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1960400000012

第12章 捷克 斯洛伐克作品(3)

巴加尔等4人对目前的形势和任务各持不同看法。巴加尔是老共产党员,参加过1938年西班牙内战,后来在国内从事地下工作,他懂得他们的根本任务就是通过接管,在这块土地上建立新的人民民主制度。战前曾当过某纺织公司推销员的德尔涅茨,实际上是一个投机分子,想凭借革命名义,趁机大捞一把。混血儿列依谢克关心的只是一到白笃溪就接收应该由他合法继承的旅馆。

第二天,巴加尔通过本地的广播电台,向德国居民宣布:白笃溪重归捷克所有,它的行政机构是行政委员会,并正式开始工作。兼任人民经理的德尔涅茨到纺织厂去了,列依谢克也回家了,剩下汽车修理技工安托舒协助巴加尔工作。他们协同苏军战士,收缴德国人的武器,登记面包铺的存粮,没收敌产等。

巴加尔等人的处境非常复杂,首先面对的是异常尖锐剧烈的对敌斗争。残余的***分子在旧邮政局长、希特勒青年团女子队长玛盖尔等人的指挥下,进行各种阴谋破坏活动。鉴于玛盖尔一贯作恶,证据确凿,巴加尔下令将她逮捕。押解途中,由于安托舒、克林涅克粗心大意,**分子从背后开枪把克林涅克打伤,劫走玛盖尔。同时,敌人因季采供出赖里克的地址,把他打伤,后来又改变主意,让伤愈后的季采去骗取巴加尔的信任,继续留在行政委员会供职,并把玛盖尔窝藏在季采家。使她得以暗中操纵敌特的破坏活动。

捷克农民包斯塔伐一家自愿来到边区,被安置在白笃溪所属的小谷庄落户。他的生产搞得不错,但受到满怀敌意的德国移民的仇视,连续毒死了他的两头牛犊和四头母牛。包斯塔伐及时向行政委员会报告,巴加尔采取了果断措施。与此同时,玛盖尔也来到小谷庄,煽动德国移民把所有牲口乘黑夜赶过边界,但被巴加尔及时发现,揭穿了敌人的阴谋。最后,巴加尔不顾列依谢克等人反对,呈报上级并经苏联当局批准,依照波茨坦公告,在苏军协助下,首先遣返小谷庄的德国移民。大批捷克农民来到之前,新任邮政局长、纺织厂工人等利用工作余暇,志愿来帮助干农活。在行政委员会当上职员的克林涅克爱上包斯塔伐的女儿伊尔齐娜,也自愿到小谷庄安家落户。

到城里落户的一批捷克工人,如杰依梅克父女被分配在德尔涅茨领导的纺织厂工作,杰依梅克当工长,他的女儿任会计兼文牍员。他们都是共产党员。德尔涅茨一心想把工厂攫为己有,早日当上老板。他住进赖里克的高级别墅,想方设法把它修饰得更漂亮,为此,他不惜用厂里的高级布料同投机分子委玛舍交换建筑材料。后来,他同资产阶级分子罗斯满斯等人勾结,并打算跟逃到国外的赖里克合作,对抗和破坏工厂的国有化,妄图走资本主义道路,希望在国外压力和选举问题上挤垮无产阶级。杰依梅克等人根据党中央指示,发动工人群众,组织工厂委员会,挫败了德尔涅茨的阴谋。

巴里美发现玛盖尔藏在季采家里,转告了巴加尔。巴加尔经过严密布置,以安排新来的邮政局职员罗斯到季采家借住为由,终于把顽固不化的**分子玛盖尔辑拿归案。

经过几个月激动人心的战斗生活,巴加尔同琴娜之间的爱情加深了,共同的理想使他们结合在一起。安托舒在巴加尔的培育下,经过实际工作锻炼,也走上真正的革命道路,他将妻子接来,成为白笃溪的正式住户。

生与死的搏斗

《生与死的搏斗》是普伊曼诺娜的作品,是长篇小说三部曲《十字路的人们》、《玩火》、《生与死的搏斗》中的最后一部,写于1952年。

作者玛丽·普伊曼娃是捷克和斯洛伐克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长篇小说三部曲是她的代表作。

故事发生在德国***占领捷克和斯洛伐克的1938秋天。当捷克和斯洛伐克的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一遭受疯狂屠杀时律师哈姆查因为保护了莱比锡案件中的季米特洛夫而被迫入狱。共产党员哈姆查在狱中与**坚持斗争,最终被拷打致死,他的妻子涅拉还在痛苦地期盼老人可以归来。

不久,一位从狱中回来的青年告诉她哈姆查已英勇牺牲,这给年迈的涅拉很大打击,同时也激起了他们的子女对***的无比仇恨。哈姆查的女儿叶琳卡是个医生,她默默地为革命工作着,经常秘密地把维他命送给“政治犯”,为地下工作者治病,帮助翻译和传播苏联报纸。叶琳卡的丈夫托尼克则以赴美国为名转入地下,开展游击战。他俩表面上离婚,暗中秘密联络,并肩作战。这一切,叶琳卡均未告诉母亲,她怕引起老人的痛苦和担心。有一天,叶琳卡通宵未归,家里的人十分焦急。第二天,一位姑娘来到叶琳卡的弟弟史塔尼亚工作的图书馆借书,悄悄地通知史塔尼亚说,叶琳卡已被捕,让史塔尼亚和叶琳卡的儿子米嘉迅速转移到农村。说完后,那位姑娘就匆匆离去,也未留下姓名。史塔尼亚随即将母亲和外甥转移到农村。有一天,史塔尼亚从农村探望母亲回到布拉格,偶然碰到那位送信的姑娘。这时他才知道这位姑娘是姐夫托尼克派来的联络员安杰拉。他对安杰拉说,由于父亲和姐姐的牺牲,他十分痛苦,而且感到恐怖和孤单。安杰拉说,许多爱国的工农都在战斗,我们并不孤单,“治疗恐惧症只有一种药——作一些事情反***”,她让他拿起笔,写些诗文和传单,以唤起人们的希望。从此史塔尼亚也投入反***的战斗。有一天,一个密探向米嘉打听他父亲托尼克的行踪,米嘉机警地说,他父亲抛弃他们去美国了,迄今杳无音讯。米嘉回到家中当即向舅舅史塔尼亚要路费,打算搭车去通知他父亲提高警惕。史塔尼亚对米嘉说,敌人整天监视着我们,你这样做会暴露目标的,必须通过联络员才行。后来,史塔尼亚通过联络员知道托尼克早已转移。

正当捷克斯洛伐克国内的广大革命者同***斗争的时候,希特勒在苏联战场上节节败退,哥德瓦尔特的军队配合红军正在进行反攻,打回捷克斯洛伐克。当苏军攻克柏林回师解放布拉格时,米嘉和史塔尼亚正在前线战斗。在这次战斗中,米嘉机警地拿着一支空枪看押着一群德国战俘,直至红军的到来。

终于战争结束了,涅拉、米嘉、托尼克、史塔尼亚和他的妻子安杰拉一家团聚了。因为家里少了两个人,哈姆查和叶琳卡,而一度陷入沉痛。最后老人涅拉和儿子托尼克提出期望和平与保卫和平的愿望。

公民布里赫

《公民布里赫》是捷克作家奥青纳雪克发表于1955年的长篇小说。作品的故事梗概如下:

布里赫幼年丧父,靠母亲为人浆洗衣服度日。他学习用功,但因家境贫苦一直处于受歧视受屈辱的地位。这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憎恨有钱人的种子,他逐渐成长为自命清高、富有正义感的人。

德国占领捷克后,封闭了所有大学,布里赫通过读书出人头地的美梦破灭了。他被抓到德国,**分子的凶残暴虐加深了他对***的仇恨。不久,他设法逃回布拉格,胆小自私的舅舅米静纳,因怕受连累竟把他赶出家门。这时,碰巧遇到幼年的同学、靠走私发了财的拉兹,经济上给了他一些帮助。共产党地下工作者英德拉收留了他,帮他隐蔽下来,并分配他干一些工作。这时,布里赫结识了女工伊莲娜,他俩满怀喜悦迎来了1945年捷克的解放。

解放后,布里赫重新进大学。英德拉想争取他入党,竟遭他拒绝,他说:“**已打倒,还要政治干吗?”这时,拉兹已成了工厂主,并夺去了他的未婚妻伊莲娜。布里赫受到很大的刺激,他愈加埋头读书,终于获得法学博士的学位。但毕业后他未找到合适的工作,只在布拉格化学公司会计科当个小职员。

1948年著名的二月事件爆发了。反动资产阶级在联合政府中的代表人物利用捷克严重的经济困难企图压共产党下台。12个反动部长向哥德瓦尔特总理提出要挟性辞呈。共产党抓住这个时机领导全国人民举行武装游行,示威罢工,迫使资产阶级总统批准了反动部长的辞呈,并授权哥德瓦尔特组阁。布里赫也被卷入这场斗争的漩涡。开始,他认为这是党派之间“无聊的争论”,他表示,不管哪个党,谁占上风他就反对谁。后来,各单位成立了行动委员会,夺了资产阶级的权,资产阶级的负责人被“不懂业务”的共产党员所取代,曾经答应提升他为法律顾问的出口部主任也被赶下了台。资本家的财产被没收了。这一切都使他很恼火,他认为,暴力代替了自由、民主和人道。连他那个沾满市侩习气、投机取巧的舅舅也入了党,这使他对新政权越来越反感。同时,拉兹又不断向他灌输反动思想。

因此,当新的出口部主任调他当法律顾问时,他拒绝了;他的同事、行动委员会主席巴尔多什对他的劝导被视为“宣传”,对他的关怀被当作“监视”;甚至当他收到一份宣传“打倒极权主义”的反动传单并叫他抄写5份散发时,他也答应了。但他对祖国毕竟还是有感情的,一些正直的共产党员的言行对他也是有影响的。因此,尽管拉兹千方百计要挟他叛国外逃,他都拒绝了。他苦恼犹豫、徘徊、彷徨。就在这时候,他抄写的传单被他舅舅发现,并拿去告发,他感到恐惧绝望,于是横下心来,决定随拉兹出逃。

在偷越国境的前夕,逃亡者们聚集在边境一个偏僻的小木屋里,等待来人带他们越境。这伙人中除拉兹和伊莲娜外,还有反动的皮货商、刺杀共产党员的逃犯、反动的美国律师等等。他们的谈话暴露出他们根本不是在追求什么自由民主,而是盼望第三次世界大战能帮助他们恢复失去的天堂,他们甚至公然怀念希特勒。原来,接他们越境的人以前也是**分子。这一切擦亮了他的眼睛,他回想起在旧社会和***德国所遭受的屈辱和苦难,正直的共产党员的形象浮现在他眼前,他决心同这些叛逃分子决裂,返回布拉格。

拉兹一伙不肯放他走。先是辱骂,后又用枪威胁他。在这危急时刻,接他们越境的人到了。趁大家正忙自己的事时,他逃离了木屋。在黑夜里他遇到同样不愿叛国的伊莲娜,他俩一起回到了布拉格,开始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回到工作岗位,见到巴尔多什时,他说,这段经历终于使他明白了“哪里是光明,哪里是黑暗;哪条是生路,哪条是死路”。

当他被问今后该怎么办时,巴尔多什回答说:“做一个真正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