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自己对了,世界就对了
1964000000008

第8章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未来的等来了再说(1)

无论那些过往,有多么让你难堪、让你痛苦、让你不安,它都已经成了你的一部分。过去的惊天动地、不可释怀都会变成可有可无的茶后话;沉湎于过去,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无论我们走到生命的哪一个阶段,都该喜欢那一段的时光,完成那一阶段该完成的职责,顺其自然,不沉迷过去,不狂热地期待未来,生命这样就好。

01.淡漠一笑,比报复更加厉害

一生当中,你会碰到很多浑蛋。他们伤害你,是因为他们愚蠢,你不必因此回应他们的恶意。世上最糟的就是自卑和报复心理,永远要维持自尊和诚实廉正。

--《我在伊朗长大》

医院的急救室里,医生们表情凝重,护士们神色匆匆,抢救一个吞食大量安定的女孩。

洗胃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一迈进急救室所在的走廊,就能听见女孩的嘶号声,那声音令人不寒而栗,俨然就像一只困兽发出的哀号。女孩的家人在外面焦急地等候,他们还闹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她究竟遇到了什么事,以至于想要放弃生命?

真相很简单,女孩不过是想报复一个人,一个负了她真心的男人。她觉得,自己若是死了,他就会一辈子生活在阴影里,觉得亏欠她。可惜的是,她没有死成,当她在医院里忍着洗胃的巨大痛苦时,那个男人根本就没有出现。

她所做的一切,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她所设想的报复计划,不过是自己的一意孤行。你生或你死,负心的人根本不在乎。好在,女孩保住了性命,还有机会想明白这个道理。

几天后,同样是在这间急救室里,抢救不足三分钟,一个如花般的生命就陨落了。

这次的女孩不是自杀,而是被男友捅了两刀,刀刀致命。再有半个月,她即将拿到医学院的学士学位,而捅了她的男友也和她一样。这对年轻的情侣,都出生在农村,能够考上知名的医学院,已是难得。现在,一个离开人世,一个锒铛入狱。

这一场悲剧的发生,依然源自报复。

毕业之际,总是伤感的。对某些情侣来说,更是到了分道扬镳的时节。接受审讯时,男孩坦言,女孩想去别的城市发展,提出与自己分手。谈了这么久的恋爱,他对女孩用情至深,他觉得女孩太过心狠,说放手就放手,一气之下,就想到了报复。他解释说,其实自己真的不想杀死女孩,可是他忘了,他是学医的,他对大动脉的位置把握得无比精准,而当他丧失理智时,就什么都不顾了。

女孩走的时候,父母还在赶往医院的路上,根本没来得及看女儿最后一眼。她的同学在门外哭泣,报复她的昔日男友也在铁窗里落下悔恨的泪。

伤人者自伤。或许,他们都明白这一点,但在迷失心智的那一刻,却全然忘记这一点,只记得报复。报复是什么?那是一把双刃剑,当时你畅快淋漓地刺伤那些伤害你的人的同时,也在伤害你自己和那些真正爱你的人。

对过往的伤害,念念不忘,并非好事。那些爱你的人,会因为你的离开而痛彻心扉;那些不爱你的人,既然已经决定放手,那么你的离开充其量不过是人生的插曲。最凄凉的是,还有人会把你的永远离开当成解脱,你那昂贵的生命对他们而言,只不过是最微薄的馈赠。

既如此,又何必恋恋不忘,伤害自己呢?忘记报复,摆出一副不在乎的姿态,对曾经伤害过你的人来说,才是最有力的回应;而对自己来说,更是一种心灵的自由。

女人的丈夫出轨了,在无力挽回的情况下,他们离了婚。原本,她是这场婚姻里最无辜的一方,却不料人言可畏,竟有人诽谤她是"罪魁祸首",把离婚的责任全都归咎于她身上,说她不顾家,经常在外面与人应酬,作风不正派。

朋友来探望时,说:"我都替你委屈,明明是为了养家糊口拼死拼活地工作,却被说成作风有问题。告诉你,我知道这些话是从谁嘴里说出去的……"话刚说了一半,女人摆摆手,说:"你千万别告诉我,我不想知道。"

朋友很诧异,问:"你竟然不想知道?"女人说:"对,我不想知道。知道了又怎么样?难道去报复他吗?有些事情不需要知道,需要忘记。"女人的豁达与平和,让朋友不禁涌起一股赞赏。倒不是赞誉她的品行多么高尚,而是对她这种生活态度有一种敬畏。

你念念不忘那些已经存在的伤害,想用报复去刺痛伤害你的人,无疑也是在给自己的伤口撒盐。当你选择了忘记,选择了不在乎,那些伤害过你的人,原以为会看到你怨毒的眼神和无力的挣扎,用最不屑的言语来讽刺你,却不料你已经不记得他,视之为空气。对他而言,那是怎样一种失望和不甘?

人生就像是一次长途跋涉,不停地走,不断地看到新的风景,其间也会遇到坎坷。如果把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都牢记于心,只会徒增负担。阅历越丰富,压力就越大,倒不如一路走来一路忘记,永远轻装上阵。

对那些已经无法更改的伤害,更是不必耿耿于怀,试着每天忘记一些不该记住的东西,把锁上的心门打开,让自己寻找快乐。你会发现,天空并不是那么灰暗,痛苦也不是紧紧围绕着自己,伤心的感觉总会慢慢减弱。世间万事总有它的因由和无奈,浅笑安然,好过背负着报复的利剑。

02.沉湎过去的人,不过是在欺骗自己

诉说未来的人是在骗别人,沉湎过去的人是在骗自己。在白天言不由衷,在黑夜细数伤口,是多少人的常态?究竟一个人要隐藏多少心事,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

--《不畏将来,不念过去》

他说:"我是一个在时光褶皱中拥着回忆舒舒服服睡着的孩子。"

睡梦里,一切都是最初的样子。父亲依然是可以那个"呼风唤雨"的建筑公司老板,母亲依然是那个每天笑靥如花的贤惠模样。20岁的年纪,他还会因为喜欢某一款新型手机而伸手向父亲耍赖"借钱",还会像"跟屁虫"一样追在母亲身后问她晚饭吃什么。梦里的心情,就像那套几年前新置的大房子,宽敞明亮。

睡梦里,不知多少同龄人明里暗里地羡慕过他:有那么好的家境,不愁吃穿,偶尔还能跟着父亲做点小工程,学点实际经验。大家都说,他的未来不用规划,不用发愁,自然而然地子承父业即可,比游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找工作要强百倍。其实,他根本没有认真考虑过前程,父亲就是他最大的依靠,母亲就是他最好的避风港,有他们为自己着想算计,他的生活只要开心便是。

然而,梦醒后的生活,残酷而悲凉。

他怎么也想不到,不过三四年的光景,家里的富丽堂皇就变成了一种虚设。表面上看,他们依旧住着大房子,开着不错的车,可实际上,父亲的公司已经亏欠外债近300万。追债的人每天电话不断,房门经常在午夜响起,以至于他们后来不得不搬了家,闲置了房屋。好几次,他亲眼看见父亲就睡在车里,俨然有一种随时准备"逃离"的架势。

大学要毕业了,周围人开始寻找工作的时候,他没能像往常一样,跟着父亲出现在某个工地,学着如何做生意。他和他的家人,在四处躲债,居无定所。未经世事的他,生活一直优越富足,根本不知如何应对外面的世界;更何况,现在遭遇了如此大的变故,他脆弱的心更是承受不了。

仿佛一瞬间,什么都失去了。家人都还在一起,可氛围却已不似当初。若说唯一值得欣慰的,就是昔日的女友还在身边,不离不弃。只不过,两人天南海北地分离着,安慰也只是手机屏幕上的只言片语,和听筒里传出的声音。

他始终没有出去工作,他说根本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家里的变故他没有跟身边的朋友提起过,这样,他还可以假装一切都没变,依然请朋友吃饭喝酒,继续扮演着被人羡慕的富家子弟的身份。买醉之后,只剩下干瘪的口袋,回到家只好暗自神伤。

与人聊天时,包括和女友说话,他很少谈及未来,说的总是过去的那些风光之事,到过什么地方,见过什么人,吃过什么东西。当别人说起未来的时候,他总是沉默不语,尔后找个话题岔开。

女友终于鼓起勇气告别所在的城市,来到他身边,谋求新的发展、新的生活。当然,最终的目的,是想陪伴他。他还是老样子,喜欢说过去的自己,谈论过去的生活,还带她去看了那许久不住的豪宅,尽管里面已经没有一点儿温馨的感觉。

不久后,女友找了新的工作,为今后的人生开始新一轮的奋斗。他,浑浑噩噩地度日,并未想过做出什么改变。或许,不是不想,是根本不敢,没有足够的勇气。看到女友在新单位里平步青云,他内心的卑微感又重了,能够排解心情的,只有酒精。

看到他买醉的样子,女友一杯酒泼在他脸上。他惊呆了,认识那么久,她向来是温和的,像一杯暖心的奶茶,可那一刻的她,却像只凶猛的小兽,目光犀利,他根本不敢正视。接着,他听到了一番直戳心窝的话--

"你除了会喝酒,会买醉,会逃避,还会什么?整天说着过去如何如何,告诉你,没有人欣赏你,你不过是在欺骗自己。因为,你在逃避!你活在真实和虚幻之间,根本不敢去想明天,你对自己没有信心,对生活没有勇气!难道,你就想这么自欺欺人地过一辈子,懦弱地活在回忆里?"

他感觉,胸口像被插进了一把锋利的刀,剜心地疼,却又无比真实。这么久了,没有哪一刻像现在这般真实。他的眼睛突然模糊了,仿佛看见了那个懦弱的、胆小的自己,站在眼前,朦朦胧胧地露出狰狞的笑脸。

怀念过去的点点滴滴,怀念过去所拥有的,可如今早已物是人非,只是自己一直不敢承认和接受罢了。人总要长大的,过去再美好,也终究是过去,那只是一段随风而逝的时光。沉湎于过去,不过是在欺骗自己,给自己继续沉沦下去找借口。

他突然明白了,活在过去虽不用面对现实,可现实依然会在他清醒的时刻,不时地刺痛他那根敏感的神经。若想彻底结束这份煎熬和苦痛,就只有直面惨淡的现实,把过去留给时间老人,把握好现在,过好今天。

之后的他怎么样了?就像普普通通的年轻人一样,走进了社会,体会着磕磕绊绊,在磨炼与坎坷中不断地成熟。至于父亲欠下的那些债,他们卖掉了豪宅和车子,一部分用来抵债,一部分用来做小生意的本钱。日子不再那么轰轰烈烈,就像他儿时印象里的那个模样,父亲辛苦地谋求生活,母亲照顾家里,唯一不同的是,他在经历了那段沉沦的岁月后,长成了一棵树,可以跟亲人、爱人并肩抵挡风雨的、有独立根基的树。

世间再美好的、再伤痛的,都会成为过去,只剩下一些隐约的残片,挂在孤独的心房。也许你正经历着和他相似的人生,也许你曾有过那样一段岁月,但无论怎样,都请记得:不要沉溺于过去,在奋斗和成长的路上,不要畏惧改变,你失去的只是短暂,追寻的却是永远。

03.错了就错了,别让内疚主宰生命

与爱相比,所有的错误,所有的误会,所有的纠结,又算什么。谁的人生不是沟沟坎坎,谁的情感婚姻是一帆风顺,给自己一个理由,原谅对方的同时,也别忘了原谅自己。生活还在继续,错误后,难过后,要懂得适时原谅自己,才有勇气去闯荡明天,用心拥抱世界,用长茧的双手摘下星辰。

--心灵咖啡网

美国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在《你不必完美》的文章中,讲述过这样一件事:

因为在孩子面前犯了一个错误,他心里非常内疚。他害怕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美好形象被摧毁,害怕孩子们不再爱戴他、尊重他,因此一直不愿意主动认错。

心灵的煎熬,一天又一天地折磨着他。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了,主动找孩子们承认了错误。结果,他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并没有因此而嫌弃他,反倒比以前更爱他了。他由此发出感叹:人类所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害怕犯错误。人犯错是在所难免的,那个经常会有些过失的人往往是可爱的,没有人期待你是圣人。

生活中,纠结的何止哈伯德一人呢?

多少人都曾有过类似的感受:做一件事时,但凡出了一点很小的错误,哪怕是不如别人做得好,都会夸张地认为整件事情都做错了,且不愿面对自己已经犯下的错误,害怕这个错误会毁坏自己的好形象。更有甚者,做事之前总是犹豫不决,拖延怠倦,前怕狼后怕虎,好不容易做完了,又生怕有什么疏漏和错误。他们希望事事都能够顺遂,没有任何意外。事实上我们都知道,计划赶不上变化。

其实,错了就错了,是人就会犯错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就像哈伯德讲述的自己的那段经历一样,你承认错误没有人会嘲笑你,反而会觉得你诚实、诚恳,更何况每个人都会犯错,这也不是不可饶恕的罪过。相反,你越是想逃避,越是不敢去面对,越是怕损害自己的完美形象,往往才让人觉得你不可理喻、不明事理。

当然,若能弥补一个过错,还算幸运的。最折磨人的,莫过于那些已经酿成却没有机会再弥补的错误。这就像一个疙瘩,系在心里一辈子也难解开,或者根本就不想去解,自己煎熬,周围的人也跟着难受。

有位母亲,每次提及儿子的耳疾,都会痛苦不已。儿子很小的时候,发过一次高烧,初为人母的她没什么经验,也不知道小儿发烧的严重性,等她将孩子送到医院救治的时候已经晚了,导致孩子的耳朵受到了严重的损伤,在未来的日子里只能戴着助听器生活。

刚得知这个结果时,她整个人都崩溃了。那种内疚、自责和悔恨,令她整夜整夜失眠。她总是哭着说:"如果我能上点心,早点带孩子去看,他就不会这样了。"这种内疚感一直持续了两年,忧思过度的她,最后得了抑郁症。照看孩子、做家务的事,全都落在丈夫和婆婆身上,他们在忙碌之余还要开导她、安慰她,日子变得一团糟。

一场不可逆转的悲剧已经降临,痛苦、挣扎又有什么意义呢?自责和内疚换不回一个健康的孩子,只能让郁闷成灾,惹更多无辜的人劳心牵挂。说到底,这究竟是在惩罚自己,还是在伤害别人?

谁都不是圣贤之躯,犯错在所难免,任何成长都会伴随着犯错误。很多事情过去就过去了,错了就错了,心里认识到了就已是一种收获,实在不必终日带着内疚生活。

退一步说,就算没有那个错误的存在,你也难以保证一个人、一件事,以及整个人生都会完美无缺。在生命的这条长河里,不会总是风平浪静,谁也无法预知何时会激起浪花,避开了一处暗礁,还可能会遇到更大的阻拦,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向前看,而非频频回顾。

允许自己犯点错吧!犯了错,自嘲地对自己笑笑,潇洒地走出烦恼的世界。犯了错,别用近乎自虐的方式惩罚自己,为自己找个理由或借口,或许心里会好受一些。这不是逃避,而是让心能够容纳人生的瑕疵,将经历过的失败、犯过的错误,变成弥足珍贵的经历和经验。

某心理网站曾刊载过一首小诗,每当内疚涌上心头,过去的错误又开始折磨你的心灵时,不妨把这首诗念给自己听:

原谅自己,因为生活还要继续/原谅自己,人总要学会长大和忘记/原谅自己,在累的时候力不从心/原谅自己,在失意的时候偶尔放纵自己/原谅自己,说好的坚强最后却忍不住悲伤/原谅自己,决定了飞翔,却又临时收起臂膀/原谅自己,无路呐喊时的心绪,那是成长的彷徨。

错了就错了,别为难自己。有时,人生只需要拐个弯,就会海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