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1960500000014

第14章 宋代文学(3)

从开国到宋仁宗时期,散文家们举着韩愈、柳宗元的旗帜,柳开、穆修、尹洙、石介等人大力提倡古文,对西昆体侈丽浮华的文风进行了抨击。但创作上还不大成熟。欧阳修是宋代散文的奠基者。他以丰富的创作实践揭开了中国散文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他的散文平易畅达、从容婉转,笔端饱含着充沛、真挚的感情。和唐代散文相比,宋代散文增强了抒情性。形象性和抒情性的完美结合使得欧阳修的散文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醇厚的诗意,成为反对当时流行的时文的最好典范。在理论上,他较好地解决了文和道的关系,认为文章必须“明道”,文和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些观点有利于散文的发展。同时,由于他担任朝廷要职,在政治上和文坛都有声望和影响,周围团结了一大批作家。在著名的唐宋八大家宋代的六家中,除他之外的五家,都和他有师承关系。所以,他领导诗文革新运动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开启了一代文风。

北宋后期,散文的发展出现了黄金时代。三苏、曾巩、王安石、陈师道、黄庭坚等人沿着欧阳修开辟的道路阔步前进。特别是苏轼的散文,各种体裁俱备。谈史议政的文章纵横驰骋,气势磅礴;叙事记游的散文既充满诗情画意,又深含理趣。著名的《赤壁赋》等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他的创作有力地推动了散文的发展。

南宋时期散文作品大都是在激烈的民族斗争中有感而发。李纲、岳飞、胡铨、辛弃疾、陆游、陈亮、叶适直至文天祥、谢翱等人,在作品中抒发了激昂悲愤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道”与“文”、内容与形式、思想和艺术结合得密切而完美。所以,南宋虽以散文名家的作者不多,但作品的水平一般都比较高。

宋代的笔记文很发达,尤其是史料笔记作品多,价值高。这是因为宋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不少都是朝廷重臣,他们常用笔记记叙本朝的轶事和掌故,而所记又多为亲身经历或见闻。著名的作品有司马光的《涑水纪问》、欧阳修的《归田录》、苏轼的《东坡志林》、赵令畤的《侯鲭录》、朱弁的《曲洧归闻》、邵伯温的《邵氏闻见录》、岳珂的《桯史》、陆游的《老学庵笔记》、罗大经的《鹤林玉露》、孟元志的《东京梦华录》、周密的《武林旧事》、沈括的《梦溪笔谈》、洪迈的《容斋随笔》等。

宋代的骈文经欧阳修倡导的诗文革新运动,也有很大的改革。主要是以古文之气势,运骈文之词句,促使骈文散文化。到了北、南宋之交,骈文渐渐打破四、六格式,多用长句,形成了宋代骈文最突出的特点。南宋后期的骈文写得流丽精当,不用古律,有的还用骈文叙事,语言浑然天成。

宋代笔记文、志怪与传奇

宋代笔记文

笔记文是一种随笔记录的文体。笔记文始于魏晋,盛于宋,包括史料笔记、考据笔记和笔记小说。

宋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不少是朝廷大臣,他们常用笔记记叙本朝的轶事和掌故。而所记又多是他们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所以,宋代的史料笔记比较发达,所载史料一般都比较可靠。

宋初的五代旧臣记叙唐五代故事的,有郑文宝的《南唐近事》、《江南余载》,张洎的《贾氏谈录》,钱易的《南部新书》等。

进入宋朝以后,有司马光的《涑水纪闻》,杂录了从宋太祖到宋神宗这一历史时期的国家政事。欧阳修的《归田录》,记述了朝廷遗事、职官制度、社会风尚和士大夫的趣事轶闻。王辟之的《渑水燕谈录》分17个门类,记述哲宗绍圣以前的轶闻杂事。赵令畤的《侯鲭录》,诠释名物、习俗、方言、典故,也有诗词创作、文人交往方面的内容。其他还有苏轼的《东坡志林》、彭乘的《墨客挥犀》、范镇的《东斋记事》、张耒的《明道杂志》、王君玉的《国老谈苑》等。

南渡以后,不少笔记追述北宋的旧闻,如朱弁的《曲洧旧闻》、邵伯温的《邵氏闻见录》等。记载南宋朝政得失的有叶绍翁的《四朝闻见录》、岳珂的《桯史》、王明清的《挥麈录》等。张端义的《贵耳集》、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周密的《齐东野语》、罗大经的《鹤林玉露》等都是南宋有名的笔记。其中有很多关于文学的记述和评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吴自牧的《梦粱录》、周密的《武林旧事》记载了都市的繁荣及生活习尚。

考据笔记最有名的要数沈括的《梦溪笔谈》,从故事、考证以至器用、技艺,涉及面极广。洪迈的《容斋随笔》、王应麟的《困学纪闻》、吴曾的《能改斋漫录》、黄朝英的《靖康缃素杂记》都是考据与记事间杂、多有可取的笔记。

笔记小说有洪迈的《夷坚志》、吴淑的《江淮异人录》等,保存了不少小说史料。

宋代志怪与传奇

宋代的文言小说,是六朝志怪和唐代传奇的余波。从总的方面来看,思想和艺术的成就不如唐传奇。其特点是专集多,单篇少。

宋代志怪与传奇较早的都收在《太平广记》中。这部类书是北宋初年朝廷组织大臣文士编纂的,共500卷。保存了大量的野史、小说、传记。其后辑录的专集有徐铉的《稽神录》、吴淑的《江淮异人传》、刘斧的《青琐高议》、皇都风月主人的《绿窗新话》、张君房的《乘异记》、张师正的《括异记》、秦再思的《洛中纪异》、毕仲询的《幕府燕闲录》(仅存残帙)、洪迈的《夷坚志》等。大都是记诡异,谈巫鬼,讲图谶灵验、因果报应等方面的内容。有的记述了多方面的生活现象,可以反映当时社会的某些侧面。

单篇传奇从题材内容来看,大致分两类:

一类揭露封建帝王奢侈荒淫和昏庸腐败的。主要是写汉成帝、隋炀帝、唐玄宗和宋徽宗。如秦醇的《赵飞燕外传》,通过赵飞燕和昭仪受汉成帝宠爱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荒淫和残暴。托名颜师古的(《隋遗录》(又名《南部烟花录》、《大业拾遗记》)和无名氏的《海山记》、《迷楼记》、《开河记》,记述隋炀帝开运河、游江都、造迷楼、修西苑等暴虐荒恣的罪恶。乐史的《杨太真外传》、秦醇的《梅妃传》暴露了唐玄宗的骄奢淫逸。无名氏的《李师师外传》则写宋徽宗的纵情逸乐。

另一类是写爱情故事和表现妓女生活的。秦醇的《谭意歌传》写谭意歌和张正字曲折的爱情故事。结构和描写明显地受唐传奇《霍小玉传》的影响,但以团圆结束。张实的《流红记》,根据唐代“红叶题诗”典故渲染成篇。写书生于祐在宫墙外御沟中拣得一片红叶,上有宫女题诗,后来得此宫女为妻的故事。柳师尹的《王幼玉记》写王幼玉流落风尘,爱上柳富后一往情深。经过种种曲折,最后忧郁而死。这些作品里的妓女大多是歌颂对象,作者总是赋予她们多才多艺、貌美多姿、感情真挚等美好的外貌、性格和感情,在她们身上倾注着同情。具有对历史和现实的批判意义。

宋代的志怪和传奇,由于理学的盛行,多含有劝诫、说教的因素;又由于统治者迷信神仙方术,使其具有封建迷信的色彩。再加之作者脱离现实生活,往往模拟前人。所以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宋一代文人之为志怪,既平实而乏文采,其传奇,又多托往事而避近闻,拟古且远不逮,更无独创之言矣。”当然,作为一代小说作品,对以后的元、明、清三代的小说、戏曲,还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宋代话本

话本原是“说话”艺人的底本,是随着民间“说话”伎艺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形式。从敦煌发现的资料看,唐代已出现话本,但到宋元时代才渐趋成熟。

在宋代汴京、杭州等工商业繁盛的都市里,为了市民的娱乐,各种瓦肆伎艺应运而生。“瓦肆”即“瓦子”或“瓦舍”,它的出现,说明各种民间伎艺已长期集中在固定地点演出,这就有利于各种伎艺的交流和它们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东京梦华录》记北宋汴京的瓦子说:“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纳数千人。”《武林旧事》记南宋杭州演出的伎艺有50多种,瓦子23处,每个瓦子又包含若干座“勾栏”。当时北瓦内的勾栏有23座。

在这许多瓦肆伎艺中,属于说话范围的有四家。一、“小说”,二、讲史,三、讲经,四、合生或说诨话。其中以“小说”、讲史两家为最重要,影响也最大。《醉翁谈录》说:

说国贼怀奸从佞,遣愚夫等辈生嗔;说忠臣负屈衔冤,铁心肠也须下泪。讲鬼怪,令羽士心寒胆战,论闺怨,遣佳人绿惨红愁。说人头厮挺,令羽(当作武)士快心;言两阵对圆,使雄夫壮志。谈吕相青云得路,遣才人着意群书;演霜林白日升天,教隐士如初学道。噇发迹话,使寒门发愤;讲负心底,令奸汉包羞。

可想见说话内容的丰富和艺术上所达到的水平。

宋代说话艺人还有书会、“雄辩社”等组织,用以出版书籍、切磋技艺。《东京梦华录》说北宋汴京有霍四究专说三国故事,尹常卖专说五代故事。《武林旧事》说南宋杭州讲史有乔万卷、许贡士等23人;说经、诨经有长啸和尚、彭道士等17人;“小说”有蔡和、李公佐、张小四郎等52人。说话人数比任何其他伎艺为多,而其中说“小说”的又比讲史、说经的多出一倍以上,这说明它是最受听众欢迎的。

说话这一民间伎艺至迟在中唐就有了。从元稹《寄白乐天代书一百韵》诗中“翰墨题名尽,光阴听话移”两句下的自注和段成式《酉阳杂俎》中关于“市人小说”的片段记载看,唐代的说话艺术已渐趋成熟。而从《庐山远公话》、《韩擒虎话本》和《叶净能话》等几篇现存的唐话本看,尽管情节还不够集中,语言还不够通俗,但无疑是宋元话本的先驱。变文除人物故事的描绘外,它的散文韵文交错的体裁也为部分话本所吸收。《清平山堂话本》中《快嘴李翠莲》通篇以韵语说唱为主,《刎颈鸳鸯会》中也夹唱10首《商调·醋葫芦》,其他如《京本通俗小说》中的《碾玉观音》、《菩萨蛮》也杂有很多韵语,都可以看出变文的影响。

与唐传奇和变文相比,话本的体裁有它自己的特色。说话人为延迟正文开讲时间,等候听众,并稳定早到听众的情绪,因此汲取变文里押座文的经验,在正文之前吟诵几首诗词或讲一两个小故事,叫做“入话”。这些诗词、小故事大都和正文意思相关,可以互相引发。说话人为渲染故事场景或人物风貌,往往在话本中穿插骈文或诗词。话本结尾又常用诗句总结全篇,劝诫听众。这些地方还残留着说唱文学的遗迹。“小说”原名银字儿,最初也用乐器伴奏,后来才逐渐减少了音乐歌唱的成分而独立发展。说话人为吸引听众再来听讲,往往选择故事引人入胜处突然中止,这是后来章回小说分回的起源。

话本的思想内容

话本小说的流行正当印刷事业普遍发展的宋元时期,当时说话篇目仅“小说”一项,据《醉翁谈录》所记已达100种以上,实际当不止此数。为什么流传下来的却这样少呢?这主要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对通俗文学的歧视,近代帝国主义的侵略也给它带来重大损失。据《四库全书》杂史类存目《平播始末》提要说,《永乐大典》有平话一门,所收平话极多,其中当有不少宋元旧编。1900年,英法联军入京,《永乐大典》散佚,这部分平话就无法再见到了。

“小说”是说话中影响最大的一家。由于“小说”多就现实生活汲取题材,形式短小精悍,内容新鲜活泼,因此最为群众所欢迎。《都城纪胜》说当时讲史的“最畏小说人,盖小说者能以一朝一代故事,顷刻间提破”。就说明了这情况。现存宋元话本的“小说”,包括《京本通俗小说》的全部,《清平山堂话本》中的大部和《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中的小部分,约40篇左右。宋元话本与明代拟话本有时不易区分。大抵以宋元民间故事传说为题材,反映宋元社会生活面貌,而在若干细节上(如风俗习惯、地名、官名)又符合宋元社会情况的,即使其中有经过后人改动的地方,依然可看作宋元话本。

现存的“小说”话本以爱情、公案两类作品为最多,成就也最高。在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中,已有较多的市井细民成为故事中的主人翁,并表现他们对封建势力的反抗,尤其突出了妇女斗争的坚决和勇敢。《碾玉观音》和《闹樊楼多情周胜仙》是这类小说中成就较高的作品。

《碾玉观音》中的璩秀秀是裱褙铺璩公的女儿,被咸安郡王买作“养娘”后爱上了碾工匠崔宁,就趁王府失火,双双逃至潭州安家立业。后因郭排军告密,郡王抓回秀秀处死,她的鬼魂又和崔宁在建康府同居,最后并惩处了郭排军。作品中秀秀为争取爱情而斗争的精神表现得非常突出;同时通过对咸安郡王的刻画,揭示了封建统治者的凶残本性。

《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中的周胜仙在金明池畔遇上了青年范二郎,她借和卖水人吵架,主动向范二郎介绍了自己的身世,表示了对他的爱慕。她父亲因对方门第太低,不准他们结婚,她始终没有屈服。为了范二郎,她曾死过两次,甚至做了鬼还要和他相会,最后又通过五道将军,救他出了监狱。璩秀秀、周胜仙对爱情的追求和执著,反映了当时妇女民主意识的觉醒。

其他如《志诚张主管》写一个白发老人张员外的小夫人,突破礼教的束缚,主动追求员外店里的主管张胜。

《乐小舍拚生觅偶》中突出了乐和同顺娘之间的深挚爱情。顺娘看潮落水,乐和不顾危险赴水去救,后两人都被救起,终成夫妇。

公案类的作品反映了当时复杂的阶级矛盾,有的还表现了人民对统治阶级的直接斗争。《错斩崔宁》和《宋四公大闹禁魂张》是这类小说中较有特色的作品。

《错斩崔宁》写崔宁和陈二姐,被卷入因15贯钱而引起的谋杀案中,结果在昏官的严刑拷打之下,招供诬服,被判处死刑。作品揭露了封建官府的草菅人命,还直接加以批判说:“这段冤枉,细细可以推详出来,谁想问官糊涂,只图了事,不想捶楚之下,何求不得!”并告诫这些官吏:“做官切不可率意断狱、任情用刑,也要求公平明允,道不得个死者不可复生,断者不可复续。”

《宋四公大闹禁魂张》中出现的一伙侠盗赵正、宋四公、侯兴等,不仅惩罚了为富不仁、视钱如命的财主张富;而且偷走了钱大王的玉带,当面剪走京师府尹的腰带挞尾和马观察的一半衫奚,闹得整个京师惶惶不安。

其他如《简帖和尚》中通过一个还俗的和尚写假信骗取皇甫殿直妻子的故事,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善良妇女任人摆布的惨状;批判了官吏的昏聩残酷,动辄严刑逼供,置他人死活于不顾,同样有它的现实意义。

此外,如《郑意娘传》写郑意娘被金人掳去,不甘屈辱,自刎而死,表现了坚贞的气节和爱国主义思想。后来写她的鬼魂把负心的丈夫摔投江中,为作者的迷信思想所左右,有些描写相当恐怖,但仍曲折表达了妇女的反抗精神。

《快嘴李翠莲》写李翠莲在出嫁前后,以锋利的辩才,回击了封建教条加于她的种种束缚,从而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万秀娘仇报山亭儿》中的尹宗母子,为万秀娘的不幸遭遇所感动,挺身而出,把她从恶霸手里救出。为了替她报仇,尹宗还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表现了下层人民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