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黛清醉红楼
189100000019

第19章

“这25万两怎么办呢?我记得当年甄家还收着咱们5万两银子,可以趁着去江南采买的时候一并算了。剩下的20万两就为难了,凤丫头,你可有什么主意没有?”贾母心中有个主意,只是这种话怎么也不好由她一个老祖宗提出来,她想凤姐肯定明白她的意思。

凤姐无法,只能当回出头鸟了,只是她还没答话外头丫鬟报道:“姨太太、宝姑娘来了。”心里一喜,还真是想什么来什么。

只见薛姨妈和宝钗都穿戴一新的进来了,两人一进来就向贾府人等贺喜,闲话几句后薛姨妈就堆着笑说道:“一听府里这样的喜事我们也是高兴的不知道怎么样好,想着我们也没有什么可以帮得上忙的。我和宝丫头一商议,也只能准备10万两银子表表我们的心意了,知道府里哪会差这点钱,只我们也在这住了这么久,有这样的喜事也就当是亲戚的一点意思。还望老太太别嫌我们寒酸。”说着,薛姨妈已经把一张银票塞到王夫人手中去了。

听薛姨妈说道10万两,众人眼中都露出贪婪的光芒,只有贾母不动声色的闪过一抹精光,她本来是想借20万两的,真是好心思,堵了她的口。

其实一听说贤妃省亲的消息,薛姨妈和宝钗就关起门来商议了起来。他们薛家在金陵是名门望族,可在京城这种王府权贵聚集的地方根本没有他们立足的地方,所以他们才一直住在贾府寻求庇荫。贾府在京城不能算真正的豪门,可也不错了,现在又有贤妃省亲自是皇恩深重,而且宝钗的将来还需要贤妃帮忙呢。

这次省亲,贾家只怕正缺少银两,他们这么高调的一送可是好处不少。何况他们早料着贾家必会向他们借银,还不知开口多少呢,不如主动送上堵了他们的后路。薛姨妈原还舍不得,一听宝钗分析这些赶紧就拉着宝钗过来了,所以有了之前的一幕。

只听贾母和蔼的笑道:“姨太太实在太客气了,这份心意我们心领了,姨太太只管安心的住着到时一起接娘娘的驾呢。”凤姐一阵寒意,老太太可真行呢,只是姨妈也不简单。

又说了几句闲话,却听宝钗说道:“老太太说笑了,我们算什么,昨儿见了林妹妹,那才是真正的大家小姐呢,那排场那气派,不愧是正一品大员的千金呢。老太太,那我先下去,找林妹妹他们说话去。”

宝钗说完就退下了,只是她这话自然起到了效果,贾府的人果然陷入了沉思,不是还差十万两吗,林姑爷家那么有钱,不会差这么几个钱吧,咱们可是嫡嫡亲的舅舅家啊。

王夫人早就忍不住上前试探道:“老太太,现在还差10万两银子,要不问一下大姑娘,看能不能请林姑爷帮忙。”

贾母什么人,自是早就想到了,只是心里觉得林家是用在大地方的,这种小事不应该伤了亲戚面子。可现今也别无他法,而且她若不应他们怕以为她偏心呢,也就试试吧。

这日晚间,黛玉因用不习惯贾府的饭菜,是以向贾母告了罪,不过去了,雪鸥亲自去厨房做了两个精致小菜、一样糕点、一样枣子熬得粳米粥,黛玉吃的倒是香甜。虽说雪鸥的厨艺不及沁颜,但也算好的了,最主要是黛玉的几个丫鬟都知道黛玉的脾胃喜好,做的饭菜当然对口多了。

可惜贾母王夫人本欲趁着晚饭后和黛玉提起借银一事,现在黛玉不来只能暂时打消主意,明儿再说。

贾府的汀兰阁虽也是不错了,可黛玉自来择席,这两晚也便没有睡好,次日起来就有点恹恹的,索性让王嬷嬷去向贾母报了身子不适。贾母一叠声叫请太医,又叮嘱黛玉这几日好好卧着,不用去请安了,饭菜派人送过来,要什么吃的玩的只管说。

其实黛玉的身体并没那么娇弱,而且她可是个爱睡觉的主,哪有择席这回事,这不过是她故意耗着贾府而已,她又岂能不明白贾府的心思。

半个时辰后,太医院的王太医由贾琏带引着过来了,随后贾母扶着凤姐丫鬟和三春宝玉也来了,坐在外间等王太医请脉。王太医常来贾府诊病,知道这里不是贾府几位小姐的闺房,一想便明白恐怕这是那位轰动京城的林大小姐了。

从脉象上看,林小姐身子实在没什么问题,又听王嬷嬷在一旁解释这几日小姐晚间休息不好,王太医日常出入多少豪门世家,有什么不明白的,敢情是这位林小姐在装病了。他们做大夫的,无病也要说出三分病来,也就顺水推舟一把吧。

然后,王太医和贾琏到外间坐下奉茶,贾琏问道:“王太医,您看我妹妹她是什么病?”

“小姐自来身子弱些,晚间又没休息好,只是有点小小的风寒而已,吃几副药疏散疏散静养几日就好了,并没什么大事。”如此,王太医开了方子,就由贾琏依旧送出去了,这边抓药熬药不提。当然,王太医在半路遇到黛玉的护卫暗自又送了一笔不小的诊金,让王太医暗叹一句好险,幸好刚才机灵,不然只怕得吃不了兜着走。

汀兰阁里,王太医一走,贾母就带着人进里间看视黛玉,黛玉皱着一张小脸没有精神的陪着聊几句。众人看黛玉这个样子,自然不好多留,安慰几句就出去了。王夫人心里想问只是这回人又多,而且总不能让人以为这舅母在外甥女生病之时不说好好照料,还提借钱的事,只能咽下陪笑着去了。

宝玉心下希望留下陪黛玉,可想黛玉需要静养,而且他也不敢惹黛玉动气,乖乖地跟着贾母去了。

房间里只剩下林府的人,雪雁先忍不住大笑起来,竟笑得倒在黛玉的床上,王嬷嬷也是笑骂道:“你这小蹄子,小心让人听见了,还不轻点。不好好伺候小姐居然滚到小姐床上去了。”说着,王嬷嬷上前把雪雁拉起,把被子给黛玉拉好。

黛玉也觉得可笑,说道:“嬷嬷没事的,院子里都是咱们自己的人,外人来了门上的小丫头会通报的。”

春纤比划着王夫人刚才的样子笑问:“你们刚才看到二太太那副样子了吗,几次欲言又止呀,急得平日那端庄慈善的模样都没了,还硬挤出笑来也亏了她了。”

一向稳重的冬香都说道:“不知这回他们心里怎么难受呢,只是那宝姑娘可恨,小小年纪却有这样的心思,小姐往后咱们不可不防啊。”昨日夜深,就有黛玉几年前就派进贾府的人来汇报了贾母正房里发生的事。

黛玉舒服的歪在塌上,伸了一个懒腰,埋怨的说道:“怎么,你们信不过小姐我呀。薛宝钗也不错,只是不用我们出手,自有人对付她呢。”

雪雁虽然机灵,但心思简单,听了黛玉的话很是糊涂:“小姐,谁会对付她呢?”

“这个啊,偏不告诉你。你们觉得三位姑娘怎么样?”黛玉向来就爱逗雪雁,看她着急得样子,这会果就急得抓耳挠腮。

雪鸥心思细密,观察入微,想了想说道:“现今看来,三位姑娘还好,二姑娘懦弱,三姑娘精明,四姑娘清冷,恐怕三姑娘心思深沉不让宝姑娘。”

黛玉点点头说道:“雪鸥分析的不错,三姑娘的确不是盏省油的灯,以后等着瞧吧。好了,你们也去忙你们的吧。春纤,把我带来的那本书拿来。”

就这样,黛玉在贾家开始了养病,中间王太医又来看过一次,换了药方。老太太每日都派鸳鸯过来瞧瞧,两位太太也不忘让丫鬟过来送点吃的。凤姐和李纨却是亲自来看了两回,三位姑娘每日也来陪陪黛玉,宝姑娘当然不会落后。宝玉不敢胡闹,来了在院门口等着丫鬟通报,黛玉同意就进来,若不让他进来就抓着丫鬟问个不停,黛玉认为这宝玉也不是很愚顽,孺子可教也。

直到四五日后,黛玉才完全好了,早上穿戴整齐了往贾母房中去请安,正巧大家都在,说说笑笑地也是热闹。

却不想正喝着茶,有小丫鬟上来报说,林姑娘家的下人求见林姑娘,贾母看着黛玉等她决定。黛玉一笑说道:“老太太,不知能否让她进来呢,我问问可有何事?”贾母自是赞成。

很快进来两个年轻又不失稳重的丫鬟,是沁芳和夏荷,向所有人请安问好,才向黛玉说道:“小姐,莫相府上的二小姐和吴将军府上的大小姐刚刚来登门拜访小姐,这回还在府中等着呢,小姐您看怎么办?”

其他人都艳羡的看着黛玉,只有贾母心中暗道:莫相和吴将军为了平日避嫌,极少与朝臣往来,我们府中几次相邀他们都是婉言拒绝。怎么他们的小姐和玉儿关系这么好,亲自上门拜访,玉儿来了京没有几天已经认识这么多权贵之家的千金了,以后可是不小的好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