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民主是个有条件的好东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19772700000001

第1章 民主有无共性?

当“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后,无产阶级通过它的先锋队,坚持群众观点,联系广大劳动人民而取代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真正的民主就可能、必需、必要和必然要成为逐步实现的“好东西”,不会使民主沦为空话、口号、套话、符号、外衣或标签。这是一个曲折的民主历史发展过程。其间有人搞砸了,或走了弯路。本来,人类追求进步的“道路总是曲折的”,不足为怪,但人命关天,教训深刻!任意任性地害人、关人和杀人本是古代和中世纪专制政治生活中的家常便饭。

就此而言,近200多年来人们在资本主义下的民主实践中积累的思想材料,包括定义、观点、结论、批判和建议等却是我们可以研究、对比、反思和借鉴的一个理论资源,尤其要关注那些涉及民主共性的论述,只是要把民主行动主体和民主成果享有者从资产阶级更新为劳动人民,就应当择优而从之。因为科学社会主义绝对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而马克思主义“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

为了在无产阶级“争得民主”之后保住民主并发展民主,共产主义者首先必须“讲学习”,人人都坚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因为我们的“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就民主问题而言也是如此。个人不学习,就跟不上广大劳动人民民主实践之发展和民主意识之觉醒,无法认识民主科学之真理,更谈不上民主理论之创新了。我们学习就“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关于民主问题的学习与探索过程中也要如此行事。就是从敌对阶级阵营中产出的民主实践经验与理论总结,我们也要了解并探明其特点、长处与优势,在必要与可能时为我所用。因为在民主理论上,那些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出现的世界上的“巨人”们,即那些“给现代资产阶级统治打下基础的人物,决不受资产阶级的局限”,蕴涵于进步“人类共性”之内的民主共性并不是资产阶级之“专利”。再就民主实践而言,那些经验与总结中也包含现代劳动人民为了自身生存和正当权益而反复斗争的大量成果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