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浮躁:破解生存状态中的困惑
1966800000038

第38章 想哭就哭一会儿

哭会使心中的压抑与委屈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和发泄,从而减轻精神上的负担,对健康有积极的作用。有心理学家主张:该哭你就哭吧!强忍着你的眼泪等于自杀。

一名身负重伤的士兵从战场上归来。但是迎接他的比战场还要残酷。家园被毁,爱人背叛。他想哭,但是想起自己是战士,他就硬把眼泪忍了回去。

大家都翘起了大拇指:男儿有泪不轻弹,你是个真正的英雄。

国王要为女儿搞一次比武招亲,许多人踊跃参加,这位战士也报名参加。

在比武中,他击败了所有敌手,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为此,他又负了伤,但他咬紧牙关没有哭,连眼泪都没流一滴。

他被带到公主面前时,身上还在流血。

满以为公主会把他当成首选,想不到公主却淘汰了他:“我怎么可能选一个不会哭的人做我的夫婿?”

士兵反问:“哭是弱者的行为,真的勇士是从来不哭的。”

公主说:“大错特错,只有坚强的人才会哭,哭维护了他心灵中至纯至美的那一部分。你不会哭,并不说明你坚强和快乐,恰恰相反,它说明你已经衰老和麻木。会哭的人还有希望与爱,而不会哭的人却没有。连哭的勇气都没有,说明你还不是一个真正的勇士,而是一个懦夫。不会为自己哭的人,也不会为别人哭;不会为痛苦哭的人,也不会为幸福哭。而一个不会哭的人,跟冷血动物还有什么区别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该哭的时候就要哭,这样才能得到快乐和幸福。

哭和笑相反,它表现的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哭有多种形式,无声的为咽,低声为泣,大声的为嚎。

一个人在不开心时,得到的劝慰大多是笑一笑,很少有人会劝其哭一哭。哭在人们的脑海中被定格为一种对身体有害的情绪反应,往往被人们视之与不好的事情联系在一起。其实,哭作为一种常见的情绪反应,对人的心理恰恰起着一种有效的保护作用。

美国生物化学家费雷认为,人在悲伤时不哭有害健康,等于是慢性自杀。他的调查发现,长期不哭的人,患病率比哭的人高一倍。当你的精神蒙受突如其来的打击时,当你的心情抑郁不乐时,不妨痛痛快快哭一哭。不要强咽泪水,那样会加重抑郁,憋出病来的。因为强烈的负性情绪会造成你心理上的高度紧张,而当这种紧张被你压抑得不到释放时,势必成为一种积累待发的能量,引起机体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久而久之,会造成身心健康的损害,促成某些疾病的发生与恶化。而哭泣则能提供一种释放能量、缓解心理紧张、解除情绪压力的发泄途径,从而有效地减免或减少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心理学家克皮尔曾经做过一个调查,他选取了137人,将他们分为健康组和患病组。患病组是溃疡病和结肠炎的患者,这是两种与精神紧张密切相关的疾病。结果发现,在日常生活种健康组哭的次数会比患病组多,而且哭后自我感觉较之哭前好了许多,减轻了不少的痛苦。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人们因情绪压抑时,会产生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而当你哭泣时,这些有害的化学物质便会随着泪液排出体外,有效地降低了有害物质的浓度,缓解了紧张情绪。有研究表明,人在哭泣后,其情绪强度一般会降低40%。这便解释了为什么哭后的感觉会比哭前要好了许多。

哭是人们情感的流露,哭往往是由于内心感到委屈或精神受到重大刺激,这时人们往往会哭泣流泪。该哭不哭,一味地忍,闷在心里时间久了,心中的压抑就会越积越重,精神负担也就越来越大,进而出现精神萎靡、情绪低落,叹息不止,导致失眠,影响食欲,出现悲观厌世甚至轻生的念头,抑郁症往往就是这样造成的。

当人遭到重大不幸和挫折时,例如,受到极大的委屈或亲人病故时,会不由自主的哭起来,哭后心情就畅快些,比憋在心里好受得多。哭对人的心理具有保护作用,特别当人遭到严重的精神创伤,陷入可怕的绝望和忧虑时,既不思食,又不能眠,如果这时能大哭一场,就可能得到拯救。美国诗人丁尼生在一首诗里记述了一件事:一位战士战死,别人将其尸体带到他妻子面前,妻子见后悲痛欲绝,但只是发呆而不能哭。一位学者说:“妇女必须哭,否则她会死去。”却没有办法使她哭。此时,一位聪明的妇女将她的小孩子带到她的眼前,她哭了,说:“我的孩子,我为你而活着。”哭缓解了突如其来的沉重打击所造成的高度心理紧张,使她避免了不幸的后果。人在极度痛苦或过于悲痛时,痛哭一场,往往会收到积极的心理效应,可以防止痛苦越陷越深而不能自拔。

哭是一种最好的发泄的方式。哭能排除人情绪紧张时所产生的化学物质,从而把身体恢复到放松的状态,缓和紧张的情绪。尤其是男人应该摒弃那种“男儿有泪不轻弹”的观念,男人为了回避在他看来是非常荒谬的眼泪,便用快速行动来表达情感:构思新东西、打架、喝酒或逃避。其实,流着泪的交流,是摆脱抑郁和压力的最好方式,是控制情绪、降低精神创伤的补充手段。人应该生活在一个快乐的社会中,眼泪能够让男人解压,减少暴力冲动欲望,因此,男人想哭的时候,就该哭个痛快。每一个男人都应该记住:哭并不是女人的专利。

有的人感情太过于脆弱,稍不顺心,就哭起来。一般说来,频繁过度地哭对人的身心健康的确有消极影响,因为哭能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使呼吸失去规律,心跳不规则;不少人大哭之后,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神疲力乏,影响健康;哭能使人心境沮丧,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人的胃肠机能对情绪极为敏感,忧愁悲伤,哭泣时间过长,胃的运动减慢,胃液分泌减少,酸度下降,会影响食欲,甚至引起胃炎或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有的还会诱发麻疹。因此,哭也得要适当。压抑的心情得到发泄、缓解后就不要再哭了,否则对身体反而有害。所以心理学家主张哭不宜超过15分钟,要学会控制自己,做情感的主人。

光哭不能解决问题,哭完了,不要忘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想一想,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该怎么办?我们在生活中难免会受到委屈、挫折;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如意的事,因此我们心胸要开阔,待人要宽容,要想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而不能老想着过去的事情不放。在忍不住哭出来之后,如果不想再继续哭,可以在脑子里想想其他的事情,别老想着让你想哭的事情。

总之,哭是人的情绪的正常反应,很多时候哭比笑好,哭是有益健康的。无论何种情感变化引起的哭都是机体自然反应的过程,不必克制,尤其是当你心情抑郁时,大声地哭出来,你就会获得一份好心情。

正文交好朋友走好路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可见朋友在每一个人生活中的重要位置。没有朋友的人是世界上最为可怜的孤独者。交好朋友一定要交心,要结交那些能和你同甘共苦的人做朋友。只有交好朋友,你才不会孤独,才能走好人生之路。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说得好:“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所以有人就有这样的感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有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

交友不可不慎。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道理古今贯通。人的一生如果交上好的朋友,不仅可以得到情感的慰藉,而且朋友之间可以互相砥砺,相互激发,成为事业的基石。朋友之间,无论志趣上,还是品德上、事业上,总是互相影响的。我们观察一个人一生的道德与事业,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身边人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选择朋友就是选择命运。

但如果交错朋友就是人生一大失误。如当今时尚“哥们儿义气”,在一些人看来,“义气”比什么都重要,充满了旧社会的行帮气息,为此忘掉了公理,忘掉了法律,忘掉了原则,忘掉了道德,头脑一热,不管是非曲直就“两肋插刀”,就去打群架,甚至做出了违犯法纪的事来。

朋友可以是同性的,也可以是异性的;对异性朋友,一定要学会尊重,要大方得体,要注意友谊与爱情之间的区别,当自己的异性朋友有了恋人或家庭之后,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朋友可以是普通人,也可以是领导。既是朋友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若有,那就是势利眼,所以即便是地位很高的领导,也不必屈膝巴结,阿谀奉承。如果将自己的头和对方不能平视,那就不是真正的朋友。

朋友可以是兴趣爱好一致的,也可以是不一致的。关键是在做人问题上是不是有共同的特征。若是一个嫉恶如仇,一个满脑子的坏主意,那么这两个人无论如何是结不了朋友的。

朋友有各种各样意义的朋友,所以择友就有择一个什么水平上的朋友。根据心理学家的说法,大致有以下六类朋友:

第一类:属于泛泛之交的朋友。与这类朋友的关系淡薄,仅属普遍性的社交朋友。

第二类:共同兴趣的朋友。与这类朋友有共同的情趣,或是在学习上或是在工作上有联系,有接触。

第三类:功利性朋友。这类朋友,功利重于感情,功利重时,友谊“牢不可破”,功利失去了,友谊也就飞走了。

第四类:可信任的朋友。彼此情感真挚,可以互相信赖。

第五类:能交心的朋友。这类朋友之间有相同的理想和爱好,可以互相激励、互相帮助,为了达到共同的理想,可以携手合作、共同前进。

第六类:真正的知己朋友。彼此之间绝对信任,悲欢与共、祸福互享。

那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人作为自己的朋友呢?

要选择志同道合的人作为自己的朋友。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可托生死,便可天地长久;而以利相合者,如酒肉朋友,可以一时凑合在一起,然而却留下无穷的祸患,最后必拼个你死我活。

要选择能交心的人作为自己的朋友。作为朋友,就要坦诚、直言,就要有什么说什么,决不要躲躲闪闪、藏藏匿匿,那些当着你的面尽说好话,而背后说你坏话的人,决不能作为你自己的朋友。甚至可以这样说:虚假的朋友比公开反对你的人还要危险。

要选择能共患难的人作为自己的朋友。英国大诗人莎士比亚说:“朋友间必须是患难相济,那才能说得上是真正的友谊。”有的人则是有福可以同享,有难时却不能同当。在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当昔日的朋友失意、落难时,不是近之、帮之,而是躲之、远之,这样的人是不能作为真正的朋友的。

要选择能互相帮助的人作为自己的朋友。人,总有失意、危难时,若在你最需要的时候伸出帮助之手,有时甚至不顾自己的利益得失也尽朋友之责,那么,这样的朋友是值得信赖的,交就要交这样的朋友。

真正的朋友不是在口头上的,要在行动上互相帮助。俄国文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交朋友干什么?为的是到紧要关头能有储备的代办处。”哪一个人活在世上不会碰到困难?不会遇到挫折、失败?不会发生危难?所以朋友有了困难就要伸出援助之手,尤其是当他人处于危难之中的时刻,更要去帮助。其实,建立在酒肉基础和哥们义气上的朋友是最不可靠的友谊,只有患难相济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朋友之间建立的感情是友谊。友谊是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所以英国伟大学者达尔文说:“谈到名声、荣誉、快乐、财富这些东西,如果同友谊相比,它们都是尘土……”一个人要获得真正的友谊,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友谊的问题上,无产阶级的两位导师堪称是典范。马克思及其家庭很是穷困,为了不让马克思中断科学巨著《资本论》的写作,恩格斯进入了他父亲的商店,从事他最为痛恨的资本家的“该死的商业”,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资助马克思完成《资本论》的写作。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之所以能在无产阶级事业上有如此大的发展,与恩格斯的无私帮助是联在一起的。所以,当《资本论》第一卷问世之后,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这样说:“这件事之所以成为可能,我只能归功于你,没有你对我的牺牲精神,我绝不可能完成我那三巨著。”为此,革命导师列宁作了如下的评价:“古老的传说中有各种非常动人的友谊的故事。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总之,当一个人对友谊采取认真、投入、热诚、参与的态度后,就会有真正的友谊。诚如俄国诗人普希金所说的:“不论是多情的诗句,漂亮的文章,不论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无比亲密的友情。”

正文浮躁是人生最大的敌人

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力量使我们茫然不安,让我们无法宁静,这种力量叫浮躁。浮躁就是心浮气躁,是成功、幸福和快乐最大的敌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浮躁不仅是人生最大的敌人,而且还是各种心理疾病的根源,它的表现形式呈现多样性,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以这样说,我们的一生是同浮躁斗争的一生。

我们为什么会如此浮躁

浮躁是人类所面临的普遍状态。为什么我们的心境会反复振荡于得意、狂喜、傲慢、迷茫、不安、沮丧、焦虑、恐惧甚至绝望之间?我们为什么会如此浮躁?浮躁是因为我们缺乏幸福感,缺乏快乐,太过于计较得失。其实说白了,浮躁就是失衡的心态在作祟。当压力太大、急于成功、太闲太忙、缺乏信仰、过分追求完美等问题出现并不能得到满意的解决时便会滋生浮躁。

拭去心灵深处的浮躁

只有拭去心灵深处的浮躁,才能找到幸福和快乐,那么,幸福和快乐在哪里?幸福和快乐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只要你愿意,你随时都可以支取。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急需在心中添把火,以燃起某些希望。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急需在心中洒点水,以浇灭某些欲望。你会感觉到,其实我们很幸福,其实我们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