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1960400000019

第19章 丹麦作品海的女儿(1)

《海的女儿》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故事,这部作品是1835年完成的。

作者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的贫民区,从小是个衣衫褴褛又屡遭失败的背运者,但他却以杰出的想象力征服了世界。他的作品中多带有自传性质,反映了自己的身世和遭遇,具有深刻的现实性和人民性。

《海的女儿》描写在美丽神奇的大海深处,生活着一群被注入人的生命和性灵的小人鱼。一条美丽小人鱼向往过人类的生活。有一次她在一场海难中不顾一切救了一位王子的命,并深深地爱上了他。为此被巫婆割去了舌头,迈开新生出的双腿上岸去寻找王子。但王子却把邻国美丽的公主错认为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并爱上了她,这时的小人鱼真想告诉他当海浪要淹没他的时候,恰是自己救了他,并为了得到他的爱情,放弃了300年的寿命,忍痛离开了亲爱的家人,并牺牲了自己美妙的声音。但如果王子与别人结婚,自己就会变成海上的泡沫。小人鱼终于把幸福留给了王子,自己默默地跳入大海。

因为理想的渺茫、遥远和自己力量微弱,小人鱼失败了。但她那巨大、深沉、执著的爱是感人至深的。读了这篇童话会使人感到一种单纯、崇高、静穆的美的感受。

卖火柴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故事。

在这篇童话中,安徒生以满腔的悲怆描写了惨死在路边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圣诞前夜,富人家里灯红酒绿,笑语喧声,而路边却有一个冻饿之极的小女孩。她没有卖掉火柴,不敢回家。为了防寒,她燃着火柴,仿佛自己就在温暖的屋里,吃着烤鸭,还有圣诞树,还看见了奶奶。第二天早上,人们发现了街角的小女孩,手中是一根燃过的火柴,嘴边挂着微笑,她死了。

安徒生以犀利的笔锋向不平等的社会提出血泪的控诉,反映了下层人民群众的苦难与不幸。从艺术角度看,这篇童话想象丰富,思想深刻,充分展示了一尘不染的童心世界,并有一种诗的意境。

福地

《福地》是丹麦著名作家彭托皮丹于1891~1895年完成的小说。作品的故事梗概如下:

19世纪末,不少丹麦的年轻人受到欧洲进步思潮的影响。哥本哈根的青年牧师埃曼纽尔·汉斯特德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出生在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有一个可爱的未婚妻。但是埃曼纽尔并不满足于这样的生活,他立志深入农村,进行改革。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离开了家庭和未婚妻,去到农村。他担任乡村教区的牧师,把全部薪俸捐给穷人,自己经营农庄来维持生活。

埃曼纽尔在贫穷的农村里已经度过了不少年头。他和当地一个名叫汉西诺的姑娘结了婚,成了家,有了三个孩子。他和富裕的家庭断绝了关系,和附近的乡绅也从不来往,完全过着农民的生活。但是埃曼纽尔在农事方面是外行,天气又似乎和他作对,他种下的庄稼总是得不到好收成,一家人过着穷困的生活。埃曼纽尔改革社会的计划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农民不理解他作出的个人牺牲,也不热心支持他的行动。他虽然娶了汉西诺,和一些农民成了亲戚,但他们总觉得他是个漂来者,是外人。埃曼纽尔积极地参加了为农民谋福利的人民党活动,可是人民党在议会里被保守党击败,失望的农民对埃曼纽尔更产生了怀疑和不满。

这时,埃曼纽尔家里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他的大儿子耳朵发了炎。埃曼纽尔以为这是小毛病,再加上他对当地的医生哈辛抱有成见,认为医生属于自己所唾弃的上流社会,没有请他来及时给孩子治疗。结果孩子的病因为耽误了时间,急骤恶化,终于不治身死。由于悲痛,埃曼纽尔和妻子发生了隔阂。汉西诺认为丈夫怀念着过去的生活,想离开贫穷落后的农村。

一天下午,埃曼纽尔出外散步,遇见哈辛医生和一群来郊游的客人,其中有他过去的未婚妻通内森小姐。他们邀请埃曼纽尔同到东道主哈辛医生家里去吃晚饭。埃曼纽尔在那里仿佛又回到了往日的舒适生活:华丽的陈设、丰盛的食品、优雅动听的音乐、欢快的闲谈,这一切使他产生了若有所失的惆怅情绪。他开始觉得拒绝了通内森的爱情和富裕的家庭生活对自己是一个多么大的损失。

通内森小姐的父亲曾经是这个教区的牧师。她特意来到父亲住过的牧师住宅探望今天的主人埃曼纽尔。她看见过去陈设得十分整齐的牧师住宅已经变得破败不堪,只剩下几件简陋的家具。住宅四周的花园和草地由于无人修整已经成为杂草丛生的荒地。她不禁大吃一惊,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爱过的那个朝气蓬勃的青年现在竟变得如此消沉,听任四周的一切破损荒废下去而不闻不问。埃曼纽尔在她责难的目光下感到羞愧。他把农庄经营失败的原因归咎于雇工的懒惰。他和雇工发生了争吵,全体雇工都离开了他的农庄。埃曼纽尔和当地农民的关系更进一步恶化了。

不久,村里有位中学校长逝世了。这位校长曾经为农民做过许多好事,全村的男女都参加了他的葬礼。葬礼发展成了一次政治集会,群情激昂。埃曼纽尔也登台发表演说。他大声疾呼,抨击农村的落后面貌以及农民的惰性和偏见。他的话还没有讲完,就被周围的农民轰下了台。接着有人登台,叫牧师滚回到自己人那里去。

埃曼纽尔在人群外边找到了自己的妻子,他们慢慢地走回家去。在路上,汉西诺说服埃曼纽尔放弃他献身农村的事业。他们两人决定分离,孩子们将要跟着父亲,回到哥本哈根去。

一个清晨,汉西诺目送装载着埃曼纽尔和两个孩子的马车向哥本哈根疾驰而去,然后她孤身一人回到自己的娘家。

尼克索三部曲

《尼克索三部曲》是丹麦著名作家尼克索创作的。

尼克索自1893年左右开始写作,在60余年内发表了大量的政论、演说、诗歌、剧本和小说。他的早期作品基本上是批判和暴露现实的,并带有悲观主义和自然主义色彩。

尼克索最著名的作品是三部曲《征服者贝莱》、《蒂特——人的女儿》和《红色的莫尔顿》。这三部曲围绕着马克思主义者莫尔顿和机会主义者贝莱这两个中心人物的活动展开。第1部《征服者贝莱》包括4卷,第1卷《童年》和第2卷《学徒生活》以贝莱少年青年时代的生活为线索,描写丹麦城乡劳动者在70、80年代的贫困生活;第3卷《伟大的斗争》和第4卷《黎明》以贝莱成为工人领袖并蜕化为机会主义者的过程作线索,描写丹麦无产阶级在90年代的英勇的罢工斗争和此后机会主义思潮在丹麦的泛滥。

贝莱是农场雇工的儿子,父子同在偏远的半宗法式的小岛上给农场主放牛,生活艰难。以后,贝莱雄心勃勃地去到一个小城,幻想“征服世界”,做了鞋匠学徒。他在这里看到更多的穷人的悲惨遭遇,并结识了石匠的儿子莫尔顿。年少的莫尔顿严肃地思考穷人为什么会受苦的问题,使贝莱受到很大影响。成人以后,贝莱抱着新的希望前往首都哥本哈根做鞋匠,遭到把头的剥削,在莫尔顿的启发下,他开始认识到工人必须团结起来,于是重新整顿了瘫痪的鞋匠工会,和把头进行斗争,经过几次失败,终于打破了把头的控制。从此,贝莱在工人中有了威望,进而领导了首都5万工人的大罢工,迫使资产阶级让步,并承认工会的合法性。罢工胜利后,贝莱思想里固有的个人野心大大地滋长了。他得到了高官厚禄,害怕触怒资产阶级,主张通过建立合作社和争取议会多数等“合法途径”和平进入社会主义。在整个过程中,莫尔顿支持罢工,但是怀疑“合法”的途径,他继续寻找革命真理。

第3部《红色的莫尔顿》的情节紧接第一部,描写20世纪初年的丹麦社会状况。贝莱这时已成为社会民主党的领袖、内阁部长,生活舒适。他宣称,阶级斗争已经结束,丹麦立即可以和平进入社会主义。但是,他所创立的合作社运动彻底失败,工人中已经有一部分认清了贝莱的面目,开始探索革命的道路,也有一部分走上工团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邪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第二国际完全瓦解。贝莱和德国社会民主党勾结,用欺骗手段把丹麦工人送到德国军火工厂做工,为帝国主义效劳。莫尔顿这时已成为著名的无产阶级作家,他坚决反对阶级合作,主张发动革命的内战,以夺取政权。他进行宣传活动,在演讲中说:“用饥饿来杀人,由于肺结核而造成慢性的死亡,千百万人做着资本主义利润的牺牲品,所有这一切难道比战争好吗?”但是,由于丹麦还没有成立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的工人也没有组织起来,莫尔顿的革命主张不可能变成现实,他陷入深刻的苦闷。有一年莫尔顿在瑞典听说,列宁在齐美尔瓦尔德会议上把老资格的修正主义者驳得体无完肤。他庆幸俄国工人“撕掉了眼罩”,抛弃了欺骗他们的人。不久,十月革命成功,莫尔顿访问苏联,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成为成熟的无产阶级战士。

第2部《蒂特——人的女儿》,是第1部和第3部中间的独立的插曲。莫尔顿和贝莱的活动在这一部中退居为背景。尼克索通过穷苦的农妇蒂特从生到死的遭遇,广泛地描写了丹麦城乡劳动人民在所谓和平条件下的悲惨处境,他怀着崇敬的心情叙述了蒂特的勤劳善良的品德和对光明未来的向往。

尼克索的三部曲回顾了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的丹麦历史,生动地揭露了丹麦工人运动领导集团背叛工农群众,投靠资产阶级的丑恶面目,歌颂了丹麦无产阶级的优秀分子所代表的革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