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欧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1961000000013

第13章 德国作家(3)

拉贝是德国19世纪下半叶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作品反映了1848年革命失败后德国的社会以及坚持革命理想的知识分子的复杂心理。拉贝向往民主和人道主义,但找不到改变现实的出路。他同情被压迫的群众,把正在兴起的革命看作“灾难”。他以幽默的笔调抒发自己的不满。他笔下的正面人物不愿与现实同流合污,有的逃避现实,有的离家出走,大都困苦忧愁而性格怪僻,作品中表现了作者悲伤、失望、忧郁的内心世界。

《麻雀巷的编年史》是摘抄了一个古怪的老人所写日记,描写这条小巷的居民的日常生活,反映了1848年以后的德国社会。《我们上帝的办事处》(1802)和《来自森林的人们》(1863),一边回顾历史一边结合现实中资本主义社会的贫穷黑暗。短篇小说《黑色的奴隶船》(1865)、《枞树中的埃尔赛》(1865)和《比措的蠢女人》(1869),辛辣地讽刺了市侩风气。《饥饿牧师》(1864)、《阿布·台尔凡或月山还乡记》(1867)和《运尸车》(1870)是他的代表作,《饥饿牧师》描写两个性格相反的人的不同遭遇,作者认为偏僻的小乡村有真正所追求的东西。《阿布·台尔凡》描写久住国外的莱奥纳特·哈格布赫回到祖国后,发现故乡依旧如故,人们还是像以前一样愚昧。《运尸车》写穷苦人家的女儿唐妮被外祖父卖给一个伯爵,过得不幸福而自杀,而外祖父却心安理得,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们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本质。长篇小说《福格桑档案》(1896)描写一个青年鄙弃资本主义社会的庸俗、鄙陋,追求个人自由,但没有成功。作品有力地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腐败。

尼采

尼采,1844年10月15日生于萨克森地区的勒肯。父亲是新教牧师,父亲去世后,母亲带他和妹妹迁往瑙姆堡。1858~1864年他在舒尔普福特文科中学学习,受到很好的古典语言文学教育。1864年到波恩大学,学习古典语言文学。1865年10月他前往莱比锡学习。1867~1868年曾服兵役约半年。

对尼采的思想成长和个人生活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是在莱比锡的学习。这时他阅读了《世界是意志和表象》,赞赏叔本华的悲观哲学思想。1868年11月,尼采认识了瓦格纳,十分钦佩瓦格纳的艺术天才。1869年春,尼采应聘到瑞士巴塞尔大学任教,他在大学的就职讲演是《荷马与古典语言学》。

1869~1878年,尼采除了在普法战争期间作为志愿兵在前线当了几个月卫生兵和1876年10月~1877年9月因病休假外,一直在巴塞尔大学担任古典语文学教授。在这10年里,他曾多次争取不教古典语文学,争取获得哲学教授的席位,但没有实现。1872年初,尼采的第一部重要着作《悲剧的诞生》出版,论及希腊的艺术起源于酒神狄奥尼索斯精神和太阳神阿波罗精神,前者抒发为音乐,后者体现为雕刻、叙事诗等。书中谈到古希腊悲剧如何从音乐中产生,如何没落,并预言古希腊艺术的精神将在瓦格纳的歌剧里得到新生。

1873年开始,尼采写成4篇《不合时宜的看法》。第1篇《大卫·施特劳斯、自白者和作家》在1873年8月发表,作者通过对施特劳斯的批评,与当时风行的历史主义针锋相对。第2篇《论历史对人生的利弊》于1874年2月发表。同年10月发表第3篇《教育者叔本华》。他认为哲学家应鄙薄名誉地位,探讨人生意义,为真理而奋斗,成为世人的教育者。1876年7月发表第4篇《理查·瓦格纳在拜罗伊特》。

1876年,尼采的健康状况不佳,眼疾日益严重,同年10月辞去教学任务,在瑞士及意大利各地休养,但是着述并未中辍。1878年5月他出版了纪念伏尔泰逝世100周年的《人性的——过于人性的、一本为自由思想者而写的书》。1879年3月《混杂的意见和格言》,11月底《漫游者和他的影子》先后出版,合并成《人性的——过于人性的》的第2卷。这本着作在文体上有新的特色,采用格言体,并且以潜在的对话的方式叙述,与柏拉图的《对话集》相似,谈话对手是瓦格纳、叔本华,或者是他自己的影子,漫游者本人是尼采自己。1881年8月出版的《晨曦·关于道德成见的思想》和1882年出版的《欢快的科学》抨击了传统道德。

1883年,尼采致力于写作他的主要着作《查拉图什特拉如是说》,1884年1月出版。查拉图什特拉是古代波斯拜火教的创始人,尼采借这个教主之口,说出自己的哲学思想,其中两个主要内容是“超人”和“万物永远还原”。尼采在书中预言,由于世风日下,人已变形,因此必然要出现一种新人,即“超人”。他宣称“上帝已死”、并用“一切价值重新估价”为口号,攻击基督教宣扬的“奴才道德”。

1886年7月发表《在善与恶的彼岸》,这本书涉及尼采以后着作里的各种问题。尼采不承认现有的衡量善恶的标准,这些标准是有权势的统治者制定出来强制穷人的。他认为应该有新的标准,于是也就有新的价值,对原有价值都要进行重新估价。

1887年11月10日尼采发表的《道德的系谱学》,是《在善与恶的彼岸》一书的补充和续篇。作品揭示了道德偏见的根源,认为人的本性深处潜伏着仇恨、报复和残忍等魔鬼,一旦有一种力量把这些魔鬼放掉,它们就不受善与恶的控制。实际上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身上的“非人性”的本质。

1888年是尼采神志清醒地生活和创作的最后一年。他废寝忘食地工作,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以下几篇着作:《偶像的毁灭》(9月7日付印)、《瓦格纳真相》(9月16日发表)、《反基督徒》(9月30日完成手稿)、自传《看啊,这人》(11月6日付印)、《尼采反瓦格纳》(12月15日手稿付印)。还有未完成的草稿《达到权力的意志》,副标题是《一切价值的重新估价》。尼采还留下了大量的笔记,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未撰写成文的思想。1960年卡尔·施莱希塔把这些遗稿按照年代加以整理,汇集成册发表,书名为《八十年代的遗稿》。

1889年1月7日尼采摔倒在意大利北部城市都灵的街头,从此神经错乱。他一生中最后的11年是在他母亲与妹妹的照顾下度过的,于1900年8月25日在魏玛去世。

尼采既是哲学家,又是诗人。他一生用格律体和自由体写过许多诗歌,其中有的诗歌语言优美,诗意浓郁,例如1888年写的《威尼斯》和《落日西沉》。《查拉图什特拉如是说》既是哲学着作,又是散文诗,全书充满了寓意和隐喻,有《圣经》风格。尼采的论战文章和大量格言,思想深邃,文笔犀利,独具一格,他被公认为是德国最优秀的文体家之一。

尼采是个颇有争议的哲学家,近百年来,对他的评论褒贬不一。

尼采活动的时代是在1870年普法战争以后。这时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德国工人阶级日益壮大,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的弊病暴露无遗,社会主义思想广泛传播。又有一些人则在另一方面寻找出路,尼采哲学便应运而生。他的哲学极为有力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宗教和道德的虚伪。他反对一切旧的传统,是个彻底的偶像破坏者。但是他站在精神贵族的立场上反对资本主义,强调天才、“超人”,蔑视群众,从个人主义出发,既揭露资本主义,也反对社会主义。

尼采的思想从20世纪初以来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曾对因不满现实而探求新路的知识分子起过积极作用,同时**反动势力也把它奉为他们的圭臬。

在文学上,20世纪前期的许多德语作家,乃至欧洲其他国家的作家,如“格奥尔格派”作家、托马斯·曼、海塞、法国作家纪德、马尔罗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尼采思想的影响。尼采思想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中也有影响。

尼采思想在“五·四”时期传到中国,促使了鲁迅、郭沫若等人向旧的封建传统进行挑战,但在40年代也有人利用尼采散布***观点。

梅林

梅林,1846年2月27日生于波美拉尼亚州的施拉韦。父亲是普鲁士军官。曾在莱比锡和柏林学习哲学、历史、文学等。大学期间成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19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着作,逐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1891年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党,并在《新时代》周刊编辑部工作,直至1913年春,不间断地为周刊撰写社论。

梅林的政论文短小精悍,文笔犀利,抨击威廉帝国的统治和对外扩张(包括对中国的侵略),批判党内各种修正主义观点。梅林对普鲁士历史和德国工人运动史有广博的知识和深入的研究,着有《德国社会民主党史》、《中世纪结束以来的德国史》、《马克思传》等书。梅林与李卜克内西、卢森堡、蔡特金等于1916年初创立斯巴达克小组(1918年11月改称斯巴达克团),并于1918年12月30日~1919年1月1日建立德国共产党。1919年1月15日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被反动派杀害,不久后梅林也在柏林去世。列宁评论梅林“不仅是愿意当马克思主义者的人,而且是善于当马克思主义者的人”。

梅林研究文学史和从事文学批评是为现实斗争服务。他的代表作《莱辛辨伪》,于1892年1月开始在《新时代》连载,总标题是《莱辛辨伪,一次拯救》;后经修改补充,1893年成书出版。1906年再版时,易名为《莱辛辨伪,普鲁士专制主义和古典文学的历史与批判》,其中分析了普鲁士君主专制的阶级实质,揭露弗里德里希第二不是德国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支持者”和“鼓励者”,而是它的反对者,详尽地探讨了莱辛的经历、创作和思想,指出莱辛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言人,是普鲁士封建专制主义最严厉的批判者。《莱辛辨伪》是对“普鲁士传奇第一次正面围攻”(恩格斯),对莱辛第一次用马克思主义观点作了全面评价。它还批判了唯心主义的文学观,维护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梅林在这部着作中,把历史唯物主义原则正确地当做研究工作的指南,恰当地把它运用于文学和历史的研究,所以恩格斯给以高度的评价。

梅林还写了一系列关于德国文学史和欧洲其他国家文学史的专论、小册子和札记,如《歌德与现实》、《为德国工人撰写的席勒传略》、《海涅传》等。此外,在他的历史着作(如《德国社会民主党史》、《中世纪结束以来的德国史》)中也有关于德国文学史的论述。这些文章和论述涉及重点是德国古典文学。对当时德国文坛上出现的各种流派及其代表作家,作了一些评论,而重点是自然主义,主要论着有《略论自然主义》、《当今的自然主义》、《盖尔哈特·豪普特曼的<织工>》、《自然主义与新浪漫主义》等。梅林认为,德国自然主义是德国工人运动高涨的产物,但它绝不是“文学革命”。

在19世纪末,任何一个作家如果不是站在无产阶级一边,就不可能创造真正的“革命文学”。自然主义作家所创造的只能是资产阶级文学,因为他们不能从根本上否定资本主义,只是揭露一些意见弊病。梅林指出,自然主义表面上非常尊重现实,实际上是在逃避现实,因为自然主义作家不能容忍资本主义的现实,但又不愿越出资本主义的限制,他们“就只好逃向梦幻之国,在那里获得一种幻想式的自由感情”。而新浪漫主义是自然主义的“亲生子女”。自然主义的这种“纯艺术”,比其他形式的“纯艺术”对无产阶级更危险,因为其他的“纯艺术”是诚实的,并不欺骗它们的读者,把自己说成是革命者。

梅林专门论述文学理论和美学问题的着作只有《艺术与无产阶级》和《美学简介》。他没有更多地去探讨美学中的理论问题,是因为他认为马克思主义者在这方面的任务是用历史唯物主义去研究各种文学现象,而不是建立美学体系。

对梅林的文艺思想的评价,在马克思主义者内部意见不完全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梅林同普列汉诺夫、拉法格代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梅林的文艺观点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苏德尔曼

苏德尔曼,1857年生于东普鲁士马齐肯一啤酒酿造商家庭。14岁时因家贫辍学。当过药剂师学徒和家庭教师。他曾在柯尼斯堡和柏林攻读语言学和历史。1881年被聘为自由主义的《德意志帝国日报》主编。后来从事专业创作。

苏德尔曼是自然主义戏剧家,一度与豪普特曼齐名,但同时也引起很多争议。人们认为他的戏剧批判资产阶级的道德和处世态度思想深度不够,而对话精练和情节紧凑是突出的优势。他的成名剧作《荣誉》(1890)反映资本主义社会贫富之间的矛盾。《所多玛城的末日》(1891)鞭挞柏林资产阶级社会的骄奢淫逸。《故乡》(1893)写一位觉醒的女歌手与保守狭隘的社会环境的冲突。

苏德尔曼的小说继承了德国现实主义传统,大多以东普鲁士和立陶宛的民间生活为题材。他的作品真实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情节富于戏剧性。长篇小说《忧愁夫人》(1887)是一部“教育小说”,写一个农家之子的一生,反映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其他成功之作如短篇小说集《立陶宛故事》(1917),长篇小说《猫径》(1889)和《疯狂的教授》(1926)等。

豪普特曼

豪普特曼,1862年11月15日生于德国东部西里西亚的上萨尔茨布伦。他曾当农民,学过雕塑,在耶拿大学听过着名自然科学家海克尔的讲课,这对他后来接受自然主义文艺思潮有一定影响。他后在罗马从事雕塑创作,在德累斯顿和柏林继续大学学业。

1885年豪普特曼与一富商女儿玛莉·蒂内曼结婚,定居柏林郊区的埃克纳,开始文学创作,发表短篇小说《狂欢节》(1887)和《铁道守路人蒂尔》(1888)。1889年,第一部剧作《日出之前》在柏林自山舞台首演成功,作者成为德国自然主义戏剧的代表人物,这出戏也成为德国自然主义戏剧的范本。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他的重要剧作相继问世。19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豪普特曼一方面为战祸而忧虑,另一方面对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认识不清,错误地以为德国是在抵抗“外来势力”。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发表公开信要求他谴责德国发动的帝国主义战争,被他拒绝。

战后,豪普特曼在公开演说和文章中,表示拥护德国第一个共和国。他受到了魏玛共和国授予“德国精神界的代表”的荣誉,接受了勋章。维也纳造型艺术学会授予他荣誉会员称号,普鲁士作家协会任命他为会员,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市授予他歌德奖金。豪普特曼主张统一和人道主义,在政治上采取不介入党派斗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