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荧河踏浪
1973200000020

第20章 业绩树丰碑,人民赞楷模

解放军英模汇报团在武汉活动纪实

10月26号下午,武昌火车站热闹非凡,由数百名解放军指战员、工人、学生和少先队员组成的欢迎队伍,迎候在站台两旁,迎接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的到来。

下午4点零6分,载着解放军英模汇报团四分团成员的第16次特别快车,由深圳到达武汉。

到车站迎接英模的有:湖北省委副书记钱运录、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焦德秀、副省长梁淑芬、省政协副主席史子荣、省军区副司令员陈佐财、省委宣传部部长陈扶生等。

这个英模汇报团中,有战斗英雄史光柱、杨国跃,“老山攻坚英雄连”连长曹杰、一等功臣周慎辉、模范卫生员钟惠玲、侦察英雄尤志强、模范党员曾生,有第一个潜入南极海底的中国人、海军某部潜水业务长刘宝珠和介绍医学科学工作者王湘生事迹的李绥胜。

少先队员向英模们献上鲜花,表达了湖北人民对祖国安全的保卫者的尊敬和热爱。

27日上午,全省人民盼望已久的解放军英模汇报团四分团在武昌洪山礼堂举行首场报告。

报告会由钱运录主持。

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给解放军英模汇报团赠送了锦旗。

战斗英雄史光柱首先汇报了在收复老山的战斗中,他带伤指挥全排攻击某高地的经过。在战斗中,他的双眼受伤,但仍以惊人的毅力将掉出的眼球塞进眼眶,高喊着:“同志们,为党为人民立功的时候到了,向前冲啊!”然后,又摸着向前爬,直到昏迷过去。同志们称他是“钢铁战士”。

(史光柱唱《小草》片段实况……)

老山攻坚英雄连连长曹杰介绍了他们连在收复老山战斗中的主要事迹。在战斗中,这个连发扬“攻如猛虎,守如泰山”的光荣传统,不怕挫折、敢打硬拼、反复攻击,连连攻克两个高地,并同兄弟连队一起攻占老山主峰,为歼灭老山之敌,夺取整个战斗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一等功臣周慎辉是我省京山县人。他汇报了坚守老山前线阵地的战斗情况。今年8月15日凌晨,越军的一个加强班向周慎辉所在的哨位发动进攻。周慎辉3处受伤,仍坚守哨位16个小时,打死打伤11个敌人,荣立一等功,在火线上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广大听众和观众为湖北能有这样的好男儿感到骄傲。

李绥胜同志介绍了解放军总医院助理研究员王湘生同志以顽强的毅力攀登医学科学高峰,并取得显着成绩的事迹。

省委书记关广富讲话。他说,今天,英雄们给我们上了一堂活生生的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教育课。他代表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向汇报团成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感谢,并向继续浴血奋战在边防前线的将士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他说,英雄们的事迹在我省的传播,对于开展理想与纪律教育、进一步端正党风、转变社会风气、激发全省人民干“四化”的热情,都会起到重要作用。全省广大干部和群众要广泛开展“学英模,见行动”的活动,要学习英模那种“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树立远大理想,时刻不忘爱我中华,把远大理想和做好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做到自觉以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个人服从集体,坚决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要学习英模那种压倒一切敌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甘于吃苦、坚忍不拔的艰苦奋斗精神。排除工作难点,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巩固和发展我省政治经济的大好形势。

27日下午,解放军英模成员曾生代表大家题词:桥南景色今胜昔。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里,陈列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再现了当年革命志士为推倒封建王朝统治所进行的可歌可泣的斗争历史。英模们说,革命先辈为争自由、求解放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当代军人为了祖国的安全,人民的幸福也要浴血奋战、镇守边关。

28日,解放军英模汇报团四分团分别在中南民族学院、武汉工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6所院校举行汇报会,武汉地区34所大专院校近5万名师生聆听了报告。

英模们用满腔的激情、朴实的语言,介绍了自己和前方将士为保卫祖国安宁而浴血奋战的动人事迹。他们的光辉业绩,赤诚的肝胆紧扣师生们的心弦,每个报告会场里常常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由于座位有限,不少师生坐在会场外面聆听报告。中南民族学院附中的学生在会场外认真地听、细心地记。他们谁也不愿少上这堂活生生的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教育课。

英雄模范的报告震撼人心,师生们心情激奋。人民都想与英模们谈谈心、叙叙情,把美好的祝愿献给祖国最可爱的人。有的同学拿出自己心爱的笔记本,请英模们签名留念,永远记住这次难忘的欢聚。

报告会结束后,师生们举行了不同形式的座谈会。

(现场采访实况……)

“八三级”校友李素芳说(现场一……)

武汉工学院学生会主席杨建勤说(现场二……)

晚上,解放军英模们和武汉大学师生代表举行联欢晚会。

学生代表给英模们佩戴了武汉大学校徽,武大附小的少先队员给“最可爱的人”戴上了红领巾。

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致欢迎词。他说,我们全校师生早就为英模们的事迹所感动,早就盼望亲人们的到来。

战斗英雄史光柱代表英模们发言。他说,我们早就盼望和后方的年轻人、大学生交谈,探讨人生和追求,达到心灵上的沟通。我们没有机会上大学,请你们把我们想学而又学不到的知识学到手。

武大中文系教授李格非即兴演唱了一段京剧。同学们唱起边防战士喜爱的歌,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英模们也用歌声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唱出了战士的品格和情操。不少学生拿出笔记本,请英模签名题词,留作永恒的纪念。

英模代表为武大师生员工题词“桃李满天下”。刘道玉校长也为英模们书写了“英名传神州”的条幅,表达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情谊。

29日上午,湖北省军区在洪山礼堂举行解放军英模报告会。参加报告会的有驻汉部队、军事院校、省武警总队的负责同志和海陆空三军指战员代表共1700多人。

报告会由省军区政委张学奇主持。

9名女战士向英模们献鲜花。

战斗英雄杨国跃介绍了他在1984年老山地区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带领14名战士坚守某战地的经过。

一等功臣周慎辉介绍了他一人坚持战斗,连续打退敌人两次进攻,坚守哨位16个小时的经历。

祖国边陲优秀儿女、模范党员曾生介绍了他7年来日夜巡逻在边防线上,同敌人进行生死搏斗,为保卫和建设边疆所作出的贡献。

省军区司令员王申讲话。他说,杨国跃等英模热爱祖国、英勇杀敌、勇于为共产主义理想献身的事迹,使我们每个同志都深受感动、深受教育。他们不愧为保卫祖国的尖兵,不愧为新一代最可爱的人!不愧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楷模!英模们的事迹告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安定团结的大好形势是来之不易的,是前线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来保卫的。我们一定要学习英雄业绩,走英雄的道路,开展“学英雄、见行动”的活动,把军队正在进行的体制改革,精简整编工作向前推进。下午,英模们还分别在海军工程学院、总后勤部后勤基地和空军武汉指挥所给五千多名指战员作了报告。

晚上,解放军英模和湖北省英模事迹报告团成员在东湖宾馆欢聚一堂,畅叙报国之情。

爱国拥军模范,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护士长李祖珍对解放军英模有特殊感情。她拉着“模范卫生员”钟惠玲的手说:“看到你们真高兴,你们是真正的英模。”当钟惠玲知道李祖珍的拥军事迹后,说:“李妈妈才是真正的英雄,英雄的母亲。”李祖珍说:“我到前线去过,看到烈士陵园修得很好,说明祖国人民没有忘记这些牺牲了的儿女,我站在孩子的墓前虽然难过,可是有很多母亲献出了心爱的儿女,我们国家能强大就靠这些儿女。”钟惠玲说:“我们都是您的儿女,妈妈,请收下我这个女儿吧,今后放假我来看您。”

战斗英雄史光柱和劳动模范刘贤东都是用鲜血保卫祖国和国家财产的英雄,在交谈中,史光柱表示要向刘贤东学习。刘贤东激动地说:“解放军才是我们要学习的英雄。”

湖北省优秀教师代表、远安县晓坪中学教师苏红和王湘生事迹报告者李绥胜、新滩滑坡抢险英雄群体代表、秭归县副县长贾庆生和二等功荣立者曹杰、“模范共产党员”曾生等在交谈中表示,今后要在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不同岗位上,互相学习,争作贡献。

30日上午,解放军英模汇报团四分团的英模应武汉市人民的邀请,来到武汉剧院作汇报。

武汉市各界代表1700多人聆听了报告。报告会由武汉市委副书记谢培栋主持。

少先队员向英模们献了鲜花。市委、市政府向英模们赠送了锦旗。锦旗上写着:“祖国的骄傲,时代的精英。”

模范卫生员钟惠玲向武汉人民介绍她在1984年收复老山战斗中,精心护理伤员的事迹。她在战斗激烈的时候,三天三夜不离病房,有时一天为20多个伤员擦洗身子,凡是伤员所需要的,她都尽心尽力地去做。

战斗英雄史光柱、先进医学科学工作者王湘生的代表李绥胜分别作了汇报。

武汉市委第一书记王群在会上讲话。他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要迅速掀起向英模学习、为振兴中华献身的活动热潮。

31日上午,解放军英模汇报团部分成员应邀到武汉市劳教所举行报告会。

这个劳教所从1971年成立以来,通过各种教育管理工作和劳动锻炼,教育、改造了近两万名失足青年。英模们对这个劳教所为维护社会治安,促进社会的长治久安所做的积极贡献十分赞赏,并希望他们今后取得更大的成绩。

对于解放军英模的到来,武汉市劳教所的学员感到十分高兴和激动。劳教学员代表向英模们敬献鲜花;劳教所负责人向英模赠送锦旗,上面写着:“学习英模思想,奔向美好明天。”

史光柱、钟惠玲、曾生分别作了激动人心的报告。

女劳教学员代表罗兰说……

(现场采访实况……)

下午,解放军英模到武钢参观并与职工代表座谈联欢。

在武钢负责人陪同下,英模们参观了武钢热轧厂和冷轧厂。他们细心地看、不停地拍照,称赞武钢工人取得的成绩。公司党委书记郑云飞说,武钢已提前完成“六五”计划主要指标。英模们高兴地说,我们佩服你们。

参观结束后,英模们与武钢一百多名坚守边疆官兵的父母和先进模范代表座谈联欢。

(现场采访实况……)

感人肺腑的报告,沟通心灵的座谈,水乳交融的联欢,展现了英模们用爱的心血浇灌的壮丽诗篇,震撼着千千万万颗心。解放军英模在湖北省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将激励全省4800万人民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征途上建功立业,再展宏图。

(1985年11月2日 湖北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