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解除身体的健康警报
1993700000030

第30章 生殖系统(5)

阴道本身没有分泌腺,它的正常分泌物系由上皮四周丰富的血管网渗透出的少量渗出液与脱落上皮、宫颈粘液混合而成,正常时量不多,呈蛋白样或乳状,能湿润阴道。青春期后由于卵巢内分泌的刺激,阴道上皮细胞内含有丰富的动物淀粉,经阴道杆菌分解作用后变成淀粉,以致阴道内分泌物呈弱酸性(PH约4.5),可防止致病菌在阴道内繁殖,即所谓阴道的自净作用。正常女性的阴道微微潮湿并散发着一种自然的气味,如果出现异常气味很可能是长时间得不到清洗或有了炎症。只要没有患阴道疾病并能够经常清洗阴部,就不必为阴道的特殊气味而感到难为情,更没有必要为此而过度洗涤或使用某些有损于身体健康的化妆品或除臭剂。

不能忽视的疾病信号

1.外阴发炎和痒,可能患有外阴炎。

2.外阴皮肤增厚和发展为白斑,这可能预示苔癣样硬化症或外阴癌,为弄清诊断请去看医生。

3.伴有异味的阴道分泌物增加,有烧灼感、疡痒和疼痛,这提示可能有阴道炎。

4.若性生活时感阴道肌肉收缩和疼痛,则可能患有阴道痉挛症。

5.不正常的阴道分泌物、出血和(或)在阴道任何部位有坚硬的损害,则可能患有阴道癌。

6.有长时间的下腹痛伴发热。月经失调、异常分泌物和(或)性交痛,则可能患有盆腔炎。

7.使用止血塞、隔膜或避孕棉球后出现高热或其他情况,提示有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阴道感染是很常见的和可治疗的。真正危险的阴道癌,仅占所有妇科癌症的2%。所以如果能够在日常提高保健意识,就能起到预防阴道疾病的作用,也能减少疾病的复发。

如果经常发生阴道感染,止血塞的使用不要超过6个月。另外,当有阴道真菌感染或细菌性阴道炎的明显症状时,避免性交;平时尽量穿棉织衣裤,避免穿紧身裤和衣服,将有助于保持阴道凉爽和于燥,这将帮助预防外阴炎和阴道炎。

在饮食方面,如果有阴道真菌感染,应低糖饮食,混合乳酸杆菌,可以帮助治疗阴道真菌感染。

此外,绝经后妇女有规律的性生活,可以帮助预防阴道于燥和阴道壁变薄。因这些情况有可能导致阴道炎,刺激血液流动,保持阴道组织柔软。

当然,保持好的卫生习惯和经常用避孕套,是防止阴道炎的最好办法。如果怀疑有阴道感染,去看医生前24小时内不要冲洗,否则会冲走有助于诊断的分泌物。

外阴

了解你的外阴

“外阴”是一个确切的人体构造名词,只有医生才用这个词来描述女性外生殖器。从基本上来说,它是当你倾下身用镜子来窥探下体便可以看得见的性器官。它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也称为内、外“唇”),以及阴蒂。

阴阜就是覆盖在耻骨上方、脂肪较厚的那部分皮肤,所有的阴毛都生在这个区域。如果你还有些迷糊,可以在肚脐下方大约10厘米处找到这一区域;大阴唇就是遮盖阴道口的两层皮肤褶皱;小阴唇是大阴唇内侧细小的皮肤褶皱。有些女性的小阴唇会下垂,或是从大阴唇中探出,而其他人的则是隐藏在外层的褶皱内。

你可以试着去研究一下这部分到底是个什么模样(如果你受得了的话)。如果你的这一部分与教科书上的图解不太相似,也不必惊慌。因为,它的模样、大小、颜色都是因人而异的。

而且,如果你注意到阴唇上有一些白色物质(这里要注意一下),那只是一种自然分泌物,是由分泌油脂的腺体产生的,跟男性包皮下的分泌物相似,很容易清洗掉。

如果你非常关心自己的身体,你当然不能忽略那片私密之处,经常的自查外阴是很有必要的。

女性自查外阴的方法,概括起来有三个字,即“望、闻、触”。

所谓“望”,可以用一面小镜子,放在外阴的下面,前后左右移动镜子照视,借助镜子的帮助,观察自己的外阴部。另外,通过观察阴道分泌物,如白带和经血的颜色、清浊、稀稠,也能从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正常的白带是清白颜色的稀薄液体,正常经血是鲜红色或浅红色,有人还会有少许血块。

“闻”,是用鼻子嗅一下分泌物、经血或外阴部散发出的气味。一般正常的气味是清淡的腥味、汗酸味或无味。如果出现了腥臭味、腐臭味或特殊的气味,就可能出现了问题。

“触”的时候,先把手洗干净,用食指和中指两个指头的“指腹”(俗称“指肚”),从“阴阜”部位开始,从上而下,顺序按触外阴,直至肛门。正常触摸外阴的时候,感觉应是光滑、柔软。如果不用力去按,也不会感到疼痛,当然,正常的情况下也不应当摸到有小的结节或肿块。反之,则可能有病。

大阴唇与阴阜、会阴相连,其间并无界限。只有掰开大阴唇,才能看见小阴唇、阴蒂、尿道外口和阴道口。所以在自查的时候,要分开大阴唇,否则看不清楚它所遮挡的结构。

摆脱外阴疾患的困扰

外阴,位于两股之间,接近尿道、肛门、与阴道、子宫相通,经常受尿液、阴道分泌物等浸渍,行走时的摩擦影响,所处环境既潮湿又温热,局部组织脆弱而且敏感,故容易发生各种外阴皮肤、粘膜乃至阴道病变。

在你在身体自查的过程中,发现了某些异常情形,那时就要引起自己的高度注意,或者及时去医院的妇科详细检查。

常见的女性外阴疾病

1.外阴损伤

外阴损伤是女性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病原因多数为骑跨式跌伤,如骑男式自行车时意外的急刹车,或上下车时阴部遭到猛烈碰撞,外阴部位受到暴力打击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外阴部有严重的挫伤,可有疼痛,能见到皮下淤血或血肿。

2.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是一种性传播疾病,一般与不洁性交有关。发病时,外阴瘙痒,分泌物增加。早期外阴部的皮肤、粘膜粗糙不平,随后可摸到小结节或肿块,样子为毛刺状,或者像大小不等的菜花状、鸡冠花状的灰白色肿物,多分布在小阴唇的内侧、大小阴唇之间的唇间沟、会阴和肛门。

3.假性湿疣

假性湿疣不是性传播疾病。在阴唇内侧可以看到有小米粒大小的淡红色疹子,两侧对称,分布均匀。

4.外阴肿瘤

女性外阴的良性肿瘤,如乳头瘤、纤维瘤等,并不多见。它们是生长在大阴唇外侧的单个肿瘤。

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外阴鳞状上皮癌”。在外阴部能摸到硬结或肿物,常伴有疼痛或瘙痒,有的病人在外阴部位,还会长有经久不愈的溃疡。

5.外阴白色病变

外阴白色病变,也称为“慢性外阴营养不良”。

有一种外阴白色病变,一般发生在30~60岁的女性,主要症状是外阴奇痒难忍,抓破以后伴有局部疼痛。外阴皮肤增厚,颜色多为暗红色或粉红色中,夹杂有界限清晰的白色斑块。

如果发现有外阴白斑,应当去详细检查治疗。过去,曾经认为它可以癌变,所以主张早期切除。现在,虽然医生们已经不主张早期切除,但是,还是要病人积极治疗。有白色病变的人,更要保持外阴部位的清洁干燥,不要用肥皂或其他刺激性药物清洗外阴,也不要用手去搔抓,不要吃辛辣的食物,衣服要宽大,不要穿不透气的人造纤维内裤。

外阴部的日常保健

从女性阴道的解剖结构来看,由于阴道口和尿道口、肛门的距离比较近,这不利于阴道卫生。而大、小阴唇对阴道口的解剖学保护作用也远较男性性器官的解剖学保护差。所以女性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外阴卫生。必须经常清洗外阴,阴阜和大阴唇外侧长满阴毛,它们是自阴道内流出的白带、月经血和外阴分泌物和其它污垢最易粘附、隐藏的地方。而大阴唇与小阴唇、阴蒂之间的空隙也容易积聚这些污垢。这些污垢是细菌、微生物理想生长的温床,增加了病原体进入阴道口、造成感染的机会。

清洗的顺序是先由外向内,再由内向外。即从大阴唇内侧开始,向内清洗小阴唇、阴蒂周围及阴道前庭。注意清洗尿道口、阴道口周围间隙,它们是细菌最常隐藏的地方。然后,清洗大阴唇外侧、阴阜、大腿根部内侧,最后清洗肛门。

同时要做到勤换内裤。内裤要经常换洗,洗外阴和内裤最好有专用盆。另外,女性要避免穿太紧的内裤。如果内裤穿得过紧,内裤与外阴和肛门及尿道口频繁地磨擦,肛门处的病原体可以通过内裤污染到外阴、尿道,容易造成泌尿系统或生殖系统的感染。

女性应该注意各生理期的卫生防护。在排卵期(分泌物增多时)、月经期注意应用或更换卫生护垫;产育期,抵抗力下降时可暂时禁房事与盆浴。

一旦发生问题就应及时就诊,外阴病变包括外阴部异常的感觉与异常的形成改变。例如:疼痛,瘙痒,灼热,干涩,肿胀,破溃,糜烂,渗出或分泌物异常增多、有异味,粘膜砂粒改变,出现肿物(包括由阴道脱肿物)等等。

这些症状可见于外阴(或阴道)疾病,如各种感染、外阴溃疡、结核等;又可见于其它妇科疾病,如宫颈糜烂、盆腔肿瘤;甚至是某些慢性疾病的合并症,如糖尿病合并霉菌性阴道炎。

发生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均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否则将会给你带来诸多不便或痛苦,影响工作、学习、影响性生活,甚至影响生育,损害自信心。

有些女性因惧怕医生、惧怕检查,羞于就诊,结果延误病情,害了自己;要知道,外阴病变治疗不及时,可逆行感染,相继波及阴道、子宫、输卵管以至整个盆腔。

生殖系统感染、泌尿道感染是妇科常见疾病,女性只有做好自己的卫生保健,才能防患未然,避免受到不必要的困扰。

骨盆

骨盆的生理

骨盆由骶骨、尾骨及左、右髋骨连接而成,骨盆保护着内部的膀胱、直肠以及女性的子宫和阴道。骨盆上接腰椎下连股骨,联系着躯干和下肢,因此能承受较大的重量并进行力的传递。骨盆也可以分散由下肢传来的支撑反作用力,减缓对胸腹腔脏器和脑髓的震动。

骨盆存在着性别差异,这种差异约在10岁后随着性成熟而逐渐显著。男性骨盆狭而长,呈漏斗状;女性骨盆宽而短,呈圆桶形,适应于女性的妊娠分娩。女性骨盆发育不良或患软骨化症等常可导致骨盆畸形,会造成分娩困难。

骨盆与女性的美丽和健康密不可分。有些女性觉得小腹和臀部怎么也瘦不了,髋关节就是比人宽;有的女性则担心生育会撑大骨盆,再也变不回窈窕身段;有的女性爱穿高跟鞋,造成骨盆变形……

看来,骨盆对于爱美的女人而言是个大问题,对于想生育的女人来说,这更是长达10个月反反复复思考“自然产”还是“剖腹产”的抉择,这当中不仅是担心阴道松弛,骨盆扩大也是考虑的问题之一。

骨盆是搭起上半身与下半身的桥梁,它的构造像拱门,而大腿骨就像门柱。骨盆有四个关节链接身体其他部位,这样各部位才能做细部的活泛转动。人体会“动”是因为肌肉收缩牵动骨头造成的效果,瘫痪的人骨头健在,但因为肌肉神经损坏,无法收缩,因此无法动弹。正因为如此,所以当姿势长期不正确时,肌肉牵动会造成骨头关节移位。

骨盆位于身体的中段,它是脊椎的地基,当地基稳固时,脊椎不会像比萨斜塔。同时上半身的重量也藉由骨盆传递到下半身的两条腿,因此当骨盆不正时,所有骨骼环环相扣都会出状况。

骨盆发生变形时,当然有迹可寻,最明显的当然就是疼痛感,常以下背痛或腿部单边疼痛显示。

为何有些人骨盆会变形?是因为特殊的体质吗?其实不然,多半是生活中不良姿势与习惯所造成的,日积月累就发生了骨盆变形危机。

导致骨盆变形的因素

1.姿势不良。翘二郎腿导致骨盆变形、错位、歪斜,可能压迫坐骨神经,若习惯单翘一边情况会更糟;穿高跟鞋令腰椎受压过大,容易有下背痛问题。

2.怀孕。孕期3、4个月后,卵巢会分泌“弛缓素”,使关节与韧带变得比较松弛,让产道变得宽松些,以利宝宝能顺利生产。但相对而言,关节也容易松脱、变形,准妈妈比怀孕前更容易发生拉伤或扭伤的情况,所以动作上要特别小心谨慎。

3.外伤。不小心滑倒跌坐在地上其实很危险,很容易伤及尾骨、坐骨,若不妥善处理,容易长期伴随疼痛状况,如坐骨神经痛。

也许你会想,骨盆变形问题真的有这么严重吗?是的,骨盆做为上下半身的链接,一出问题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产生连锁效应。

骨盆问题对身体的影响

1.疼痛。初期以下背痛为主,之后疼痛会向上蔓延、扩大,造成肩颈酸疼、头痛。部分病人骨盆变形时并无下背痛问题,但却会引发肩颈疼痛问题。

2.器官功能可能受影响。骨盆问题有可能引发生育、肠胃、妇科等问题。

3.脊椎问题。骨盆是脊椎的地基,当地基歪斜,为维持人体直立平衡,脊椎会出现“代偿性倾斜”,也就是会有脊椎侧弯的危险,若是倾斜程度是在20o以内(属于轻度),可靠复健矫正。

所以,当你察觉骨盆出状况时,应该立刻去复健科报到,由专业的医师或复健师为你进行调理,帮你重拾健康,预防可能衍生的更多的问题。

骨盆的日常保养

支撑身体的骨架是骨盆及脊梁骨,如果此处产生歪斜的现象,会使神经的平衡失调,引起肩膀酸痛、头痛、腰痛、失眠、生理痛、月经不顺等症状,更严重时会导致内脏疾病。你完全可以通过脊椎按摩法修正这种歪斜现象,将身体原来具有的神经生理机能调整回来,恢复肉体及精神的平衡。

首先应当自我检查骨盆的歪曲情况,你可以裸体站在镜子面前,确认骨盆位置,如此一来,就能清楚知道左右侧的骨架是否有高低不同的现象。如果不知道的话,可以用测量膝盖到地板的距离,右侧高于左侧时,就表示右侧骨盆朝右上歪斜,反之则朝左上歪斜。

如果发现了问题,接下来应该持续进行三天姿势矫正体操,以矫正变曲的脊椎。双脚向前伸展,采取最舒服的姿势。然后弯腰抬起下巴放松身体;.双脚垂直放在地板上,挺直脊梁骨,凝视正前方;让双脚接近椅子,脊梁骨用力挺直,此时骨盆会呈现稍微向前的姿势。

这三个动作可以反复操作,十次为一个疗程,一天做三个疗程。办公休息时间也可以进行,三天后就能矫正姿势。

在日常生活中则要注意不要翘二郎腿;穿高跟鞋不能超过2小时,鞋跟高度3cm较为洽当,不要超过5cm;产后一定要做骨盆运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外伤立即就医,不要拖。

女性在婚嫁和生儿育女以后,经过妊娠、分娩和哺乳,体形变化很大。有的原有的迷人身段往往荡然无存,代之以乳房松弛、腰身变粗。臀和大腿赘肉横生,显得很臃肿。不少已婚育的妇女常为自己的体形发胖变拙而苦恼。其实,已婚妇女如果能经常运动和跳舞、练功,尤其是常做塑造女性体形的骨盆运动,便可收到促进体形健美,增强魅力的效果。

倘若女性从青春期开始,经常做做健美韵律操,腰胯部经常摇晃呼啦圈,就可塑造健与美的体形,并打下“三围”曲线魅力的基础。人体躯干运动一般是从脊柱开始,而呼啦圈在人的胯和腰间环绕摆动,正好是活动脊柱,强化骨盆,可起到消耗脂肪、减轻体重、健美身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