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黛清醉红楼
189100000030

第30章

“这些都是皇上皇后看在祖上和家父的面上怜黛玉孤身在京罢了,王妃才是真正的皇恩深重呢。”黛玉不疾不徐慢慢道来,声音清润悦耳。

西宁太妃深知威亲王妃之为人,怕她真对黛玉做什么,而且这些话传出去东平王府必然恼恨黛玉,对黛玉闺誉不好。今日是誉亲王大婚之日,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欺负一个孤身前来的小女孩,实在有损皇室脸面,何况她本就极喜爱黛玉。于是慈爱的笑对着黛玉招手道:“玉儿过来,最近怎么也不去府里陪陪我这个老太婆,莫不是嫌我闷烦。”

黛玉袅娜的行到西宁太妃身边,抱着太妃的胳膊笑道:“玉儿时时记挂着去陪伴太妃,奈何天气太热担心太妃为了照料玉儿影响身体,只能等到入了秋。如果太妃不嫌玉儿吵闹,过几日玉儿就来叨扰太妃了,太妃到时可别想把我赶出去啊。”

“好孩子,我就喜欢你乖巧敏慧,那可是说定了,玉儿要是不来我亲自杀到林府去抢人呢。”西宁太妃是先皇四弟恭亲王的女儿,恭亲王和王妃都不幸早逝,西宁太妃被接到宫里教养,和先皇感情极好,出嫁之时是被封为公主的,所以身份特殊。

威亲王妃即便是这里地位最高的,可是西宁太妃既是她的长辈,又是真正的皇家公主,还是当今皇后的生母,她只能收了要制黛玉的心思,以后再寻机会。

厅里的气氛有点尴尬,好在丫鬟通报北静王妃在前边下车了,几位其他王妃都往外迎去了,抛下刚才之事。

北静王妃二十左右,是北方草原一个部族来和亲的公主,容貌娇美艳丽、性格爽利大方,还没进厅说说笑笑的声音就传来了。一手携着她的小姑北静王府的柔端郡主,后边跟着花枝招展的田侧妃。

众人顾着叙话,倒把之前的黛玉给忘了,黛玉才重新回去和几位小姐一起闲聊。天气又热又噪杂,黛玉用了午宴就回去了,不再多待。

清亲王府一切就绪之后,五皇子死缠烂打地把黛玉接到了王府里,说他在林府住过那么久,黛玉不去他的府里住上一段时间不公平;又说现在住习惯了以后也不会觉得陌生。黛玉又好气又好笑,不过心中着实喜欢那片荷塘,却不过让丫鬟收拾东西真个去了王府。皇上皇后听说后不但不以为怪,还欣喜地夸自己儿子动作快,有本事。

这几年里,五皇子又培养了一批心腹,现在王府里除了他的心腹就是皇上的心腹,还有一些也是林府的人,所以很安全,黛玉住进去的事没有一点风声传出去。王府中人虽不知道黛玉的身份,但见主子那么宠着她任何事情都不瞒着,也交代黛玉就代表了王爷本人,是以兢兢业业,对黛玉不敢有丝毫马虎,俨然当成了未来女主人待。

知道黛玉身份的也就管家李正和一等侍卫柳芳,柳芳其实是理国公家的少爷,曾是五皇子的伴读,如今五皇子归来自然又跟着旧主子。

这一个多月里,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只是京城中有个传闻说誉亲王和王妃至今没有圆房,一时间谣言四起。王妃素心郡主温柔美丽无人不知,有些苟且之人就传说誉亲王有问题、好男风之类的。当然这种事黛玉肯定不会知道。

若说有什么事和黛玉有关,也就只有贾府之事。中秋节前几日,贾母遣人去请黛玉到贾府过节,黛玉不在府里是王嬷嬷接待的。推说皇后已经令黛玉那日去宫中赏月领宴,贾府只能作罢,当然王嬷嬷准备了丰盛的礼物让带回贾府。

这倒也不是借口,黛玉那日真是进了宫,而且遇到了一个人—元春。当时黛玉本是和五皇子一起进的宫,偏偏皇上有事把他叫去了,就由皇后身边的二品女官雅兰亲自来给黛玉引路。

快到坤宁宫前,正好遇见一位宫妃从里边扶着宫女的手悠悠的过来,雅兰提点黛玉对方就是贤德妃,黛玉一行停住脚步向元春行礼。只听悦耳轻柔的声音淡淡响起:“臣女见过贤德妃娘娘,娘娘吉祥。”

元春没有见过黛玉自然不认识,看她生得风流袅娜直觉地感到不快,只是不咸不淡地对雅兰说:“不知这位是哪家的小姐,雅兰姑姑没有教她规矩吗?”言下之意是怪黛玉没有行全礼。

雅兰尚未答话,淑妃从右过来,娇笑着走到元春跟前扶住黛玉不让她行礼,一边开口说道:“这可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了。林小姐可别多礼,本宫怎敢受你的礼呢!”

淑妃的举动和话语让元春不觉心惊,林小姐是谁,淑妃都不敢受她的礼,还是一家人,难道是姑妈的女儿林黛玉?这一惊更甚,忙笑容满面拉着黛玉说道:“实在是姐姐糊涂了,林妹妹千万别多心,雅兰姑姑也不提醒本宫,却是闹了笑话。”

黛玉只是浅笑不语,雅兰陪笑说道:“皇后一早就等着见林小姐了,这回奴婢先带林小姐去给娘娘请安,回头娘娘再找小姐叙家常可好?”

元春不想黛玉不给她一点面子,而且当着淑妃的面,更觉得不悦,只是现在黛玉颇得皇后喜爱她也不敢造次,装着很高兴得把她们送走。随后,又受了淑妃几句暗讽不敢回口,只能暗暗忍着回了自己的凤藻宫,计议不定。原想随后再找黛玉叙叙情谊,奈何皇后一直把黛玉带在身边不曾稍离一步,眼睁睁看着黛玉擦身而去。

中秋之事就不一一细说了,不过是按照宫中旧例举办而已。

如今只说林府中,这日外头报说贾府中人来拜见,黛玉还在清亲王府,王嬷嬷很不悦的问道:“有没有问是谁啊?”

“来人自称是贾府的几位小姐和公子,来看望主子。”小丫鬟回说。

王嬷嬷一愣,贾府的姑娘平日规矩甚严,不轻易出府,今儿怎么却是她们前来呢?不及细想,暗道小姐并不是很讨厌她们,又都是年轻轻的女孩子,不能驳了脸面,先吩咐护卫急去王府报知黛玉,自己亲自接了出来。

却是三春、宝钗和宝玉都来了,王嬷嬷恭敬地向几人行了礼,迎进偏厅,请坐上茶。宝玉已经急着问道:“林妹妹呢,这一阵也没见过她,她过得可好?”

王嬷嬷虽然不喜宝玉这样,可也不露声色,只是有礼的微笑回道:“多谢宝二爷记挂,小姐自是很好的。只是今儿实在不巧,一早小姐就出去了,奴婢已经唤人去通知小姐了,想是很快就有消息了。还请几位姑娘和宝二爷稍待。”

宝玉神情一萎,刚才的精气神儿全跑了,三春有点失望,怎么这么巧呢,但也不多想,打算安静地等黛玉回来。宝钗就不同了,她思忖着黛玉在京中不是只有贾府一家至亲吗,这么早能去哪里?端着笑看着王嬷嬷问道:“不知林妹妹去了哪里呢?”

王嬷嬷看了一眼宝钗,眼神中似乎有点怨怪的回道:“主子的事情哪是我们这些奴才多问的,我们只知道服从主子的命令。”

宝钗的笑脸立时僵住了,不过很快恢复神色说道:“这倒是,怪我太关心林妹妹一时不察。”

黛玉不在,几人也没了兴致,随意的打量着偏厅的布局陈设。贾府虽是中等贵族之家,却是以军功起家的,即便后来重视读书教育,可比起六世书香的林家就不是一个等级的。贾府日常起居饮食奢华铺张,但如何及得上林府的处处精致、高雅清丽,这里沉淀的可是林家几代人的审美风尚。大家看在眼中均是叹服,宝玉更是如此,觉得这样的地方才配林妹妹住,比起来贾府真是委屈妹妹了。

等了半个多时辰,五人都有点不耐烦时,才闻听外边有了响动,王嬷嬷急忙去迎接黛玉,余下几人也个个起身往外探看。

前前后后,十多个丫鬟簇拥着中间的黛玉往这边而来,只见黛玉一袭淡粉色的委地锦缎长裙,裙摆与袖口银丝滚边,裙面上绣着大朵大朵的芙蓉花,长发上斜插着一支羊脂玉钗,鬓边簪一朵珍珠小花。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一颦一笑,一弹指,风华万千。众人看得却是呆住了,忘了上前行礼,直到黛玉挽了惜春的手招呼大家随意坐下才回过神来。宝钗瞥见宝玉失神的样子,暗暗生怒,笑容却适时的挂在脸上。

黛玉唤丫头重新上了茶和糕点,方看向三春抱歉道:“实不知你们过来,不然再不会出去的,让你们等了这么久真是黛玉的不是了。”

迎春温柔一笑,放下手中的茶盏说道:“林妹妹这可就见外了,本来就是我们不请自来,哪能怪妹妹不知呢,相反还耽误妹妹今天的事了。”迎春比以前爱笑了不少,而且主动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