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亚非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1957900000021

第21章 缅甸作家

吴邦雅

吴邦雅,1812年生于缅甸中部实戾镇。其父吴妙特瓦曾任沙耶瓦底王即位前的师傅。8岁剃度为沙弥,20岁受戒为僧。1837年任实戾寺方丈,后又在王都从莫寺中挂褡。1852年还俗,在王储加囊亲王门下任内廷诗人,因文采过人,后又被召入宫中任侍茶官。1866年因被控参与敏贡、敏空岱王子叛乱事件被害。被救出后,一直隐居在毛淡棉一带。

吴邦雅目睹宫廷、官场及社会的黑暗,他感受颇深。他的创作活动没有局限于佛教文学和宫廷文学,同时也关怀人民的疾苦和抒发忧国忧民的胸怀。他有一部分作品系奉命而作,诗文中也有一些对国王的颂辞。现代文学评论家认为他有些过分夸张的颂词并非由衷之言。但他敢于反映人民疾苦,讥讽社会甚至宫廷中的黑暗面,讽喻影射国王与王后,从而又使人民喜爱他的诗文。他学识渊博,有不少即兴作品。他的诗人用词优美、诙谐、构思独特、标新立异。

他的作品有茂贡(纪事诗)、讲道故事诗、密达萨(诗文间杂的书柬)、剧本和其他杂体诗。代表作有讲道故事诗《六彩牙象王》,诗中暗喻王后的嫉妒和国王的昏庸,故事紧凑,引人入胜。密达萨《香艾草油》揭示富人施舍的虚伪性。密达萨《回复》是反驳对他的非难诬蔑之作。剧本《卖水郎》影射当时国王与王储的不和。剧本《巴杜玛》嘲讽淫乱无度的宫妃。

吴邦雅是著名的诗人和剧作家。196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列为应予纪念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德钦哥都迈

德钦哥都迈,1875年生于下缅甸卑谬地区瓦垒村。从小出家在寺庙中读书。19岁还俗。当过排字工人报社编辑,教授等职务。后任《太阳报》和《达贡》杂志编辑,巴罕国民学院缅文与历史教授。缅甸独立后,曾任缅甸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从此易名德钦哥都迈,投身于民族独立斗争。1950年获缅甸政府所授“文学艺术卓越者”称号。

德钦哥都迈从事文学创作,正当缅甸戏剧鼎盛时期。他以“瑞当塞耶龙”笔名写过80余部取材于佛本生经故事的剧本。20世纪20年代,政界和缅甸知识界受殖民文化的影响,崇拜英国,一些人都在自己名字前冠以“密斯特”的称谓。德钦哥都迈取当时流行小说《卖玫瑰茄菜的貌迈》中的主人公、诡计多端的骗子貌迈的名字,前面冠以“密斯特”,作为笔名。1914年用“密斯特貌迈”为笔名而发表的《洋大人注》在缅甸引起极大的震动。

德钦哥都迈精通缅甸历史、文学和佛学。写作许多歌颂古代缅甸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励民族自尊心,号召为摆脱外国人的统治而斗争;同时热情地记叙了缅甸人民为独立而战的光辉业绩。英国殖民当局曾企图用重金收买,要他写诗歌颂英王子,遭到拒绝。

德钦哥都迈写了许多“注”(一种以诗歌与散文间杂的文体)的长篇著作,代表作有:《孔雀注》(1919)、《猴子注》(1922)、《狗注》(1924)、《鲲鹏注》(1930)和《德钦注》(1934),它们有的谴责出卖民族利益的无耻政客,有的揭露英国殖民当局,有的歌颂缅甸农民起义。作品倾注了作者对祖国强烈的感情。

德钦哥都迈的作品还有长篇小说《嘱咐》(1916、1919和1921年先后出版3卷),描写了敏东王时代曼德勒一带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生活,以及他们反帝爱国斗争历史事件。他的作品形象鲜明,语言生动,感染力强。

德钦哥都迈于1952年曾访问中国,写有《访华长诗》。他的许多作品生动地反映,真实地记载了近代史实,被誉为政治诗史,在缅甸民族斗争史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