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惊天暴动
1954400000172

第172章 江忠源投水自杀(1)

正当江忠源踌躇满志,要在鄂赣交界地再打一个蓑衣渡之战时,大弟弟江忠济报告了兵勇溃散之信,这无疑给江忠源当头一棒。

江忠源知道朝廷国库空虚,银两缺乏,拿不出钱来奖赏守城部队。而兵勇们又最讲实惠,无钱便散伙的事经常发生,江忠源实在没有办法制止这种现象。常言道:当兵打仗就为军饷。人家拼死拼活守住了城池,却没有一点奖赏,人家要跑也拉不住。无钱难办事,江忠源为此感到头疼。

江忠济怒气难消,再在哥哥伤口上洒一把盐道:“弟兄们玩命打仗就是为挣点钱去养家糊口,可是就因为没钱,都散了、都散了。哥,这个兵我带不了啦,你也让我回湖南老家吧!”

江忠源正在为兵勇私逃而大伤脑筋,忽听大弟弟也要散伙,他把满肚子怨气发泄在江忠济身上,声嘶力竭,横眉鼓眼道:“你也要回老家么?好,你走吧!哪怕只剩我一个人,我也要与贼匪战斗到底!这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责任。朝廷对我们江家恩重如山,现在国难当头,你却要回家享清福,你能心安理得吗?”

面对哥哥慷慨激昂的样子,江忠济心软了,是啊!在这种危急时刻自己回家去享福,实在不是他江家人做得出的。他心想:自己一家在湖南新宁县名声大振,威风传遍全省。皇上亲笔所写四个大字:“一门忠义”做成匾额,高挂在江家大门上。达官显贵们羡慕得直流口水,都以攀结江家为荣事。这一切都是他们兄弟几个带兵打仗而取得的呀!

不!不能离开军队,就这样开小差会毁掉‘一门忠义’的好名声,江忠济决心一下,道:“哥,我还是留下来为朝廷效劳。”

江忠源随之舒展了一下眉头:“嗯!这就对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兵勇们心去难留,走就让他们走吧,只要我们几弟兄在,总是会重整旗鼓的。”

张芾一旁哭丧着脸道:“只怨本巡抚无能,守住南昌是我江西省分内之事,我却拿不出钱来犒赏大家,弄得兵勇们怀怨而散,我愧对江家‘一门忠义’呀!”

江忠源有些怨气的对张芾说道:“对我们江家倒没什么,无论好歹我们几兄弟都还活着,我们真正愧对的是那些死去的弟兄,罗泽南主动要求进攻发匪,一下阵亡了两个弟弟,罗镇南、罗信东,还有谢邦翰、易良澣,他们都是湘军营官啦!过去都是生龙活虎的人,一出击就被贼匪包抄了,现在连尸骨都没有收回来,人家都有妻儿老小啊!朝廷有钱给多少抚恤金都是应该的,可是只有让罗泽南带兵去赣西南平息民暴,缴获财物归自己,以慰阵亡兄弟。张巡抚,待国泰民安了,您一定记得去好好弥补啊!”

这一席话,说得大家都不免为之动情,张芾立即表态道:“有机会我一定好好弥补。”

其实江忠济部下私逃的兵勇也就是一小部分,他只不过是在借题发挥,闹张芾多拿些银两出来,怎奈江西到处战事不断,军需开支太大,实在拿不出钱来。

兵勇私逃闹犒赏的事就搁在一边了。江忠源带余部及绿营兵几千赶到湖北江西交界处,去实施他第二个蓑衣渡之战计划。

鄂赣交界地确实有一个比蓑衣渡更为险要之地,长江流到此地变得较为狭窄,北岸岩石坚固山岚起伏,山下有一小镇,名田家镇;南岸耸立一山,临江一边好似一堵墙壁,故名半壁山。长江水面变狭窄两岸山地便于布兵,正是军事重地。

此地早已被另一人看中,这人就是张亮基,他因为守长沙成功升任为湖广总督,接替发配新疆的程矞采,眼下他又接到任山东巡抚去对付北伐军的诏旨,可还来不及动身,太平军就开始攻打湖北了,他只得留下来负责湖北防御。他早听说有田家镇、半壁山这个险要之地,于是急令督粮道徐丰玉、汉黄德道张汝瀛、荆门知州李原、候选知县杜文浩等带兵数千赶到田家镇设防。

韦志俊指挥西征军由九江出发,很快进入湖北。过广济县城补充军需,继续沿长江西上。次日迫近田家镇。

韦志俊看看前面水面狭窄,两岸地势险峻,便对身旁的石祥祯道:“前面恐有埋伏。传令各队向两岸靠拢,由陆路攻打田家镇、半壁山。”

西征军遂弃船登陆,跑步迫近田家镇。清候补知县杜文浩探明这一军情,骑马赶往田家镇,慌慌张张叫道:“道台大人,大势不好,贼匪弃船登陆跑步而来。”

徐丰玉发出紧急战备令,兵勇们立即各就各位,枪炮都对准了东面,一心准备迎敌。太平军先头部队已进入了大炮射程之内,徐丰玉一声令下,兵勇们开炮轰击,首先挑起了战火。血肉之躯哪挡得住火药铅子呢?太平军伤亡一些人后遂停止进攻。

石祥祯负责进攻田家镇,他急性子又犯了,咬牙瞪眼道:“张指挥,你率部给我硬冲上去。”

指挥张遂谋轻声细语道:“国宗,妖兵炮火猛烈,硬冲只能是无谓伤亡。将不在勇而在谋,国宗还是冷静下来,想一个妥善之计。”

石祥祯镇静一下头脑,道:“你点子多,说说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张遂谋道:“妖兵利用这一有利地形部署已久,不是我们几日内能攻下来的。我们首先要耐得烦,把妖兵锐气磨掉。我们人数虽多但也不能往炮口上送。只要我们保持一定距离,妖兵的大炮就失去作用,妖兵的优势是地势险要、武器精良,可他们有个致命弱点就是人少怕死。他们打炮时我们就躲起来,他们一休息我们就利用人多优势,日夜派人偷袭、骚扰。”

石祥祯采纳这一主张,放慢进攻速度,时时派兵偷袭,一连几天田家镇周围,都日夜弥漫着战火硝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