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天启帝
19519600000001

第1章 我是朱由校

朱由校一双胳膊肘撑在膝盖上,双目无神的看着这座富丽堂皇的寝宫,放置于宫中的几个龙泉官器似乎在一遍遍的提醒着朱由校:“这里是大明!”

朱由校前世作为一个考古学家,又如何不认识这些贡御的精美瓷器呢?

但,朱由校仍然有些不死心,站起身来,走过去细细的打量起了这些瓷器。

看了半天的朱由校终于确定了,这就是明朝的龙泉贡御的瓷器,这时只好无奈的直起身子,重重的深吸了一口气,他需要平复一下此刻的心情。

转身回到之前的位置重新坐下之后,未曾想,一阵剧烈的头痛席卷了全身,又如潮水一般涌入了大量的信息。

我是历史上的天启皇帝朱由校?

这是万历四十八年?

而今坐上天子之位的是一月皇帝泰昌帝?

这么说来,自己岂不是马上要登基了?

此时的朱由校心中升起了一种剧烈的复杂情绪,有紧张,有兴奋,更多的是期待。

但这种期待一瞬而逝,脑海中不停的回荡着一个残酷的信息:“你,二十三岁就死了!”

如同被浇了一盆凉水一般,朱由校刚刚挺直的腰杆直接塌了下去。

没错,在历史上,自己这个天启皇帝不过就是坐了七年,然后莫名其妙的落水了。

好吧,落水救落水,落水也不是没有死嘛!

一个健康的二十三岁的成年男人,落水之后被救,而后病重,再然后喝了所谓的“灵露饮”,于是病情加重,全身浮肿而死。

此时此刻,在朱由校看来,全特么扯淡!

这个落水落的莫名其妙也就罢了,落水之后能得什么病?无非就是感冒,严重即是发烧。

这已经是明末了,在帝皇家,一个感冒发烧能治不好?非要喝那什么“灵露饮”?

自己死的莫名其妙也就罢了,再看看自己的几个崽。

三子三女,不是早夭就是死胎。

可拉倒吧,在帝皇家相继出生的六个孩子,全部都死了?

我是断了他们的粮吗?

……

“千岁爷,您可醒了!”

就在朱由校陷入沉思之时,一个面白无须,身材略显单薄的中年宦官小跑了进来,哭丧着一张脸说道:“千岁爷,您可担心死奴了!万岁爷可等着见您呢!”

“完吾?父皇身体可好些了?”

朱由校想到了还病倒在榻上的泰昌帝。

朱由校不问还好,这一问,李进忠的双目含泪,似乎立马就要流下来一般,声音都哽咽了起来:“万岁……万岁爷他这几天的精神看着着实没以前好了,都是一群庸医!”

李进忠说着说着眼泪就下来了,两只手不停的抹着眼泪,在空暇之余,还不忘偷偷的瞧了几眼朱由校。

看见朱由校面色平静,心中不由的“咯噔”一声,莫不是今天状态不好?演的不像?

要知道自己从一个小小的侍童,能站在大明太子的身旁,这出色的演技可是给自己帮了不少忙。

难不成最近先皇驾崩,万岁爷病重,搞得自己心力交瘁,导致今天演技不在状态?

就在李进忠深刻反思,检讨自己的时候,耳边传来了朱由校波澜不惊的声音:“走,去见父皇!”

李进忠来不及多想,就跟在朱由校的后面走了出去,心中却记下了这个失误。

李进忠怎么也没有想到,眼前的朱由校却是一个后世而来的人。

之前朱由校看着李进忠的一通表演,也觉得好笑不已,父皇病重,万一驾崩,你李进忠就是一既得利益继承人,这偌大的皇宫,自己总归要换上心腹的。

穿过重重宫殿,终于走到了泰昌帝居住的地方,即乾清宫!

乾清宫是明清两代最重要的地方,每个皇帝都会在这里居住办公,这也是皇权的象征!

就在乾清宫外,大明的太子,朱由校,此刻一脸悲痛,双目流泪,脚下生风,往宫中走去,口中不断的喊着:“父皇!父皇!儿臣来了!”

在李进忠一脸诧异的目光中,朱由校就这么走了进去,看见守在门口的几个小太监正在将目光向自己看来,李进忠连忙低下头去。

当李进忠在抬起头的时候,一副死了爹一样的表情,小跑着跟着朱由校往宫中走去。

本是一片寂静的乾清宫,此时却响起了两声极为震撼的哭泣,但凡闻着无不感慨。

泰昌帝看着突如其来在榻前嚎哭的朱由校和李进忠,挥了挥手,让几个臣子和太监退下了。

“行了!朕还没死呢!”

泰昌帝脸色有点不太好看,向二人呵斥了一句。

朱由校和李进忠哭丧的声音立马小了许多,朱由校还不忘哽咽着表明心迹:“父皇龙体安康既是大明之福,万望父皇保重身体!”

泰昌帝闻言,沉默了下去,这种沉默却是让朱由校没有想到,这时候难道不应该夸自己有孝心吗!?

良久,才听到泰昌帝有些嘶哑的声音:“起来吧,李进忠先出去罢,朕和皇儿说些事。”

李进忠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毕恭毕敬的应了一声,向宫外走去。

不仅是李进忠疑惑,朱由校也纳闷了,到底是什么事情,要把所有人赶出去才说?

“太子是国本,不应动摇。”泰昌帝说着将目光望向了朱由校,目光深沉之极,直盯的朱由校后背一阵发毛,但还好,不多一会儿,泰昌帝便将目光收回,这不禁让朱由校长出了一口气。

泰昌帝看见朱由校如此沉得住气,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一国之本,堂堂大明太子,竟然被一疯汉闯入皇宫殴打,最后也是糊里糊涂的结案,这让天家颜面置于何地!”

朱由校知道泰昌帝说的是万历年间发生的“梃击案”,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明末三大案之一。

在万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疯汉张差从宫外一路闯进“戒备森严”的太子宫,持棍乱打太子朱常洛,一时间,惊动了整个朝廷,这便是“梃击案”。

试想,若不是有意而为,一个宫外男子如何顺利的进入守卫森严的皇宫中殴打太子呢?

而这件轰动朝堂的案件,最终以张差死而告终,“梃击案”于是糊涂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