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杰出青少年的思维力训练
1993000000028

第28章 曲折迂回思维训练

原理

思路决不能永远直线前进,事物或问题的复杂性也不容许这样。必须通过一切迂回曲折的道路去探索其中的发展阶段,才能透过表面的偶然性揭示出其内在规律性。

在解决某个问题的思考活动遇到了难以消除的障碍时,可谋求避开或越过障碍,通过曲折迂回的思维方法而解决问题。

曲折迂回思维可表现为:

(1)“中间传导式”。

即增加解决问题的中间环节,比之直来直去更为切实可行。

(2)“曲径通幽式”。

将难题暂时抛开,充实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后再回头攻关。

(3)“以远为近式”。

即先解决与所主攻问题关联较小的问题,后解决较大问题。

下面我们介绍两种曲折迂回思维法的两种技巧:

训练1:U型思维法

某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鸡和狗关在一道铁丝网前(如图所示),铁丝网后放有食饵,看鸡和狗究竟怎样动作。

实验开始后出现了有趣的场面。首先是鸡,它径直向食饵方向冲去,结果自然被铁丝网拦住而到不了放食饵处,于是它在铁丝网前喔喔叫着瞎转转。狗的情况如何呢?它先是一动也不动地环视了一会儿食饵、铁丝网以及旁边的墙壁,然后立刻急促地往回走,绕过右边的墙,走到铁丝网的另一侧把食饵吃掉。

这里讲的是动物实验的例子,但对人类的思维方式很有启发。事实上,我们在思考解决某一问题的答案时,也会做出同动物寻食极其相似的举动来。有时像鸡那样,思维直接扑向目标,有时则像狗那样,思维方向转弯后达到目标。因此,从思维方向看,有直线思维和U型思维之分。在求解问题过程中,如果能用直线思维求解,那是再好不过的了,因为直接求解的思路最短。但是许多问题的求解靠直线思维是难以如愿的,这时采用U型思维去观察思考,常常能使问题迎刃而解。

U型思维,常常是创新者用来解决难题的一种思考手段。

全自动洗碗机是一种先进的厨房家用电器,是发明家适应生活现代化的创新杰作。然而,当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率先将自动洗碗机摆在电器商场的货架上后,遭受冷遇的局面出人意外。

公司的经营策划者们将希望寄托在广告宣传上。按照过去的经验,只要让广告媒体实施心理上的“轮番轰炸”,消费者总会认识到自动洗碗机的价值的。于是,他们在各种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上反复宣传“洗碗机比用手更卫生,因为它可能用高温水杀死细菌”。他们还别出心裁地用电视画面放大细菌的丑恶形象,使人对此产生恐惧。他们想,细菌无处不在,人们对肉眼看不见的小东西的恐惧感,必然驱使他们求助洗碗机的帮助。在电视广告里,他们示范表演了清洗因烘烤食品而被弄得一塌糊涂的盘子的过程,以形象地宣传洗碗的威力。

结果又是如何呢?一切“高招”都用过了,人们对洗碗机还是敬而远之。从商业渠道传来的信息极为不妙,新开发的洗碗机眼看就要夭折在它的投放期内。

消费者究竟怎样想的呢?持传统观念的人认为,男人和十来岁的孩子都能洗碗,自动洗碗机在家中几乎没有什么用,即使用它也不见得比手工洗得好。机器洗碗先要做许多准备工作,增添了不少麻烦,还不如手工洗来得快。妇女们则认为,自动洗碗机这种华而不实的“玩意儿”将损害“能干的家庭主妇”的形象。一部分人则不相信自动洗碗机真的能把所有的碗洗干净,认为机器太复杂,维护修理肯定困难。还有一些人虽然欣赏洗碗机,但认为它的价格让人不愿解囊。

顾客是“上帝”,他们不购买你的新产品,你总不能强迫他们认购吧。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公司只好请教市场营销设计专家,看他们有何金点子。智囊们经过一番分析推敲,终于悟出一个新办法:建议将销售对象转向住宅建筑商。

建筑商并不是洗碗机的最终消费者,他们乐意购买吗?当人们对洗碗机评头品足时,建筑商则不屑一顾,他们对任何东西都拿经济利益这把尺子来衡量。当通用电器公司的公关人员对建筑商一阵“如此这般”之后,建筑商同意做了一次市场实验。他们在同一地区,对居住环境、建造标准相同的一些住宅,一部分安装有自动洗碗机,一部分不装。结果,安装有洗碗机的房子很快卖出或租出去了,其出售速度比不装洗碗机的房子平均要快两个月。这一结果令住宅建筑商感到鼓舞。当所有的新建住房都希望安装自动洗碗机时,通用电器公司生产的自动洗碗机便曲径通幽。迎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

读罢上述案例,我们可以发现两条思路:

其一,将洗碗机直接向家庭顾客推销,效果不佳;

其二,将洗碗机安装在住宅里,借助房产销售卖给了家庭用户,结果如愿以偿。前者是直线思维,后者是U型思维。

运用U型思维的基本特点就是避直就曲,让思路拐个大弯。在实际操作时,思路又怎样拐好这个弯呢?借助“第三者”的介入进行过渡思考,便是常用的拐弯技巧。

电冰箱中的冷冻机中充满着氟利昂和润滑油,如果密封不良,氟利昂和润滑油都会外漏。传统的查漏办法是直接观察,费时费力且不可靠,能否发明一种新方法实现自动检测呢?有人想到了一种避直就曲的办法:将掺有荧光粉的润滑油注入冷冻机里,然后在暗室里用紫外光照射冷冻机,根据有无荧光出现来判断是否出现渗漏和渗漏发生在何处。在这种方法中,荧光粉和紫外光就属于“第三者”。

训练2:W型思维法

这是一种以进为退、打破前进定势而主动退却的思维。以一个英文字母“W”,对此作为概括:“W”最中间的那一点,可以看成是历尽艰辛之后才到的新起点,或者是通过努力也许可以达到的局部成功,但是要到最右边的那一顶点,它不可能平坦地移过去,恰恰相反,它还得重新跌入低谷,再曲线上升。

W型思维,既有侧向思维旁逸斜出之妙,又有逆向思维的出人意料。

《威尼斯商人》中的安东尼奥为了帮助朋友成婚,向高利贷者夏洛克借了一些钱,夏洛克则向他提出一个苛刻的条件:如还不了,就要从他身上割一磅肉下来。不料安东尼奥的船出事,真的无法按时还钱,于是,夏洛克便要从他身上割下一磅肉下来。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安东尼奥和他的朋友们,想了多种退却与妥协方案,但无论怎样退却和妥协,都无法到达这一步:接受他这一要挟,另觅应对之策。

鲍西亚小姐——安东尼奥所帮那位朋友的妻子,突发奇想,为何不可以接受夏洛克的这一苛刻条件,而反制夏洛克呢?于是,她假冒律师,在法庭上与夏洛克对质,同意由于安东尼奥没有还钱,夏洛克可以从他身上割下一磅肉来。但是,这也有一条件:夏洛克不能多割一点,也不能少割一点,而且不能带一点血。

夏洛克没有办法,只能认输。

鲍西亚虽然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但却不失为一个解决问题的天才。

按一般人的做法,就是坚持一定不能还债。但鲍西亚能够解决问题,就是坦然承认不能还债,而且准备接受惩罚。这看起来是主动退却,却提出新的对夏洛克的反制,这一来,看来是退,却是一种必胜的进。

练习

方腊是宋朝年间最为著名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朝廷对他自然是恨之入骨,于是就调集了大量的军队将方腊起义军困在了离睦州70余里的铜官镇。当时的宋朝军队有数万人之多,而方腊的起义军只有几千人。危急时刻,方腊终于想到了一个方法。

于是,当第二天早晨,宋军主将登高察看起义军具体情况的时候,竟然发现漫山遍野都插着起义军的旗帜,而且很多的人马不停地在军营里进行军事演练,看上去有几万人之多。见此情景,宋兵主将急忙下令撤军到几十里地以外的地方再做打算。而方腊率领的起义军,正是利用了这个难得的机会快速撤离了铜官镇,从而摆脱了被宋军包围的危险境地。

那么,请你猜一猜,方腊究竟用了什么样的办法,才在一夜之间借来了那几万人呢?

答案:原来,方腊先是派一部分人将旗帜尽可能多地插在山野之间,然后又指挥剩下的起义军不停地在军营里来回走动,做出一副忙于军事演练的样子,而实际上军队的帐篷里却空无一人。这样一来,几千人的队伍给人的感觉却像有几万人似的。方腊之所以要这样布置,目的就是要引起宋军主将的恐惧心理,使他们不战而退,从而为起义军的撤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事实证明,他的这个办法确实让胆小怕死的宋军主将上了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