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黛清醉红楼
189100000155

第155章

没有阻止太后说出真相,北静太妃很快萎顿不堪,她心底深埋了多少年的秘密,害她多少个日夜不能成寐的秘密,逼使她性情大改变的惊天秘闻,居然这样毫无征兆的被所有人听到。

是呀,她们本是同父异母的亲姐妹,她是她的母亲和自己的表姐夫不堪不伦的偷情的结果,是不容于世的。从小,田姐姐的父亲就对自己很好,每次自己去他们家都会与自己说话,送自己礼物,那时自己是多么开心啊。

然而,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好。那时,她才七岁,她的父亲去世了,田姑父来祭拜父亲。自己因为伤心晚上睡不着出去透透气,却无意间听到母亲压低的笑声。父亲才去,母亲是不是伤心傻了,自己正要过去劝慰母亲一番,不料竟然听到了一个熟悉男子的声音,母亲与他竟然调笑。

而最恐怖的是,自己听到了自己不是父亲的孩子,而是母亲和田姑父的女儿,这样的打击造成她心中永远的阴影,不能磨灭。

后来,没了父亲,母亲根本就不再顾忌,更加频繁的带自己去田家,一次竟然亲口把一切告诉了她和田姐姐,并叮嘱她们姐妹要相互扶持,日后多多照应。

只是,自那之后,自己就不愿意去田家了。一直到嫁到北静王府之后,过了几年平静的生活,当了太后的田姐姐突然找到了她,说要与她联手,夺了这江山,日后她们姐妹就是世界上最最尊贵的人了。

起初,北静太妃是不愿意的,可是心中的执念太深,不能启齿,难容于世的出身常常成为她的噩梦,梦到真相大白之后别人对她的冷眼侮辱。慢慢地,她开始变了,开始相信只要她掌握了一切,就没有人会再知道关于她的耻辱,而她更是迫切的需要权力来认同自己。

这就是北静太妃跟随太后谋反的原因了。

当大家听到北静太妃如行尸走肉一般说出这些的时候,都是满脸的不可置信,北静太妃是太后的亲妹妹,那么水溶就是太后的亲侄儿,这也太混乱了些吧。

水溶一个字都没有落下的听进去了,可是这些都不能成为谋反的原因,他情知无论是为了什么都不会原谅北静太妃的,只是他心中一直想要一个答案。可惜这个答案让他措手不及,他不知接下来他要怎么做,他无法认可自己的新身份。

而这,更成了五皇子和黛玉接下来的难题。按照律令,太后和北静太妃阴谋篡位这是诛九族的大罪,可这九族里却有多少是他们的至亲,是无辜的人,看来此事关系重大,需要皇上亲自定夺。当然,水溶,他们是一定会想法保全的。

眼下的情形没有再审下去的必要了,五皇子走到水溶身边,重重地拍了拍他,才道:“你先带人把太后和太妃压入天牢吧。单独拨出一个干净点的小院供她们住,一应吃食都要好的。我去请父皇示下。”

水溶没有答话,只是微微点了点头,随后一挥手,就有几个人上来带了太后和太妃出去,自己失魂落魄的跟在后头。

五皇子看了黛玉一眼,拉了她的柔夷轻轻说道:“咱们先去把事情回与父皇吧。你今儿定是累得很了,我抱你过去吧?”

说完,俯身就要抱起黛玉,黛玉一惊,随即捶着他的胸膛啐道:“谁要你抱,我坐轿子过去。”

“那好,我也坐轿子。”说完,五皇子就命太监即刻备好软轿,自己却拢了拢她的衣襟,然后打横抱起向大殿外走去。一众伺候的宫女太监忙口对鼻的垂下头去。

到了坤宁宫,雪鸥已经给皇上诊了脉,还好,最后因为皇上听了五皇子和黛玉早先的叙述之后就开始怀疑了淑妃,所以极少去她宫里,是以毒素进得不深。加上本来今日淑妃要服侍皇上要用一盏灵芝粥,其实真正的毒是服了灵芝之后才会激发出来的,却被誉亲王阻挠了。

誉亲王即便再想要这皇位,再想夺得黛玉,但是对自己父皇毕竟有了二十多年感情,岂会眼睁睁看着淑妃毒死他。当时他并不知道粥里有毒,只是进宫来逼问淑妃对黛玉做了什么,偏逢淑妃的心腹来请示给皇上熬得粥好了,是不是即刻送去。淑妃因心里有鬼,难免露出慌乱来,抱着怀疑的态度誉亲王一把打掉了那盏灵芝粥。

后来淑妃想重新吩咐人熬了送去,碍于儿子杵在自己宫里,不得林黛玉的消息不肯走,再者五皇子已经派了柳芳前去禀明经过,导致淑妃失去了下手的机会。

皇上皇后闻得北静太妃之事,一阵唏嘘,皇上不免踌躇:“若把太后勾结北静太妃等人谋反之事昭告天下,水溶势必不保;若是不告之于众,又凭什么摧毁太后一党,总不能眼看着他们逍遥法外,何况今日的事必定会传扬出去。”

这却是事实,虽然太后的老巢势力毁了大半,但朝中不少太后的党羽就如那冯家、卫家等,不能白白放过了他们,田家更是不能不除。可这样一来,一定会牵连到水溶头上,连累整个北静王府,这如何对得起为国捐躯的老王爷,对得起几代忠良的北静王府。

黛玉细细回想了一遍,略作犹豫,终是问道:“父皇,依儿臣之见,今日之事不过我们的心腹知道,不如把北静太妃之事抹去罢了。本来北静太妃和太后平日就走得远,不知情的人是定想不到的,亦无人会怀疑。不过也不能放了北静太妃,她既然做了,没有理由不受律法的惩罚,咱们悄悄把她赐死,事后对外宣布北静太妃忽染重病。反正之前北静太妃就对外传出得了重病,北静王爷为此几日不上朝的。父皇,你看可好?”

“这好是好,就怕水溶会寒心啊?”皇上回味了一番黛玉的计议,觉得未尝不可,就只水溶有点为难。

即使水溶对黛玉暗中有情,但五皇子对他的为人还是极为欣赏的,接着道:“父皇,儿臣以为玉儿的筹划不错,相信水溶是能够理解的,只是需要一点时间来接受。”

皇上闻言不禁点头:“罢了,就依玉儿的。朕一会拟旨,此事交由清儿全权料理,一个也不能放过。”

五皇子忙领命。

没几日,京城中就掀起了一股巨大的风浪,人人自危。

太后谋反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震惊的事情啊,谁不知皇上视太后如亲母,孝顺有加,太后这又是为何呢?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最害怕的即是那些平日与太后或者田家走得比较近的,生怕自己被牵连进去。

皇上既下了决心,自然不会放过一个太后的同党。五皇子领命之后,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抄了田家、冯家、卫家、陈家,罢了五台山所在地区太后一党的人的官职,还有陕西巡抚、四川总督等,一并押解进京,听候审问。

一来,之前已经掌握了不少的证据,二来期间太后又交代了不少出来,所以事情进行得很是顺利,比想象的都要成功。而当年五皇子在江南遇刺一事,就是太后策划的。其实,太后恨得不仅是先后,而是与先后有关的所有人,当今皇后是先后的侄女,容貌上就有不少相似,所以连带着太后对五皇子亦是恨之入骨的。

那几家人自然没有一个好结果,几乎都是抄家灭族的大罪。除了这些,宫里的淑妃被赐死,誉亲王被圈禁。

百官吓得不敢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你想想,皇上连自己的妃子儿子都能下得了手,何况对于他们。无人不是明哲保身,纷纷摘清自己与这些人的关系,还论什么亲戚交情的。

足足闹了两个月,太后谋反一案才渐渐落下帷幕,好在没有涉及的官员并没有遭连累,甚至有加官进爵的,一时间京城的恐怖气氛一扫而去。谁还有心思去管太后是怎么死的,为什么谋反等等。

便是后来的北静太妃因病而逝亦没有引起多少的关注,只有向来与北静王府交好的人家去祭奠一番。水溶究竟是太妃生的,难过那是必然的,可是也无法了,谁让太妃为了那看不见摸不着的权势几乎赔进了整个北静王府,若是那样老王爷在天之灵也不会原谅的。

因着太妃之死,水溶报了丁忧。皇上念着水溶心中必是极不好受的,不如放他休息一段时间,或者趁机出去散散心,所以毫不犹豫的准了。

却有一事奇怪,太妃去世后不久,北静王府传出田侧妃自从生产之后身子一直不好,没多久也追随太妃去了。水溶把儿子抱到了北静王妃身边抚养,乌云已是不可能生育的了,水溶自己早没了纳妾之心,这恐怕是北静王府唯一的子嗣了。好在乌云人本和气温柔,对小世子有如亲生,水溶甚至吩咐下去以后世子就是王妃的儿子,谁若敢把当年之事提起一句,一律杖毙。所以,田侧妃逐渐消失在了人们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