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世界军事百科之欧洲战史
1950300000084

第84章 耶拿-奥尔施塔特会战

耶拿-奥尔施塔特会战指俄普法战争(1806~1807年)期间,法国军队同普鲁士-萨克森军队于1806年10月4日在两地同时进行的两个会战。1806年10月初,不伦瑞克公爵的普鲁士-萨克森军队进入耶拿和魏玛地区的防御阵地。拿破仑军队从班贝克、拜罗伊特地区向前推进,企图前出到对方的翼侧和后方。普军主力开始向奥尔施塔特撤退,在耶拿附近留下霍恩洛厄公爵的军团,在魏玛附近留下吕歇尔将军的军团。拿破仑把霍恩洛厄军团当成了普军的主力,将大部分兵力投向耶拿和阿波达,而进攻奥尔施塔特的只有达武军团。拿破仑决定用主力对耶拿实施突击。法军内伊元帅的先遣部队进展顺利,于10月14日转入进攻,这时又得到了缪拉骑兵的支援。法军各纵队很快就击败了普军,迫其溃逃。沿魏玛大道进攻的奥热罗军团已迂回到普军右翼。这时,普军吕歇尔将军的军团排成两列展开横队,骑兵配置于两翼,向法军发起攻击。法军先以猛烈的枪炮火力迎击,随后又以优势兵力从正面和两翼反击普军。吕歇尔军团被击溃,残部被法军一直追到魏玛。普军各军团共伤亡2.7万人,损失火炮200门;法军伤亡5000人。

奥尔施塔特会战也于10月14日开始。凌晨,布吕歇尔将军指挥的普军前卫部队到达奥尔施塔特。萨勒河上克森渡口东岸的达武军团开始渡河,以便夺取普军阵地进而向阿波达推进。布吕歇尔的骑兵在穿过哈森豪森村时,遭到法军炮连的霰弹射击。法军同普军前卫部队交战后,占领哈森豪森村。布吕歇尔在得到瓦尔坚斯列边师的骑兵增援后,开始向对方发起进攻。排成营方阵的法军顶住了有霰弹炮火支援的普军骑兵的猛烈攻击。普军骑兵遭重创后,开始撤退,后在法军猎骑兵的攻击下,狼狈溃逃。同时,在哈森豪森村前待命的什梅陶师在瓦尔坚斯列边师的步兵到达后,按照不伦瑞克公爵的命令向村里的法军发起进攻。普军步兵遭到枪炮的射击,被迫停止进攻。成展开队形的普军步兵,遭到隐蔽在村里的法军步兵的重创。普军再次进攻仍未成功。不伦瑞克公爵和什梅陶将军都受了致命伤,接替不伦瑞克公爵的梅连多尔夫元帅也负了伤。国王弗兰茨二世出任指挥,但已指挥不灵。普军骑兵退却后,法达武军团为从两面包抄敌人,向敌人发起进攻。普军没能阻止住法军两个师的迂回运动,开始向奥尔施塔特溃逃,后又沿大道逃向魏玛,但该城已被法军占领。在奥尔施塔特会战中,尽管普军在兵力上两倍于法军,仍然遭到惨重失败。普军伤亡1.8万人,损失火炮115门。法军伤亡7270人。经耶拿-奥尔施塔特会战,普军濒于覆灭的境地;而法军仅在一天内就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耶拿-奥尔施塔特会战,显示出资产阶级法国军队新的作战原则优越于封建普鲁士军事学术中过时的原则。拿破仑统率的法军对敌进攻迅猛,力求消灭对方有生力量;结合正面打击,大胆实施机动迂回包围敌人。法军还运用追击来赢得会战的最终胜利。普鲁士将军们行动不果断,没有明确的计划,在复杂形势下惊慌失措。普军按照线式战术原则采用的斜形战斗队形的密集横队,遭到成散开队形的法军步兵从掩体后射出的火力的重创。在法军纵队的突击下,士气不振的普鲁士-萨克森军队的退却毫无组织,最终成为溃逃。

法军的胜利决定了封建普鲁士的彻底崩溃,确定了法国资产阶级军事体系的优势地位。耶拿-奥尔施塔特会战中普军失败,说明仿效旧形式,忽视新经验,就会造成严重后果。普鲁士基于对敌人兵力的错误估计,而制定的仅以自己兵力消灭法军的战略计划,是必然要失败的。在当时条件下,唯一正确的是按照战役开始前普军指挥部否定了的那个计划,即普军应该撤退,联合俄军,以合同兵力进行总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