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1961200000027

第27章 解放区文学(3)

解放区报告文学具有鲜明的特点。此时,先是一场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战斗,接着是关系到中国的两种命运的伟大历史决战。而解放区,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扭转乾坤的根据地,是当时走在时代前面的地区。这种历史条件极有利于报告文学的繁荣兴盛。这时,许多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都写报告文学。其侧重点是表现解放区军民在党的领导下的英勇斗争事迹和解放区的新社会生活。由于事迹感人、描写真切,有其独具的魅力。当时一些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的小说,其实更象报告文学。周而复、华山、刘白羽、黄钢等都在创作上取得显着的成就。

解放区报告文学是伟大历史的记录。它较之新闻报道要细致、具体得多,而且是艺术化了的。它较之小说又具有反映现实及时性、广阔性和更有真实感等优越性。因此,确有别的文学体裁所无法取代的作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历史画面,有许多被保留在报告文学中。如果缺了这样一个文学样式,从全面、真实地表现那个历史转折时期来说,将会是很大的遗憾。

《冀中宋庄之战》(周游)记述冀中平原我八路军两个连的战士依据一座孤立的村庄,对抗2500多装备精锐的日军,坚持战斗14小时,最后胜利突围。这次战斗歼灭日冀渤特区司令官坂本旅团长以下1100余人,自己仅伤亡73名,创造了1942年冀中反“扫荡”中神迹般的战役。作者说;“复写由血肉所创造的如此雄奇壮伟的场面,是难以圆满传达出它本身的完美性和生动性的。”但它毕竟让我们看到了人民军队那无私无畏、英勇善战的英雄事迹,直到今日仍有巨大的振奋人心的力量。这虽是一次小战斗,却具有典型意义,可以以小见大地反映抗日战争中我军的战斗业绩。华山的《窑洞阵地战》,记述着名的山西武乡窑洞保卫战,从另一方面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民抗战的雄伟风貌。

《李家沟反维持记》(袁潮)、《碉堡线上》(华山)则描写特殊形式的对日斗争。前者记述了20世纪40年代初河北邢台一个村庄的群众惩处汉奸保长,搞假维持,直到组织民兵,拔掉敌伪据点的全过程。后者是写武工队斗争的,通过一位游击队长在敌占区神出鬼没地活动,甚至他负了伤可以住进日寇的医院养伤而不被发觉,表现了人民武装的极富传奇性的神奇事迹,使人对这些英雄深为敬佩。战争的力量来源于人民群众,不少报告文学记述了生动的军民血肉关系。

《“不要杀他!”》(韩塞)记述八路军某部路过新解放区栾平县时,因群众不了解八路军而逃散。副班长、战斗英雄郭桂生为动员民夫追赶百姓,鸣枪三响以示威吓,不幸打死山上的青年农民王华亭。按照军纪,部队决定将郭桂生就地枪决。临刑之际,突然全场百姓都站立起来,华亭之母首先喊出:“不要杀他!”她摔倒在地,用膝盖爬上前去抱住郭桂生。全村群众强烈要求留下他来杀敌人。当时如坚持原判,便会违背群众意愿,因此部队领导临时决定赦免了郭的死刑。这篇报告文学比起同名的歌剧更具有感人的力量,当年不知多少革命同志为如此深明大义的百姓和军民间骨肉般的深情而激动得热泪盈眶!

刘白羽、吴伯箫等合写并由周而复执笔的《海上的遭遇》,则记述新四军51名干部从海上赴延安学习时,遇到敌人三艘巡逻艇的追击,遭受惨重牺牲,人人刚强坚毅,绝不屈服。

白朗的《八烈士》记述了东北抗日联军8位女战士,被敌人包围后一起英勇地跳入牡丹江,宁死不当俘虏的浩然正气!报告文学既描写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伟大胜利,也写了为取得这胜利所付出的牺牲。

在解放战争期间,报告文学首先也是注重反映战争的进程。反映东北战场上的英勇斗争的,有华山的几篇报告文学,其中《英雄的十月》是写辽沈战役的。华山的作品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写出了在全国胜利前夕部队的高昂士气、强烈而急切的求战心情、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他的许多篇章虽然只是大笔勾画,却保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是一曲曲响彻云霄的战斗凯歌。刘白羽也写了不少报道东北战场情况的作品,出过《环行东北》和《历史的暴风雨》两个集子。

《红旗》是写辽沈战役中解放锦州一役的,同样记录了许多战斗英雄的事迹。刘白羽的作品有自己独特之处,与当时一般注重事件完整和人物描写的报告文学比较起来,他的作品更接近新闻报道。文中常加入作者的议论,夹叙夹议,或带有政论性,或抒情意味很浓。如《红旗》开头是这样的:“在火线上,发动总攻那天崩地裂的一刹那,我看见一个战士高举着红旗向前奔跑。红旗迎风飘展,鲜明耀目。红旗是我们无数英雄的鲜血所创造出来的!它象征着奔腾的热血,无上的荣誉,以及新中国的光明,红旗到哪里,胜利就到哪里。”刘白羽常能从所报道的事件中发掘其蕴含的政治意义,把自己的政治激情与之糅合在一起,形成了他的作品所特有的政治抒情色彩。

《光明照耀着沈阳》写沈阳初解放的头几天,人民欢欣鼓舞地迎接解放,反映党以高效率的工作迅速建立城市的正常秩序并恢复生产,“在一阵狂风暴雨似的军事胜利之后,这是一阵舒适的春风化雨”,表现了无产阶级管理国家的高度才干。这篇报告文学在解放大军接连解放中心城市的时候,曾发生广泛的影响。

其他较重要的作品还有:描写王震率领359旅南下北返、艰苦战斗的《四十八天》(李立)、《八面山中》(陈祖武)和报告文学集《南下记》(周立波),描写刘邓大军的《挺进大别山》(曾克);记述华东部队于孟良崮战役歼敌王牌74师的《飞兵在沂蒙山上》(韩希梁)和记述淮海战役的《六十八天》(韩希梁)等。由于战争的特点,许多报告文学既表现了农民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又写了农民在战争中接受无产阶级教育、经受锻炼的情况。同样写孟良崮战役的《一支运输队》(洪林),是表现一支民工队伍为前方运粮的过程。这些农民离开家乡,远途跋涉,历尽艰辛,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他们身上不免带有某些弱点,如散漫无纪律、不愿远离乡土,有的还半途开了小差。但整个运输过程也就是他们不断自我教育的过程。绵延不断的进军队伍大开了他们的眼界,使他们看到了人民力量的伟大;从被蒋军蹂躏过的村庄,认识了反动派的本质,激发了阶级仇恨;而艰难的运粮过程,使他们经受了战争的严格锻炼。等到任务完成时,这支队伍的思想面貌也大为改观了。这些普普通通的群众,没有豪言壮语,甚至不大会用政治词汇,然而,正是他们把中国农民的淳厚朴实、刻苦耐劳、忠实诚恳的美德,发扬到了新的高度。苗康的《老子英雄儿好汉》,则通过农民出身的父子在部队中的巧遇,写出了农民与军队的关系。父子不相认是因为阶级压迫使骨肉分离。而在祝捷会上一家的团圆,则说明只有跟随党拿起枪杆子,才是求解放的唯一道路。这篇报告文学只要稍事加工便是很好的小说,它与建国之初完成的话剧《在战斗中成长》(胡可),在题材、主题、情节上有某些相近之处。

与战争题材相比较,农村的变革在报告文学中就显得太少了。这方面的题材让给小说、诗歌了。朱襄的《天水岑群众翻身记》,具体记述了群众翻身斗地主的过程,可以当作活的历史来读,算是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解放区报告文学的另一重要特点,是记述了一大批劳动人民中的先进人物、民族英雄、伟大的共产主义者。作家并没有把他们当作艺术典型来塑造,只是为他们的思想、人格、品德、行动所激动,从而产生了记录他们的事迹并表彰他们的强烈冲动,因此写得都十分朴素、本色。但这些形象实不比小说、诗歌中那些正面的典型人物逊色,而且更具有独特的感人力量。

如果说解放区创作中对新人物的塑造不及一些旧人物或转变人物生动、厚实;那么,报告文学中一般不存在这种弱点。以对新鲜事物反应敏感为特点的报告文学,表现先进的新人物是它的突出优点。有的描写从普通农民中成长起来的先进人物,如丁玲的《田保霖》、马烽的《张初元的故事》等;有的记载震动一时的着名英雄人物,如白朗记述东北抗联女英雄赵一曼生平的《一面光荣的旗帜》;有的表现党和军队的高级领导干部,如黄既的《关向应同志在病中》,写出了关向应同志对革命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德,也写了他的丰富的精神生活和高度的文化素养。

在这方面,周而复的《诺尔曼·白求恩片断》堪称是最有代表性的优秀报告文学。这个时期周而复曾写过《晋察冀行》、《东北横断面》、《松花江上》等集子。在《诺尔曼·白求恩片断》中,他用十分朴实的文字,通过生活片断,塑造了一个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奔腾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热血的国际主义战士形象。而且,的确把白求恩大夫的个性特征很鲜明地凸现出来了。写先进人物当然要写他的先进事迹,但此文所记的事迹只能是白求恩做出的,而不是其他先进人物的。写白求恩当然要写他精良的医术,但目的是透过这一点使读者看到一颗火热的心,看到一个具有浓烈阶级情谊的活生生的人。白求恩为战士被锯掉了肢体而痛心惋惜,说:“这是生命啊,在海洋,在日光中,至少是100万年的变化史呀!”这是一个医生、生物学家所特有的语言,多么富有个性特征。它也写细节,如别人走路遇到少了一层台阶是跳下去,白求恩却搬了一块石头垫上,说:“这是伤病员要走的路,应该给他们铺好。”一件小事见精神,通过细节把人物写活了。白求恩责备同志也许过于苛刻,态度有时也不大讲究;但由于都能通过一言一行传达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感到他的可亲可爱。

解放区报告文学作品虽然各有其风格,但也呈现出某些共同性的艺术特征。由于作者大多是事件的亲历者,因此往往对所反映的人与事饱含着炽热的充沛的感情,只用比较朴实的文字便能把事件写得有血有肉。语言上比起过去的报告文学是大大地口语化、通俗化了。而且多少受到此时小说艺术民族化趋向的影响,在结构上也注意了事件的完整性、连贯性,叙述多于描写,使人感到是中国人在说中国事了。因此,它虽是外来形式,却较快地在群众中普及、推广开来。它的作者队伍具有较广泛的群众性,作品在群众中的影响也相当大。解放区的报告文学标志着现代报告文学的最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