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黛清醉红楼
189100000085

第85章

皇上见儿子这么维护黛玉,忍不住就想打趣他几句:“朕看呢,只要是玉儿说的你都会说好。不过说实话,这给江山百姓带来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但实施起来是个极大的工程,既要数量庞大的劳力,又要一笔不小的资金支持。”

“父皇不愧慧眼独具,一下就指出了关键所在。玉儿也考虑过这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呢,咱们可以派遣平时没有任务的将士去做,毕竟不能白养着他们;还有,乡下不忙的时候可以组织百姓们一起劳动。这到底是为了他们,由他们自己去做想必也是愿意的,而且咱们可以发放一定数量的银子,不让他们白干,多少算是救救急。

第二呢,玉儿进宫时带了三百万两银子,初期安排该是够了,往后再想办法吧。父皇以为如何?”黛玉再把一切都设想妥当了,现在只是等皇上点头同意。要问黛玉为何这么费心费力的忙活这个,自是有原因的,一来是真心为百姓着想,二来是为了子清。

皇上细细听了黛玉的方案,很是满意,这儿媳妇可没白定,是天下百姓的福气啊。直接拍案许道:“玉儿既把一切都给朕解决了,朕还能把这样到手的好事推了不成?只是用你的银子终究不好,回头你爹那老狐狸又要说朕占你们家便宜了。”

忍不住娇笑一声,黛玉转向五皇子神秘兮兮的说道:“父皇才是真正的老狐狸呢,心里巴不得我再多送些银子给他用,只是架不住我爹爹取笑他,这不故意套我的话来了,引诱我向爹爹解释是我求着父皇用的。真真好算计啊!”

一语说得皇上皇后俱是大笑,没想到皇上的小心眼立马就被黛玉看出来了。皇上对林家的底细了解的很,这几百万两银子根本是九牛一毛。

笑过之后,黛玉才又正色道:“只是这是我想出的主意,父皇好歹得应我一件事,不然银子别想要哦。”

“你这小丫头,天底下也就你敢要挟我。好,尽管开口。”皇上拉着皇后的手朗声大笑,就知道这丫头不会平白无故的做这么多事。

黛玉抬眸对上五皇子的深情凝视,低头镇静下来才徐徐说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求父皇把这事全权交给子清处置。换了别人去做,谁知他安得什么心眼,我可不想我的银子填了贪官的口袋。”

五皇子震惊的望着黛玉,事到如今他才明白玉儿这片苦心,其实不过是为了给他树威,是在天下百姓心目中树立他爱民如子的形象。他日便是起了纷争,得民心者得天下,相信会有一多半的百姓支持他。心头又喜又酸,他龙子清何德何能,能得玉儿倾心相待,不惜一切为他铺路。

皇上和皇后也怔住了,原来玉儿是为了自己儿子,不愧是他们看上的好媳妇啊。皇后双眼通红,忙用帕拭去眼角的泪水。皇上好半晌才道:“玉儿,朕答应你,交给子清朕自己也放心。”

弄得黛玉都有点郁闷了,有这么严重吗,我不过闲着无聊想玩点新东西出来啊。

当天,皇后留了黛玉住在宫里,说要等到过了中秋才放她回去。黛玉想着府里也没什么事,就在宫里住几天吧,不能白当了这个公主。

晚上,黛玉和五皇子把方案继续完善起来,两人确定先以洪灾多发而又是粮仓的淮河流域、长江下游为试点,首先进行试验。这两个地方的效果好,推广到其他地方也容易得多,遇到当地的阻力小些。斟酌出了一个名单,全是五皇子的心腹或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让他们具体负责此事。各地都有林家的暗卫,暗中监督他们,一有异动既能尽快回与他们知道。这样,五皇子都不用亲力亲为,只要在京城遥控便可,偶尔前去视察一番。

两人定了这么件大事,心里安定不少,各自歇息。按下不表。

光阴已逝,堪堪一载将过。这一年里,又发生多少大事,不一一细表,京城形势风云诡谲,瞬息万变,好在黛玉都能从容应付过去。

此时恰是炎夏时节,酷热难当,而黛玉和五皇子均不在京城。上个月,是淮河流域洪灾高发季,五皇子受皇上之命去淮河一带视察,检查去年兴修的一些水利设施是否有用。

黛玉并没有同行,早在四月底,朝廷就计议派遣钦差去蒙古国送礼,因为下个月蒙古之王要禅位给他的独子,其实就是黛玉的叔叔林如峰想回江南清闲,所以把那摊子扔给了林墨非。让朝臣大惊失色的是皇上竟把这样一件事关国体的事情交给了天香公主,一个外姓公主、黄毛丫头。

反对的人自不在少数,如果能利用这个机会和蒙古国交好,对以后的夺位之争或者仕途晋升都有不小的好处,不少人愿意请命前往。最后皇上力排众议下了圣旨,皇上和黛玉当然是早就商议定了。由黛玉去对两国的关系是最有利的,再者黛玉也想趁此机会去北方领略一下草原风光,是以欣然前往。

只没想到的是黛玉这一去就不回来了,数次去信都回说这时京城太过炎热,黛玉素性不喜热,决定在草原住到秋天再回。皇上哀怨自己是放虎归山呢,这丫头必是早就设计好的,还得每天忍受着皇后和儿子的敌视眼光。怎么怪我啊,当初玉儿要去你们都是同意的呀,现在都成了我的错了?

直到七月底,黛玉才不得不回去。因为皇上来信说,南边的茜香国派了使臣前来,使臣就是茜香国最受宠爱的甘雅公主,茜香国是个女主国家,而甘雅公主是茜香最有可能继承王位的公主。还透露甘雅公主这次前来是为了挑选驸马的,凭着五皇子的能力才貌极有可能被选上的。

虽然黛玉清楚皇上是不会让子清去当什么驸马的,可一想到有人可能会看上子清,心里就是不舒服,一股无名怒火腾腾地往上窜。第二日就收拾行装别了哥哥晓行夜宿赶回京城。

话说这日正是八月初十,大街上人声鼎沸、喧闹不休,京城的百姓无不对传说中的女主国家充满好奇。听说人家的公主前来,不就相当于咱们的王爷嘛,定要好好欣赏一番人家的风采。是以把甘雅公主行经的大道围得水泄不通,争相一睹。

辰时整,一对侍卫齐整地行进过来,沿着大道拦住围观的人群,以免引起骚乱,伤及无辜。接着,北静王水溶一马当先,王服在身,威严俊美,今日他是奉命出城迎接公主的。一对带刀护卫开路,后边跟着浩浩荡荡的宫女,然后方是甘雅公主的马车,四匹通体乌黑的大宛名驹拉着一辆全车饰金的敞篷马车。

众人一阵惊呼,倒不是完全因着马车的贵气,而是一名红衣女子端坐车上,珠光宝气,彩绣辉煌,更让人惊叹的是那绝代容颜,肤如凝脂,明眸皓齿,红唇欲滴,眉尖似水,纤腰若素。而那种雍容大气、华贵高雅、顾盼神飞的风采更是龙行皇朝的女子身上极少见到的。百姓们激动的欢呼喝彩。

甘雅公主或微笑点头,或挥手示意,无不风情万种。茜香既是女主的国家,风俗人情自是和咱们中原不同,没有要求女子不得抛头露面之类的,相反女子行动自由不会受到干涉。所以甘雅公主乘坐的马车是敞篷的,众人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里边的一切。这么尊贵、这么美丽,实是生平所未见。

离皇宫还有两条街的时候,车队嘎然停止,原来是北静王下马向一人行礼。甘雅公主不由好奇得细看前方,白衣胜雪,玉冠束发,飒爽身姿,即便看不清容貌,甘雅亦被那种尊贵清华的气度震住了,仿如嫡仙下凡。她以为前来迎接的北静王已经是人中龙凤,中原传说的浊世佳公子,温润如玉却又不可一世,因为之前北静王在她的美貌面前眼波不兴。

绝不是说北静王现在不重美色,而是北静王在美色面前极其理智,明知甘雅不是自己可以碰的,他便连多看一眼都不愿意,当然有一人例外。

谁想不过一会已有另一人的风姿胜过北静王,一身清韵叫人不敢逼视。甘雅第一次为一个男子而失神、而迷离,他是谁?

甘雅犹自出神之时,北静王和五皇子交谈了几句就拱手拜别,五皇子上马往相反方向继续奔驰。直到五皇子的快马和甘雅擦肩而过时,甘雅才清醒过来,顾不上百姓的围观,沉声喝令身边的一个侍卫:“立马查出刚才那人的身份,他和北静王交谈了些什么?”

侍卫领命而去,不到半盏茶功夫,就回来禀道:“此人是当朝清亲王,皇上和皇后唯一的嫡子。这回是要出城迎接从蒙古归来的天香公主。”

甘雅来之前是做足了功夫的,把龙行的重要人物都查了一遍,自然知道清亲王在龙行的地位有多高,极有可能继承皇位。只是却不知道天香公主是谁,居然需要一个亲王亲自去接。今儿我的到访应该是最重要的事才对,皇上没有派清亲王来接我,只派了北静王爷,难道那个什么天香公主的比我还要尊贵不成?甘雅这么一想心里很是忿然,命那侍卫仔细去查天香公主的底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