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惊天暴动
1954400000136

第136章 湘乡县曾国藩奉命招兵(4)

随之响起一阵欢呼和鼓掌。

“天军出广西以来,一路所向披靡,妖兵闻风丧胆。取岳州、占武汉势如破竹,士、贾、工、农,各界人士已纷纷觉起踊跃来归。天军人数日益增长,已具备了强大力量。推翻满清恢复汉室之目的,即将能够实现了。”

又是一阵掌声和欢呼声。

“金田团营初期,军营里便有‘一打南京,二打北京’之说。现在,我们应当朝着这个既定目标进军。朕庄严宣布:我军即刻顺长江而下攻取南京。”

三声礼炮响过,欢快锣鼓又起。太平军各部将按照早已安排好的带兵计划开始行动。

洪秀全不愧为教师出身,声音洪亮,即使没有什么扩音设备,人们也能听到他讲话。当众面授口谕,表露出他的权威。

广大将士们让开一条路,毕恭毕敬地护卫天王先行登船。然后,东王、北王、翼王也各自登上自己的船队。长江之上桅帆林立;南北两岸旌旗飘荡,尽百万天国军民分水陆三路沿长江而下,浩浩荡荡气势磅礴,威武热闹之景自不必说。

庞大船队不仅保证了最高首领的行动安全,而且平稳地运载了众多的随军家属和一些伤病号,供应着大军的基本口粮,免除了战斗部队的后顾之忧,为迅速东进创造了条件。

典水匠唐正财负责运输船队调度;天官正丞相秦日纲负责水师作战;殿左一指挥罗大纲为水师先锋官;新任殿右四指挥赖汉英协助罗大纲;天官副丞相曾水源给秦日纲当副手。

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丞相李开芳率主力部队五万人沿长江南岸向东推进;春官正丞相胡以晃、殿右一检点吉文元再率五万精兵,在长江北岸同时东下,加上秦日纲指挥的雄壮水师,三路兵马威力巨大,势不可挡。

太平军离开武汉沿长江东下之时已有百万之众,战斗力甚是强大,更兼人心归向士气高昂,确有排山倒海翻天覆地之势。此时又正值初春季节,气温由寒转暖宜于行军作战,如此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给太平军攻打南京提供了有利条件。

太平军摧枯拉朽、迅猛东下;南京城危在旦夕、充满恐慌。沿岸地主豪绅富商贵人,拖大带小逃往他乡。

此时此刻,北京城内皇宫之中,养心殿里,二十二岁的咸丰帝愁眉苦脸地坐在龙椅之上。他右手五指张开撑住额头,食指与拇指不停地揉捏着两边太阳穴。他只有这样才能缓解脑袋的疼痛与昏晕。

面前站着他最宠信的三个近亲大臣,即:户部尚书肃顺、郑亲王端华、怡亲王载垣。这三人都姓爱新觉罗,系皇室家族,与咸丰帝爱新觉罗、奕詝还未出五服,深受咸丰帝信任。

咸丰帝阅历尚浅而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他只有继承先皇传统,牢记一个宗旨那就是重用皇族近亲。所以他常召集端华、肃顺、载垣商讨军政大事。

咸丰帝揉揉太阳穴,没有一丝笑容道:“列位亲王请坐。朕登基以来困恼于内忧外患之中,你们看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