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著作,历代学者都将其视为一门必修课而加以研读。历史上对《道德经》一书的注解有千家之多,然而由于注解者所处的朝代、生活背景和思想观念各不相同,所以这些注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黄老派引用其义,称其为“君人南面之术”;养生家称其为“安身立命”之说;战争家称其为“谈兵论战”之德;帝王们认为它是“治国安邦”之策……莫衷一是,而近代学者将其定位为“论说哲理”的哲学著作。
《道德经》究竟如何定位,如何阅读,如何理解?读者还需结合时事与自身的境况,使其中的真意为己所用。
1.欲读其书,先解其人
《道德经》本名《老子》,与《庄子》双峰并峙。而对老子李耳其人,古来颇有争议。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里写道: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由此可知,老子是春秋时人,与孔子同时但比孔子年长,曾经担任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史,在周朝居住了很颇久,后见周朝衰亡而离去。因此,春秋时期社会生活中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情景,必然与老子的思想和《道德经》息息相关,对其有直接的影响。
2.欲解其意,先观其脉
《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多为韵文,分为《道经》与《德经》两大部分。虽然传统的顺序是《道经》在前《德经》在后,但在1973年发掘长沙马王堆汉墓时出土的《老子》帛书是《德经》在前,这也许是古本的顺序。
《道德经》五千言,篇幅不长而论述精辟,其含义深远,思想广博,从多个方面论述了宇宙的本体、万物之源、自然规律,等等,并将其意义融入自然、现实、社会、国家、民生等众多方面,大致分为论道、治国、修身、砭时、养生、议兵六大方向。
虽然书中文字内容飘忽不定,正言若反,但整本书思想统一且贯彻始终,用朴素的辩证思维构建了老子独特而跨越时空的思想理论体系。
3.不离其根,博采众长
研读《道德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原文。本书的原文遵照中华书局发行的通行版本,每一章以原文开头,之后有“注释”和“解析”两个板块,对字词的注释简明扼要,对原文的翻译精妙准确,同时还融入了通俗易懂的解读。另外,本书还加入了河上公对《道德经》的注解,希望这位黄老学派的集大成者的见解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道德经》的主旨。
研读《道德经》还需博采众家之长。历史上对此书做过精妙注解的学者颇多,例如晋代的王弼、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乃至近代的高亨、陈鼓应等人,读者可以借助这些学者的解说辅助阅读。如果在此基础上发现疑难问题,也不必迷信先贤,只要认真分析,有理有据即可另行解说。
最后,希望读者研读本书时能够“以心为本”“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