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1959800000013

第13章 中短篇小说(3)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小二黑和小芹是40年代涌现出的新型农民的代表。他们敢于向旧势力、旧传统挑战,勇于主宰自己的命运、追求新的生活。他们的性格体现了新的时代气息、精神面貌,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方向;二诸葛和三仙姑是新时代中的落后人物,他们的愚昧和守旧不合乎时代发展的潮流,必然受到了时代的嘲弄,但他们的转变和进步,同样表现了时代的特征:只要认真改造思想,跟上时代步伐,就能开始新的生活;金旺和兴旺兄弟则是残存在新社会里的旧渣滓,他们无恶不作而又善于伪装钻营,但终究会被人们、被历史揭露并扣除。对这几类人物性格的刻画、命运的描写,既反映出作者分明的爱憎情感,又揭示了深刻的社会矛盾和复杂的思想问题。

小说的艺术手法充分体现了赵树理整个创作的风格特色。在人物描写上,善以起绰号的方法突出人物的鲜明性格,采用典型的生活细节烘托人物的精神风貌,通过白描的手法,依据人物自身的言行来勾画其外貌和微妙的心理活动;在情节结构上,注重故事的完整和线索的清晰,往往大故事里套着小故事,头尾呼应,情节连贯,曲折多变;在语言表达上,叙述语言通俗简练,生动形象,具有浓厚的生活意味,人物语言明快洒脱,富有独特的个性色彩。

《小二黑结婚》在发表的当时,就受到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的热烈欢迎,小说仅在太行山一带就销行近4万册,并被许多农村剧团改编为戏剧,以各种民间戏曲形式演出。彭德怀同志为该书的出版题词:“象这样从群众调查研究中写出来的通俗故事,还不多见。”这部作品不仅奠定了赵树理在文学史上的声誉和地位,更重要的是它推动了整个现代文学创作领域对农村、农民描写的新的历史进程。中学语文课本长期保留了《小二黑结婚》这一篇课文。

荷花淀

现代短篇小说《荷花淀》是着名作家孙犁的代表作,作于1945年春,后收入散文、小说集《荷花淀》中。

小说通过白洋淀水上游击战的一个侧面,生动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斗中活,尤其是集中展示了人民在战争中显现出来的美好心灵、坚强品质和高尚情操。

小说以水生向妻子述说自己报名参军的事开篇,着重描写了水生嫂依依不舍的心情。接着主要写水生嫂送走丈夫之后,与四位妇女同往战地探望丈夫,途中碰到日寇的大船,在日寇的追赶下,水生嫂等躲进荷花淀,在游击队的巧妙接应下歼灭了敌人,她们在胜利的欢笑中见到了自己的丈夫。尾声写水生嫂们也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在荷花淀里抗击敌人,保卫家乡。

作品以这些平凡的生活片断,生动展现了在斗争生活中锻炼成长的白洋淀地区劳动妇女的崭新精神风貌,热情歌颂了抗日军民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乐观主义精神。作品以简洁的笔法勾勒了农村青年干部水生大公无私、勇敢坚定的高贵品格,而以大量笔墨刻画了水生嫂们的动人形象。

作品细腻而生动地描写了她们朴实、勤劳、深明大义、爽朗明快的性格特征。特别写出了在她们多姿多彩、温柔娴静的外貌下蕴含着的坚韧顽强的不屈斗志,突出表现了这些普通劳动妇女平凡之中的伟大与崇高。作品对水生嫂月下织席的那段精彩描写,就是体现这种性格的典型细节。对年轻妇女形象的成功塑造,不仅是《荷花淀》,也是孙犁整个创作的重要特色。

《荷花淀》在艺术结构上,轻巧灵活,叙事抒情互相穿插,环境描绘和意境烘托融为一体;在人物塑造上注重以心理刻画来展现人物美好纯净的内心世界。作品散文诗一般的语言,质朴而又含蓄,充满抒情意韵。这些特点充分显示了孙犁小说创作清新明丽、细腻生动、诗情画意的特有风采。

《荷花淀》不仅是孙犁的重要代表作,也被称作是整个“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在现当代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也是中学语文课本的重点保留篇目之一。

寒夜

中篇小说《寒夜》是巴金的重要作品,是他的现实主义道路上又一重大成就。1947年由晨光出版公司出版。

作品写于抗战结束前后,通过大后方下层社会一个小家庭中小人物的悲剧经历,揭示了当时中国小职员的卑贱命运,暴露了那个社会的黑暗残酷。一个只有4口人的小家庭,丈夫汪文宣、妻子曾树生、儿子和母亲。汪文宣在大学时代很有才学,有远大理想。他为人忠厚正直。妻子曾树生过着“花瓶”的生活,是为一家银行做摆设用的。她对自己的家庭并不绝对抛弃,但贪图享乐。加上婆媳不和,家庭内部处于无休止的吵闹争斗之中。致使汪文宣在病魔缠身的同时,内心始终处于极端的痛苦之中。

作品写这些人物被扭曲的性格和卑微下贱的处境以及来自各方面的痛苦,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罪恶。作品的整个构思和心理刻画相当成功。大量篇幅描写了3个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极富感染力。

作品以寒夜始,以寒夜终,人物事件都被包围在冷冷的寒夜之中。

百合花

茹志鹃,生于1925年,浙江杭州人,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百合花》等。短篇小说《百合花》是茹志鹃的代表作,发表于《延河》1958年3月号。

作品描写的是1940年中秋节这天,发生在八路军前沿阵地的故事。小说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从头至尾以“我”的所见所闻,着重刻画了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他们平凡的经历就像生活本身一样自然动人。通讯员是一个腼腆、天真、热爱生活的青年,为了掩护担架队员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新媳妇是一个淳朴、羞涩、心地善良的农村妇女,把自己的新婚嫁妆——一件底色是枣红的,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铺在通讯员的棺材里。两个人物由淡而浓,交替描写,性格鲜明,血肉丰满。

作品运用细节上的前后照应和第一人称的写法,使小说结构严谨。在跌宕起伏的感情变化中,形成柔婉舒缓的诗意节奏和亲切感人的抒情调子,勾勒出一幅军民亲如骨肉的艺术画面。语言质朴,情感深沉,表现了战火硝烟的时代里普通人的优秀品格和高尚美德,写出了现实生活中的人情味和人情美,清新隽秀、风格独特。

党费

王愿坚,生于1929年,山东诸城人,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党费》、《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等。短篇小说《党费》是他的代表作品。

作品描写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红军北上抗日,一个村庄的地下党负责人黄新和党失去了联系。后来,游击队政委魏杰派程同志下山与她接上了关系,当程同志准备返回山上时,黄新把她丈夫参加红军时留下来的两块银元交给程同志,算是这几个月的党费。程同志认为上级没有指示,又看看她带着孩子还要坚持工作,所以没有接受。在程同志第二次与黄新接头时,黄新想用她和几个党员腌的一筐咸菜交“党费”,由于坏人告密,白匪前来搜人。在这千钧一发时刻,黄新设计使程同志脱险,可她却被白匪捕去壮烈牺牲了。那一筐咸菜,成了她最后一次交的党费。

作品语言朴素精练,结构严谨,通过黄新在生死关头的行为,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光彩夺目的女英雄形象,歌颂了共产党员为党、为人民事业忠心耿耿的高贵品质。故事生动,扣人心弦,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强烈的艺术力量,余味无穷。

班主任

刘心武,生于1942年,四川成都人,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班主任》、《大眼猫》、《我爱每一片绿叶》,长篇小说《钟鼓楼》等。

短篇小说《班主任》是刘心武的代表作品,最初发表于《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收入短篇小说集《班主任》中。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这是最早反映“四人帮”毒害青年学生的作品。

作品描写光明中学初三·三班班主任张俊石想接收宋宝琦——曾被拘留过的小流氓来班上学习,引起老师的不解与学生的反对,团支书谢惠敏甚至视此为一场阶级斗争。家访时得知宋宝琦偷过当时的“禁书”卖钱,但宋宝琦因为无知,不识书名、不知内容,只会给书里插图上的女子画胡子取乐。宋宝琦和谢惠敏都认为这些书——如《牛虻》、《战争与和平》、《辛稼轩词选》等是“大毒草”、“黄书”。谢惠敏认为,凡书店不出售、报刊不推荐的都是坏书。她还认为女生穿短袖衬衫和花裙子是“沾染资产阶级思想”。张俊石痛心地感到宋宝琦的堕落和“好学生”谢惠敏的“进步”所受“四人帮”毒害之深。

作者在文尾借张俊石之口发出了“救救被‘四人帮’坑害的孩子”的呼声。小说深刻而痛切地揭露了“四人帮”推行的愚民政策和文化专制对青年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与创伤。

《班主任》标志着当代文学现实主义传统在新时期的复归与深入发展。作者善于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融入对现实生活的评价。无论是对谢惠敏这一典型人物的刻画,还是对极左思潮的严肃真诚的反思,都对当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它被视为“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先后被译介到日本、德国、苏联、瑞士等国。

伤痕

卢新华,生于1954年,主要作品有小说《伤痕》、《紫禁女》等。短篇小说《伤痕》是他的代表作品,发表于《文汇报》1978年8月11日。

作品写“文革”时女生王晓华的母亲被定为叛徒,她非常痛恨母亲,和母亲断绝了关系,不打招呼,一个人跑到东北去插队。8年后,晓华突然接到母亲的来信,说她的冤案已经昭雪,盼望女儿回来让她看上一眼。当晓华赶回上海时,她妈妈已经于当天早晨在医院去世了。

小说通过王晓华母女的悲惨命运,控诉了极端主义的政治斗争对于人情和伦理观念的侵害和破坏,批判了反动的血统论,揭露了社会上的邪恶势力和黑暗现实,让人们看到美好的事物怎样遭扼杀毁灭,从而激起人们对丑恶的无比憎恨,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同情。

王晓华形象的悲剧意义在于:她受到毒害,又去刺伤母亲,却以为自己是对的。充分表现了“极左”政治不但严重破坏了生产,迫害了老干部,也伤害了青年的心灵,造成难以弥补的伤痕。作者在作品中提炼出“伤痕”这一发人深省、动人心弦的题旨,为后来的伤痕文学开了路。

天云山传奇

鲁彦周,生于1928年,安徽巢湖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逆火》、《乱伦》,电影剧本《凤凰之歌》、《天云山传奇》等。

当代中篇小说《天云山传奇》是鲁彦周的代表作品,发表在《清明》1979年第1期,1980年1月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后收入《1977~1980全国获奖中篇小说集》。

作品在宋薇第一人称独自叙述中灵活穿插周瑜贞的叙述,把历史和现实融为一体,着重描写了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的罗群从50年代中期~70年代末坎坷的生活经历。主人公罗群是当代文学中第一个被错划成右派而又恪守革命信念的人物形象。罗群周围的三个女性宋薇、冯晴岚、周瑜贞也写得性格鲜明,各具特色。宋薇的生活道路是50年代参加革命的知识女性命运和遭遇的概括,她对吴遥的重新认识,深刻地反映了善良的人们正挣脱极左思想的桎梏走向成熟的变化。

小说较早地把笔触伸到50年代去探索左倾错误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和过程,在当时引起强烈的反响。作者自己改编的同名影片问世后,亦受到热烈的赞扬,同时也引起一些争议。影片荣获第1届金鸡奖、第4届百花奖。

乔厂长上任记

蒋子龙,生于1941年,河北沧县人,主要作品有《蒋子龙中篇小说集》、《蒋子龙短篇小说集》、《蒋子龙选集》,长篇小说《子午流柱》等。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是他的代表作品,发表于1979年。

作品描写电机厂新任厂长乔光朴,“官复原职”后,面对2年零6个月没有完成任务的现状,向上级立下军令状,决心在重重困难与矛盾中杀出一条出路。他采取大考核、大评议、成立编余“服务大队”等方法,大刀阔斧进行企业改革,整顿无政府主义思想,抓产品质量等,巧妙地与原厂长冀申陇耍弄的一系列政治手腕周旋,激发点燃了党委书记石敢心中的革命火焰,正确处理郗望北的问题以及与童贞的爱情关系,使电机厂焕发活力。

作品深入地揭露了矛盾,针砭时弊,真实地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工业建设中的复杂面貌,提出了“四化”建设中需要什么样的实干家与带头人的重大问题。塑造了开拓者的新英雄典型——乔光朴,突破了“文革”前工业题材的水平,概括了鲜明的时代精神。风格粗犷雄劲,热情奔放,语言生动犀利,富有论辩性和哲理色彩,带动并促进了以反映“四化”改革为题材的文学潮流的兴起。

爱,是不能忘记的

张洁,生于1937年,北京人,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谁生活的更美好》、《条件尚未成熟》,中篇小说《方舟》等。短篇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是他的代表作品,原载《北京文艺》1979年第11期。

作品中的“我”是一个与共和国同龄的30岁的大姑娘,虽然“我”有一个正儿八经的求婚者乔林,也已相处两年,但他爱“我”什么,“我”又爱他什么呢?我们是否能真正相爱?诸如此类的问题一直围绕着“我”,使“我”始终下不了结婚的决心。每逢这时,“我”就会想到“我母亲”——女作家钟雨。她爱着一个“老干部”,“老干部”也爱着她,然而他们由于种种原因又可望而不可及,后来,“老干部”死了,“我母亲”也带着沉重的爱去了。而“我”仍然不想考虑结婚之事。

作品通过回忆,描写了女作家钟雨为了追求真正的爱情婚姻而痛苦挣扎的心理历程,向全社会指出了婚姻与爱情分离的现实存在,提出了“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这一严肃的人生课题,也从本质上探讨了人生理想和特定现实之间的距离而产生的人类悲剧。全篇心理剖析细腻,思辨色彩浓郁,曾经引起了读者广泛的讨论。

大墙下的红玉兰

丛维熙,生于1933年,河北玉田人,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大墙下的红玉兰》、《远去的白帆》,长篇小说《北国草》等。中篇小说《大墙下的红玉兰》是他的代表作品,发表于《收获》1979年第2期。

作品讲述了老共产党员葛翎在“文革”中被造反起家的公安局秦副局长陷害入狱,在狱中又惨遇当年还乡团马玉麟和被他审讯过的流氓头目俞大龙的百般虐待和折磨,仍正气凛然,宁折不屈。他最后为了纪念周总理攀摘玉兰花,惨遭卫兵枪杀的悲剧,再现了十年动乱期间冤狱遍地、是非颠倒的历史情景,严肃深沉、雄浑悲壮。

该作开新时期反映监狱和劳改农场生活的“大墙文学”之先,有一定的代表性。荣获1977~1980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

陈奂生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