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亚非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1960300000003

第3章 日本现代作品(2)

在担任了党的地方委员会的工作和接过“胡子”被捕以后的一部分工作之后,“我”已经步入日趋成熟的阶段了。

新的领导工作,使“我”发现:过去往往被小事夺去全部注意力,缺乏预见。于是,在对未来的革命工作安排上也表现了一个领导者所应有的谋略和科学的预见性。

“我”在使个人生活同时也成为阶级的生活的过程中,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为了把钱用在革命上,他每天吃茄子,吃了3天,“一上楼就气喘,流汗”;“我”说:“我连一点点的个人生活也没有剩下。甚至,春夏秋冬都成了党的生活的一部分。”这既表现了他自我改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党的无比忠诚和坚强的党性。

“我”在改变母子和夫妻关系时的表现,像试金石一样反映了他党性的纯度。“我”切断了个人生活的最后的退路,成为一个全心全意为党工作的领导者。

此外,像女学生出身的党员伊藤、工人出身的党员须山以及革命领导者的形象“胡子”,虽然着墨不多,但都显得个性鲜明,生动形象,跃然纸上。

《为党生活的人》所取得的创作成就,充分地说明:小林多喜二已经掌握了无产阶级现实主义这一创作方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律。《为党生活的人》的无产阶级现实主义创作成就,表现在4个方面:首先,作家以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眼光”观察和描绘了当时社会的最主要的矛盾和斗争,展示了典型环境;其次,在日本文学史上第一次成功地塑造了共产党员的英雄典型;再次,在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创作过程中体现了无产阶级现实主义的典型化原则;最后,通过作品的情节和结构,艺术地展示了革命的胜利的前景,体现了革命的浪漫主义精神。

伊豆的舞女

《伊豆的舞女》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短篇小说,发表于1926年。

小说描写一个高中生,在伊豆旅游与一伙江湖艺人邂逅相遇,被那个美丽纯洁的小舞女所吸引,便结伴而行。舞女天真无邪的品性净化了“我”的情感,互相爱恋。艺人们的善良真诚,使“我”沉浸在亲密的人情之中。小说结尾,写“我”出于爱和同情,曾倾囊相助,由于用光了旅费,只得与舞女分别,割断了令人心醉的初恋之情。作者以抒情的笔调,把少男少女之间不意而起的微风般的初恋,表现得晶莹、隽永。细致地刻画了“我”与舞女初见、相识、同处和分离时的情绪变化,充分体现了那种美的情致,失落的哀怨凄婉,种种萦绕心扉,让人难于忘怀的感情世界。

小说中作者用景物描写衬托人物情感的变化,创造了情景交融的意境。小说中景物描写采用素描式笔调,勾画出雨中林景、苍翠群山、薄雾笼罩的海面,及那水光山色映衬下的淳朴率真的人物,给人以美的情韵、诗的意境。读者沿着小说中人物心灵的小路向前探索时,能使人领略到笼罩着淡淡哀伤的纯洁的爱情世界。

雪国

《雪国》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作品,写于1937,它是川端康成的代表作品之一。

川端康成,生于1899年,卒于1972年,是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日本当代文学的作表作家之一。这篇小说从1935年到1947年断断续续地在几个刊物上分成几个短篇发表,1948年出版单行本。作者本来没有写成中篇的既定计划,所以也就没有固定构思。它可以看作是许多短篇的连缀,各篇之间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一定的联系。

《雪国》写的是岛村3次从东京到雪国和驹子交往的故事。岛村是怎样一个人呢?他家住在东京的工商业区,依靠父母留下的遗产过活,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由于实在闲得无聊,有时也写一些有关舞蹈方面的文章;不过并非认真踏实的研究,只是随心所欲地想象,无非借此捞个文人的虚名而已。除此之外的所长,就只有游山逛水嫖女人了。至于思想感情,则充满虚无的色彩和感伤的情调。但是,小说的重点显然不在男主人公岛村身上,而在女主人公驹子身上。驹子又是怎样一个人呢?她出生在雪国农村,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被人卖到东京当过陪酒侍女,以后被一个男人赎了出来,打算将来当个舞蹈师傅生活下去。可是一年半后,那个男人又死了。驹子无奈,只得住到三弦师傅家里学艺,有时也到宴会上表演助兴。最后,感到无路可走,终于当了一名艺妓。

小说主要从日常生活表现和对待爱情态度这两个方面描写驹子的性格。在日常生活表现方面,着重写她坚持记日记,刻苦练三弦等几个细节。

驹子的日记从到东京当侍女之前不久记起,一直坚持下来。她无论回家多晚都要写,而且写得很整齐。她的日记在内容上未必会有什么闪光的思想和高深的意义,只是照原样写下来的生活记录;但是,她记日记的态度是认真的,并且表现出了一种坚持到底的毅力。

驹子从15、16岁时起就喜欢看小说,而且把看过的书都记下来,这样的杂记本已经积累到10本了。她所读的书未必能有多少高尚的文学作品,她所记的也无非是些题目、作者、人物名字及人物关系等;但是,这却可以说明,她有求知的欲望和顽强的毅力,不像一般艺妓那样随波逐流。

驹子弹三弦的技巧比当地一般艺妓高出一筹,这是她平日刻苦练习的结果。她苦练三弦固然是职业的需要,但是贯穿于其中的顽强毅力也是不应该完全忽略的。

总而言之,从日常生活表现来看,作为一个艺妓,驹子应当算是生活态度比较认真的,意志比较顽强的,有进取心的,不同于那些随波逐流的人。因此,是值得适当加以肯定和赞扬的。

在对待爱情态度方面,即与岛村交往方面,驹子又是如何表现的呢?这要从她与岛村的第一次交往谈起。当时驹子还不是一个正式的艺妓,却一下子就爱上了岛村,并且主动地委身于岛村。这一方面是因为她觉得岛村对自己的态度要比一般游客真诚,另一方面是因为她觉得岛村要比一般游客有知识和教养。这就是说,驹子之所以爱岛村,是因为她发现岛村确实有些与众不同之处;在她所能结交的男人之中,这样的人就要算是难得的了。

当然,无论如何,驹子对岛村的爱情也不能说是合乎常态的。首先,她把岛村这样一个既有家室又不可靠的人当成恋爱对象就是异乎寻常的。其次,她一下子就委身于岛村,这种恋爱方式也是异乎寻常的。但是,这种不合常态是由于她所处的特殊环境造成的。这种特殊环境扭曲了她,使她不能像一个普通姑娘那样去爱真正合乎自己理想的人,也不能以正当的方式去爱。她的爱情既有纯真的一面,又有畸形、病态的一面。

从上述日常生活表现和对待爱情态度这两个方面来看,作为一个艺妓来说,驹子既不是积极的反抗者的形象,也不是庸俗的堕落者的形象,而是有一定的进取心的形象。对于这样的人物,应当给予适当的肯定。并且表示一定的同情。

总起来说,《雪国》描写了驹子这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艺妓的悲惨命运,表现了她对知识与技艺的进取精神和对爱情与幸福的追求精神,因此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和美学价值。同时,《雪国》的思想内容也有某些消极因素,诸如不加分析地肯定驹子的恋爱,包括畸形的、病态的表现在内;比较露骨的色情描写;等等。

《雪国》不仅是一篇思想内容比较复杂的作品,而且也是一篇艺术特色十分鲜明的作品。它的艺术特色可以分为艺术表现方法和艺术风格两个方面来说。

首先,《雪国》在艺术表现方法方面的特点是把日本文学的传统表现方法与西方现代派的艺术技巧巧妙地结合起来。这种结合体现在描写手法和结构安排两点上。就描写手法来说,既有一定数量的具体的、客观的描绘,又在不少地方通过岛村的自由联想和意识流动状物写人,抒发感怀。就结构安排而言,在总体上基本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写,在某些局部又由于通过岛村的自由联想和意识流动展开故事和推动情节,从而适当地冲破了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形成内容的一定跳跃。这样既避免了因为联想自由浮现和意识任意流动,显得杂乱的毛病;又避免了因为从头至尾平铺直叙,显得呆板的毛病,使文章波澜起伏,层次分明,活而不乱。

其次,《雪国》在艺术风格方面的特点是充满诗意,抒情味浓。它不像一般小说那样结构严密,情节生动,一环紧扣一环。它的结构是松散的,没有什么曲折的故事,似乎给人一种平淡无奇的印象。但是,《雪国》的美也就正在这平淡无奇之中,它的魅力也就正在这平淡无奇之中,它的诗情画意也就正在这平淡无奇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雪国》几乎不像一篇小说,更像一篇抒情散文。

破戒

《破戒》是日本作家岛崎藤村的作品,是作者历经7年艰辛探索而成的文学结晶。岛崎藤村,生于1872年,卒于1943年,原名春树,别号古藤庵、葡萄园主、六窗居士等等,生于信州一个旧封建世家,祖上是武士。

《破戒》于1906年出版之后,立即引起文坛的震动,被视为一部具有时代意义的杰作,著名评论家岛村抱月说:“小说界得此一篇,才达到更新的转折点。”《破戒》的主人公懒川丑松是一名乡村教师,他出身于低贱的部落民“秽多”。从幼年时起,就受到父亲的谆谆告诫,要隐瞒自己的身份,以免遭到社会的欺凌与迫害。他为人正直、善良,工作勤奋、能干,受到学生的爱戴,却遭受到乡村教育机构的代表人物校长和郡督学的妒忌和排挤。他受到同是部落民出身的思想家猪子莲太郎的影响,以猪子为师表,要破除父亲的戒律,把自己的身份向社会公布,向封建社会习俗挑战。但又恐遭受黑暗社会的迫害,因而思想矛盾重重,行动迟缓怯懦。后来父亲暴亡,猪子惨遭政敌的暗杀而死,引起他心灵的巨大波澜。终于在猪子精神的感召下,以忏悔的方式向社会告白了自己隐瞒的出身,在情人志保的安慰和挚友银之助的帮助之下去美国生活。

《破戒》以丑松破除父亲戒律的思想觉醒变化的过程为主干,广泛触及了日本近代末期的农村乡镇的现实生活,揭露了乡镇的政界、教育界的腐败以及封建等级偏见的危害、封建剥削的残酷。《破戒》确实反映了日本近代社会的明显特点,即日本近代社会是一个富有浓重封建色彩的资本主义社会。

“明治维新”之后建立的天皇专制制度的政体是以大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政治势力联合为其支柱的,因而封建政治、经济、思想的势力仍旧是很强大的,封建身份制度、封建等级观念依然顽固地控制着社会的习俗。丑松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自幼就饱尝了“秽多”所受到凌辱的痛苦。他痛感社会给予部落民的不公正待遇,他认为在这堵身份制度的“高墙前面……有多少善良的新平民就这样默默无闻地被葬送了。”他同情“秽多”人的遭遇。但是部落民的非人境遇是严峻的现实,被社会抛弃的痛苦使他不寒而栗,恐惧万端。他遵从父训、严守出身的秘密以“立身处世”。

然而时代毕竟向前发展了,丑松是生活在明治维新时代的新人,他受到近代化的教育,得到民主思想的陶冶。他不堪忍受这种屈辱的境遇,不满自己内心的两重性人格。他要真诚做人,要得到社会平等的待遇,“我也是社会的一员,和别人一样,我有生存的权利!”这种强烈的民主和人权的要求,促使他醒悟。终于在前辈猪子先生的大义凛然的精神感召下,公开了自己的“出身”,向黑暗的社会势力作了勇敢的挑战。丑松的觉醒是付出了巨大的痛苦和代价的。他在抉择人生道路的关键时刻,苦闷、彷徨,焦虑踌躇,充满着悲伤、低调的情感,以致也流露出“觉醒者的悲哀”;最后则谦卑地忏悔式地告白和请求社会诸界的宽恕。这都反映了明治时代的知识青年的软弱性,也说明了日本近代社会中封建势力的强大。

尽管作品表现了主人公觉醒者的软弱和反封建的不彻底性,但它的主调仍然是歌颂近代新人的觉醒。丑松既不是思想麻木、任人欺凌的旧式部落民,也不是只追求个性自由、个人社会出路的近代知识分子。他的个性觉醒充分表达了部落民要求人权解放的思想,具有更鲜明的反封建的特点。因此,丑松的性格蕴藏着更深刻的社会内容。丑松觉醒之后,却不能在自己祖国立身,不得不去异邦寻求“乐土”。这说明近代日本的落后、保守,不能容纳一点民主、平等的要求存在。

《破戒》广泛地再现了落后的乡镇、农村的面貌。农民依旧从事笨拙的手工劳动,地主尽力盘剥佃农,乡镇教育机构由思想保守的校长、郡督学之流把持,乡镇的政界是阴险毒辣的政客高桥利三郎等野心家的角逐场。小说也写到在明治社会风云变化之下“士族”没落的命运,作品中小学教员风间敏之进及其家庭的变迁,就是生动的写照。

总之,《破戒》是广角镜,它把一个个富有时代特征的生活画面和人物尽收眼底,使其成为社会视野广阔的现实主义之作,充分揭示了近代日本社会的特点。正如作家所说:“虽说是明治维新,但我们并未能将过去根深蒂固的事物完全更新。从某种意义说,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事物,不过是封建时代遗物的近代化而已”。

《破戒》创作之时,正值日俄战争爆发。藤村声言“人生是大战场,作者也是从军记者”。他以记者采风实录的精神广泛地报道了社会生活的真谛,写出了这部严肃的社会小说。小说中的现实主义内容,立即引起新闻界的重视,称它为关于部落民解放的“问题作品”。作者早年是浪漫主义抒情诗人,抒情的笔法和对自然景物生动、细致的描绘贯穿于作品的始终,使得作品情趣盎然、愁思朦胧,显示出作家既冷静、客观而又富有抒情色彩的艺术风格。小说还把人物活动的舞台置于风景绮丽、安宁、古朴的乡镇环境里,增添了作品的乡土气息和田园情趣,也为日本近代文学开拓了一个新的艺术领域——表现远离喧嚣的城市的乡镇知识分子的生活。

人性的证明

《人性的证明》是日本当代小说家森村诚一的推理小说。

小说写一个美国黑人青年乔尼在日本被人刺死,日本警察栋居和美国警察凯恩等进行联合侦破。经过大量的调查和合乎逻辑的推理,终于弄清了乔尼的父母是谁,并通过心理攻势,使杀害亲生儿子的凶手八杉恭子供认了自己的罪行。八杉恭子是个虚伪、自私和狠毒的女人,在她身上人性和母爱几乎丧失殆尽。审讯她时,那表达人类美好的母子之情的《草帽歌》终于唤起了她的人性,从而坦白了杀害儿子的事实。

作者向人们表明:人类本有人性,有真诚、同情和爱,而只因人屈从社会地位和社会环境才丧失人性的。作者从社会批判的角度展示了不合理的社会与人际关系对人性的扭曲、摧残和剥夺。而作者对人的本身并未丧失希望,他向人们证实了人性或多或少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