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黛清醉红楼
189100000052

第52章

轮到吴娇上殿,一反其他秀女的娴雅端庄,整个人俊眉飞扬,神采奕奕,上面的几个人不禁都叫声好。吴娇虽不想来选秀,但他哥哥安慰她放心好了,皇上不会要她进宫的,而是可能指给其他人。她听了这话才是安心,进了宫也不害怕紧张。

果然,皇上回头对太后笑道:“这孩子不错,很有精气神儿。东平王世子今年十八,也到了指婚的年纪,母后觉得给他俩赐婚如何?”太后自是满口说好。

吴娇亦是见过东平王世子的,长相俊朗,才学武功都是不错的。而且她毕竟年纪小,又向来活泼好动惯了,对男女之事反倒不太挂心,觉得指给谁都没什么大不了的,是以没有意见。

宝钗恰是最后上殿的一组。众人眼前不由一亮,桃红色衣裙衬得宝钗越是艳丽妩媚,头上的点翠簪不时光华流转,行动间落落大方,不扭捏不做作。

恰好此时,宫女呈上新疆进贡的葡萄,皇后亲自接过捧到太后之前的案桌上,淑妃净过手,拨皮服侍太后食用。而贤妃自然承担了伺候皇上的任务,只见贤妃袅袅婷婷走到皇上身边,拣了一颗又大又亮的葡萄开始拨皮。

皇上就着贤妃的手吃了,方道:“那个中间穿桃红衣裳的抬起头来。”宝钗喜之不禁,可面上分毫未动,以自认为最完美的角度微微仰起头,带着温婉而又撩人的浅笑觑着皇上。没想到皇上四十多的年纪显得这么年轻,比起威亲王誉亲王又多了几分只有天子才有的威严霸气,浑身气势迫人,宝钗仿佛看到了自己站在皇上身边的荣耀和美好,所有人都对她投以艳羡的目光。没有让她失望的是皇上的反应,皇上眼中明显闪过一抹惊艳,盯着她足足瞧了好半晌。

偏这时,贤妃又把一颗葡萄喂到皇上嘴边,皇上吃了后轻声和贤妃说了几句什么,然后贤妃回了什么,再是掩嘴娇笑,整个人都要贴到皇上身上去了。其实,元春此时是惊涛骇浪,居然让薛宝钗挺到了终选,瞧皇上的样子只怕被她一时间迷住了,如果进了宫岂不要把皇上的魂都勾没了。不行,可是现在她没有办法,又不能把宝钗的身份讲出来,那样只能把她自己也牵扯进去,可是欺君之罪啊。

就在贤妃焦急的时候,皇上的一个字几乎让所有人都呆住了:“撂!”皇上刚才的表情明明是看上了,怎么会不把她纳入后宫呢?除了皇后,太后、淑妃、贤妃都有一瞬间的没有反应,最震惊的当然是宝钗了。怎么回事,皇上不是对我笑吗,对我露出了那样着迷的眼神,他怎么可能不要我入宫,为什么,为什么呢?

就在众人都难以理解的时候,皇上又下了一把重药:“一个商人之女也妄图参加选秀,根本是藐视皇室藐视朝廷,念在初犯就拉下去打三十大板,驱逐出宫。”

宫女太监不敢多耽搁,拉了宝钗往外而去,宝钗没有知觉的让人打了一顿扔在宫门口,很久才清醒过来自己雇了车回去。

回到薛家,薛姨妈看到鲜血淋漓的宝钗唬得差点晕过去,好不容易撑住忙忙的叫人扶进里间,又一叠声的请大夫。整到天黑才渐渐平静下来,中间不免有贾府之人一拨拨的闻讯前来探望,当然可能看笑话的居多吧。宝钗终于又有醒转,见到母亲扑到怀里痛苦不止,直哭了一刻钟才慢慢止住。

薛姨妈方满脸是泪的问道:“钗儿,到底是怎么回事,是谁把你打成这样的?”

“皇上,他知道了我是商人之女,说我坏了宫规,打了一顿驱逐出来的。”宝钗抽泣着回道。

薛姨妈心慌不已,这可是欺君之罪啊,皇上只打了钗儿已经是留情了,又不解道:“皇上怎么知道的,这种小事皇上应该是没有时间关心才对的,他不可能把每个秀女的生平资料都翻看一遍才是啊。”

宝钗恨得咬牙切齿,手指都要掐进自己肉里去了,嘴唇苍白,颤抖着道:“都是贾元春那个贱人。”

吓得薛姨妈赶紧捂住宝钗的嘴巴,急道:“钗儿,这里是贾府,被人听去可是大罪呢,万不可胡说。”

宝钗始觉自己有点冲动了,缓和了情绪才含泪叹道:“妈,皇上本来已经要封我为妃了,可是那个贾元春在皇上跟前偷偷耳语了几句,必定是告发我的身份,随后皇上就把我逐出了皇宫。一定是她,宫里只有她知道薛家之事,她怕我进宫抢了她的恩宠,所以才坏我的好事。我一定要报仇,不能就这样算了!”

薛姨妈几分相信几分疑惑的问道:“那她当初为什么答应我们选秀之事,她直接拒绝我们不就好了。”

“妈,你真糊涂,姨妈和她那样贪财的一个人,见了那样白花花的银子如何能放过,所以她们假意帮我们,拿了我们的好处再暗中使绊子。”宝钗现在是恨不得一把火烧了荣国府,好像是贾府害她从天上掉到地下一般。

薛姨妈自来没有主意,家中一切事情都由宝钗调停,这回听了宝钗的话再无怀疑,也是满心恨着贾府,恨她的姐姐,毁了她成为皇上岳母的机会。

先按下薛家之事,只说宫里,刚才宝钗被拉下去后,元春先是放心,再是奇怪皇上怎么知道宝钗的身份,那皇上会不会知道她给宝钗伪造身份之事?这般一会喜一会忧,好在这件事一会就过去了,大家也不再提起。

淑妃坐在太后身边的小凳子上,一边伺候太后一边似埋怨似当真的笑向太后道:“太后,臣妾忽然想起清亲王今年也满16了,今儿有这么多亲贵之家的女子,便是不够格当正妃,也可以指个侧妃庶妃的,也好让他们服侍王爷不是。偏咱们皇上光顾着给自己后宫挑选美人。”

太后很是赞同的点点头,也打趣道:“淑妃说的很是,咱们皇上知道给别人家的儿子找媳妇,自己儿子偏不上心,皇后也不提醒着些。”

皇后不知怎么回话,只能低头不语,皇上想了想方道:“母后虑的是,不如这样,三日后便是中秋宴饮,到时候京里的诰命夫人都会带着小姐出席,那时咱们好好物色几个,再定夺不迟。母后以为如何?”还是先把眼前这关过了再说,三日后的事让那小子自己操心去。

太后说道“很是”,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皇上回去就派人找来五皇子把情况透露给他,让他做好准备,别临阵慌乱。五皇子回去后自是苦思应对之策。

转眼之间,中秋节到了,太后为了方便挑选合适的女子,嘱咐皇后今儿不同以往,不需要男女分开安排,就按一家一户安排座位,也取阖家团圆之意,皇后直说太后想的妙。照此吩咐下去。

是日一早,黛玉被皇后派来的人接进了皇宫,五皇子先把今日可能发生的事和黛玉说好,让她放心,他一定不会娶别的女子的。黛玉知道五皇子的脾气,虽然平日在她面前嬉皮笑脸,可实际上是个说一不二之人,对外人极冷,不留情面,倒也不甚在意。

酉时正,宴会开始,所有人均跪下迎接皇上皇后、太后的到来,皇后搀着太后,黛玉扶着皇上隆重的出场,大家山呼万岁。

皇上令大家平身,朗声笑道:“今儿即是国宴亦是家宴,大家不必拘礼,随意畅饮便可,落座吧!”众人一一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

太后安排在大殿的靠左,皇上靠右,太后这里又有两个年纪幼小的皇子和公主相陪,皇上有皇后相陪,淑妃贤妃一桌,其余妃嫔贵人按等级排座,其余没有分府出宫的皇子公主一桌。

再往下是威亲王带着王妃侧妃,誉亲王带着王妃,清亲王尚未成婚,皇上却道:“玉丫头独自在京,就和你清哥哥坐一起,子清可要好好照顾你妹妹,不可委屈了她吓了她,知道吗?”

五皇子自是欣喜得带着黛玉坐。妃嫔朝臣无不惊骇,皇上这是什么意思,让一个未成婚的王爷带着一个小女孩一起坐,难不成是暗示大家要给他俩赐婚?可不是传出消息说今天的中秋宴要给清亲王选妃吗,这是唱得哪出戏?

再往下就是忠顺王爷和四大外姓王爷,然后朝臣,倒把个大厅坐得满满当当。

等到太后皇上动筷之后,众人才敢动,先是给几位圣人敬酒,然后是随意闲聊。因为都是一家一家的坐,所以不会陌生无措,气氛恰是融洽。五皇子或给黛玉布菜或是问这问那,瞧得不少人眼红不已。

只说忠顺王府的安平郡主眼里都要冒出火来,可又不敢轻举妄动,毕竟皇上皇后在场,不比其他地方,她要是太过分也讨不了好去。反是满脸娇笑的端着酒杯来给五皇子敬酒,本来家宴就要随便些,下座敬酒是寻常事情,大家也不在意,只有几个特别关注这边的人才细听这里的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