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日美同盟实相(谷臻小简·AI导读版)
19772100000003

第3章 保留皇室体制

第一节 天皇制的历史

在日本进行民主改革的试验,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处理日本“国体”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处理日本天皇制的问题。日本的天皇制是历史形成的,关于“天皇”的称呼,也有一个形成过程,最早称“大王”。到了公元7世纪,日本开始模仿中国政治体制,定国号为“日本”,形成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第二节 天皇的战争责任

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人认可了天皇制这种政治设计,认为这种所谓的“国体”是日本长治久安的保障,因为天皇制说到底是一个可以由政治家利用和操纵的机制。战争责任问题其实并不是一个历史事实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裕仁天皇向美国展示了自己的影响力,从他在日本全国巡幸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日本国民的大多数都认为他在战后仍然是天皇,日本的民意并未把战争的责任指向他。美国则从中进一步印证了天皇的威信,美国要有效占领日本,必须利用裕仁天皇的权威。

第三节 天皇与战争的“终结”

天皇制之所以在战后被保留下来,还与裕仁天皇在结束战争时发挥过积极作用有密切关系。1945年8月14日,裕仁天皇再次召开御前会议,最后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终结”战争,日本军队放下武器。8月15日,完成投降“大任”的留守内阁首相铃木贯太郎大将宣布辞职,继任首相是天皇的叔叔东久迩稔彦亲王,因为在这种时候,只有他作为皇族能够压服那些不甘失败的军阀和士兵。

第四节 美国保留天皇制的原因

天皇制之所以能够保留下来,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有重要关系。对于占领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来说,如果日本顽固的军人抵抗美军的占领,如果日本爆发革命,对日战争成果将难以确保,这便是他想利用天皇达到控制日本之目的的深层原因。

第五节 麦克阿瑟对天皇制的改造

战争结束之后,日本的政治家继续努力维护这个“国体”天皇制,这既是为了传统,也是为了现实政治需要。《投降文书》签署之后,9月3日,外相重光葵曾经拜访麦克阿瑟。麦克阿瑟告诉他,美国不想破坏日本这个国家,也不想把日本国民当作奴隶,美国要通过日本政府实行间接统治。当然,麦克阿瑟决定利用天皇和日本政府间接统治日本,并不意味着照原样保留天皇制。对于麦克阿瑟来说,天皇制毕竟在战争期间被军国主义所利用,美国既然要铲除军国主义,就不能原样保留这种体制,必须对它进行改造。天皇的地位后来以象征性方式被宪法规定所巩固。

第六节 对天皇与天皇制的评价

象征天皇制在战后日美关系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裕仁天皇的战争责任问题并不是他个人的问题,而是美国考虑如何平稳占领日本的问题。有人说天皇制对日本人很重要,完全可以惩罚裕仁而选用皇族中其他人做天皇来保留天皇制,但是,事情并不那么简单,其他人的正当性未必能够获得日本人的认可。天皇制的保留并不是一个道德与正义的问题,而是一个现实政治上是否有效的问题,事实证明,美国利用裕仁天皇及其他所象征的天皇制,既维持了占领的顺利展开,也让日本人接受了《日美安保条约》,构成了战后美国对日本统治的重要环节,也是战后美国主导的对日战后体制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