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静下来,一切都会好
1964100000003

第3章 静下来生活,日子就该好好过(2)

鲁迅说过:"我自己,是什么也不怕的,生命是我自己的东西。"鲁迅之所以会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是因为他能看透这一切。别人的眼光是别人的东西,自己的人生才是自己的东西,没有必要为了关注别人的东西而失去了自己的东西,因为这往往是得不偿失的。

美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军事家,他就是在菲律宾战役中获得赫赫功勋的麦克阿瑟上将,他当时去菲律宾参战是乘船去的。他在临走之前,说了这样一句豪言壮语:"我是如何过去的,我还要如何回来。"

当战斗结束后,他准备乘飞机回国时,突然想起了自己曾经说过的话,这可怎么办呢?他想了想,派人去测量岸边海水的深度。等到他回国的那一天,他就把飞机降落在海水中。那些迎接麦克阿瑟的人看到他停在水中的飞机很是吃惊,他们还以为是飞机出了故障,被迫降落在了浅滩上。就在大家担心的时候麦克阿瑟却穿着高筒战靴,从容地从飞机的舷梯上走了下来。唯一让他想不到的是,由于当时的海水涨潮,水一直淹没到他的腰部,这所有的一切都没有让麦克阿瑟退却,他依然向着众人微笑,然后他说了一句:"我证明了我的话,我是如何去的,又如何的回来了。"

故事中的麦克阿瑟上将,由于顾及自己的言行作风是出了名的一致的,他为了保持自己的作风,不失去自己的尊严,不惜让自己忍受接连穿几个小时湿衣服的痛苦。其实,他的赫赫战功已经给他挣足了面子,他真的没必要如此认真,让自己处于这种死要面子的痛苦之中。

生活中,很多人为了一点面子问题,要么让自己受罪,要么让亲人朋友陪着自己受罪。对于那些好面子胜过一切的人来说,损了他的面子比打他都难受,很多时候也正是为了挣回面子,和别人争个高低上下,拼个你死我活,想想都觉得不值得。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我们没有必要过于苛责别人,更没有必要让自己整天活在别人的眼光中,这样于人于己都是一种折磨。如果我们能够用一种宽容幽默的心态面对他人的挑剔眼光和负面评论,我们的生活可能会是另一种情形。

(2)放下所谓的面子,做真实的自己

在生活中,当你可以真正放下面子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可能因此而少了很多的烦心事,而你对你身边的人也越来越宽容,越来越平和了。同样,唯有放下面子,我们才能做一个真实的自己,我们才会让自己少一些为了面子而奔波的事情,多了一份更加舒心的生活。要知道,有时候面子其实什么都不是,它不能给我们带来任何实用的价值,我们应该培养一种平静的心态,不要过于顾及面子,做到拿得起、放得下,坦然面对、淡然处理。

雨轩从小就是一个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的优秀女孩,她一直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希望父母能够以她为荣,更希望听到别人对她的赞美。雨轩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后,也是事事争第一,她在办公室对谁都不争执,有什么委屈难过,也不表现在脸上。如果上级对她有什么意见,她心里会非常难过,甚至同事给她一点意见,她也会很紧张,并争取下次做到准确无误。每次公司聚会表演节目的时候,她都会精心准备一首歌,并反复练习,直到没一点瑕疵,以便把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展示给领导和同事们。

工作一年后,在年终聚会的时候,一个和她相处得不错的同事告诉她,有人在背后议论她很虚伪,太要面子,活得很累。雨轩听后很难过,她一下子觉得天塌了一样,仿佛世界末日来了。从那以后,雨轩变得闷闷不乐,不爱与人交往,慢慢地,同事们也逐渐远离她。最后,由于孤僻影响同事间的配合,她被公司辞退了。

她伤心不已,不明白为什么一向优秀的自己,进入社会后会如此失败,整天在家唉声叹气。

上面案例中的雨轩,内心深处十分期盼被人认可和表扬,落实到行动中,就是过于要面子,她这样活着很累。其实,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也只有我们自己才知道我们内心深处最需要的是什么,最终的决定权是在我们自己手里的。但是我们却常常畏惧于别人的眼光和言论,而不能真正无牵无挂地去做自己最想要做的事情。

如果我们都能够在为人处世的时候,主动放下所谓的面子,放弃那些困住我们心灵的面子问题,有什么样的能力就做什么样的事情,有什么样的谱子就唱什么样的调子,这样就不至于活得太累,不至于活得太虚伪,在赢得别人尊重的时候,也能给自己的心灵减压。我们也只有学会让自己正视面子,认识到在自己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比面子更重要的事情,我们才能够放下那没有任何价值的面子,让我们的生活也多一份美好。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你可以为了理想而活,为了事业而活,为了亲情和友情而活,但就是不能为了别人的眼光而活,如果你真的这样做的话,那你很可能就会媚俗,就会随俗,就会让自己像水中的树叶一样,随波逐流,失去了自己的个性,迷失了真实的自我。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潇洒就是按着自己的性格、情绪、喜好、意愿去生活,在遵守社会秩序和基本道德的前提下,获得洒脱、自由和平静,让自己的人生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而不是庸俗随众,死要面子,毫无个性。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真正追求自身内在的丰盈,活出一个真实的自我。

再苦的日子也要甜甜地过

生活的滋味是靠自己去调的,你往里面加盐,它就会变咸;你往里面加糖,它就会变甜。谁的人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一直甜美。只要生活继续下去,那就一定会有苦的滋味,但不论有多苦,我们都不可以执着于生活中的苦,而是需要换个角度来专注生活中的甜。那么,我们的人生就如同被泡在了蜜罐中,就算是苦日子也能甜甜地过。

(1)苦日子可以磨砺我们的生命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过:"只有体验痛苦的人,才能懂得人生的真正价值。"人生需要苦日子,苦日子磨砺人生,我们不要怕经历痛苦,而要珍惜所经历的苦难,因为我们的人生因苦日子而变得更加丰富与精彩,我们的生命因苦日子而变得更加深邃和博大。

帕格尼尼是一位音乐天才,8岁时他就能独自谱写小提琴曲,11岁时他在当地举行的演奏会大获成功,13岁时他开始旅行演出,多年后他的足迹遍布维也纳、德国、法国、英国各地。除了小提琴,他还演奏中提琴甚至吉他,他技艺精湛而高超,还曾担任过卢加宫廷乐队的小提琴独奏家,被人们誉为"小提琴之王"和"音乐之王"。

可是,鲜为人知的是,帕格尼尼曾经历尽了各种苦难的折磨。4岁时,他得了麻疹和昏厥症,这场来势汹涌的病症差点要了他的命;7岁时,他得了猩红热,差点和这个世界告别;13岁时,他患上了肺炎,每天通过大量放血来进行治疗;40岁时,他的牙床出了问题,整个牙床长满了脓疮,只好让医生拔掉了大部分的牙齿,牙病刚刚痊愈,他又患上眼病几乎失明;50岁后,关节炎、肠道炎、喉结核等多种疾病纷纷找上了他,他连声带都坏掉了,只能依靠小儿子根据他的口型翻译他的言语,可是,他还是选择笑着面对生活,继续勇敢地追求自己的事业。

帕格尼尼的故事感人至深,它告诫我们,不要抱怨生活给我们带来的磨难,也不要抱怨生命中遇到太多的曲折。我们也许没有力量去阻止苦难的来临,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对苦难的态度。我们可以丢弃悲观失望的态度,用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苦痛。战胜了苦日子,我们就会站在命运的最高峰,甜蜜生活将不期而至。

(2)苦中作乐,再苦也要笑一笑

有些人觉得自己的日子过得苦,其实细想一下,谁的日子过得不苦呢?不同的是,有些人苦日子也能过甜,而有些人却总是将自己沉溺在苦中。很多时候,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糟糕,是我们的想象力将事情的严重性扩大了。

生活中有一些人,面对苦日子依然能够自得其乐,就是因为他们懂得笑对人生。他们或者出身贫寒,或者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或者一直从事着基层工作,但是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甜蜜的笑容,没有丝毫的困惑与苦涩。他们从不嗟叹,从不抱怨,有的是对生活的积极乐观和明媚笑脸,在苦日子面前展示了生活的大智慧,因此他们的日子是甜美的。

有一个姑娘在公园的一个角落哭泣。此时,走过来一位年长者,他轻声地问:"姑娘,你怎么了?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姑娘抽搐着回答说:"我刚才和男朋友分手了,我们是从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已经有了将近8年的感情!可是他说分就分了,头也不回,我当然很伤心。"听了姑娘的回答,年长者却出人意料地哈哈大笑起来,还说:"是这样啊,可这是件好事情啊,你怎么会哭呢?真是笨哪!"姑娘听了这话,非常生气地说:"你这位老人家怎么这样,我遭受了这么大的打击,你不安慰我也就算了,怎么还指责我?"年长者回答:"因为你根本就不用难过啊,真正该伤心的是他才对。你只是失去了一个不爱你的人,可他却失去了一个深爱他的人!"姑娘听了豁然开朗,停止了哭泣。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有很多烦恼和痛苦,就像故事中的姑娘一样。其实,我们不必时刻纠缠于表面的不幸或挫折,有时候只需要换个角度来想一想,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日子是苦是甜,取决于人的内心。假如你认为自己的生活无药可救,那么你的一生就会在穷困潦倒中度过;假如你觉得自己的生活可以有所改变,那么就能够坦然面对任何困难。如果我们能够苦中作乐,就会发现困难其实不过如此,苦中作乐是一种人生境界和生活态度,掌握了它你的人生便能无往不胜,你的生活便能有滋有味。

(3)细细品尝,苦也是甜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可能四季如春,如果生活中没有苦难,就难以感受甜蜜;如果生活中没有挫折,那么成功时便少了一份喜悦;如果生活中没有沧桑,那么人们就会缺乏一份同情心。因此,我们经历了春天的温暖,就必须等待夏日的烈火考验,收获了秋天的果实,就必须忍耐冬日的严寒。春秋的日子固然甜蜜,冬夏的光阴也不可拒绝,酷热与严寒如同生活中的不幸与苦难,只要你以平静、淡定的心态去面对,细细品尝其中的滋味,那么你的生活虽苦犹甜。

她曾经是一位美国富家小姐,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什么事情都不用操心。她还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都要喝下午茶。不幸的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家道中落,她不再是被人家侍候的千金小姐,而是沦为了一个到乡下挖鱼塘、清粪桶的人。很多年以后,她早已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她,岁月带走了她姣好的容颜,时光粗糙了她娇嫩的双手。可是,喝下午茶的习惯却依然没有改变,她总是怡然自得地享受着那份独有的愉悦,浑然忘记自己曾经受过的苦难,享受着点点滴滴的甜蜜生活。

故事中的千金小姐,在家道中落后还依然保持着那种有情调的生活,这种精神实在让人感动。如果人人都能够以她这样的心态来面对苦难和挫折,那就没有什么困难能够打倒我们了。其实,日子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的心苦;受挫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此一蹶不振。所以,不论何时何地何种状况,我们都应该提醒自己:只要信念还在,人生旅途就会继续,只要乐观的精神还在,人生便会充满甜蜜的滋味。

得之淡然,失之坦然,幸福自然来

平淡而简单的生活实际上是一种幸福的生活,只是有些人往往有太多的欲望,他们不断地追求金钱、名利、权势等等,这些欲望在自己的脑海中不断地翻腾着,往往会呈现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凌乱局面。若是我们想要做到坦然应对和淡然处之,就必须要让自己学会安顿自己的心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果失败了,不用纠结,拍拍灰尘重新争取;如果犯错了,不用心碎,吸取教训及时改正;如果成功了,不必得意,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如果收获了,不必沾沾自喜,得失之间泰然处之。当你可以做到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悲欢离合时,你便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

(1)得到时,淡然面对现实

生活中,我们有时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当一个人取得成功的时候,他会欢呼雀跃,以最隆重的方式庆祝这一成绩。但如果是失败了,他便会失望懊恼,觉得自己被世界抛弃了,没有人爱自己,更没有人会关心自己此时的心情。在这种坏情绪的驱使下,他的心情开始更加低落,觉得任何人都在嘲笑和讽刺自己,甚至没有勇气再面对世人,于是选择结束宝贵的生命。这样的人,不能坦然面对人生中的得失,这是十分不明智的。

有些人总是欣喜于得到的东西,一包零食、一杯咖啡、一份礼物、一个帮助、一个微笑……每一次的得到都是对人生的充实,都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这并没有错。然而,有些人总是纠结于失去的绝望,失去友情、失去亲情、失去爱情、失去晋级、失去奖赏……失去其实不是残缺的代名词,并不意味着是不完美的人生。因为得到与失去之间、成功与失败、幸福和痛苦之间,只有一步之遥,我们不必将两者之间的界限划得如此分明,坦然和淡然才是最明智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