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不老的情人:杜拉斯传
19797400000001

第1章 序言:杜拉斯和我

杜拉斯和我是一个人。她是正面光洁的面孔,我是面孔背后蓊郁的毛发。这是我在看到杜拉斯肖像时的第一个反应。

我把这话说给自己听,然后心里猛地刺痛一下,一道狭长的口子裂开,我掉了下去。我钻进了杜拉斯的体内,让她死去的身体带着我的欲望重生。

如果你真的爱一个人,你会时刻渴望着与她身心交融,合二为一。我爱杜拉斯,虽然这种爱不同于男女之爱,但我依旧渴望与她融为一体。当然这种融合是灵魂上的。我与杜拉斯灵魂融合的结晶就是这部《杜拉斯传》。

你可以说,我是在重塑杜拉斯,但我却想说,我是在借杜拉斯之名,写我自己。杜拉斯是我的精神图腾,我倾慕她,也蔑视她;赞美她,也诋毁她,这一切都源于我对她的那份五味杂陈的爱。

当我一个人揣摩她的时候,我喜欢叫她玛格丽特,这让我觉得与她亲近;而当我与别人谈起她的时候,我只能把她称之为杜拉斯,以示对她的敬意。玛格丽特是活在我隔壁的小姑娘,而杜拉斯是闪烁在我夜空里的星辰。

现在,我看着杜拉斯的影像,心里思绪万千,我既倾慕于她遗世独立的风骨与才华,也不屑于她放荡不羁的性情与行为。这一切的差异,不仅仅是因为她在西方,我在东方:她已仙逝,而我正盛年。

杜拉斯说,如果她不是一个作家,会是一个妓女。而我说,我想做一个作家,是因为我骨子里的传统。杜拉斯是我的镜面人。

现在我与她是如此熟悉,可在三年前,我还不知她是谁。只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在豆瓣上看到一篇关于电影《情人》的评论,才知道了她的名字。

百度了电影《情人》,连看数遍,直到能默诵里面的一字一句,于是我不可自拔地爱上了她——玛格丽特·杜拉斯。

因为爱她,所以爱了她所有的文字。遗憾的是网络里能搜索到的关于她的信息很少。我很奇怪,这么一个传奇的女子,为什么国内有关她生平的记录那么少?是翻译的原因,还是一如她自己所说的:“要了解我,读我的文字就行了。除了这些文字,没有什么能证明我的存在。”

百度了所有关于她的书籍来看,所有的书里都有她,但所有的书融合起来也不是全部的她,这是我不能忍受的。我需要一个完整的她、鲜活的她,来填充我的想象。于是我告诉我自己:也许我可以重塑一个她,用我自己的眼光、我自己的文字。

感谢好友影子,给了我坚定的支持与鼓励,让我有勇气、有动力去完成我最想完成的这件事。选择重塑杜拉斯,我心里很没底:这个奇特的女人,有着太多的粉丝,而我不敢保证我笔下的杜拉斯让他们都满意。我似乎在做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然而,我又何必在乎别人的评价,我写的只是属于我的“杜拉斯”,与别人的“杜拉斯”毫不相干。

开始写作的那一天,我站在镜前,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沉思,然后用想象里的杜拉斯影像,把自己覆盖。耳边却传来她苍老的声音:“我唯一感到好奇的是:人们究竟怎样看待我。你对我的看法,我很感兴趣。”

这个自大狂妄的女子,终究是有所在意的。在意的不是好印象、坏印象的价值判断,而是人们会对她做出怎样的评价,她在意的是评价的内容。那么现在,如果她知道了我的心思,是否会从坟墓里探出头来,与我探讨一番:作为一个东方女性,会如何看待她丰富的阅历与灵魂?

杜拉斯对自己的人生定义是很理性的,于是她对给自己写传记的人说:“我的生活传奇,你的生活传奇,它并不存在。或者说这是个词汇学的问题。我的生活传闻,我们的生活传闻,是存在的,但这并不是我和我们的传记。是通过虚构回到过去的年代,触发灵感,从而使生命恢复活力。”我想这也是她之所以选择写作的缘由。

世间的事,没有对错,只有真假。然而她却说:“在现实中,任何事情都不是真的,任何事情……”亦如佛家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世相都是虚妄……”让人莫名悲凉。一生丰富的情事,却不曾消减她的幻灭感。她在这个世间该是多么孤独啊!

于是,我有了与她一样的写作意境:在文字里寻找那个已经死去的自己,并用她修复自己的记忆。

说到底,杜拉斯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女人,是文字在她身上镀了一层五彩霞衣。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我相信她的迷茫与我们的迷茫一样,她的生活也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最普通不过的一个剪影。而她之所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只是因为她的文字、她的经历,满足了人们的窥私欲。

只要你存在,就不能回避别人的质疑或者赞扬,或者是各种各样的记录和评述。而对于这些记录,你大可不必放在心上,那已经不是真实的你,你只是流传在这世上的一个传说,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