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海战
1951600000024

第24章 第二次锡尔特湾海战

至1941年底,英驻亚历山大港的地中海舰队和驻马耳他岛的K编队都受到很大损失,而且所损伤的军舰一时得不到补充。这时,英海军在地中海已没有航空母舰,而德军则向西西里岛增派了大量飞机,加紧空袭马耳他岛,并严密封锁了通往该岛的海上交通线,使守岛英军濒于弹尽粮绝的困难境地。但到1942年3月,情况有所变化。英海军派遣航空母舰“百眼巨人”号和“鹰”号进抵直布罗陀。接着,约30架“喷火”式战斗机进驻马耳他岛,从而加强了英军在地中海的航空力量。在这种情况下,英海军试图组织一次新的补给行动,以支援马耳他岛。

3月20日,英海军派遣一支由4艘运输船,1艘防空巡洋舰和7艘驱逐舰组成为护航运输队,从亚历山大港出发,前往马耳他岛。为该护航运输队送行海上掩护任务的,是维安海军少将率随的3艘巡洋舰及4艘驱逐舰,为了保障护航运输队为航渡安全,英驱逐舰第5区舰队也从亚历山大港出发,到图卜鲁克附近海域遂行反潜任务。还有6艘英潜艇配置在塔兰托与墨西拿附近海域,以保护护航送输队的侧翼安全。此外,驻马耳他岛的“曙光女神”号巡洋舰和1艘驱逐舰于3月21日晚出海,前去接应来自亚历山大港的护航运输队。北非战场上的英第8集团军于3月21日午前发起攻击,以便牵制德、意航空兵,使其不能出海侦察和袭击英舰船。

英国护航运输队从亚历山大港起航的第二天,驻在布罗陀的英海军H编队从直布罗陀港出航,将“喷火”式战斗机从海上送往马耳他岛。

3月21日午后,活动在地中海东部的意潜艇“普拉廷诺”号和“昂尼切”号发现了以“埃及女王”号为核心的英舰群,并发出了报告。意海军总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命令巡洋舰第3分队及4艘驱逐舰从墨西拿港出击,并令战列舰“利托里奥”号及4艘驱逐舰从塔兰托出发,以期在海上截击英护航运输队。意海上兵力的总指挥官是伊亚金诺海军上将,旗舰是“利托里奥”号战列舰。

意大利塔兰托舰群出港后不久,一艘在该港以南海域进行监视的英潜艇发现了这一舰群,并向己方发出通报。英护航运输队根据潜艇的报告,将其航线略略向南改动,以便避开意舰队或推迟接触。

3月22日上午,德、意空军不顾恶劣的天候和远离基地的不利条件,对护航运输队进行了袭击,但战果甚微。22日14时,由伊亚金诺海军上将率领的意舰队,在锡尔特湾北面海域发现了英护航运输队,15时30分开始进行炮战。当时,意舰队在火力上占有明显的优势。

因此,英护航运输队指挥官首先令运输船向南规避,而派驱逐舰在运输船与意舰队之间机动作战,施放烟幕,以掩护其他舰船。另有数艘英驱逐舰冒着猛烈的炮火抵近意舰,并发射鱼雷,但无一命中,而驱逐舰却被意巡洋舰击伤。天黑后,意舰不敢夜战,便向北撤出战斗。这次海战的结果是,意舰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损伤,而英舰船损失却根严重。英巡洋舰“埃及女王”号被意驱逐舰“哈伏克”号击伤。英驱逐舰“罗马军团”号、“捕鲸叉”号和“灵活”号受到重创,“金斯敦”号被击中起火。

此外,英巡洋舰“尤里亚勒斯”号、“曙光女神”号也受轻伤。4艘运输船虽在海战时无一沉没,但后来遭到了德国航空兵的袭击。由于海战延误了英护航运输队驶抵马耳他岛的时间,运输船未能按预定时间到达目的港。因此,第二天拂晓,德机在马耳他岛以南海域袭击了英运输船。结果,运输船“克兰肯伯耳”号被击沉,“布雷坎郡”号被重创搁浅。随后,英驱逐舰“萨思沃耳德”号赶去救援时又触雷沉没。

待德国第2航空军于24日和25日猛烈袭击马耳他岛时,运输船“布雷坎郡”号、“庞帕斯”号和“塔腊博特”号也被炸沉。据英方报告称,原运往马耳他岛的2.6万吨补给品中,只有5000吨卸载到岸上。由于这次海战发生在锡尔特湾以北约120海里之处,所以历史上称为“第二次锡尔特湾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