院子里能开几朵花,更别提小门小户的人家了。那些聪明的商家都几日前就开始想办法,到处寻找花草了。

黛玉自然不会放过这么个赚钱的好机会,她们在京城的庄子里就有几个是专门培育鲜花的,还有清玉山庄地处温泉边,那些花开得更好,昨晚就命人全部送到了京城里边。那些人哪里想到,你们看上了人家的未婚夫,人家却赚了你们的钱,一点亏都不肯吃啊。

好不容易冒着一路的花雨到了皇宫,皇上带着百官已经在太和殿大殿前迎候了,众人加快脚步上前拜倒。皇上亲自过来扶起了五皇子和北静王,对他们大力褒奖了一番,以及每个将士。

太和殿前的广场特别宽阔,正好适合检阅军队,这自然不是正式的检阅,只是战胜后的扬威而已。在皇上的命令下果然都使出了浑身本事,气势恢弘,喊声如雷。皇上非常满意,赞扬了几句才拉着五皇子和北静王进大殿封赏。

不出众人所料,清亲王被立为太子,北静王加封南部兵马大元帅,和吴娇的父亲吴将军分领南北,从此拥有了实权,其余人等论功行赏。

另外,天香公主的父亲,前江南总督林如海赐封恩义亲王,并令正一品太子太傅衔。林如海加官进爵那是在众人意料中的,只是难免有些疑惑,异性的亲王显见皇上对林家的看重,但为什么不封一个更有实权的官职呢,而是太子太傅。当然,不是说太子太傅不好,等到太子一继位,荣华富贵跑不了他的,又是国丈,还有谁能相提并论。不过,原先不少官员想的是皇上定会封林如海一个权力极大的官位,那样他日太子继位更加安稳,而太子妃成为皇后才有更加有力的支持和靠山呢。

皇上自然有他们的用意,一来不会引起别人对林家的防备,二来毕竟仍有不少暗中的事得交给林如海,黛玉往后要慢慢接管皇宫的事,一人肯定忙不过来。这样的安排还是不错的。

晚间,皇宫里免不了举行盛大的庆功宴,百官及诰命夫人小姐们一起出席参加。

很快又是一年除夕到,因着明年开春就要举办太子和太子妃的大婚,宫里宫外的人忙得喘口气都难,所以皇上下令今年的除夕简单庆祝一下,等到太子大婚时再大肆庆祝一番。由此足以见得皇上对太子和太子妃的看重,众人更是不敢怠慢一星半点。

皇上本有意把原先的忠顺王府赐给林如海为恩义亲王府,奈何林如海厌恶忠顺王其人,连带着觉得他的府邸都处处看不顺眼,没有一点灵秀之气,哪里配让他住,所以坚辞不要。皇上又说等忙完了黛玉和子清的大事命工部给他重修一个,他也拒绝了,只说住在公主府就很好。心里暗骂皇上拿着林家的钱,花起来就是大方。如此皇上也不坚持了,乐得省心。

现在林如海黛玉和子清均是住在公主府里,公主府是林家在京城的旧宅,规模很大,所以倒也不显挤。

皇后日日向皇上抱怨,自从林如海进了京,儿子就没个人影,每日待在林家,还真有上门女婿的风范了,这简直不是太子娶妃而是公主招驸马嘛。皇上听后很是好笑,不明白皇后从哪听来这样的词,只得劝道:“你放心,等玉儿进了门,你把玉儿日日带在身边,还不怕清儿不来看你。”说得皇后抿嘴而笑,念道果真是个好主意,到时看儿子吃瘪的神情一定很好玩。

公主府里成日间人仰马翻的,不为其他,只为林如海要给黛玉寻尽天下的宝物做嫁妆,所以林家各地的管事无不明察暗访民间的宝物,觉着好的就送进京来给林如海过目。黛玉看爹爹对她的婚事这么在意,既感动又好笑,不明白父亲怎么就长不大呢。倒是皇上知道后狠狠得意了一番,黛玉的嫁妆最后还不是落到了他们龙家,清儿有福啊,娶个这么有钱的主,以后还怕什么国库空虚。

直到出了正月,样样准备齐全,嫁妆嫁衣酒宴都基本妥当,才渐渐歇了下来。就只歇不过十日,就是黛玉的及笄日,亦是两人大婚之日。

其间,宫里皇上赏的,皇后赏的,淑妃和其他几位妃子赏的,还有皇上代替太后赏的,整日络绎不绝流入林家,足足堆了几间屋子。除此之外,威亲王府、誉亲王府、西宁王府、北静王府、东平王府、南安王府等等各府上的太妃王妃送来给黛玉添妆的,莫相府、吴将军府及其他和林府交好的几个家里也纷纷来添妆。那些以前和林府关系一般的,哪个不想趁着这个机会巴结太子和未来的太子妃,还有恩义亲王,闹得公主府乱哄哄的不得安宁。

二月十一,就是铺排嫁妆的日子了。林如海、黛玉、五皇子早早起来梳洗了,随意用了些早点,开始忙起来。今儿嫁妆要去太子府,子清自然不能再待在公主府,嘱咐了几句黛玉,匆匆打马而去。

京城之人谁不想看看太子大婚的排场,尤其听说公主府准备了有史以来最丰厚的嫁妆,无不围在街头等着瞧热闹。

“太子真有福气,公主不但美貌冠绝天下,据说还有稀世之才,更有了不起的家世背景,能娶到她还不是前世修来的福分。”

“你也不怕皇上听了这话要你的小命,论容貌论才华论家世,谁能比得上皇家,太子都已经是天下一等一的了,若我说啊,能嫁给太子是多少女孩儿梦寐以求的呢。”

“我说呢,太子和太子妃那是天生一对地上无双,神仙眷侣亦不过如此。旁人是羡慕也没用的。”

不说围观的百姓如何争论吵闹,这边林家的嫁妆担子开始出门,按理送嫁妆这种事都要由至亲的人负责,只因黛玉没个亲兄弟的,林如海更不能离开公主府,所以皇上居然派了誉亲王来,一时更是轰动京城。

送个嫁妆都要一位亲王出马,这是多大的面子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呢。

其实皇上自然有他的用意,虽然他对誉亲王没有对子清那么在意,但好歹是自己的儿子岂能不懂他的心意,更不可能没有听到誉亲王至今没有宠幸过一名女子的传闻。联系起来一想就明白了几分。可惜黛玉就一个,既然选择了子清,那么就要彻底断了子誉的念想,也是为了他好,不然这样无望的等待又有何意呢?

令誉亲王前来之时,皇上话里行间无不透露出要他自此把黛玉当作亲妹妹来待,万不可再起别的想法,却不知有没有用呢。

明日就是她的出嫁之日了,他还能做什么呢?他看得出她和五弟的感情非比寻常,不想叫她伤心再做出什么有碍她名誉的事,但要他眼睁睁看着她嫁给别人,甚至要为她送嫁,这样锥心的痛谁能想象?而他,现在根本没有实力去争去抢,难道就要这么算了吗?可他不甘心啊,自己一生,没有过什么想要的东西,终于有一个人使他动心,却从头开始就注定了失败。一定要用那样的方法才能得到她吗,那样她一定会恨自己吧。

誉亲王心中剧痛,只是不能表现出来,辞别林如海带头往太子府而去。那样满目的红,灼痛了他的眼,所有人的喜悦,烫伤了他的心。唯有快点离开,他才能保证自己不失态,不然也许会控制不住自己毁了这一切。

欢笑的人群,淹没了他的悲哀,人们议论的每一句话都如一把重锤狠狠的击在他的心上。若有人细细观察,定会发现此时马上那个玉树临风的誉亲王已经面色惨白,眉间紧蹙,压抑着不大声叫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