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海战
1951600000013

第13章 刻赤-费奥多西亚登陆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当德军于1941年12月对塞瓦斯托波尔发动第1次进攻时,苏联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决定:立即在刻赤地域和费奥多西亚港实施登陆作战,歼灭敌军的刻赤集团。其战役目的是,支援被围困的塞瓦斯托波尔,消除法西斯军队入侵库班河和高加索的威胁,并为尔后收复克里木半岛全境和乌克兰南部地区创造条件。

苏军使用的兵力是,外高加索方面军的第51和第44集团军,以及黑海舰队和亚速海区舰队。主攻方向选择在费奥多西亚沿岸,助攻方向是刻赤半岛北部和东部海岸。黑海舰队负责将第44集团军的2.3万人造送到奥多西亚登陆,将3000人遣送到奥普克山半岛南海岸登陆。亚速海区舰队和刻赤海军基地负责将第51集团军的1.3万人遣送到刻赤半岛的北部和东部海岸登陆。

此外,还计划在弗拉季斯拉沃夫卡地域实施空降。登陆兵共编有6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2个山地步兵团,共41930人,43辆坦克、454门火炮.参加这次战役的舰船为250余艘,其中有2艘巡洋舰、6艘驱逐舰、52艘护卫艇和鱼雷艇。另有方面军航空兵的500飞机和黑海舰队航空兵的161架飞机担任空中支援。登陆兵的上陆行动预定分为两个阶段实施:12月26日在刻赤半岛东北海岸,同月29日在费奥多西亚港登陆。军队上陆和夺取登陆场后的任务,是在舰队和航空兵支援下,由费奥多西亚和刻赤向阿克莫奈进攻。

敌军兵力主要由德军第11集团军步兵第46师、1个罗马尼亚骑兵旅,2个坦克营、2个野战炮兵团和5个高射炮兵营组成。至1941年12月底,敌军得到了步兵第73师的加强,计约2.5万人。

此外,还有2个航空大队为地面部队担任空中掩护。敌军主力配置在刻赤半岛和易登陆的沿岸区域,在岸滩设有工程障碍和火力点。驻扎在克里木机场的敌航空兵对实施登陆威胁最大,而苏联外高加索方面军和黑海舰队的歼击机,由于距离太远不能对登陆兵的航渡与上陆战斗提供安全可靠的掩护。苏军登陆的另一困难是,黑海舰队及归其所辖的亚速海区舰队和刻赤海军基地都没有卸重型技术兵器和供军队登上无设备海岸的专门登陆舰只和上陆器材。特别是当时亚速海和刻赤海峡气候恶劣,风浪很大,这就更增加了此次登陆的难度。

12月25日昼间,苏海军15艘战斗舰艇和115艘小船装载着登陆部队,从捷姆留克和库丘古雷向刻赤半岛东北部海岸的登陆点驶去。由于海况不佳,小船无法驶达更远为北部登陆点,只得在久克角和赫罗尼角附近登陆。登陆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并且持续了很长时间。傍晚,大风增至6~7级。岸边结了薄冰,影响船只靠岸。

翌日,登陆部队又遭敌机袭击。尽管如此,苏区舰队的指战员仍于12月26日将1378人、3辆坦克、4门大炮和9门追击炮送上久克角岸滩,将1452人、3辆坦克,4门大炮送上了赫罗尼角。是日,刻赤海军基地的舰船编队也把登陆部队送至刻赤半岛东部沿岸,并使其在卡梅什-布隆到托别奇克湖的各登陆点上岸。1600多人在卡梅什-布隆登陆,55人在旧卡兰京登陆,约500人在埃尔季根以北登陆,19人在埃尔季根登陆。27日深夜,后续登陆梯队抵达刻赤半岛,陆续上岸。

至12月31日,苏亚速海区舰队和刻赤海军基地已将第51集团军登陆部队17383人及其武器和技术装备送至登陆场。在此期间,另一支苏舰艇部队也于12月29日将2393名登陆兵送到了卡梅什-布隆地域的登陆点。原定在奥普克山地域登陆的计划,由于天气恶劣和指挥失误,未能实现。登陆部队在刻赤半岛海岸各个地段登陆后击退了德军第46师的抗击,于30日解放了刻赤,尔后继续向西发动进攻。与此同时,苏联第44集团军的登陆部队于28日在诺沃罗西斯克乘战斗舰只和运输船只按预定计划驶向费奥多西亚港登陆。第44集团军于12月29日夺回费奥多西亚后,继续向北发展进攻,对德军在刻赤的兵力集团形成包围态势。德军由于没有足够的力量将登陆部队赶下海,慌忙放弃了刻赤。

但是,苏军由于第51集团军的登陆部队力量薄弱,而费奥多西亚方向的兵力又增加缓慢,也未能切断德军逃离刻赤半岛的退路。原定在弗拉季斯拉沃夫卡实施空降以占领和使用当地机场的计划也未能实现。至1942年1月2日日终前,高加索方面军向前推进了100~110公里,肃清了刻赤半岛的敌人。德军第46、第73步兵师和罗马亚山地步兵师集结在费奥多西亚以西。德军指挥部不得不从塞瓦斯托波尔紧急抽调其第132和第170步兵师来增援。这样就牵制了德军塞瓦斯托波尔的一部分兵力,从而消除了法西斯德军经塔曼半岛入侵高加索的可能。

经过刻赤-费奥多西亚登陆战,苏军在刻赤半岛占领了一个登陆场。随后,克里木方面军便在该登陆场展开,继续抗击敌人。这次登陆战役,就参战的兵力和兵器的数量来说,是苏联卫国战争中最大的一次登陆战役,在苏联海军战斗史册中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苏军这次登陆之所以获胜,是由于较好地组织了陆军与海军的协同动作,战役计划妥善周密,隐蔽地进行了战役准备,从而达成了上陆的突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