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黛清醉红楼
189100000009

第9章

这个陆氏是林恩公夫人娘家的侄女,性格爽朗,不喜女红偏爱花草,整日价在外奔走,身子骨极好。到了林府,一心一意服侍林如海和贾敏,林如海对她和董姨娘一般,既不格外看重也不甚冷落。

奈何林如海命中无子,尽管一妻三妾却只得黛玉一个。好在生性洒脱不以子嗣为念,独疼黛玉,下人估摸着即便林家有了少爷也和没有差不了多少。

说起赖氏,原是京中贾家的家生子赖家的女儿,如今贾家管家赖大的嫡亲妹子,懂事起就服侍贾敏。是贾敏一等一的心腹丫鬟,陪嫁过来,后来贾敏找了个机会也让林如海纳她为妾,好有个膀臂支撑,林如海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应了贾敏之请。

贾敏未逝之先,起初对董、陆两位姨娘明面上多加照拂,暗中派人仔细观察她们,整有两年,信她们果无争宠算计之心方罢了,撩开手不提。

只赖氏仗着自己是贾敏的人,对二人每有不敬之语,可也不敢太过放肆,嘴上占点便宜而已。而对黛玉更是敢怒不敢言,毕竟她的靠山太太都争不过黛玉,现在贾敏一去倒把自己当了夫人,想用贾敏拿捏黛玉,可惜水平太低,连黛玉的裙角都够不到,每每自讨苦吃。

这边,先把赖氏去白云庵之事一并交代清楚,白云庵是扬州著名的庵堂,香火很盛。这日晚饭前,几人赶到了白云庵,用过素斋,收拾了一座小院子住下来。留下周嬷嬷、李嬷嬷和赖氏原先的小丫鬟蕙儿、棠儿伺候,其余车马轿夫连夜赶回城中。

赖氏每日不是抄写经文就是吃斋念佛,周嬷嬷和李嬷嬷轮流一刻不停地守着她,使她偷懒不成,真是苦不堪言,心中恨极。

又担心自己不在林府一丝消息不得,怎么完成贾家交代的任务,苦思之后只能把现在自己的处境先报回京里,等贾家安排。是夜偷偷写了一封家书给赖嬷嬷,拿了几两银子托蕙儿送出去,蕙儿暗中请示了周嬷嬷。周嬷嬷知道黛玉早默认了此事,就让蕙儿依言办理,不必挂心。

后来,赖氏再没被接回林府,一年后由林如海做主改嫁给一个小商贩,此乃后事不提。

京城贾府。

荣宁二国公府外面看着依然轰轰烈烈,其实内囊早也尽上来了,只是架子不甚倒而已,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话说赖氏的母亲人称赖嬷嬷的接到女儿家书真是惊喜万分,忙唤儿子赖大前来读信,一听之下又悲又急。恨林家可恶姑太太才去竟把女儿软禁庵中,怨当初不该许女儿陪嫁江南,母女多年未见,只是如今之事还是得立即向贾母回禀,等贾母拿主意。

坐了轿带了两个才留头的小丫鬟往前边的宁荣街而去,入了西角门直接往贾家老太太所居的正院行去。

在门口遇到贾母身边的大丫鬟名唤琥珀的,琥珀笑着迎上来:“赖嬷嬷多日不来,今儿哪阵风把您吹来。老太太正嫌闷得慌,想找几个老人说说话,您来得正好,快进来。”说着,已是扶着赖嬷嬷往里边走。

赖嬷嬷笑骂琥珀:“你这小蹄子嘴儿越发甜了,光会哄着老太太和我们。”

转进里间,先见一位鬓发如银的老太太歪在正中间的炕上,外罩青皱绸一斗珠的羊皮褂子,戴着一串极大的珍珠项链,年纪挺大但保养得不错。脚下一个心腹大丫鬟鸳鸯用美人拳捶着腿,自己有一句没一句的和下边坐着的孙子宝玉,孙女迎春、探春和惜春说着话。

赖嬷嬷忙上前笑着行礼:“给老太太请安,老太太气色真是越发好了。”

贾母一瞧,坐起身子,笑说:“你这老货,许久不见今儿倒是有空来逛逛。琥珀,还不让你奶奶坐下。”

赖嬷嬷依言在脚边一个小杌子上坐下,说道:“正是许多时日不见老太太,心里念得慌,特来沾沾老太太的福气。”

贾母指着她笑骂道:“看你说得怪可怜见的,便留下吃了饭再走。宝玉你们几个在这也是无趣,去园子里转转吧,摆晚饭了丫头去叫你们。”贾母看赖嬷嬷的神情便知道有要事,故打发了几个孙子辈的。鸳鸯也是个伶俐的,找了个借口带着下人退下,自己在外间守着。

赖嬷嬷方说:“老太太,今儿收到我那女儿来信,瞧着不大好呢,老太太您可得为我们作主啊。”抖抖嗖嗖地从袖中掏出信件,上前几步送到贾母面前。

贾母带上老花眼镜细细一瞧,脸色不禁也变了,放下信沉吟半晌方道:“这事真是我那外孙女黛玉做的?她年纪恁般小能懂什么呢?”

“是不是表小姐做的我也不敢说,看着信里确实是这么写的,不定有没有姑爷的意思在里边?”赖嬷嬷也是没有头绪。

贾母良久说道:“你也先别着急,指不定就能回府里也说不准。你放心,我不会不管的,只是先打探清楚了再说。”

“那奴才先谢过老太太了,在我这是大事在老太太这还不是小事一桩,老太太发句话没有成不了的事。就累老太太一会了。”

“我知道了,你去吧,今儿便不留你了,我也和他们几个商议一番再做计较。“贾母缓和了脸色。

赖嬷嬷行礼告退出去,贾母冲外喊道:“鸳鸯,去请二位太太并凤丫头过来,就说我有事。“鸳鸯依言去了。

最先来的自是凤姐,就是之前去林家接黛玉的贾琏新娶一年的妻子,也是二老爷贾政的太太王夫人的内侄女,说话爽利,手段厉害,极得贾母之意。真是人影未见笑先闻:“老祖宗,可是有好东西赏给我,我是急巴巴赶来呀!”

只见她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珮,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

贾母见了凤姐眉眼俱开,啐道:“你这猴儿,只想着从我这拐个什么东西,好意思开这个口,还是个当家奶奶呢。”

“这要怪只能怪老祖宗的东西既多又好,那金的银的圆的扁的压塌了箱子,我这没见过世面的一想到他们能不着急呀,老祖宗!”上前就抱着贾母的胳膊不断揉搓。

正说着,大太太、二太太一起进来,先向贾母请了安,再是凤姐向二人请安。

观大太太邢夫人,脸带刻薄不脱小家子气,只是喜怒毕现无甚心机成算的样子。反观二太太王夫人低眉顺眼,面带慈悲,更具大家主母风范,只是眼神深陷,怕不是简单的人物。

贾母叹口气,说:“叫你们来不为别的,刚才赖嬷嬷送了她女儿从江南的信来,你们先看看。”说着把信递给她们,大家一一看了。

凤姐是新媳妇,不知前事,便在一边不语。大太太、二太太看了也是心惊,本来从林府就难得到消息,如此一来她们对林府更是一无所知了。

邢夫人先道:“老太太,信中说是外甥女黛玉做的,想她一个小女孩懂些什么,许是真心给姑太太积德也未定。”

贾母不答,王夫人才道:“老太太,真如大太太所言最好不过,只是以前姑太太和赖氏来信每每提到外甥女聪慧不比旁人,年前已经掌管林家,如是故意如此就复杂了。可她年纪比宝玉还幼岂能这等心思深沉,莫不是姑爷吩咐的。”

贾母想了想,说道:“林家几代权臣,如今林如海更是江南的土皇帝,把持吏治、财政,能得皇上这么信任肯定不像表面的简单。敏儿嫁到林家十多年,管了十多年家,可她连林家财产的十分之一都摸不到,而且林家很多事务竟是插不下手。

记得当年陪嫁的两房家人全被打发到了偏僻的庄子里,四个陪嫁丫鬟死的死、嫁的嫁,只余一个赖氏。现在敏儿刚去,赖氏就被软禁,丝毫不顾及敏儿脸面。”

王夫人迟疑的问道:“老太太,您是指这是林家故意的在防备咱们家,根本不卖咱们荣国府的面子。”

贾母低头看着手中的信:“希望我的担忧是多余的。”

“老太太,那咱们现在怎么办呢?”邢夫人急着说。

贾母既像自语又似在和三人说:“若是黛玉和一般小孩一样好拿捏便好了,若不然咱们想拉拢林家极难。现今别无他法,只能尽快把黛玉接来,有她在两家的关系就不会断,她要心向贾家更好办了。”

大家细细一想,只得如此,凤姐道:“可前回琏二爷去江南不但没接来人甚至连面也见不着,回说表妹身子不好不堪舟车劳顿,好了即会送来,只一直不送来该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