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子兵法与三国精髓
1995900000040

第40章 大智篇(1)

三国杰出人物用自己的行为塑造了一面镜子。以他们的得失为鉴,我们可以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悟得许多道理。本篇采录了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司马懿五位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行为规范,希望广大读者吸其精华,去其糟粕。

一、乱世英雄——曹操

(一)惟才是举,举贤任能

曹操的典型性格特征是具有高能人才的素质,在对人才的衡量上有自己的一套评价标准。他从人的素质出发,用高能人才胸怀全局的远大目光去鉴别人才、选拔人才,他不问贵贱、不计厚薄亲疏,唯才是举,举贤任能,显示了作为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的远见卓识。

封建社会中,凡有霸王之志的英雄,如果不能有一批忠实而又智勇双全的人相辅佐,那么必然要在竞争中遭到淘汰。聚揽人才,扩大政治势力,成为竞争胜败的决定因素。历史上,曹操在一生征战之中,曾多次下令,公开向天下求贤。先后颁布有《求贤令》、《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举贤勿拘品行令》,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唯才是举。《三国演义》里虽然没有写到曹操的《求贤令》,但他爱才、用才的形象却表现得淋漓尽致。曹操选拔人才不拘一格,一经发现,就尽量收为己用。一次,曹操听说许褚与典韦大战,从辰至午,又战到黄昏,不分胜负,大惊。他就亲自来到战场,见其威风凛凛,心中暗喜,于是决心设计收服得了许褚,后为许褚成为继典韦之后的第一心腹爱将。曹操移驾许昌,途中遇到杨奉、韩暹拦截,曹操见杨奉手下武将徐晃“威风凛凛,暗暗称奇”,更加喜爱,召谋士商议:“徐晃乃良将也,吾不忍以力并之,当以计召之。”(第十四回)后派人招降徐晃。曹操平定汉中时,张鲁派西凉勇将庞德迎敌,操早知庞德威名,闻听庞德来迎战,便有心收服,最终设计俘获庞德,使其感恩归降。许褚曾是山寇,庞德曾随马超杀伤过曹操人马,但是曹操用人是不计贵贱、不计前嫌的,只要是人才,曹操都愿意收归己用。有些时候,为了眼前利益,曹操也临时使用那些靠不住的人,如曹操夺取荆州准备下江南时,需要训练水军,于是封荆州降将蔡瑁、张允为侯并兼水军都督。谋士荀攸提醒曹操说,二人乃谄佞之徒,不应给予如此高官显爵。曹操笑道:“吾岂不识人!止因吾所领北地之众,不习水战,故且权用此二人;待成事之后,别有理会。”(第四十一回)可见曹操用人选才的面非常广,特点也很突出,凡是能为我所用,能帮我达到预定目标的人,都是可以选用的。

但是惟才是举的同时,曹操也看重德行。比如对待谋士许攸的态度,许攸少时曾与曹操为友,后为袁绍谋士,官渡之战中向袁绍献计未被采纳,又被审配陷害,投奔曹操,向操献计先断袁绍乌巢之粮,致使袁绍失败。许攸在官渡之战中为曹操立下了绝对的大功劳,后来因戏谑许褚,被褚杀掉,曹操知道后狠狠责备了许褚,厚葬了事。对于许攸被杀,曹操并没有过多追究责任,其中重要的原因是许攸背叛故主,无忠义之名,曹操不愿意在军中特别表彰这样的人物。曹操在选定接班人时,也是寻找德才兼备的人。曹操只有四子,平生最爱第三子曹植,但是他对自己四个儿子进行全面考察后,对身边的人说:“孤平生所爱第三子植,为人虚华少诚实,嗜酒放纵,因此不立。次子曹彰,勇而无谋;四子曹熊,多病难保。惟长子曹丕,笃厚恭谨,可继我业。”这里曹操采用了德、才、体三项指标去衡量,只有曹丕符合德才体兼备的标准,最终选定为他的接班人。

曹操善于接纳人才,对于有思想、有性格的降将对旧主的感情能给予谅解。如官渡之战时,袁绍大将高览,张邰被逼投降了曹操,当时有人提出二人投降,未知真假,曹操回答说:“吾以恩遇之,虽有异心,亦可变矣。”(第三十回)他一见二将就赞道:“若使袁绍肯从二将军之言,不至有败。今二将军肯来相投,如微子去殷,韩信归汉也。”并封两人为偏将军及侯爵。后来高览早死,张邰成为曹操集团的中坚力量,在防御孔明兵出祁山的过程中屡建战功。

曹操爱才、惜才、重才,因此天下英雄豪杰竟相归附。苟或、荀攸叔侄二人投奔曹操后推荐程昱,程昱继而推荐郭嘉,郭嘉又推荐刘哗,刘晔又推荐满宠、吕虔,满、吕二人又共同推荐毛玠。这样,曹操的智囊人物短时间内便济济一堂,组成了曹操的“智囊团”。曹操非常注重发挥人才的群体优势,每次决定大政方针时,他总是鼓励谋士们充分发表意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而后利弊相较,从中选优。《三国演义》中有17次描写曹操“聚众谋士商议”,自觉地发挥智囊团的整体优势。

曹操的人才观对他事业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他事业的每一步进展、每一个成功,都依赖于人才,可以说,没有曹操的爱才之心,就没有曹操的王霸事业,也就没有了曹操。在今天知识爆炸,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时代,人才的地位日益显著。企业成功的关键和根本就是人才,如何发现和引进人才,成为企事业单位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随机应变。化险为夷

应变能力是领导者应该具备的能力素质。但要始终牢记,“随机应变”不等于“投机取巧”,两者似乎是孪生兄弟,不易辨别,但实质上看,一个变来变去,不离根本,是随机应变;若变来变去,连根本都变掉了,就是投机取巧了。

一个领导者的应变能力对他事业上的成功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一旦遇到意料之外的情况或突发事件,领导者就应充分调动自己的智慧,及时作出应变反应,而且做到丝毫不露破绽,这是对高能领导人才的一个必然要求。

曹操曾经在司徒王允处借得七宝刀一口,欲去谋刺逆贼董卓。当时董卓面向床内而卧,曹操见时机甚佳,急忙抽出宝刀,正待要刺,不想董卓仰面看衣镜中照见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忙回身相问。这时吕布也马上要进屋,情况万分紧急。曹操刺杀不了董卓,反倒要让自己被当做刺客抓住。曹操灵机一动,便持刀跪于地上对董卓说:“操有宝刀一口,献给恩相。”(第四回)董卓接过刀,只见刀长尺余,七宝嵌饰,极其锋利,果然是宝刀,就交与吕布收了,暂未怀疑。董卓带了曹操出屋看马,曹操借试马之机逃出了相府,等董卓回过味来,要去擒拿曹操,曹操早已逃得无影无踪了。从这一事件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操的应变能力是何等之强,原本谋刺却一转成为献刀,生命岌岌可危倾刻化险为夷。

在收降大将张辽过程中,曹操的应变能力也表现得非常突出。张辽乃吕布手下大将,被曹操部下生擒。曹操处死吕布之后,张辽辱骂曹操,曹操一怒之下拔剑要亲自斩杀张辽,张辽面不改色。刘备此时正为曹操座上宾,见状忙加以拦阻,为张辽求情。关羽也对张辽以性命相保。于是曹操掷剑在地,笑着说道:“我亦知文远忠义,故戏之耳。”(第二十回)于是亲自为张辽解去绑绳,以礼相待,张辽被感动,投降了曹操,后来张辽成为曹操帐下一员忠勇猛将,立下赫赫战功。这里,曹操因怒而欲杀张辽,但见其忠烈之性,曹操爱才之心又起,便想将其收归己有,恰好有人求情,曹操借台阶而下,可是感情上一下子又转不过来,如何才能既不杀张辽,又让其感恩,让自己有面子呢,于是宣称前面举刀要杀不过是一句玩笑话罢了,不是动真的,这样,立刻将紧张的气氛消解于无形,其施恩行为也显得顺理成章。由怒转笑,由要杀人转为施恩,只一句“故戏之耳”,便轻描淡写将事化解,可见曹操心机之深,应变之强。

曹操这种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感情、态度上的随机应变,大开大阖以及即使形势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也能从容应对,坦然自若的气度,真正是具有克群雄、问周鼎之志的领袖人才所应具有的高能力素质。官渡之战中,面对袁绍数十万大军,己方只有七万,又在军粮告竭的情况下,曹操与许攸的一番对话充分表现了这一点。许攸原是袁绍帐下谋士,官渡之战中,截获曹操发往后方的催粮书信,后因故投奔曹操,二人相见,有这样一段情节:

攸日:“公今军粮尚有几何?”操日:“可支一年。”攸笑日:“恐未必。”操日:“有半年耳。”攸拂袖而起,趋步出帐日:“吾以诚相投,而公见欺如是,岂吾所望哉!”操挽留日:“子远勿嗔,尚容实诉:军中粮实可支三月耳。”攸笑日:“世人皆言孟德奸雄,公果然也。”操亦笑日:“岂不闻‘兵不厌诈!’”遂附耳低言日:“军中止有此月之粮。”攸大声日:“休瞒我,粮已尽矣!”操愕然日:“何以知之?”……攸以获使之事相告,操执其手日:“子远既念旧交而来,愿即有以教我。”(第三十回)

曹操在短短的一段对话当中,态度几次三番发生变化,一开始很坦然自若,好像军粮问题根本不当一回事,及至许攸再三追问,曹操总是答应以“实”相告,还做出附耳低言的举动,似乎真是把军中机密实言相告。甚至许攸一语道破实情,曹操仍不肯承认,反问如何得知,当许攸告知消息来源后,确证了其知情的真实性,曹操知道再也无法隐瞒了,于是态度变得非常诚恳,拉着许攸的手,请求许攸念在旧交的关系给予帮助。这种机警应变,也可以看做是曹操权谋诈术的另一种表现。

(三)乱世英雄,权变高人

曹操在一生当中,无处不用权谋诈术,这有其残忍性,但多数又都取得了成功,奠定了曹操雄霰伟业的坚固基石,这也说明了这些权谋当中有积极的成分。

曹操军事斗争中的权谋使用常常都很成功,而最为成功的一次是对马超、韩遂的离间。马超、韩遂联兵为马腾报仇,兵犯潼关,曹操不能取胜,决定离间二人,他的权谋分三个步骤行事,首先是针对马超、韩遂轮流值班守阵的情况,乘韩遂守阵时,曹操与他单骑会语,只谈往日旧事,不提军情。韩遂向马超如实告知会话内容,马超不甚相信,已起疑心。第二步,在贾诩建议下,曹操给韩遂亲笔写了一封密信,于要害处故意涂抹改动,封送韩遂,并有意让马超知道有密信送给韩遂,马超向韩遂要信相看,见重要字句均已被改抹,以为是韩遂为应付自己而改动,对韩遂疑心加重。第三步,韩遂出阵在阵前喊曹操会话,预备会话之时让马超乘其不备冲阵刺杀曹操,不料曹操却让曹洪出马告诉韩遂:“夜来丞相拜意将军之言,切莫有误。”(第五十九回)言罢而回。曹洪此番话是有意说给马超听的,等于告诉马超,昨晚所送的密信包含重要隐情。经过这三步离间,使马超疑心一步步加重,最终果然上当,与韩遂交起手来。而曹操早就暗中结交了韩遂部下诸将,利用马、韩矛盾公开化的时机,说降了韩遂,一举击败了马超,坐收了渔翁之利。

毛宗岗批《三国演义》说:“兵法有妙于用间者,胜一人难,胜两人易。以一人不可间,而两人则可间也。”“然而,间之则非一术矣!有马上之语,而书中之字可疑;有书中之字,而马上之语愈可疑。”反问计的成功,取决于曹操深得兵家“间”法之妙。曹操的军事权谋,是帮助他实现政治野心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可以说,曹操的一生是玩弄权术的一生。他的权术,属于封建主义的范畴,本质是不可取的。但是他运用多种权术保护人才,收罗人才,使用人才,仍然对今天有不少启示。

事实上权术有很多种,而人们常常把权术当成欺诈的同义语,其实是一种不全面的看法。曹操所使用的权术也有许多积极的因素,比如作为曹操领导行为当中的赏罚分明、容人之量、唯才是举等等,其实都是他权变之术的另一种灵活运用。

(四)法无定法,以法治国

曹操非常重视法度,这一点受法家思想影响颇深。他在作战中,常常制定军法,监督众将实施,可谓军纪严明,而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够率先执行,以身作责。

曹操率领大军攻打袁术盘踞的寿春,曾传下号令,告众将“如三日内不并力破贼,皆斩!”(第十七回)两员裨将临阵退却,曹操将其亲斩于城下,大振军威,夺取了寿春。

在军纪面前人人平等,不徇私情,一反儒家“法不加于尊”的传统观念。曹操之子曹彰领兵出击乌桓,临行前曹操训诫曹彰说:“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法不徇情,尔宜深戒。”(第七十二回)曹操不仅对部下,对自己的儿子依法而治,不徇私情,对自己也严格要求,依法行事。曹操出兵攻打张绣时,正逢麦熟季节,沿路百姓见兵至而逃,不敢割麦,曹操派人告谕百姓及各处守境官吏,严申军法:“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第十七四)曹操的举动深得百姓欢迎。官军经过麦田,都下马以手扶麦,相递传送而过,不敢践踏。不料曹操乘马正行间,田野中飞出一鸠,马受惊跑入麦田,踏坏了一大块麦田,曹操随即叫来行军主簿,让他处分自己践麦之罪,主簿问:“丞相岂可议罪?”操答道:“吾自制法,吾自犯之,何以服众?”于是要拔剑自刎,郭嘉用《春秋》古训“法不加于尊”说服曹操,操考虑很久,说:“割发权代首。”并让人将头发传示三军,宣称“丞相践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于是三军悚然,无不懔遵军令。曹操拔剑自刎,最终又割发代首的举动起了非常大的震慑和示范作用,这使得军士们对彻底地树立起法纪观念,知道法纪的严肃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曹操的“以法治众”的领导方略也深远地影响着周围的人,大将许褚就是遵循制度的典范之一。许褚担任曹操的守卫工作,一次,曹仁从荆州归来诣见曹操,曹操尚未出来,曹仁因自己是曹操内亲就直接进入,在殿外遇见许褚,就亲切地招呼他一同坐下来谈话。许褚不假辞色地说:“大王即将出来。”说完就返回内殿。曹仁对此甚为不满。有人责备许褚:“曹仁是宗族至亲,又是国家大臣,委屈自己的身份招呼你,你怎么对他这样不客气呢?”许褚回答道:“他虽然是王室贵族、国家重臣,但驻守于外藩,而我是大王身旁随侍的护卫,两个人在大庭广众下谈话即可,何必进入秘室会谈呢?”曹操后来听说了这件事,立即升迁许褚为中坚将军,对他更加宠信。曹操在处理曹仁和许褚的事件上,也体现了他“以法治众”的思想。由于他处理得迅速果决,立刻升迁许褚,一则杜绝了准备借此事造谣生事者之口,再则为遵循制度树立了典范,无形中鼓励了其他人效仿许褚尽忠职守、遵循法制。

曹操的谋士郭嘉曾将曹操与袁绍作过比较,认为曹操在十个方面胜过袁绍,其中有两条是“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此文胜也”。(第十八回)毛宗岗所批《三国演义》指出:“郭嘉论袁、曹优劣,破曹之疑不减淮阴侯登坛数语”,“十胜十败,其言皆确”。可见曹操“以法治众”确实是卓有成效的领导方法,在战争中它的优越性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规则无处不在,人们要想获得更多的自由空间,首要的原则必然是遵守规则。在一个企事业单位之中,规章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一套好的规章制度,甚至比多添几个主管还要顶用得多。因此,作为一名领导,善于用规则管理下属,即学会以法治众已成为各级领导必修的一门学问。

(五)赏罚分明,不计贵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