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自己对了,世界就对了
1964000000020

第20章 即使没有人鼓掌,也要优雅地谢幕(1)

如果没有人相信你,那就自己相信自己;如果没人欣赏你,那就自己欣赏自己;如果没人祝福你,那就自己祝福自己。用心去触摸属于自己的阳光,用爱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天地。当自己学会珍惜自己,世界才会珍惜你。

01.像断崖上的野百合,骄傲地盛开

人的一生有很多个感觉好极了,也会经历很多个感觉糟透了,不过其实这些都没什么。不用看得很重。很多年以后,当你回忆过去的时候,我敢保证,那些好极了和糟透了的时刻你都会记不清,唯一真实和让你骄傲的是你挺胸抬头走过的人生。

--安东尼

在人迹罕见的山谷断崖上,有一株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它与周围的杂草没什么区别,但它心里有个声音一直在提醒自己:"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总有一天,我要开出美丽的花朵,来证明自己。"

不屑与嘲笑,从未间断过。附近的杂草总是带着讥讽的语气说:"瞧它呀,明明就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上长瘤了。"尖酸刻薄的话总是那么刺耳,野百合只当听不见。

偶尔,有蜂蝶鸟雀飞过,温和地劝说百合不要白费力气了,生在这断崖边上,就算真的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也不会有人来欣赏。百合坚信自己的使命,它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为了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在野草与蜂蝶的嘲笑声中,百合努力地吸收阳光雨露,积蓄着内心的能量,不放过任何一个成长的机会。终于有一天,它开花了,它那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风景。

几十年后,许多人不远万里赶来这里,欣赏百合花。许多孩童跪下来,嗅着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这从未有过的美丽,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最纯洁、温柔的一角,所有人都感动得落下泪来。那里,被人们称为"百合谷地"。

故事源自台湾作家林清玄写过的一篇散文--《心田上的百合花开》。只是一株小小的野百合,却演绎出了一段美丽而动情的故事;只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生命,为了实现梦想,显出了别样的执着与坚强。

为了在断崖上开出美丽的花,野百合必须与其生长的环境抗争,而野草的讥讽嘲笑、蜂蝶的鄙夷不屑,更是生活赋予它的严酷考验。不管有没有人支持,有没有人欣赏,它只记得自己内心的声音:我要开花!就算没有人看见,没有人欣赏,没有人喝彩,我还是要开花。

大学时,她学的专业是建筑,这也注定了工作后的她,不能像平常女孩那样享受悠闲的生活,穿着美丽的衣服。陪伴她的,是密密麻麻的图纸和工具书;出入的场合不是写字楼,而是建筑工地。

年轻时,身边的朋友经常会举办一些小聚会,但她都以工作忙为由推脱了。渐渐地,大家也都发现了,她除了工作忙,还得经常给自己充电。出于理解和尊重,朋友们也不便再打去扰她。

别人在聚会狂欢的时候,她一个人在闷头看书;她比谁都清楚,在一个男性为主导的行业里,若不付出极大的努力和耐力,容易被忽略、被淘汰。她将节省下来的所有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

她成了集团里最努力的女孩,她成长的速度超乎了同行的想象。不到十年的时间,她从底层一路升到了集团的高层干部,并在公司竞标到一个庞大的工程后,被赋予总工程师的重任。同行们目瞪口呆,一个三十出头的年轻女人,真的可以担此大任吗?就连那些曾经与她合作过的同行,都有些迟疑。

不解释,是她的一贯作风。大家的担心是有道理的,这个庞大的工程几乎每天都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让人忙得没有丝毫的喘息时间。随着工程进度的加快,问题也越来越多。她每天东奔西走,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射在工地上,丝毫不敢怠慢。

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一座崭新的建筑拔地而起,它就是为世界所瞩目的--水立方。而它的总工程师,就是这位年轻的女工程师,陈蕾。

那段无人喝彩的人生,犹如一条没有花香的小路,看起来不禁让人觉得有些冷清。然而,陈蕾在巨大的压力下,从容地走了过来。哪怕周围的人都在怀疑她的能力,她都没想过放弃。她知道,没有鸡鸣,黎明依然会到来;没有赞美,鲜花依旧芬芳;没有喝彩,人生依然可以耀眼。只要坚守内心的信念,对美好生活充满希望,纵然漫长的跋涉途中没有花香满径,也阻挡不了她前行的脚步。

漫漫长路,有没有人喝彩真的不重要,因为谁也无法保证人生的每一旅途都会有人陪伴,有人欣赏。若能在人前盛开再好不过,若没有这样的机会,那也不必消沉。就像断崖上的那一株野百合,即便身处无人问津的角落,也要勇敢而骄傲地盛开。

02.懂得享受独处的人,从不孤独

在这喧闹的凡尘,我们都需要有适合自己的地方,用来安放灵魂。也许是一座安静宅院,也许是一本无字经书,也许是一条迷津小路。只要是自己心之所往,都是驿站,为了将来启程不再那么迷惘。

--白落梅

席慕容说过:"一个人的世界,很安静,安静得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和心跳声。冷了,给自己加件外套;饿了,给自己买个面包;病了,给自己一份坚强;失败了,给自己一个目标;跌倒了,在伤痛中爬起并给自己一个宽容的微笑。"

其实,独处从来不是一件可怕的事;真正可怕的是,从来不懂得享受独处的时光。

心理专家正在做心理辅导,聆听者都是一些为生活和工作所困扰的人。这是第一堂课,专家简单地自我介绍后,就让所有人安静地坐20分钟,感受心理的变化。

Susan是在座的听者之一。四年前的那一场错爱,让她对爱情彻底灰了心,为了转移注意力,她愣是把自己变成了工作狂和派对狂。白天是风光无限的职场女达人,晚上则是在酒吧买醉的夜归人。

有人羡慕她活得自由洒脱,却没有人知道盛宴之后她的空虚与落寞。她从来没有告诉过别人,自己是一个多么害怕孤独的人。独自在家时,她总是会把电视的声音调到最大,想要借此装满空寂的灵魂。

此刻,要让她安静地坐上20分钟,她不知道自己会如何。

5分钟过后,Susan就有点不安了。她东张西望,很想知道其他人在做什么,是不是也跟自己一样,有点按捺不住。往常这个时候,她应该正在工作,和同事讨论方案,她感到自己根本无法适应此刻的安静。她开始想起一些工作上的事:有几个客户还没有联系,有一张报表还没有做完……紧张、焦虑,或者是一些其他什么情绪,她也说不清楚。

10分钟了,Susan开始觉得有点难熬。她想起昨天晚上在夜店遇见的那个人,陌生而又熟悉的感觉,不免有点悸动,也勾起了一些回忆。当思绪被重新拉回现实时,20分钟的测试已经到了尾声。

时间一到,在座的人似乎都松了一口气,Susan更是如此。专家示意大家安静,而后说道:"计算一下,刚刚有多长时间你是在跟自己独处?"Susan回顾刚才的情景,时间貌似是零。她这才意识到,自己从来不曾与自己独处过。

哈瑞·艾默生·福斯狄克说过一句富有诗意的话:"不能忍受独处生活的人,就像被风吹拂的池塘,风不停歇,就永远无法平静,不能展现自己美好的东西。"

每个人都应该在心灵深处留一块完全属于自己的角落,所有的秘密,所有的悲与欢,统统被收藏于此。人只有在独处的时候,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当我们褪去浮华,远离喧闹,就会惊喜地发现,独处的时光像音乐一样令人舒缓,美妙而轻柔。不再防备、挣扎,安安静静地给心灵放个假。

独处可以感受前所未有的清静与悠然,不管身外是潮起潮落,还是斗转星移;不管世间是秋叶飘零,还是百花竞开,只知沉沉的深思,开启了那关闭已久的心扉。独处就像一根希望的绳子,把人从泥潭中拉出来;独处的时光,给了心灵休憩的地方,让人学会了安静地思考,学会了静下心来和自己对话。

人生是一个人的旅行。父母不能永远陪伴你;伴侣也会有人先离世;孩子长大后有自己的生活,更无法一直守在你的床前。没有人能够同你相依一辈子,除了你自己,孤独是生命之曲的基调。

独处时,该做点什么?

曾经有一位先生去寺庙拜访清海禅师,他说:"我只有与别人在一起、置身于喧闹的环境中,才会感到快乐。每当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就会感到莫名的空虚和浮躁,看电视都会不停地换台,做事很难专注。"

清海禅师让他修炼"宁静法门":起初,手拿一本书,静下心来读;尔后,放下书,也能安静下来,享受与自己独处的乐趣。禅师说:"独处是一种心灵的满足。独处时,你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读书、写作、回忆、遐想、沉思……修行的人,总是会享受独处的乐趣,在独处中享受心灵的安静,在安宁中追求灵魂的清明。"

独处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得独处的深意,没有在独处中沉下那颗漂浮的心,把那份宁静当成了冷清。沉湎于浮躁和焦虑中,自然体会不到孤独所拥有的那独特的滋味。你大可不必离群索居,更不必终日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只要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安静下来,把独处静思融入到工作、学习之余,就可以让心灵得到休憩,将凌乱不堪的生活逐渐变得清澈,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走得更加沉稳、从容。

03.在寂寞中不为所动地走下去

只想做一朵艳不求名的陌上花,不妖不香,苍老天真。淡淡开在自己的园中,不嫌孤独寂寞,不嫌稍微有了荒凉秋色的颓然,在月光练白的如水秋凉中,开给自己看。你欣赏或者不欣赏,我无所谓。

--雪小禅

河流旁的湿地里,生长着一种名叫香菇草的奇特植物。和那些生长在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的草类相比,唯独香菇草生长在乱石下的泥土里,它又矮又小,很不起眼。然而,到了汛期时,那些长得很好的草类,大都被迅速上涨的河水冲走了,香菇草却安然无恙。

人们恍悟:原来,香菇草主动放弃了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的地方,是为了把根埋在很难被冲走的乱石下。在乱石下扎稳了根,又有石头的保护,自然可以平安地度过汛期。

也许,就像泰戈尔说的那样:"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练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乱世下的泥土里,黑暗潮湿,寂寞清冷,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是一种磨炼和煎熬,却也换来了生存的机会。

每个人都有寂寞的时候。独自一人坐在清冷的桌前,好似荒漠的迷途羔羊,无所依傍。色彩斑斓的世界,总有难以抗拒的诱惑,当别人趋之若鹜地走向喧闹的都市时,你能否耐得住寂寞,不为周边的繁华所动,安心地走自己的路?

2003年,一位70多岁的女院士,在巴黎荣获了"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从此,女性诺贝尔科学奖的奖项上,第一次有了中国女人的名字--李方华。

说起自己的成就,她显得很平静:"物理研究是一项单调而枯燥的工作,如果耐不住寂寞,那就很难坚持下去。在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根本没想过物理研究是如此艰难的工作。工作后,我经历了种种心灵的考验,想过放弃,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不要想着能不能得奖,而是要静下心来,做自己该做的事。"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烦恼是孤独的序幕,寂寞将孤独延伸,空白则是孤独的高潮,有的人会对它俯首称臣,有的人却因它而成就精彩的人生。

香港女作家亦舒,出身名门,才华横溢。她的写作天赋,从16岁起就已突显,于是,她走上了写作之路。后来,她做过编辑、记者,在电视台做过编剧,还去英国学习了几年,前途一片光明,有诸多体面的工作可供她选择。可是,谁也没料到,她却选择了一条少有人会走的路:当一个言情小说家。

现在来看,言情小说家是一个很平常的职业,无可厚非。可在当时那个年代,言情小说被认为是难登大雅之堂的。一时间,周围全是鄙夷的目光和反对的声音,对一个满心澎湃的年轻女子来说,压力可想而知。那份寂寞和无助,不时地袭击她的心房,她也承认自己曾彷徨过,也痛苦过。

在人生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渴望成为焦点,在簇拥的热情与支持声中绽放生命的光芒。很少有人愿意忍受寂寞和痛苦,在不起眼的角落里默默耕耘,不是怕辛苦,而是耐不住那份艰辛而不被理解的寂寞。可是,亦舒做到了。在那份难以言表的寂寞中,她咬着牙坚持到底,认真地做她想做的事、喜欢的事。

有人问她:"别人说你的小说不入流、不认可你的时候,你寂寞吗?你害怕过吗?你的兄长们都是文化界的名流,只有你从事着不被认可的工作,你会觉得无助吗?"

她回答得很坦然:"正是因为寂寞,我才有了继续坚持下去的理由。如果少了这份寂寞,我怎么可能心无旁骛、踏踏实实地写书呢?寂寞不可怕,只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就会有好的结果。"

香港的《明报》每期都有她的专栏,她的小说销量可观,多部作品都被一版再版。这些年来,她笔耕不辍,用心书写自己挚爱的言情小说,直到现在依然没有封笔之意。

忘了是谁说过,世界上最强的人也是最寂寞的人。

是的,耐不住寂寞,就可能在酒醉灯迷中丢了自己;耐不住寂寞,就可能在你追我赶的激流中放弃最初的选择;耐不住寂寞,就可能把纯粹的爱情弄得污浊不堪,在追求真爱的路上南辕北辙。人生有许多美丽的收获,都是在寂寞中完成的。

张爱玲曾经写过一段美丽的文字:"夜那么长,足够我把每一盏灯都点亮,守在门旁,换上我最美丽的衣裳。"

寂寞是美丽的,也是痛楚的。沉淀生命,带着思想穿过无数的黑色深渊,让内心拥有一份安详。超然物外,不为所动,静下心来过自己的生活,追随自己的梦想,才能让生命不同凡响。

04.没有人为你鼓掌,也要优雅地谢幕

只要你往前走,你就不可能知道明天到底会发生什么。很多时候你要回头看才能知道是什么一点点改变了你的轨迹,所以做出选择之后再纠结是对是错没有任何意义。你能做的只有相信自己,并且尽力去做。坚持到底的事情才能有意义,而行动是解决焦虑的最好办法。

--卢思浩

毕业那天,她快乐得像一只鸟,想象着自己即将张开翅膀飞向蓝天。也许是太过激动了,做事一向稳妥的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在毕业典礼的晚会上,当着众人的面露怯。

她穿着白色的长裙,站在闪亮的舞台上,轻妆淡抹,不失美丽。那一首《隐形的翅膀》,唱出了她的心声,也唱出了对未来的希望。一切都很圆满,然而,就在临近结束的时候,她的身体突然随着旋律倾斜了一下,险些摔倒。

她意识到,是左脚的鞋跟断了。台下的笑声、叫声、口哨声乱成一团。她能感觉到自己的脸有些发烫,只是在灯光的照射下,别人看不出来。此时,就差两句歌词了,她佯装镇定,将最后两句歌词完美地唱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