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1922600000092

第92章 致沅弟(同治三年正月二十六日)

沅弟左右:

二十五日接十八日来信,二十六日接二十二夜来信。天保城以无意得之,大慰大慰。此与十一年安庆北门外两小垒相似,若再得宝塔梁子,则火候到矣。

弟近来气象极好,胸襟必能自养其淡定之天,而后发于外者,有一段和平虚明之味。如去岁初奉不必专折奏事之谕,毫无怫郁之怀,近两月信于请饷、请药毫无激迫之辞,此次于莘田、芝圃外家渣滓悉化,皆由胸襟广大之效验,可喜可敬。如金陵果克,于广大中再加一段谦退工夫,则萧然无与,人神同钦矣。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余近年专在此处下功夫,愿与我弟交勉之。

闻家中内外大小及姊妹亲族无一不和睦整齐,皆弟连年筹画之功。愿弟出以广大之胸,再进以俭约之诫,则尽善矣。喜极答函,顺问近好。

国藩手草

评点: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功名富贵,几乎人人都想得到,然而毕竟能得到者为少数,大多数得不到。个别痴迷者,或许将此引为一生憾事。但我们来听听这位功名到顶富贵已极的老先生的话:“富贵功名乃人世浮荣,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余近年专在此处下功夫,愿与我弟交勉之。”

是不是此老得了好处又卖乖呢?笔者以为,至少不完全如此。功名富贵毕竟是外在的东西,未得到之前觉得它千好万好,得到之后才知道其实不过如此,况且还有许多随之而来的麻烦事。至于胸次浩大,乃是属于生命本身的内容,它可以让你时时刻刻感到胸襟开朗有如光风霁月,胸怀宽大如同海阔天空。这种愉悦感才是真正的人生享受。

同治三年新年以来,曾氏收到老九来自江宁城下的多封信。信中说:“无德而居高位,辱不足惜,恐误大局,斯受害者多,所以惴惴耳。”还说:“弟以德器太薄,领军太众,老师糜饷,久而无功,日夜惕惧,恐防变生。”老九这种临事而惧的心态最是乃兄所愿意看到的,故而说他气象甚好,进而与他谈事功与胸襟之间的差别。信中对老九提出望再益以“谦退”“俭约”的建议,正说明曾氏对老九这两个方面还不太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