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亚非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1957900000016

第16章 印度尼西亚作

家马尔戈·卡托迪克罗摩

马尔戈·卡托迪克罗摩,1878年生于爪哇炽布。1914年加入新成立的社会民主联盟,联盟改组为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后入党。1914年用马来语(印度尼西亚语)写成的鞭笞殖民主义的小说《疯狂》,和用爪哇文学成的揭露封建主义的小说《宫廷秘史》被殖民政府判刑,出狱后又被梭罗封建当局驱逐出境。1916年作为当地新闻工作者的代表赴荷兰出席新闻工作者会议,回国后因被指控为煽动性文章而再度入狱。1918年发表诗集《香料诗篇》,多为狱中所作,因有强烈的反荷思想被拘禁。1919年写的小说《大学生希佐》,因揭露荷兰殖民统治者的荒淫无耻和白人社会的腐朽堕落而又遭到迫害。1924年发表最后一部小说《自由的激情》。之后,他担任印度尼西亚共产党梭罗特区的领导工作和人民联盟主席,领导梭罗地区人民的起义斗争。1926年起义失败被捕,并被流放到西伊里安的迪古尔。1928年经“甄别”后被关进塔纳丁宜的隔离营。1930年因患严重肺病被送入塔纳默拉医院,从此杳无音讯。

马尔戈是20年代无产阶级反帝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大多反映无产阶级领导的现实斗争并为现实斗争服务。代表作《自由的激情》描写一个官吏家庭出身的青年知识分子,对殖民地社会不合理的现象表示不满,为寻求真理,放弃仕途,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这部小说结构安排队紧凑,用阶级观点揭露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丑态,勾画出一个个荷兰殖民者的丑恶嘴脸。并塑造出20年代革命者的形象。

马尔戈的作品用大众语言进行创作,打破文学语言的旧传统,为印度尼西亚语言的革命作出较大贡献。

凯里尔·安吐尔

凯里尔·安吐尔,1922年生于棉兰,1940年迁居雅加达。1943年开始写诗。他的诗突破了印度尼西亚的传统形式,所以不易让人接受。诗的内容也不符合当时日本推行“大东亚战争”的需要。1946年11月,凯里尔同一些年轻诗人和画家创立“文坛社”。开始写诗来歌颂民族独立革命,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日益明显,有许多反映消极颓废的作品。

作者第一个采用西欧现代派表现主义的手法,但却打破相沿成俗的传统格律,为印度尼西亚新诗歌开辟了道路。他从事诗歌创作的时间不长,作品不满百首,由于他大胆创新,影响非常深远,引起的争议也非常激烈。他的诗从思想内容到艺术风格深受荷兰现代派诗人马尔斯曼、斯劳沃霍夫等人的影响,宣扬“活力论”,强调表现自我感受和主观意志,认为“活力”是体现美的不可缺少的因素。他的“活力”在受到民族独立斗争的鼓舞时,可以表现为积极的战斗精神,例如他的著名诗作《蒂波尼哥罗》(1943)就是一首慷慨激昂的战歌,但这类作品不多;而更多地则表现为要求个人欲望得到最大的满足,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和纵欲主义成了他的诗歌的基调。最突出表现这种风格的是诗作《我》(1943)。写自己不愿受到任何束缚像野兽一般无拘无束。

凯里尔的诗歌对印度尼西亚文坛作出过巨大贡献。有人称他为“四五年派的年锋”,却遭到许多进步作家的反对,主要是由于他诗里存在许多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思想,而给后来的诗人造成许多不良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许多地方,还是颇有借鉴之处。

凯里尔的诗集有《尘嚣》(1949)、《尖石、被剥夺者和绝望者》(1949)以及同阿斯鲁尔·萨尼、利法伊·阿宾二人合写的《三人向命运怒吼》(1950)。

普拉姆迪亚·阿南达·杜尔

普拉姆迪亚·阿南达·杜尔,1925年生于中爪哇的小市镇布洛拉,幼年深受家庭民族意识的影响和艰苦生活的磨炼。日本占领时期曾在新闻机构工作。他积极投身于八月革命的热潮之中,任新闻军官,开始了创作生涯。

1947年,他任印度尼西亚自由之声出版社编辑。不久即被荷兰殖民军逮捕入狱,直到1949年才获释。狱中两年多是他创作最旺盛的时期。1959年被选为人民文化协会中央理事会理事、文化协会副理事长以及《东星报》文艺副刊主编等职务。1965年“九·三零事件”后被捕至1979年才获释,过了14年禁锢生活。

他是印度尼西亚独立后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也是个已有40多年创作历史的多产作家。前期作品大多以八月革命为题材,作品表现了对被压迫、被奴役、受侮辱、受损害的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40年代末一度受“普遍人道主义”思潮的影响。八月革命时期的代表作长篇小说《游击队之家》(1950),以荷兰发动的第二次殖民战争为背景,描写游击队员萨阿曼的家庭在1949年初的三天三夜中遭到破灭的故事。普通的家庭,在抗击外敌、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中所做出的重大牺牲。八月革命失败后,一度陷于苦闷,对“移交主权”后的现实感到失望和不满,写了不少暴露社会黑暗的小说。中篇小说《贪污》(1954)和短篇小说集《雅加达的故事》(1957)是他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后者获全国文化协商机构1960年小说创作奖。50年代中期起,思想有很大的转变,认为悲观失望减轻不了自己的重负,文学应为绝大多数人民去斗争。1964年获耶明基金会文学奖的中篇小说《南万丹发生的故事》(1958)已越出暴露文学的局限,正面描写贫苦农民反抗恶霸地主的斗争,宣扬了农民的胜利。《铁锤大叔》(1965)则以满腔的热情描写了1926年印度尼西亚民族的大起义。这些作品就是他新的文学观点的体现。

他的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革命随笔》(1950)、《黎明》(1950)和《布洛拉的故事》(1952)获全国文化协商机构1953年小说创作奖,中篇小说《追捕》(1950,获图书编译局的最佳小说奖)、《不是夜市》(1953)、《镶金牙的美女米达》(1953)和《雅加达的搏斗》(1953),长篇小说《被摧残的人们》(1951)和《勿加泗河畔》(1957)等。

普拉姆迪亚获释后于1980年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人世间》,它是作家最突出的代表作,在印尼当代文学史上,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不仅震惊印尼文坛,而且还被译成各国文字,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