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世界军事百科之古代军事
1951800000006

第6章 着名战役(5)

哈罗德的弟弟托斯提格背叛了哈罗德。在威廉的许诺下,他带了60艘船在大不列颠岛登陆,企图进攻英国,但被民兵打败,只带了12艘小船逃到了苏格兰。这次进攻使哈罗德误认为威廉的入侵马上就要来了,便过早地下达了陆海军动员令,让民兵沿东南沿海一带展开。等到他完成这一部署,按规定兵员的40天合法服役期已满,粮食和金钱也用光了,只好解散民兵和船队。

当哈罗德刚刚下令解散民兵,就得到挪威国王哈尔哈拉达和托斯提格合兵进攻英格兰北部的消息。他立即率领他的亲兵队和一些尚未解散的民兵,日夜兼程赶到北方,以猝不及防的突袭消灭了哈尔哈拉达和托斯提格的军队,他自己的军队也损失惨重。此时,威廉率军在不列颠南部的苏塞克斯登陆了。早在8月中旬,威廉已作好了进攻英国的准备,他的兵力包括陆军约6000人,各种船只450艘,水手约2000至4000人,主力仍是装甲骑兵。

从8月12日起,整整一个月气候都十分恶劣,紧吹的北风使船只无法开出费斯河。9月12日,风向开始转西,威廉趁这机会将船移到塞纳河口准备从那里出海,但风向又开始转北,只好再等待下去。9月27日,风向转南,进攻时机到了。威廉立即命令作好出海准备,午夜时分全体舰队出航。由于哈罗德在前两天将民兵和舰队全部解散,威廉军队于第2天上午顺利登陆,次日到达伦敦南面大道的终点——黑斯廷斯。

威廉登陆时,哈罗德还在北方沉浸于他那胜利的欢乐之中,一听到这突如其来的消息,便心急火燎地赶回伦敦临时征集了5000人的军队。由于兵员参差不齐,哈罗德不得不放慢行军速度,每天只走30公里的路程。10月13日夜里,哈罗德率军在离黑斯廷斯10多公里的一片森林附近的小山上安营。考虑到士兵精疲力竭,哈罗德只好放弃连夜前进,趁天亮前突袭威廉的计划,结果哈罗德反而先受到威廉的袭击。

哈罗德采用古典步兵的打法,依靠防御性的密集队形去抵挡威廉的骑兵。他把军队摆成一个方阵,让方阵士兵紧紧挤在一起,肩靠肩、盾集盾,手中拿着剑和斧构成一道严密的“盾墙”,正前面还埋设了尖桩栅栏。威廉则把他的队伍分成左、中、右3翼。每一翼又分3线,第1线为弓箭手;第2线为重装步兵;第3线为骑兵。14日上午9时许,号角齐鸣,会战正式开始。

威廉军队的中央首先发起进攻,缓缓向上坡前进,直扑英军的“盾墙”,当前进到距英军阵地100米时,弓箭手开始射箭,然后由步兵和骑兵展开进攻。由于威廉军队自下向上射箭,命中率很低;而英军却居高临下,他们投射的兵器像雨点一样飞到诺曼底人中间。尽管如此,诺曼底人仍然继续前进,与对方展开了肉搏战。

英军因为占据有利的地形,又一直保持密集队形,终于打退了威廉的进攻。左右两翼的诺曼底军队也由于地形不利跟着退了下来。但哈罗德未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迅速出击,结果威廉得隙稳住了军队,对军队重新进行了编组。他命令步兵退到后面,骑兵移到前面,由他亲自指挥重新展开攻势。骑兵分成小队全线出击,但仍无法冲破英军的“盾墙”。这时,威廉命令骑兵佯装进攻然后退却,以引诱英军下山,使之离开有利地形打乱其队伍。

英军相信自己已经胜利,欢呼着冲了下来,在后面穷追不舍。诺曼底骑兵在下坡时跑得很快,使英国步兵无法追上,但当他们一退到平地时就放慢了速度。英军以为诺曼底人逃不脱了,他们的队形更加混乱。这时,诺曼底骑兵突然掉转马头,向正在追击他们的英军冲杀过来;早已待命的弓箭手迅速投入战斗;步兵也立即向英军抛掷投射武器。经过一场混战,到傍晚时分,疲惫不堪的英军全部被歼灭,哈罗德眼睛中箭被杀。第2天,威廉发现哈罗德的尸体后搬到自己营帐后埋了。2天后,威廉回到黑斯廷斯。过了5天,他继续前进,先占领多佛尔和坎特伯雷城,保障了海上的供应线之后,率军向北扫清了伦敦外围的障碍。

伦敦城不得不派代表求降,并邀请威廉担任英格兰国王。1066年12月25日,即圣诞节的那一天,威廉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加冕正式称王。他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威廉一世,号称“征服者威廉一世”,英国历史上的诺曼底王朝时期从此开始了。

拿破仑战争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以新兴的资产阶级的法国为一方,以英国、奥地利、俄国、普鲁士等国组成的7次反法联盟各国为另一方,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战争的目的是,法国方面初为抵御外来侵略,后则兼有扩张领土与争夺霸权的成分。反法联盟方面,是要使用武力扼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扶植波旁王朝在法国复辟,并维护欧洲封建势力的反动统治,后期也有反抗民族压迫的因素。拿破仑一世作为新兴的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代表,为巩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和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率领法军与反法联军进行了反复激烈的武装斗争,并从一连串的胜利走向了最后的失败。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是世界近代史上一个充满战争和悲剧的历史时期,其中主要的战争发生在法国废除国王、建立共和国以后,绝大多数会战都是在欧洲大陆进行的。1792年8月,普奥联军作为外来干涉者首先侵入法国,法国人民奋起反抗,9月20日发生瓦尔米之战,法军取得胜利。22日.法兰西共和国宣告成立。

第一次反法联盟

1793年1月,英、普、奥、荷兰、撒丁、西班牙和那不勒斯等国,结成第一次反法联盟,企图以武力镇压法国革命,推翻共和国,恢复波旁王朝封建统治。联军分多路围攻法国。同年5~6月,法国建立雅各宾专政,革命政府领导人民抗击外来侵略。9月,法军在西线战胜英荷联军,10月,打败奥军,12月,在南线把英军逐出土伦。

1794年6月,在比利时的弗勒吕斯,法军大败反法联军,迫使普、西、荷兰退出了反法联盟。1796~1797年,拿破仑率军进攻意大利,在蒙特诺特、洛迫、卡斯特莱奥内、巴萨诺-德尔格拉帕、阿科莱、里沃利等会战中,接连获胜,迫使奥地利于1797年10月签订《坎波福米奥和约》,从而促使第1次反法联盟彻底瓦解。

第二次反法联盟

1798年5月,拿破仑·波拿巴率法军运证埃及。同年12月,英国联合俄、奥、葡萄牙、那不勒斯和土耳其等国,结成第2次反法联盟,企图推翻法国政府,夺回被法国占去的领地。联军在北意大利、荷兰与多瑙河上游等地区连续挫败法军。

1799年10月,拿破仑从埃及回国,于11月9日发动政变,成立以他为第一执政的执政府。1800年5月,拿破仑率军攻入意大利,6月l4日进行马伦戈会战,大败奥军。12月,法军又在霍恩林登击败奥军。1801年1月,法奥签订《吕内维尔和约》,第2次反法联盟随之解体。

第三次反法联盟

1805年4~8月,英、俄、奥、瑞典和西西里王国等结成第3次反法联盟,预期用50万联军打败法军。拿破仑一世率法军迎击奥俄联军。10月20日,法军在乌尔姆会战中取胜,于11月13日进入维也纳。12月2日,在奥斯特利茨进行交战,法军大败俄奥联军。

随后,法奥签订《普雷斯堡和约》,俄军撤离奥地利,第3次反法联盟失败。但是,同年10月21日,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舰队在西班牙沿海特拉法尔加角同英国舰队进行的海战中,被英国舰队彻底摧毁,法国队此丧失了海上竞争能力。

第四次反法联盟

1806年9月,英、俄、普、萨克森和瑞典等国结成第四次反法联盟,企图将法军从其侵占的地区逐出。10月14日,法军与普萨联军同时在耶拿和奥尔施泰特交战,联军惨败。11月,俄国对法宣战。1807年2月,法俄两军进行埃劳会战,基本上打成平局。6月14日,进行弗里德兰会战。俄军大败。7月7日和9日,法国分别同俄国和普鲁士签订《蒂尔西特和约》,第四次反法联盟随即崩溃。

1807年11月,法军入侵葡萄牙;翌年3~4月,法军抢占西班牙的战略要地,并占领马德里。5月2口,马德里人民举行起义,反抗法国侵略。从此,开始了延续6年多的伊比利亚半岛战争。几十万法军被困在半岛人民和英国远征军的游击战火之中,直到法兰西帝国覆灭为止。

第五次反法联盟

1809年1月,英国和奥地利结成第五次反法联盟。奥地利企图趁法军深陷半岛战争之机打败法军,收复被法国夺去的领土。拿破仑一世开始两线作战,4月中、下旬,法军五战五胜,击退进到巴伐利亚境内的奥军;5月13日再入维也纳。

在21~22日的阿斯珀恩-埃斯灵会战中,拿破仑一世遭到自统兵作战以来的第一次大败。7月5、6两日,进行瓦格拉姆会战,奥军被法军击败。同年10月14日,法奥签订《申布伦和约》,第五次反法联盟自行解体。

拿破仑的侵俄战争

1812年6月,拿破仑一世率大军60余万人入侵俄国。战争初期,俄军被迫后撤。8月17日斯摩棱斯克会战后,俄军继续后退。9月7日进行博罗季诺会战,俄军在遭受重大伤亡后撤离战场,法军也付出很大代价,未取得决定性胜利。14日,法军进入莫斯科。

俄军于10月18日开始反攻;翌日,法军撤出莫斯科,尔后节节败退,到12月,几乎全军覆灭。拿破仑一世的侵俄战争,以丧失50多万人的惨败告终。

第六次反法联盟

1813年2月,俄普结盟。3月,普鲁士对法宣战。随后,俄、英、普、西、葡和瑞典等国,结成第六次反法联盟(奥地利于8月加入)。联盟宣布,如拿破仑一世不按盟国条件签订全面和约,将诉诸战争。5月,进行了吕岑会战和包岑会战,法军获胜。6月至8月,双方被迫休战,联军在停战期间进行了人员和装备的补充。8月17日恢复战斗,由于奥地利转向联盟方面而增强了联军的力量。10月16~19日进行莱比锡会战,法军惨败,拿破仑一世率残部逃出战场。

接着,俄、奥、普、英、瑞典等国军队乘胜进军,分路进逼法国边境。1814年1月,联军20余万人深入法国内地,拿破仑一世仓促赶赴前线,率军约5万在境内阻击联军。3月拿破仑一世多处转战,接连获得小胜,但是挡不住联军的多路逼近。3月30日,巴黎守军投降。4月1日法国成立临时政府。6日,拿破仑一世被迫退让,并被放逐到厄尔巴岛。5月3日,路易十八回到巴黎,波旁王朝在联军刺刀的保护下复辟。

第七次反法联盟

1815年3月1日,拿破仑一世从厄尔巴岛秘密逃回法国,于20日进入巴黎,重新掌握政权。出席维也纳会议的俄、英、普、奥、瑞典等国代表,当即结成第7次反法联盟,决定出兵70万,分5路进入法国。

6月,拿破仑一世率法军主动出击,16日进行利尼会战,普军失利后退;18日进行滑铁卢会战,英军在普军配合下彻底击败法军。拿破仑一世逃回巴黎,22日再次退位,被放逐到圣赫勒拿岛。至此拿破仑战争结束。

美国内战

1861~1865年,工业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美国北部诸州,同发动叛乱的南部各蓄奴州之间进行一场战争,亦称为南北战争。南部为维护和扩大种植园奴隶制度而挑起战争;北部为维护国家统一和废除奴隶制而进行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