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世界军事百科之空战武器
1950500000055

第55章 E-3“望楼”预警机

E-3“望楼”是美国波音公司根据美国空军“空中警戒和控制系统”计划研制的全天候远程空中预警机。1963年美国空军提出要求,1966~1970年对比筛选出预警机方案。1964~1973年研制筛选出雷达方案。又用3年时间对预警机所用雷达、数据处理、显示、通信进行分系统与全系统综合试飞,最后以波音707客机为基础研制出3架原型机,1975年首次试飞,对生产型电子设备进行了飞行试验。

1977年3月,第一架生产型E-3交付使用。E-3的主要型别有:EC-137D,用波音707-320B改型的试验机、其中一架在完成试验后返厂改装成A型;A型,美国空军首批生产型,1977年3月开始交付,共生产32架;B型,在A型的基础上提高目标处理能力与海上舰艇搜索能力的改装型,1984年7月,第一架E-3B交付使用,其余的A型由空军自己用公司交付的改装件改为B型;C型,与B型相同、但改装适合欧洲使用的干扰通信系统。E-3共有订货84架,其中美国空军订货34架,到1990年已全部交货,此外向北约集团出口18架,向英国出口7架,向法国出口5架,向沙特阿拉伯出口5架,到1990年共交付68架。以下情况适合于A型。

动力装置

4台TF33-PW-100/100A涡扇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93.4千牛。

E3A“望楼”预警机主要机载设备

包括雷达、敌我识别、数据处理、通信、导航与导引、数据显示与控制与6个分系统。雷达,为威斯汀豪斯公司研制的AN/APY-1型S波段脉冲多普勒雷达,平板隙缝式天线装在转速6转/分的天线罩内,可根据不同作战条件把360°方位圆分成32个扇转区,选用不同的工作模态和抗干扰措施。敌我识别器,以AN/APX-130询问机为基础的高方向性询问—接收式敌我识别系统。敌我识别天线在雷达天线的背面。通信系统,装有14种高频、甚高频、超高频设备。在第三批飞机上装有三军通用的分时数字数据传输系统。导航系统,装两套轮盘木马Ⅳ惯导系统,ARN-99奥米加导航仪,ANP-200多普勒导航仪。数据显示与控制系统,装有9台多用途数据显示与控制台,用以显示目标与背景信息,在显示器的下方用表格显示目标的各种数据。显示器还能以放大32倍的倍率指挥多机空战。数据处理系统,其核心为IBM公司的4Picc-1计算机。

尺寸数据

翼展44.42米,机长46.61米,机高12.6米,机翼面积282平方米,雷达天线罩直径9.1米,雷达天线罩厚度1.8米。

重量数据

空重7.8万千克,最大起飞总重14.7万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平飞速度853公里/小时,实用升限1.22万米,执勤巡航速度M0.6,执勤续航时间6~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