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世界军事百科之作战谋略
1952600000027

第27章 海军战术(1)

海军合同战术

人们要在自然的王国取得行动的目由,必须使自己的主观指导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而海军合同战斗的基本原则,正是从战斗的一般规律出发,着眼于海军合同战斗的特殊规律提出的指导海军合同战斗的理论规则。它深刻地揭示了现代海军合同战斗的特点与争取战斗胜利之间的本质的联系,是组织和实施海军合同战斗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战斗指导者根据战斗的规律进行战斗组织计划和决策的基本依据。根据现代海军合同战斗的主要特点,所强调的战斗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集中兵力

集中兵力是一条被古今中外的军事家所普遍重视的作战原则,也是我军战胜国内外敌人的传统战法法则。这一作战原则,最早是我国古代的军事家孙武提出的。《孙子兵法》虚实篇中说:“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这一论述就十分精辟地阐述了集中兵力的重要作用。我军在20多年的革命战争中,先后提出了“反对分兵”、“集中兵力”、“集中优势兵力”、“集中绝对优势兵力”等原则,使我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战胜了强大的敌人。

集中兵力原则的实质是:在具有决定意义的局部,在必要的时间内集中主要兵力兵器,造成以多对少,以优对劣的兵力优势,以便迅速消灭该部之敌,尔后再及其余,以达损失小、战果大、进程快的战斗效果。

总结人类战争历史经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集中兵力的原则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基本原则。不论是陆上战斗还是海上战斗,都是必须认真遵循的原则。

因为,战争本身是敌对双方力的较量,而这种“力”在某种意义上则主要表现在双方兵力的对比上。因此,能够集中使用兵力的一方,往往可以在某一局部形成较大的优势,从而实现局部的速决和全歼,最终夺取整个战争的胜利。这也正是我们仍然强调这一原则的主要原因。

当然,我们也应看到,在现代条件下的海军合同战斗中,贯彻集中兵力这一原则也出现了许多应当注意的新问题。

比如,英阿马岛作战中,阿根廷的2架“超军旗”飞机使用2枚导弹即击沉了英军的“谢菲尔德”驱逐舰,使不少军事家们预测,将来的海战将更多使用“小编队”的兵力组织形式。那么“小编队”的兵力组织形式,与集中兵力的作战原则是否矛盾?是什么关系?怎样衡量兵力的优势?这些问题正是现代条件下的海军合同战斗中,集中使用兵力的新特点。

应当说,小编队的出现,正是由于兵力兵器作战效能的大幅度提高的结果,它与集中兵力的作战原则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不矛盾的。人们之所以存在似曾矛盾的感觉,正是由于在以往的战争中,集中兵力的基本标志是集中使用的兵力数量多少,或者说在以往的战争中,人们通常以数量的多少来衡量优势的程度。在敌对双方某一个相应的战斗单位的战斗能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用这种方法应当说是可行的,这也是经过战争实践证明的。但在现代海战中,特别是在海军合同战斗中,由于参战的兵力种类繁多,性能各异,有些不同种类的兵力的可比因素悬殊极大。因此,就不能单纯用数量的概念去衡量双方兵力的优劣程度。

所以,在现代海军合同战斗中,必须对敌对双方的参战兵力的综合战斗能力进行比较,既要考虑参战兵力的数量,更要考虑参战兵力的质量,尔后通过一定的战术计算,分析敌对双方参战兵力的优劣程度。这是现代海军合同战斗中,贯彻集中兵力这一战术原则所必须注意的。

在现代海战中,贯彻集中兵力这一原则,除了要预先形成优势兵力外,在兵力使用上,还必须把握将主要兵力集中用于主要空间、关键时节,这一点在现代海战战场范围广阔的情况下更为重要。

此外,还要正确处理集中兵力与集中火力的关系。一切战术的立足点都是火力的运用,只有既集中兵力又集中火力,才能在重要的局部迅速夺取主动,甚至可以基本达成战斗目的。

当然,集中使用火力并不等于火力的超饱和使用,特别在现代海战中,武器命中率和杀伤威力大大提高,就更没有必要将全部火力局限于某一个或几个目标。这也是在现代海战中须要注意的。

先机制敌

古今中外的战争史上,在战术上都强调先发制人,先机制敌。在现代海战中,强调先机制敌这一战术原则就更为重要。

这是由于现代条件下海战武器装备的以下两个突出的特点所决定的,即海战武器的命中概率的提高、破坏威力增大和作战舰艇电子化程度的提高。以制导化、智能化为主要标志的现代海战武器增大了舰艇在海战中被击中的可能,而作战舰艇指挥控制自动化设备的普遍使用,虽使兵力兵器的作战效能大大提高,但也使得舰艇的生命力比较脆弱。战斗中,一旦被命中一枚导弹甚至一发炮弹,就有可能使舰艇上的电子设备部分或全部失灵,而这些电子设备又是现代海战武器战斗能力的基础,电子设备的损坏,有可能使舰艇的战斗能力急剧下降,甚至还不如以前的手动操作的武器。

例如,在1972年4月16日,美军“沃登”号巡洋舰在东京湾的一次演习中,被友军飞机发射的一枚“百青鸟”空空导弹误中,严重破坏了舰上的天线、电缆电线。电力立即中断,雷达、无线电及照明装置全部失灵,当即失去了战斗能力所以,在现代海战中,先机制敌与先敌制胜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使其成为夺取战斗王动权的主要手段,有时甚至是唯一的手段。

因此,在现代条件下,先机制敌是一条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作战原则。

在现代海战中,要做到先机制敌,首要的是要保证突击行动的隐蔽和突然,这是先机制敌的前提条件。

当然,应当看到,在现代条件下,侦察、观察器材有了很大的发展,性能也日趋完善,如,超视距雷达、预警飞机、战术侦察卫星等侦察手段已较为普及。

在这种条件下,要做到隐蔽突然是比以往更为困难。但并非做不到。在近期发生的一些局部战争中,通过伪装、欺骗、佯动等措施达成军事行动的隐蔽和突然的实例是很多的。如,第4次中东战争中,埃及采取了诸如制造和平景象、利用演习隐蔽调动部队等的欺骗伪装措施多达200多项、从而成功地突破了巴列夫防线;又如,1982年的英阿马岛作战中,英军也采取了佯动、伪装等措施,出乎阿军意料地在圣卡洛斯登陆。

此外,现代侦察、观察器材也有其自身的弱点,利用这些弱点也可以达到隐蔽突然的目的。如,1968年8月22日苏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时,对西德、奥地利方向和捷克境内的防空警戒雷达网实施了大规模的强烈电子干扰,致使北约和捷克的雷达始终处于迷盲状态,没有发现苏军的任何行动。苏军在6小时内即控制了布拉格,22小时就占领了捷克全境。

另外,还可利用观察器材存在的死区达到隐蔽突然的目的,如,1987年5月28日,西德青年鲁斯特驾驶一架轻型飞机一直飞到莫斯科红场上空才被发现。因此,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即使是在侦察、观察器材高度发展的现代海战中,做到隐蔽突然也是有可能的。

要在海战中先机制敌,除了保证己方突击行动的隐蔽突然外,还应采取各种侦察措施,以便能够尽早地发现敌人,并尽可能缩短从发现敌人到使用武器的反应时间。这就要求必须有相应的装备,如指挥自动化系统,先进的武器性能等。同时,还要求指挥员、战斗员要有良好的军事、政治素质,要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作出正确的战斗决策和能迅速使用武器。

机断行事

作战计划部分改变经常有之,全部改变间或有之。现代海战中,这种作战计划的变更将会更为经常和普遍。这是因为,现代海战的战场情况复杂多变,很多意料之外的情况将会经常发生,所以,原定的战斗方案往往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一般来讲,改变原定作战计划,需要报经上级指挥员批准,但现代海战的复杂的电子战环境,使得战斗中指挥失灵,通信中断等情况经常发生;再加上,战斗的进程较为短促、时间紧迫等原因,将经常出现需变更原定作战计划而又无法请示或来不及请示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海上战斗指挥员一味等待上级的指示或不顾情况已发生了变化仍机械地执行原作战方案,则可能失去有利的战机或造成己方十分被动的局面。

因此,这就要求指挥员,必须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和上级的总体意图,机断处置,实现战斗的目的。

当然,机断行事不是擅自行动,它必须在符合上级总体战斗意图的前提下实施,即指挥员必须根据战场情况所采取的处置措施,都应是为达成预定的战斗任务,必须与上级组织此次战斗的预定目的相吻台。即使当时可能造成局部上的一些损失,也应自觉服从全局的需要。

贯彻机断行事这一原则,要求指挥员必须具备两方面的素质。

一是要有勇于负责的精神。应当说,战场上的机断行事,是要担一定的风险的。比如,由于决策不尽完善造成的兵力损失上的风险、与上级总体意图不尽一致的风险等。对此,作为指挥员应当具有勇于负责的精神,只要自己的行动符合上级总体意图,就应坚定不移地去做。上级指挥员也不应对下级指挥员的机断行事完全责备,只要基本符合上级的作战意图,就应当给予肯定,二是要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只有勇于负责的精神而缺乏科学态度的应变的能力,也是不能达到机断行事的目的的。

所以,一个指挥员应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果断的决策能力、快速的反应能力,能够根据战场上的双方情况,快速果断地定下决心,正确地指挥兵力去实施战斗,达成预期的战斗目的。

密切协同

海战中的协同由来已久,水面线式战术,要求各舰要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这就是协同。

当然,那时的协同要简单得多。随着海军武器装备的不断发展,虽然各兵种的战斗能力有了较为全面的发展,但由于每一兵种在战斗使用上都有其弱点,所以,今后的海战将更多的以诸兵种参加的合同战斗的形式出现,这是现代海战的一个基本的发展趋势。在诸兵种合同战斗中,各兵力之间必须实现密切协同,才能真正形成综合战斗力,才能互相取长补短。否则,则会互相妨碍、误伤,出现不良的后果。

在某种意义上讲,现代条件下的海军合同战斗的成败,取决于各兵种兵力之间的协同是否解决得好。为切实发挥各参战兵力的综合战斗能力,各兵种兵力之间的协同必须做到精确、连续。

所谓精确,就是在协同动作时,在时间、目标和海域上都必须准确无误,否则,将会影响整个战斗行动,或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或互相妨碍和误伤,甚至使战斗目的难以实现。比如,为保证轰炸机兵力的突击效果,减少损失,通常将其安排在导弹艇兵力突击后送行突击,为使敌人不致在导弹艇突击后有较长的恢复时间,这两种兵力的突击间隔一般也比较短。若协同动作不精确,轰炸机提前进入突击,除要受到敌方火力的杀伤外,还可能会被己方导弹艇的导弹误伤;着落后于预定时间进入,敌就有较多的时间进行损害管制,恢复战斗力,加强防御措施等,还可能会使轰炸机在突击中增大损失。因此,现代条件下的海军合同战斗中,各兵力间的协同必须保证其精确性。

此外,还应保持协同的连续性,即在海军合同战斗中,各兵力从出台开始,在接敌、展开、攻击、撤收等各战斗阶段相互间都存在着协同的关系,特别是在攻击前的行动中,只要某一个环节上协同动作出现问题,都将会影响整体战斗能力的发挥。

现代海军合同战斗中,由于参战的各兵力在性能上差异较大,组织各兵力之间的协同较以往海战要困难得多。因此,在海军合同战斗中,为组织各兵力间的密切协同,必须注意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各参战兵力都要树立全局观念,为达成战斗目的而主动地协调配合,其中保障兵力应自觉服从于突击兵力的行动,辅助突击兵力应服从于主要突击兵力的行动。

二是在战斗的组织计划中,不仅有基本的协同方案,而且要有预备协同方案。

三是要组织可靠的指挥,这是保证各兵力密切协同的前提。

其中,主要的是建立可靠的指挥通信网络,并制定反干扰、指挥通信中断时的应急措施预案。

四是要根据参战兵力的训练水平,确定其能够胜任的、简便易行的协同方法。

可靠保障

现代海军合同战斗对各种保障的依赖性增大,而组织可靠保障已成为现代海军合同战斗的一条重要的战术原则。战斗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种保障的组织。

1.侦察预警保障

及时发现和查明敌情,并提供足够的预警时间,是保证指挥员进行战斗决策、实现快速反应的重要条件。因此,战斗中要综合使用各种侦察兵力和器材,组织宽正面、大纵深的立体侦察配系。要保证战场情况获取的连续性、及时性和准确性。为保证侦察的可靠性,还应注意防敌对己方侦察兵力和器材的袭击、干扰和破坏。

2.电子对抗保障

现代条件下的海上作战,电磁斗争日趋激烈和广泛。电子对抗已成为海战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战斗保障内容。电子对抗保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保证己方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采取各种措施排除敌方的电子干扰,保证自己指挥通信畅通,武器控制系统正常。二是要采取积极的对抗手段,使敌方电子设备的效能降低或失去作用,造成敌通信中断、指挥失灵、武器失控。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战斗行动的进行。

3.掩护保障

现代海战中,由于敌对双方参战兵力都具有机动性大的特点,因此,战斗中获得其他兵力支援的可能性增大了。为了保证己方参战兵力的行动安全,必须组织可靠的掩护。它包括空中掩护、水下掩护、水面掩护等。尤其是空中掩护更为重要。

海军水面舰艇战术

各国军队提出的作战原则,带有共性的有:目的明确、强调进攻集中兵力、力争主动、出敌不意、密切协同和掌握预备队等。我军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吸取古今中外战术上有益的内容,总结自己特有的作战经验,形成了一套战术原则,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敌人的战斗指导规律。

诸如,熟知敌对双方情况,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积极消灭敌人,严密组织防御;集中优势力量各个歼灭敌人;建立有重点的疏散、纵深、立体部署;掌握强有力的预备队;密切协同主动配合;快速组织准备,实施全面保障;注重夜战近战,扬己之长击敌之短;灵活机动,出敌不意;以及勇敢顽强连续作战等。所有这些原则,都是水面舰艇战斗应遵循的原则。但从水面舰艇的战术特点和现代海战的特点看,特别强调以下原则。

行动隐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