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政治探谜
1917400000059

第59章 遵义会议标志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吗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错误思想的指挥,工农红军在对蒋介石的第五次反“围剿”中受到重创。10月10日晚,中共中央率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开始了艰难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长征开始后,广大干部和指战员眼睁睁地看着自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红军多次失利,部队不断受到损伤,被敌人追在屁股后面猛打,几乎濒于绝境,这与前四次反“围剿”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初期“血”的教训,使广大指战员对“左”倾教条主义由怀疑发展到不满与愤怒。

在这种形势下,召开一次政治局会议,总结经验教训、纠正领导上的错误的条件已经成熟。在王稼祥、张闻天等人的积极倡导下,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旧城一个军阀公馆的小楼上,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遵义会议。

会议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推选毛泽东同志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和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仍由中央军委主要负责人周恩来、朱德指挥军事。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实际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不久,“一·二九”运动将抗日救亡运动推向新的高潮。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情的推动和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东北军、西北军领导人张学良、杨虎城开始与共产党发生联系,初步形成三方团结抗日的政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