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梦圆景泰蓝
19392700000016

第16章 梦中的启示

一连二天,德风想了好多,光待在房间里也无助于开阔思路。也许走出去换换环境会更加有利于创作。所以就与德润打了个招呼,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得到德润的支持后,就回到房间收拾了一些必备物品出门儿去了。

一路走出了喧闹的街市,来到一处清净之地,一个小小的,坐落在京郊附近山上的寺院。见到主持,施礼过罢就说明了来意,面善的主持便高兴地答应他住了下来,向主持交了香火钱和食宿费后,他就叫一位小师傅领到后院儿的一间小僧房里。小师傅帮着德风简单地收拾了一下,打扫了一下卫生,便可以入住了。

朝南的窗跟前有一张小桌儿,旁边还有一只小条凳,北墙边有一榻不大的土炕,简单但不失清爽,小住几天是不成问题的。听小师傅说,这里曾经住过一位进京赶考的书生,据说后来还真就金榜题名了,这说明这个小小的僧房还是个吉祥之地,一个圆满之地。顿时,德风感觉更有信心了。

收拾了行李等物品后,德风就到院子里溜达了一圈,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这里是内院儿,除了几间库房,和寺庙的伙房,还有两间伙夫的房间,院儿里有僧人打扫,显得还是很清爽的。远离香客和善男信女的过往与叨扰,清净悠然,有利于安心思考。累了,就在门口活动活动筋骨,呼吸一下新鲜空气。饭点儿到了,从后门儿进去就可以了,小院里还有一口水井,不用去外边儿挑水,洗漱更是不愁。

德风走后,厂里依旧与平时一样,各自都在不停地忙碌着。工匠们正在忙碌生产着德风第一批个别畅销的产品,柜台上依然人来人往,时常也能看到几个洋人询问货色和价格。

洋人对中国古老的景泰蓝工艺喜爱有加,因为它与玉器,牙雕,漆雕,并称为中华工艺美术的“四大名旦”又称“燕京四绝”。它华丽美观,珠光宝气,风格非凡,又富有贵族气派,皇家风范,尤其大件作品,辉宏大气,华丽体面,与人分享又不失风雅庄重,得之,真是人生一大喜事儿。

小件儿也是玲珑可人,把玩欣赏,装点个人环境别具一格。小巧可爱的作品,深得南洋客商的推崇,行情也并不萧条,属于高端市场,客户不容忽视,有时他们也提出一些要求,再行改进,博采众长。

如同瓷器一样,根据要求和当地的风土人情与风俗习惯,开发一批不同风格的,不同式样的作品,如一些外夷人的形象,图腾,等画面绘制在器物上,形成外贸瓷,赚取外汇,充盈国库,达到双赢。这也是朝廷大力提倡的。

清嘉庆年间,景泰蓝得到扩展,并在天津,广州,扬州等地开设了作坊,设计生产自己的产品,富丽堂皇的景泰蓝就成了清政府出口创汇的经济手段之一。

德风生活在这个时候,这个年代,也算是幸运的,他有这样的技能,又有灵活创新的头脑,顺应这个时代,怎么不大显身手呢!

在这个清净的地方一住就是几天。首先是看看周围的环境,再欣赏一下寺庙的景色和建筑风格,与主持交流一下心得。对事物和人文的探讨,精神与大脑慢慢地放松下来。把事情的前后进行了回忆,一一地分解,捋清过往。第三天就开始静下心来,回想着进宫当天的事儿,一幕幕的事儿在眼前晃动。这时,忽然记起分手时安公公说起正在为太后的生辰正在忙碌的事儿。又联系到来京之前的那个奇特玄妙的梦境,前前后后脑子里像演戏一样梳理了一遍,忽然好像有了灵感。

接着就铺开纸张,挥起笔墨,把一个个奇异的构思跃然于宣纸之上,一个个精美的设计勾勒成型,型器之上,画面优美,装饰落实明了,寓意美妙。

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充满了霸气,有的小巧可爱,有的庄重大方,还有的寓意非凡,无不让人充满了不尽的想象。

思路打开,就如同趵突泉欢快的清泉之水,喷涌不止,脑海里如同相机的底片,一张接一张地闪现。

一口气把所有的想法都变成了精美的线条,脑海里如同有了神韵的墨线,行走在雪白色的宣纸之上。接下来,就是仔细斟酌个个细节,造型的衔接,寓意是否尽善尽美,有无忌讳,尽力考虑周全。

这时的德风一身轻松,虽然吃了几天的素食众餐,可也不感觉寡淡,这心里的包袱卸下了,更加爽快。可几天来身上痒得难受,一股子酸臭味儿,加上今儿天儿格外地好,阳光四射,充满暖意。这时,他想也该洗个澡和换洗一下穿了许久的内衣,轻松一下了。

到伙房里拎来一桶热水,兑好凉水,痛痛快快地洗了个热水澡,感觉更加轻松。又到井边打水洗好了衣服,晾在了院子里,就打算上山溜达一下换换脑筋。带着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再去看几日前的景色,可就大不相同了。同样的环境,同一个人,但带着不同的心情,就不能同日而语了。现在他觉得周围的一切都那么美好,虽然天气开始转凉,但周围还是都那么充满生机和活力,哪怕是一个不起眼的石头都那么与众不同,一朵不知名的小花儿,虽说已经过了花季,可也会散发出迷人的芳香,他醉了。完全融入了这神秘的大自然中了,感觉一切是那么和谐,那么地富有诗意,那么地罗曼蒂克。他想家了,想念家中的祖父母,妻子,小儿和亲人们,不知最近他们怎么样了。

一愰这离家也近一年了,虽然有工作的牵绊,可有时还是会想起远方的亲人,尤其是婚后不久的妻子。对她有太多的内疚,夫妻不能相拥,儿子不能照顾。可又想到有父母在身边,还有弟弟妹妹的帮助,她们也会快乐度过的,为此,还是比较安心的。

回到寺院,感觉今日的阳光也十分灿烂,尤其晌午时分,尤为热烈,内衣已经晒干,且还透着阳光的香味儿,收好叠齐放进包袱里,翻开那堆设计稿,又仔细地浏览了一遍,把不太理想的地方做了修改,方才罢手收拾放好。

本想多住几天,好好游历一下这周边的美丽景色,享受一下这人间难得的仙境,也为今后积累一些十分有用的自然素材。可时间不等人,已经出来五天了,该走了。于是,打点好行装,打扫了房间,拜谢了主持,告别了这个吉祥之地,德风轻轻松松下山去了。

自从上次通信以后,家人还在为德风立足京城并得到认可的幸福和德风儿子的出世的欢乐之中,虽是忙于秋收的时刻,可这一个接一个的喜事儿,更增添了几分快乐,有什么比延续香火更重要的事儿吗?

今年的庄稼又喜获丰收,小麦,玉米,高粱,谷子,地瓜,个个作物让人喜爱,样样颗粒饱满,无不浸透着家人的辛勤劳作和汗水。庭院作物的收获也不小,主妇们可是功不可没,她们充分利用了房前屋后的空地和西园子,时令的蔬菜也补充着饭桌上的单调和冷清,调理着家人的口味,使辛苦劳作所流失的营养得到补充,快速恢复精神和体力。

收获之后,又忙着打场晒谷,颗粒入仓,打窖储备红薯,萝卜,蔬菜等的副食,准备过冬的蔬菜与食粮。

储藏棉花杆,高粱杆,麦秸等,作为冬日取暖的柴火,平时晒的青草,可做羊的草料,棒秸等的作物要经过加工作为牲畜的饲料……

同时废物也得到充分地利用,这是山东人的拿手绝活儿,也算是民间的一个实用的工艺品吧——那就是秸秆的利用。高粱穗下的秸秆,缝制造型成各种盘子,笸箩,盛饺子,窝头。高粱经过脱粒,穗子可以制成炊具,刷锅洗碗。麦穗下的秸秆,编织缝制成扇子,夏天用它驱赶炎热的季风和讨厌的苍蝇,也可以制成门帘遮挡蚊虫进门儿。棒袍也可以通过编织缝制成保温食物的囤子,和方便坐坐的蒲团。湾里的芦苇密密麻麻,粗细有致,到了秋季,那也是不可多得的有用之物。扎篱笆,编苇蓆,做苇薄,用处广泛。治家立业,哪一样不是要处处着想的。

德风第一年出门,家人都盼望着他能回家过年,与亲人团聚,携手妻子,孝敬老人,关心父母,教导儿子,融洽邻里,让众人仰慕,叫家人扬眉吐气,大家都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妻子更是盼望着与丈夫相见,回味那久违了的温存。

趁着兴致,德风一路走,一路看,忽然感觉这身边的景色如此之美,这儿一片红叶,那儿一片黄绿,点缀在景色之中,把山坡打扮的纷纷扰扰,层层叠叠,有致的分布。咋来时就没有这样的感觉呢?没有感到心旷神怡,使人留恋忘返呢?

这说明不同的心境,对景致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反之,情绪不同了,对景色也理解也就有了转变了。思想上的包袱没有了,一切也就释然了,所以,对待景物和周围的环境看法产生了质的变化。

一路上欣赏着优美的景色,尽兴之时,也不忘写生,记录下这美妙的瞬间,醉人的景色,蜿蜒曲折的长城,连绵不断,像一条威风蜿蜒的巨龙,雄卧在山脊之上。狼烟四起的烽火台,翘首挺立,还有怪异斑驳的奇石枯木,点缀在山崖之上。满山的红叶,古树参天,映衬着周围的路径,脚下似乎也有了仙气,也不觉疲惫。不知不觉时间早已过了晌午,太阳快要落山了,于是,加快了回城的脚步。

踏进城门太阳已经落下山去,偏僻一点儿的地方,瞎火寂静,人丁喧闹的地方灯火通明,这才感觉到了都市夜生活的到来,也许是饿了,饥肠辘辘,肚里不时地咕噜咕噜地叫,要造反了,得找个地方吃点儿东西了,否则,就撑不过今晚了。

在叫卖声中忽然听到了令人熟悉的乡音——“正宗的山东水饺,想家的味道,包你吃了还想吃,吃了还再来!”的亲切吆喝声。

听到了乡音,倍感亲切,抬头望去,只见是一个小小的摊位,两张长条桌,几把长条凳,已经有两人在吃了,他穿过往来的人群,来到摊前,找了个座位坐了下来,“老乡,都有啥馅儿的?”

听到熟悉的乡音,老板微笑着回应道,“听口音您好像也是咱山东老乡啊?”

“是啊,在这儿能听到乡音,真有种亲切之感。”

“来碗儿尝尝?韭菜鸡蛋,白菜猪肉的。吃哪种口味的?”

“那就各来一碗吧,也快一年没有尝到家乡的味道了,还真有点儿想家了。”

“大兄弟啊,您先坐下,我这饺子包您吃着满意,稍等就好,”老板又忙碌起来。

一会儿后,水饺就端上了桌儿,吃着蛋菜飘香和肉油滋润的水饺,回味着家乡的味道,更让他思念亲人了。

吃过水饺,饥肠辘辘的肚子得到了填充,真是既饱腹又饱心,满足感油然而生,临走时摊主说,“您慢走,老乡,下次再来啊!”

德风回应道,“好,下一次我一定再来品尝你的手艺。”

摊主说,“欢迎,欢迎再来啊!”

离开了水饺滩,德风快步地向德兴成走去。

回到德兴成,店已打烊。抬手敲门,不一会儿,小二就来开了门,谢过小二,就径直上楼而去,直接到三楼老掌柜的房间,走到门口,听着没有声音,便敲了敲门进去。老掌柜正在写着什么东西,看见德风回来,甚是高兴,赶紧让他坐下并问道,“吃饭了吗?”

“刚吃过。”

“喝水吗?”

“您别忙了,德润哥。刚在街上吃的咱家乡的水饺,口味还真不错,下次领您去尝尝?”

“好呀,真是好久没有尝到家乡的味道了。”

“明天,明天后晌,怎么样?”

“好,那就这样定了。”

“对了,德风,这也五天了吧?”

“嗯,是五天了。”

“看样子,你的任务完成了?”

德风放下包袱,又把一个纸筒从上身上解下来,打开盖子,拿出厚厚的一卷图稿递给德润,“哥,您看还行吗?”

“好呀,我来瞧一瞧,”随后就放在桌上,一张张地翻看着。

德风在旁边一直注视着老掌柜的表情,有时一惊,有时又一愣,有时又盯着某一张看了又看,从他的表情来看,有些是满意的,有些是需要进一步完善的。

看完图,老掌柜显得非常高兴,“好,非常好,这几天大有收获呀!”

“德润哥满意,我就放心了,您看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改的吗?”

“你考虑的已经很周全了,我还看不出不足,你标注的也很明细。要么明天再让你师父看看,让他为你把把关,这也表明你对师父的尊重嘛。”

“知道了,德润哥,您放心,我一定照您的意思去办。”

“庙里吃的还行吗?都是素的。”

“还行,挺好!再说,咱又不是去享受的。”

“看来这几天你真是够拼的。”

“给太后做事儿,真是得用心,得拼。也不能砸了咱自家的招牌呀,哥,您说对吧?”

“对,说得对!今儿也晚了,明天还要去厂里,收拾一下准备休息吧。看你,这两天也累了。眼圈儿也陷下去了,早点儿睡吧,好好补补觉。”

“行,德润哥,您也休息吧。明儿见!”

由于比较放松,又洗了澡,整夜睡得很香,一大早起来,匆匆地洗漱完毕就下了楼,可刚到楼下,老掌柜就已经在那里等了。

“德润哥这么早?”

“不像你们年轻人,我这个岁数已经没有多少懒觉了,如果有点儿事儿的话,那就更没有什么懒觉可睡了。”

“早饭呢?您也吃好了?”

“没呢,我们一块儿出去吃点儿好了。”

两人走出来不远,就有一家京城特有的早点铺,德风去买了几根油条,两碗儿豆汁,吃完就去了厂里。到了之后,师父已经在沏茶了,德风上前问安,“师父,您早!”

“来了,德风?出去了几天,有收获吗?”

“我正想跟您说这事儿呢,”拿出图稿交到师父手里,“您先看看,再把把关,如果需要改动您告诉我。”

“我先看看再说吧。”

师父接过图稿,放在桌上开始认真地看了起来,有时还在一张上多停留一会儿,多看两眼,看来他是有一些想法,有时看完就翻过去了,都看过之后,他从中抽出了几张,与德风进行了交流指点,提出自己的观点。

经过师父的指点,让德风受益匪浅。深知,这一行不是像看上去那么容易的,细微之处更显真功夫,还需要丰富自己的经验,多积累些功底,光凭本身的这点儿积累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更加完善自己。

随后,根据师父的面授又去进行了个别的修改,题注清楚,并一一牢记在心,直到师父觉得满意为止。

图稿都改好后,陈师傅指着那个宫灯问道,“德风啊,这件东西一定是你的主打作品喽?”

“是,师父。下个月不正是太后的生辰吗?”

“嗯,好,非常好!有新意,又有气派!”

“这也是我觉得最理想的一件作品。”

“嗯,我也觉得。这次太后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但愿吧。”

“好,你再拿去让老掌柜过过眼,就可以开始制作了,这时间也比较紧张了。”

德风正要再拿去给老掌柜看时,老掌柜就来到了他们的工作室。见到陈师傅,相互问候之后,老掌柜就问陈师傅,“陈师傅,您看德风的功课做得还行吗?”

“当然行,太行了。这孩子悟性高,一点就通,是个好苗子,有想法,思路活络。”

“唉,您还要多费心,把把关,多指点,好好培养一下这下一代呀。”

“瞧您说的,老掌柜,您可抬举我了。”

“我是实话实说,”又对德风,“好好跟师父学,有问题多请教,你师父可是一座金矿,你可要好好挖掘,得到真货,你可享用终生啊。”

“我会好好向师父学习的,好好孝敬师父的。”

“怎么样,咱们可以着手了吗,陈师傅?”老掌柜出于礼节,征求意见似的问道。

“马上就能开工了,德风已经修改完善了,就等您一声令下了。”也胸有成竹班地说。

“好,说干就干。德风,你把图稿拿到工坊去吧,向工匠们具体交代有关事宜。”

“那好,德润哥,师父,我去了。”

“嗯,快去吧,”德润说。

“这段时间你可要盯紧一点儿,多跑跑,出现疑问也好及时解决,不要出现什么差池。”

“知道了,师父,”说完就向工坊走去。

“德风,干脆我也跟你一块儿去,这样显得更加重视一些,工期越紧张,还越不能马虎,”德润停了停又接着说。

“太好了,这样我就更有信心了,”德风说。

设计终于完成,心头上这一块大石头也落了地,接下来的制作是关键,可德风对工匠们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