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世界军事百科之作战谋略
1952600000010

第10章 军事着作(2)

《尉缭子》是我国古代着名兵书,最早着录于《汉书·艺文志》,唐代魏徵将其收入经邦治国的《群书治要》之中,北宋时编入《武经七书》,从此成为武学策试必读之书,对后世影响极大。

关于《尉缭子》一书,有4个争议较多的问题。

一是关于该书的作者问题。本书第一句有“梁惠王问尉缭子曰”,故许多人认为尉缭子为梁惠王时代的人。《史记·秦始皇本纪》有:“十年……大梁人尉缭子来,说秦王曰”,故又有许多人认为尉缭为秦始皇时代的人。在此二说的基础上,又有历史上有两个尉缭子说,和两个尉缭子实为一人说。细观全书,笔者认为第一种说法提取众多内证,目前学术界多数人认为尉缭子为梁惠王时代的人,故本书的作者应是梁惠王时代的尉缭子。

二是关于本书的成书时代。《汉书·艺文志》说成书于“六国时”;南宋陈振孙认为《尉缭子》非先秦兵书;明清以后有人认为《尉缭子》为伪作;当今有人认为历史上有杂家《尉缭》29篇,兵家《尉缭》24篇,此两种书在流传中均有散佚,宋神宗诏校《武经七书》时,将两部书的残本合在一起,即今本《尉缭子》。1972年《尉缭子》残简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中出土,其内容与今本大体相同,故学术界多数人认为此书大约成书于战国时代,抄写流行于秦汉之际。

三是《尉缭子》的学术流派归属。有人认为《尉缭子》为杂家,有人认为《尉缭子》属兵家。其实战国时代的许多思想家,兼收并蓄,思想很复杂,只能以其基本思想倾向为准。《尉缭子》一书主要论述了军事问题,涉及到一些政治、经济、法律等问题,显示了作者受到儒家、法家、杂家的思想影响,但其主导思想,仍是言兵,故本书仍应列为兵家之属。

四是《尉缭子》一书的流传。如前所言,秦汉时《尉缭子》以手抄流传,《汉书·艺文志》有载。隋唐时,《尉缭子》甚为时人重视。虞世南《北堂书钞》摘引《尉缭子》十余处,《李唐问对》中多次提及尉缭子,魏徵编纂《群书治要》,选录《尉缭子》中《天官》、《兵谈》、《战威》、《兵令》4篇,晚唐杜牧曾引《尉缭子》注《孙子》。北宋元丰年间,《尉缭子》入选为“武经七书”之一。从此,《尉缭子》为武学必读之书,研究者甚多。清代学者朱塘甚至说:“七子论兵,人人挟有识见,而引古论今,学问博洽,首推尉缭子,”可见《尉缭子》一书影响之大。

《六韬》

《六韬》分为《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故称之为《六韬》。

全书6卷,60篇,其中《文韬》12篇,主要讲要取天下,必须收揽人心;收揽人心,在于爱民,施行“仁政”。阐述了为君之道。强调了战争本于道义,政治先于军事,所以名为“文韬”。《武韬》5篇,讲用武力和非武力手段取得国家政权的韬略,强调了“伐谋”为上,而后才动用武力征伐敌国。《龙韬》3篇,主要论述军队的统御和指挥问题,包括统帅部的组织机构、选将立帅的标准、通讯、出兵作战的原则、预报敌情、如何预见胜负及耕战结合等问题。《虎韬》12篇,主要论述兵器、器材及各种战术问题。《豹韬》8篇,主要论述各种地形上的作战方法,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处置办法。《犬韬》10篇,主要论述军队的教练、士兵的挑选以及各兵种的作战特点和协同作战的韬略。

《六韬》“规模宏大,本末兼顾”,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兵书,历代一直受兵家重视。被后世誉为兵家权谋的始祖。司马迁曾说:“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谋,皆宗太公为本谋。”张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三国时的刘备、诸葛亮、曹操、孙权等人都很重视《六韬》,并把它作为向臣僚和子弟推荐的书目之一。北宋末神宗元丰年间颁布《武经七书》为武学必读书,《六韬》是仅次于《孙子》和《吴子》的重要兵书。

《六韬》的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它继承了以前兵家的优秀军事思想,又兼采诸子之长,可以说是先秦兵书中的集大成之作,它不仅文武兼备,在政治谋略和军事理论上往往发前人所未发,而且保存了极为丰富的古代军事史料,如兵制、兵器、通讯方法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史料价值。

《三略》

《三略》又称《黄石公三略》是我国古代着名兵书,宋代颁定的“武经”之一,旧题为黄石公所着。

黄石公为秦末隐士,曾在下邳圯上授书给张良,事见《史记·留侯世家》,但此说已为专家推翻。西汉初年,张良、韩信编辑兵书,共计182家,精选35家,其中没有《三略》;汉成帝时,步兵校尉续编兵书,共收53家,其中仍没有《三略》;直到三国时,才有《三略》,之称。魏明帝时李康作《运命论》有“张良受黄石公之赠,诵《三略》”。可见《三略》成书较晚,约在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

《三略》分上、中、下三部分。作者自称“《上略》设礼赏,别奸雄,着成败;《中略》差德行,审权变;《下略》陈道德,察安危,明贼贤之咎。故人主能深晓《上略》,则能任贤擒敌;深晓《中略》,则能统将御众;深晓《下略》,则能明盛衰之源,审治国之纪。人臣深晓《中略》,则能全功保身。”可见本书能帮助读者治世安邦、统军御众,是一部内容丰富,理论深刻的军事专着。

《武经七书》

相传我国很古时就出现了一些有名的兵法家及军事着作。到了战国时代,由于战争规模的扩大和战争方式的改变,产生了专门指挥作战的将帅和军事家,军事着作也随之大量出现。最着名的有吴孙子、齐孙子、公孙鞅、吴起、庞涓、张良、魏公子及司马穰苴等家的兵法等。

到西汉初年,张良、韩信整理兵法书时,共得182家,经过删取选定35家。东汉班固撰《汉书·艺文志》曾收集兵书53家,790篇,图43卷,编成书目。班固把这些军事家及其着作分成4类: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兵技巧家。唐时,有兵书23家、60部、369卷。宋时,有兵书92家、107部、1074卷。

但是,在我国丰富的古代军事着作中,有的因年代久远而亡佚,有的经后人增修或篡改,有的是后人所伪作。因而流传至今的有价值的着作并不是太多。

自汉以来,古代杰出的兵书即被当作军事人员学习的“教科书”。到北宋神宗时建立“武学”,以培养统治者需要的军事将领,它是我国较早的军官学校。据宋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记载:宋神宗元丰年间正式宣布《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黄太公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为武学必读之书,号称《武经七书》。这就是《武经七书》的起源。南宋初年,政府曾指定《七书》为选拔将领的考试内容之一。此后虽有人对这七部书在编排的先后次序上略做了一些变动,但一直沿袭下来,仍称为《武经七书》,又称《武学七书》,简称《七书》。这些军事着作是我国古代兵法的代表作。在世界上也很有声誉。

《十大阵图》

我国古代的《十大阵图》详细图解了十大阵法,这十大阵是:一字长蛇阵,二龙汲水阵,三方天地人阵,四门斗底阵,五虎撵羊阵,六子连芳阵,七星斩将阵,八卦金锁阵,九耀星宫阵,十面埋伏阵。另外还有许多阵名,如“天门阵”、“龙门阵”等。

《百战》

常讲的“百战”,确有100种战法。明朝开国功臣刘基,字伯温,号青田先生。曾着《百战奇略》一书。内容是收集从先秦到五代1680年间散见于史籍中的重要军事资料,按作战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自然诸条件分为百题,分别论述,并以古代战例,加以注释。

所谓“百战”就是:计战、谋战、间战、选战、步战、骑战、舟战、车战、信战、教战、众战、寡战、爱战、威战、赏战、罚战、主战、客战、强战、弱战、骄战、交战、形战、势战、昼战、夜战、备战、粮战、导战、知战、斥战、洋战、争战、地战、山战、谷战、攻战、守战、先战、后战、奇战、正战、虚战、实战、轻战、重战、利战、害战、安战、危战、死战、生战、饥战、饱战、劳战、佚战、胜战、败战、进战、退战、挑战、致战、远战、近战、水战、火战、缓战、速战、整战、乱战、分战、合战、怒战、气战、归战、逐战、不战、必战、避战、围战、声战、和战、受战、降战、天战、人战、难战、易战、饵战、离战、疑战、穷战、风战、雪战、养战、书战、变战、畏战、好战、忘战。

《风后八阵兵法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诗圣杜甫把八阵兵法图的成就归之于诸葛亮。在河南省密县刘寨乡云崖宫发现的《风后八阵兵法图》,一下子把史载八阵兵法图的历史推前了2500年。该图共9幅:1幅为八阵正图,其余8幅各为一阵势:天复阵、地载阵、风扬阵、天垂阵、龙飞阵、虎翼阵、鸟翔阵、龙蟠阵,每幅图旁均有文字说明,介绍攻防要诀。

《风后八阵兵法图》中的“风后”指的是轩辕黄帝的大将、炎帝的后裔风后。云崖宫即轩辕黄帝宫,是为纪念黄帝与蚩尤作战在此练兵而修建的,自南而北分三层三院,现存有宫殿、轩辕门、讲武门及碑刻十余通。史载轩辕黄帝败于九黎族首领蚩尤后退守于此,修宫阙,练兵,并与风后演创八阵兵法,在河北涿鹿一战中击杀蚩尤。

战争起源于原始社会晚期母系氏族阶段。从战争诞生的那一刻起,武器与战争形式就成为决定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在任何文明程度下的军队统帅在战争开始时都要考虑同样的问题:兵力如何部署?选择什么时间进攻?采取哪种作战方式从早期的列阵作战、修筑防御工事,到步骑结合、多种野战战术的灵活运用,无不体现了古代作战方式的不断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