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1961700000008

第8章 中世纪作品(3)

作者指出民族危机的根源既非敌人的强大,亦非神的意旨,而是王公之间的内讧。他呼吁王公团结一致,共同对敌。按照作者的理想,基辅大公被写成一个捍卫全罗斯利益的英明统治者。

史诗所表现的爱国主义思想在当时具有现实意义,马克思指出,“这部史诗的要点是号召俄罗斯王公们在一大帮真正的蒙古军的进犯面前团结起来”。对于伊戈尔,作者一方面谴责他贪图个人荣誉和孤军出征的轻率行动,同时又歌颂他敢于抗御敌人的英雄气概。在作者笔下,伊戈尔的远征不仅和人民有血肉联系,而且和罗斯土地也息息相关。不论伊戈尔出征、战败,还是逃回罗斯,罗斯大地上的飞禽走兽、花草树木甚至山川日月都竞相分担他的欢乐与忧伤,从而加强了史诗的爱国思想和抒情气氛。

作者虽将自然万物当作有灵之物,但表现了基督教思想。马克思说:“全诗具有英雄主义和基督教的性质,虽然多神教的因素还表现得非常明显”。

这是一部抒情与叙事相结合的作品。许多形象显然取自民歌,并富有民歌的象征意义。雅罗斯拉夫娜的哭诉源于民间的哭丧曲。人与自然的天然联系,多神偶像的崇拜,反映了当时人民的诗学观点。

作品中运用象征、哭诉、比喻等修辞手法,显然渊源于民间创作。

《伊戈尔远征记》在俄国文学史上有深远的影响。15世纪初的名著《顿河彼岸之战》,无论在总的布局或对史料的处理上,都显然从《伊戈尔远征记》中得到借鉴。其后,普希金、雷列耶夫、勃洛克等诗人也明显受到它的影响。

尼贝龙根之歌

《尼贝龙根之歌》是德国13世纪用中古高地德语写的英雄史诗,大约产生于1198至1204年之间。作者不详,根据书中内容推测可能是奥地利人,骑士出身。

全诗共有39歌,2379节,9516行。分上下两部,上部称《齐格弗里德之死》,下部称《克里姆希尔特的复仇》。

主要内容是:尼德兰王子齐格弗里德早年曾杀死巨龙,占有尼贝龙根族的宝物。他向勃艮第国王巩特尔的妹妹克里姆希尔特求婚。巩特尔在他的帮助下打败撒克逊人,娶得冰岛女王布伦希尔特为妻,然后同意他与克里姆希尔特结婚。10年后,夫妇二人回勃艮第省亲,一次姑嫂发生争执,布伦希尔特得悉巩特尔是依靠齐格弗里德的力量才娶得她,感到受了侮辱,唆使巩特尔的侍臣哈根杀死齐格弗里德,并把他所藏的尼贝龙根宝物沉入莱茵河。13年之后,克里姆希尔特为了复仇,嫁给势力强大的匈奴国王埃采尔。又过了13年,她设计邀请巩特尔等人来匈奴国相聚,指挥军队对他们大肆杀戮,最后抓住哈根,命他说出尼贝龙根宝物的下落,遭到拒绝,于是杀死巩特尔和哈根。她最后也死于部下之手。

这篇史诗源于民族大迁徙后期匈奴人和勃艮第人的斗争史实。据史料记载,437年勃艮第国王巩达哈里和他的氏族被匈奴人消灭;453年匈奴国王阿提拉,即传说中的埃采尔,与希尔狄克结婚,于新婚之夜死去。希尔特是日耳曼少女的名字,史学家因而认为这是日耳曼少女为了复仇而杀死匈奴国王。这两件事就被联系在一起。

此外,史诗还吸收了其他的传说和故事,关于齐格弗里德的描写可能取自西古尔德的传说。据传西古尔德是古代战神奥丁的后代,遍身鳞甲,刀枪不入,只有背上一块地方可以致命。布伦希尔特的素材来自以抢婚为题材的古代北欧传说。希尔德布兰特和狄特里希则是狄特里希传说系统中的人物。神父庇尔格里姆在历史上确有其人,971至991年曾任帕绍教区的主教。

但这部作品所体现的是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主要人物从部落的荣誉转而重视骑士的荣誉,封建社会的夫妻之爱超过了古代日耳曼氏族的血缘之情,原始社会中亲兵对首领的忠诚则以采邑制度中臣属忠于君主的形式出现。而对神父庇尔格里姆的描写说明了基督教给这部英雄史诗又涂上一层宗教色彩。

《尼贝龙根之歌》的韵体独具一格,亦称为尼贝龙根诗体。每4长行为一节,每一长行中间用一停顿分为两短行。每节前3行中每行有7个扬音,第4行有8个扬音。为了便于朗读,采用脚韵,每两行一韵。但由于多次加工改动,有些段落也用了头韵,因此亦可称混合诗体。

《尼贝龙根之歌》是中世纪德语文学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它在古代德语文学中占有突出地位,已翻译成多种文字,其中包括汉语。

平家物语

《平家物语》是日本中世纪著名历史演义小说,原为琵琶法师演唱的台本,曾出现过200多种版本,经过整理校勘而成为现在的13卷本。

据《徒然草》载称,相传为13世纪初信浓前司行长所著。平安时代末期,封建武士集团势力上升,从1156~1185年,平氏和源氏两大武士集团之间发生了激烈的战争。

《平家物语》按年代次序,从平氏起家到平氏成为天皇外戚,从平氏与源氏相争到平家军全部被歼,从平氏拥戴的幼帝安德天皇之死到天皇母亲出家为尼,记述了日本社会处于重大转折时期这段历史。源氏胜利后,开创了历时700年的由将军掌权的镰仓幕府政治。

《平家物语》包含着佛儒的因果观和道德观,还贯穿了新兴的武士精神。它是镰仓时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埃达

《埃达》是古代冰岛神话传说的总称,有老埃达和小埃达之分。老埃达亦称“歌体埃达”或简称“埃达”,是冰岛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冰岛主教勃里尼奥发现了13世纪后半叶的手抄本,认为是冰岛学者塞蒙德所编,故称之为“塞蒙德埃达”,实际上它是长期口头流传的民谣,其产生无从查考。

老埃达就体裁而论,有预言诗、教谕诗、也有神话故事诗和纯粹的叙事诗,包括14首神话歌谣和21首英雄歌谣。

神话歌谣的内容是基督教前的多神教故事,最重要的是《女法师的预言》,反映了氏族社会末期的生活。英雄歌谣大部分以南日耳曼传说为主,反映了4~6世纪的历史事件。埃达比其他日耳曼叙事作品更古老,包含了萨伽的某些内容,也是德国史诗《尼伯龙根之歌》和《谷德伦》的来源。

“小埃达”是冰岛诗人和编年史家斯诺里·斯图鲁松的作品,又称“斯诺里埃达”。写于1222~1225年,包括3个部分和一篇序言,就其内容讲,很像一部诗歌教科书。

第1部分《居尔维的幻象》,包括古代异教神话综述,其中有的已见于老埃达。第2部分《诗歌语言》更像是诗歌理论,不过援引了许多神话和英雄传说。第3部分《格律一览》是斯诺里本人的一首长诗,内容是讴歌挪威诸王。

列那狐的故事

《列那狐的故事》是中世纪法国民间长篇故事诗。

从12世纪中叶到13世纪末,在欧洲,特别在法国,以动物为“人物”的叙事诗十分盛行。这些诗与寓言不同,其中的动物不但高度个性化、人格化,而且被赋予人的社会属性,犹如人在现实社会中分属于一定的阶级。这些诗假托写动物世界的故事,实际上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就是《列那狐故事》。

《列那狐的故事》的基本情节出自佛兰芒的教士尼瓦尔于1152年用拉丁文写的长诗《伊桑格里谟斯》、法国中世纪女诗人玛丽·德·法兰西的寓言以及犹太人佩得罗·阿尔丰斯于12世纪初叶写的东方故事集《教士戒律》。《列那狐的故事》包括1175至1250年间在法国产生的许多以列那狐为主人公的八音节的法文诗篇,计达2.5万行。

这些诗篇质量参差不齐,是民间流传的集体之作,其作者大部分已无从查考,现在确知的只有3人:皮埃尔·德·圣克鲁、里沙尔·德·利松和拉克鲁瓦昂布利的一位神父。这些诗原来各自独立,直到法国现代学者吕西安·富莱将它们按情节顺序编为27个分支,才有了完整的体系。

在《列那狐的故事》里,昏庸的狮王诺勃勒影射国王,雄狼伊桑格兰等强大的动物是豪门权贵,雄鸡尚特克雷等小动物是平民百姓。

中心角色列那狐是新兴市民阶级的代表,它一方面欺凌和残害平民百姓,另一方面为了保存和发展自己的势力而和大动物勾心斗角,甚至向狮王挑战,并且总能以其狡黠战胜对方。以列那狐和伊桑格兰狼的斗争为主要线索,作品生动地展示了中世纪法国封建社会各种力量矛盾和斗争的错综复杂的情况。

对封建阶级的无情揭露和嘲弄,出色的喜剧手法,使《列那狐的故事》充分体现出法国中世纪市民文学的独特风格,历来被看作法国古代文学遗产中的珍品。不仅在法国有许多续作,在欧洲一些国家也不乏仿作,歌德的《列那狐》就是一例。

蔷薇园

《蔷薇园》又译《玫瑰园》是波斯诗人萨迪的代表作。

《蔷薇园》是一部箴言故事集,体例是散、韵文兼诗体。以散、韵文记故事,以诗句阐发哲理。全书共分8章:1.记帝王言行;2.记僧侣言行;3.论知足常乐;4.论寡言;5.论青春与爱情;6.论老年昏愚;7.论教育的功效;8.论交往之道。

第8章全是箴言警句,无故事,其余7章共计171个小故事,涉及到的人物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几乎囊括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勾勒了一幅当时社会生活的世俗图画。每章的内容从篇名便能得知大概,但作者的着眼点并不在故事本身,而是以故事来阐述自己的思想,因此每个故事都很短小精练,没有复杂曲折的情节。

萨迪云游四方30年,对社会动荡不安带给人民的灾难有切身体会,亲眼目睹了下层人民生活的各种不幸,因此他希望能建立一个和平安宁的社会,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他把这种希望寄托于有一个公正贤明的统治者。

因此《蔷薇园》中有很多故事是为统治者总结治国的经验教训,为统治者开出一付治世良方,指出“要长治久安应放弃暴政实行仁政”,“暴君绝不可以为王,豺狼决不可牧羊;国王对人民任意榨取,正是削弱国家的根基”。归根结底这也是其仁爱思想的体现。

在这些故事中萨迪谴责暴君,让统治者引以为戒;歌颂贤王,为统治者树立榜样。更难能可贵的是萨迪看到了人民的作用,指出“天下的得失在于人心的向背”。萨迪有时把统治者比作牧羊人或园丁,把人民比作羊群或果园,指出牧羊人或园丁应爱护羊群或果园。这既反映了萨迪的仁爱思想,也反映了他具有历史局限性的正统思想。

尽管在今人看来《蔷薇园》中有些故事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已显陈旧,但我们不应对古人过分苛求,而应当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蔷薇园》的精华即是萨迪的仁爱思想。仁爱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准则,只有做到这一点,社会才能安宁,人们才能安居乐业,人类社会才能进步,这是古今皆然的真理。在萨迪之前,几乎所有的苏菲文学作品都带有浓厚的出世色彩,而萨迪却以苏菲思想为本,倡导具有强烈人世精神的仁爱思想,这正是其伟大之处。因为人生活在世上,首先应是世俗的,应先做人,爱人。

因此,萨迪的《蔷薇园》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影响十分深远,人们也因此尊奉萨迪为导师。从17世纪起,《蔷薇园》相继译成各种欧洲文字,传播十分广泛。在中国,早在14世纪,《蔷薇园》就成为中国穆斯林的波斯文教材。1948年,《蔷薇园》由王静斋阿訇从波斯文译成中文,名为《真镜花园》。现流行的中文译本是水建馥先生1958年从英译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