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荧河踏浪
1973200000010

第10章 码头工人话长航

国庆前夕,在昔日“芳草萋萋鹦鹉洲”兴建的汉阳港埠公司码头上,长江航务管理局的部分老码头工人和劳动模范参观了这座码头自建成以来首次吊卸40英尺大型集装箱的现场。这些对长江航运事业作出贡献的历史见证人,为长江40年来的发展和变化感到兴奋与自豪。

现场采访老码头工人、原武汉港务局局长:彭连才

(现场音:我一直工作在武汉港,由装卸工人提拔为干部,在党的领导下,广大的工人阶级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使吊车、拖车、铲车代替了扁担、绳子、箩筐,使工人由肩挑背扛转到了机械化装卸。)

被誉为黄金水道的长江,解放以前只有8个港口,而且大多破败凋零满目疮痍。货物装卸靠肩挑背扛,旅客乘船极不方便,空有江水向东流。

现场采访原长航副总会计师:孙斌泉

(现场音:长江里的变化,从港口来讲,新中国成立时上到重庆,下到镇江只有8个,现在是26个,增加了18个港口。)

新中国成立以后,古老的长江才焕发了青春。长江干线已拥有26个港口、200多个港站和一批万吨级深水码头。现在,万吨远洋海轮可以直抵南京;5000吨级海轮可以直达武汉;千吨级驳船可以贯通长江全线,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万里长江航线上出现了千船竞发、百舸争流的大好局面。目前,长江水系有近千家航运企业和30多万船工从事水上运输,年运送旅客1亿多人次和4亿多吨货物。一批批国家建设需要的物资得到及时装卸和运输。

现场采访老码头原长航工会主席:江和清

(现场音:在旧社会,装卸工人被人瞧不起,今天他们都成了国家的主人,有的还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不少的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都是从工人阶级里边成长起来的。这就是新旧社会两重天,一个苦来一个甜。)

现场采访长航管理局局长:唐国英

(现场音:长江航运所起的作用还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对我们的要求,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在今后的5年、10年或本世纪末,长江航运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变化和更大的发展。)

(1988年10月6 日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