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活在当下最美:把握当下,过幸福人生
1963800000005

第5章 与我一起寻找当下(2)

一块小小的绿色蜡版,成就了一个伟大的诗人。其实,人生就好像这块小小的蜡版。我们总是会受到这样那样的限制,比如环境、空间、年纪、能力或是金钱等等。我们必须在规定大小的蜡版上生活、工作,甚至日复一日地做重复着同样的行为。

这块蜡版就是当下,不管它大也好,小也好,都是属于你的当下,这一点无可改变,你只能在这一小块空间书写人生。

如果你总是抱怨自己所受到的限制,可能会把眼光投向无限广阔的天地,不错,周围的景色确实值得向往,确实令人垂涎欲滴。

然而,除了向往外,你还能做些什么?不过是用幻想暂时满足了自己的心理需求,但你的“小蜡版”上却是空空如也,一个字也没有写下。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一辈子过去了,你的“小蜡版”上还是什么都没有。当你回忆起一生时,会发现竟然没有一个值得记忆的瞬间,没有一个真实的刹那!

倘若你没有抱怨,在限制范围之内将工作做得出色,将生活过得精彩,那就等于把握了每一个当下,拥有真实、丰盈的人生。当有朝一日你回头审视自己的人生时,会蓦然发现,那块“小蜡版”在不知不觉中变大了、变美了,而此时此刻的当下,也比原来的当下更加幸福了、美满了!

有一些人甚至受到的限制会比其他人更多,比如身有疾病或残疾的人。《生命历险》的作者布雷肯里奇·埃利斯,他在幼年时就患上脑膜炎,一生是在轮椅上度过的。有一年的时间,埃利斯因为疾病的折磨,几乎什么也看不见,整日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

上帝似乎对埃利斯很苛刻,给了他一块小得不能再小的“小蜡版”,但是埃利斯却在这块极其有限的“小蜡版”上,写下了丰盈的人生传奇。他用了将近40年的时间学习写作,学习乐观、开朗地面对人生。他说:“我发现,我所了解的快乐,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都能实现。”

最终,他成功了,他在苛刻的条件下取得了很多健康人都比不了的成就。埃利斯是如此,霍金、张海迪以及无数我们知名的或是不知名的人皆是如此。

这就是当下的力量!不管当下的一刻有多么糟糕、多么不堪,只要你肯用心对待,不懈追求,就能创造出奇迹,就能在有限的空间描绘出无限美好的风景。

把心从四面八方收回来,聚焦在当下。当你寻找到当下的力量时,连上帝也会对你让步的。

4.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每个人都有未来,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未来究竟是什么,谁也无法预知。常有人夸下海口说“明年我一定会如何”、“十年后我一定会做到某种程度”。这种自信与美好的愿望是难能可贵的,但对于未来,你应该有所节制,不能夸夸其谈,因为事实将会怎样还是一片空白。这正如《圣经》箴言第二十七章所说:“不要为明日自夸,因为一天要生何事,你尚且不能知道。”

我曾经也犯过这样的错误,对于一部稿子,我信誓旦旦地说多少天内一定能完成。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在这些天内,我用了一天处理突发事件,而又有三天发了高烧。最后到了交稿时间,和约定的字数还相差甚远。面对别人的质问,我无言以对,只得一再地把责任归结在“意外”二字。

其实我心里明白,责任应由自己承担。谁让我对无法预知的明日自夸呢?

有信心的人不会自夸,也无须自夸,他只会在行事中显示自己的能力。人应该把握住自己的嘴和心,不要口若悬河、不着边际地吹牛,更不要真的在心中这样认为。

同样的道理,你不仅不应该为明日自夸,也不应该依赖于明日,因为当下就在今天,就在此时此刻。有些时候,当下做和明天做没什么不同,那么为什么不立刻去做呢?这样才不至于在变幻无常的时间中,遗忘当下时刻,才不会被时间拖累了奋进的步伐。

安东尼·吉娜是纽约百老汇中最年轻、最富盛名的演员之一。年轻的时候,她是大学里艺术团的歌剧演员,梦想着大学毕业后先去欧洲旅游一年,然后要在百老汇成为一位优秀的主角。

第二天,吉娜的老师找到她,问道:“你去欧洲旅行完以后去百老汇,与毕业后就去有什么差别?”

吉娜仔细一想,对啊,去欧洲旅行有什么用?并不能帮自己争取到在百老汇工作的机会。

老师又问她:“你现在去与一年以后去有什么区别?”

吉娜想了想那个金碧辉煌的舞台,情不自禁地说:“那好吧,我准备一个星期,然后就出发。”

老师还是不停地追问:“你要准备些什么?所有的生活用品在百老汇都能买到,为什么要等一个星期?”

吉娜明白了老师的意思,她点点头说:“好,我明天就去。”

这时老师才赞许地点点头说:“我马上帮你订好明天的机票。”

就这样,在老师的督促下,吉娜第二天就起程,飞往心中的舞台——纽约百老汇。

当时,百老汇的制片人正在酝酿一部经典剧目,几百名各国演员前去应征主角,要从中挑出十几名候选人,然后再让他们按剧本的要求表演一段主角的念白。

吉娜到了纽约后,并没有像其他演员一样去做头发、买新衣服,而是费尽周折从一个化妆师手里拿到了将排的剧本。这以后的两天中,吉娜闭门苦读,悄悄演练。

初试那天,当其他应征者都按常规介绍着自己的表演经历时,吉娜却要求现场表演那个剧目的念白,最终以精心的准备出奇制胜。

就这样,吉娜来到纽约第三天,就顺利地进入了百老汇,穿上了她演艺人生中的第一双红舞鞋。

人生就是这样不可思议,当你为明日夸下海口时,可能根本无法实现;当你依赖于明日时,会有无限个明日将你拖垮。只有将智慧与行动都付诸当下时,你才能有可能实现梦想。

不要再追问什么是当下?在你追问的时候,已经有无数个当下悄悄溜走。此时便是,此刻便是!将你的心力聚焦于此吧,你会拥有可以托起世界的力量!

5.在心中放一座祈祷钟

记得曾经在法国的画展看过一幅名叫《晚祷》的油画,它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

在那幅油画中,有一个农民正在收割田地里的小麦,就在这时,从远处的教堂里,传来了一阵悠扬的晚祷钟声。

于是那个农民暂时停下了手中的活,静静地倾听,脸上的神情静谧祥和。

多么美的一幅画啊!它的美不仅在于色彩与布局,更在于意境。当农民在劳作的时候,忽然间听到了神圣的晚祷钟声,它在远处召唤着每一个有心的人,让他们从手中的工作中升华出来,体会到宁静而超脱的意境。它不仅感染了画中的农民,也感染了每一位观画的人。

我不知道在某个国家的某个小镇,是否当真有这样一个农民,在悠扬的晚祷钟声中畅游,但这种美好的意境,却是每个人都可以享有的。

在我们人生中的某个时刻,很可能会遇到某种声音、某个画面,犹如这晚祷钟声,使我们的心在顷刻间变得澄明,变得超然而喜悦。

这种美妙的时刻,就是当下。

对于更多的人来说,生活中没有晚祷钟声,没有佛号灌顶,甚至连提点自己的人都不存在,但这有什么关系?只要专注于当下的事物,就会自然地超脱纷乱的干扰,即使没有神迹,也会安然自在,不会迷失方向。

网球健将海伦·威尔斯·穆迪,曾经在温布尔顿公开赛打得很艰难,几乎落败。然而,最后她奇迹般地打败了对手,最终登上了冠军宝座。

有人问她:“在将要落败的一瞬间在想些什么,有什么感受?”

她想了想,微笑着回答说:“哪里有时间想什么感受?我只是在想如何打好下一个球,怎么把对方击败!”

是的,在比赛的当下,如果想着比赛后胜利的情景,想着鲜花与掌声,或是想着失败的结果,想着如何应对记者的采访,又怎么能专心地发挥自己的技术,开发自己的潜能呢?那样做的后果无疑是惨痛的失败。

在那场比赛中,恐怕海伦不会听到晚祷钟声,自然不会因此而超脱,但她有自己的心力,有排除干扰,集中意念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起到和晚祷钟同样的作用,使她可以自控,可以超越对胜利的期待和对失败的沮丧。

能够不被情绪控制的人才拥有把握全局的能力。

曾有一个朋友问过我相关的问题:“怎样才能快乐、解脱,使自己过得更好一些?”

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做当下事。”

“如果当下是很不好的情绪,我也要专注于它吗?那岂不是更不快乐?”她问。

“是要做当下事,而不是被当下的情绪困扰。要将生活具体化,而不是虚幻化,情绪就是虚幻的。”

“人生活着如果没有情绪那不是跟机器一样了?”她又问。

“每个人都有情绪,这是在所难免的,但不能永远被它牵着鼻子走,否则就会跟它纠缠不清,反倒失去了当下。”

“所以,活在当下是要做具体的事,通过事情而感知世界,最终达到平和喜悦的境界,而不是凭空地纠结于某一种情绪上。”

其实晚祷钟声就是在调节人们的情绪,使人能够在悠扬的听觉享受中达到心灵的宁静。但是生活中并不是时时刻刻都会有来自外界的帮助,更多的时候需要自己的帮助,用自己心中的晚祷钟声来平息所有的情绪。

试着在心中放一座祈祷钟,当失意、沮丧、痛苦的时候敲响它,让它引领心绪回到当下的一刻,回到迸发力量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