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子兵法与三国精髓
1995900000055

第55章 大戒篇(1)

三国人物中,有成功的人士,也有失败的人士。象袁绍,刘表等人物,位列三公却不会用谋,最终落到失败的下场,他们的命运与他们的性格是息息相关的。

一、智谋侏儒——袁绍

(一)好谋无决,多谋寡断

袁绍帐下虽谋士成群,智囊云集,但到决策时,谋士们各抒己见,意见相左,袁绍就没有主意了,缺乏判断力。

曾在袁绍手下谋过事的郭嘉对曹操说:“绍有十败,公有十胜”,其中一败就是“绍多谋少决”。

袁绍在被推举为十八路诸侯盟主时,有着领导才能的全面展示的机会,但是他的作为实是令人大失所望。他的所为表现出了决策上的优柔寡断,迟疑不定,以致贻误战机。当鲍信与孙坚被董卓手下华雄打败时,袁绍便向诸侯问计,自己毫无主意。袁术对先锋孙坚不发粮草,致使孙坚大败,他也不闻不问。之后,董卓劫持献帝,从洛阳迁都长安,曹操建议乘势追袭,而袁绍却担心“诸兵被困,进恐无益”。后曹操追袭董卓回来,见了袁绍,大为悲叹说:“今迟疑不进,大失天下之望。操窃耻之!”后见袁绍等人各怀异心,料不能成事,曹操、公孙瓒、刘备就各自引兵离去,讨卓行动只是将董卓从洛阳赶到了长安,没有取得任何实际成果,就宣告解体。

袁绍受刘备之请,发兵三十万进攻曹操,声势浩大,但因内部矛盾,兵到黎阳,就停止进发,诚如曹操所料:“陈琳文章虽佳,其如袁绍武略之不足何!”由于袁绍大军不图进取,曹操乘机东击刘备,刘备向袁绍求援,让其夹攻曹操,谋士田丰也建议乘操东征刘备,许昌空虚之机,直捣曹操老巢。这确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战机,但袁绍以幼子患病为由不肯出兵。结果曹操一举击败刘备,回师京都。刘备前去投奔袁绍,此时,袁绍对刘备说:“吾欲进兵赴许都久矣,方今春暖,正好兴兵。”前者,许都空虚,袁绍以小儿患病为由不肯出兵;此时,曹操已回师许都,他却又提出“方今春暖,正好兴兵”,实在是极其荒谬的理由和不可思议的决定。小儿之病能够成为放弃战机的原因吗?季节冷暖又是决定战机的全部理由吗?这不禁使人联想起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时对袁绍的一段评述。当时,刘备佯称袁绍为英雄,指出了他的外在突出优势:“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曹操否定说:“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两人从内、外两个不同的角度对袁绍作了评价,都是事实,但是个人品格上的劣势与外在的优势比起来,前者更是起长久作用的决定性因素。此次,袁绍更是体现了“色厉胆薄,好谋无断”的性格特点,致使出兵不择战机,埋下了失败的祸根。

白马战役失败后,袁绍退兵武阳,按兵不动。听说曹操封孙权为将军,曹吴关系密切时,凭感情冲动就起兵七十万攻曹,发起官渡战役。官渡之战,七十万大军几乎全数被歼;他急于复仇,又聚二三十万人马,由于仓促应战,复有仓亭之败。

袁绍的几次失利,归结起来都是不善于掌握出兵时机,当断时不断,不当断时却贸然行事所造成的。作为将帅,应避敌之强,攻敌之弱;避其实,攻其虚,袁绍却反其道行之,导致失败。这充分暴露了他不善决策、优柔寡断的性格特征。

(二)用人惟亲。外宽内忌

袁绍手下人才济济,文有沮授、田丰、审配、逢纪、辛评、辛毗、郭图、许攸等谋士为之谋划,武有颜良、文丑、高览、张邰等勇士为之统军,可谓积聚了许多争夺天下的优势。但官渡一战,袁绍全军溃败,由强势转为弱势,走向覆灭。究其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他不重视人才,甚至迫害人才,导致人才流失。苟或、郭嘉、许攸等谋士离他而去;效死之士沮授、田丰等亦无施展才能的机会;张邰、高览则因被疑,愤然阵前倒戈。如此不善用人怎能不屡战屡败,终究归于灰飞烟灭?

谋士郭嘉、田丰都曾说过,袁绍是“外宽内忌”之人。这种“外宽内忌”首先表现为任人惟亲,搞家族王国,不能发挥集团人才优势。袁绍有四州之地,自己和幼子袁尚领冀州,长子袁谭领青州,次子袁熙领幽州,外甥高干领并州。待袁绍死后,由于继承问题上废长立幼,其子互相火并,争夺权势,致使“四世三公”的名门望族很快就从内部瓦解了。第二,外宽内忌,必然导致不惟才是用。袁绍在作十八路诸侯盟主时,曾向大家宣布:“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常刑,军有纪律,各宜遵守,勿得过犯。”但当他的弟弟袁术出于私心,不给孙坚发粮草,坑害孙坚,袁绍充耳不闻,不能做到“有罪必罚”;当华雄搦战,无人可敌,,关羽请求出战时,他却一再考虑,“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等到关羽温酒斩华雄后,他的弟弟袁术反而要将关羽、张飞这些“县令手下小卒”赶出帐去,他也一言不发,“有功者赏”成了一句空话。第三,外宽内忌,也表现为袁绍“不念忠诚”。颜良、文丑二人跟随袁绍多年,屡建战功,是他的心腹爱将,在与曹操军马作战时,为关羽所斩杀,二人阵亡后,袁绍没有任何悲痛的表示,而当刘备提出为他招降关羽时,他竟然很高兴地表示:“吾得云长,胜颜良、文丑十倍也。”刘辟曾一度归顺他。合力攻操,但当刘备提议要去说服刘表联合攻操时,他竟然当众表态:“若得刘表,胜刘辟多矣。”这样的话真是让人听得心寒,如此的鄙视部下,鄙薄将士的生命,还有谁愿为他效忠呢?这与曹操对典韦一祭再祭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由此也可得见,为什么他的部下一个个都离他而去。

“田丰之死”也证明了这一点。田丰由于劝谏袁绍不可轻易向徐州进兵,未被采纳而入狱。后来果然袁绍官渡兵败,还军冀州。

像田丰这样的忠义之士,甚至可以说是为袁绍效死之士,都没有起码的安全感,更不要说其他的部众了。“得士者昌,失士者亡”,袁绍正是按照这个逻辑走向灭亡的。

曹操在袁绍死后平定河北时,曾喟然长叹:“河北义士,何其如此之多也,可惜袁氏不能用!若能用,则安能正眼觑此地哉!”可见,对于一个统帅来讲,克敌制胜的关键并不在自己如何勇猛过人,谋略超群,而在集中良谋,使用良才。袁绍的失策恰恰是在关键时刻不能用人。

(三)偏听偏信,不懂协调

袁绍作为军子集团的统帅人物,不分良莠,偏听偏信,导致内部人士相互猜忌、陷害,加之袁绍本人不注意与部下联络感情,有“外宽内忌”之心,结果集团内讧不断,为敌所乘。从袁绍集团出来的荀或对这一点了如指掌。他说:“绍兵多而不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智,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无用。此数人者,势不相容,必生内变。”郭嘉亦有同感,对曹操说:“绍性迟而多疑,其谋士各相妒忌,不足忧也。”事实确实如此。以谋士郭图为例。正当曹操火烧袁绍乌巢粮草时,“张邰曰:‘某与高览同往救之。’郭图日:‘不可。曹操劫粮,曹操必然亲往;操既自出,寨必空虚,可纵兵先击曹操之寨,操闻之,必速还:此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也’”。他们两人争论不休,袁绍毫无主见,竟听信了郭图的远水救火之计,一误再误,落得惨败。郭图恐怕张邰、高览回寨证对是非,追究自己的责任,就抢先来到袁绍前进谗言说:“张邰、高览见主公兵败,心中必喜。”袁绍不解地问:“何出此言?”郭图答道:“二人素有降曹之意,今遣击寨,故意不肯用力,以致损折士卒。”袁绍大怒,遂遣使急召二人归寨问罪。郭图又先派人报二人说:“主公将杀汝矣。”等到袁绍使至,二人无奈将来使斩了,引本部兵马投奔曹操。袁绍听信郭图谗言,致使损失了两员猛将,也使郭图有机可乘。

许攸降曹,也是袁绍听信谗言所致。许攸在投曹前,曾截获曹操催粮使者的书信,便赶来求见袁绍,为其献计日:“曹操屯军官渡,与我相持已久,许昌必空虚;若分一军星夜袭许昌,则许昌可拔,而操可擒也。今操粮草已尽,正可乘此机会,两路击之。”袁绍不听,反听信审配诬陷许攸滥受民间财物的谗言,大骂许攸:“滥行匹夫!尚有面目于吾前献计耶!汝与曹操有旧,想今亦受他财贿,为他作奸细,啜赚吾军耳!本当斩首,今权且寄头在项!可速退,今后不许相见!”将许攸斥退。许攸羞愤难当,几欲自尽。在走头无路的情况下,许攸投奔了曹操,为曹献上鸟巢劫粮之计,成为扭转官渡战役整个战局的关键。同一个许攸,在袁绍之下不为重用,才无所展,到曹军中却建奇功。这是袁绍听信谗言,气量狭小所造成的必然结果。

作为集团的最高领导人,袁绍在这些事情上的直接失误,一是没有调查研究,只听信一面之词就妄下决断,甚至不给被诬陷者申辩的机会;二是对部下追究责任不选择适当时机。在两军决战的关键时刻,最需要上下一心,同仇敌忾,但袁绍却轻信谗言,猜忌部下,致使自己的部下被逼到敌人一边去,削弱了自己,壮大了敌人。其实即使许攸果真滥受财物,张邰故意卖阵,也是应该在战役结束后再作处理的,尤其是对张邰,在自己不能控制的时候就轻易决定给予处理,致使张邰阵前倒戈。在这件事情上袁绍应负的间接责任是平时对内部人员不事谐调,致使关键时刻他们互相攻击、陷害,各怀私心;再者,失误的决策和判断也源于他对部下缺乏基本的信任。

袁绍的失败,主要在于他的优柔寡断,不会用人,见计迟,得计迟。这一点,他的同时代人都看得很清楚。《三国志·武帝纪》记载,鉴于当时袁绍势大,曹操手下的部将担心他会攻打许都。曹操说:“我了解袁绍的为人,他志向大,智能低;外表严厉,内心胆小怕事;好猜忌,缺少威望;士兵虽然多,却指挥部署不得当,将领骄横,政令不统一。虽然他的土地广阔,粮食丰足,却正好来奉送给我。”郭嘉对袁绍的这些弱点也有所评论。《三国志·郭嘉传》记载,郭嘉起初在袁绍手下做事的时候,曾对人说:“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定霸王之业,难矣!”正因为如此,郭嘉才离开袁绍投靠了曹操。

二、忠义虎士——关羽

(一)恃才傲物,刚而自矜

关羽一生最大的性格弱点,就是“刚而自矜”。他在同僚面前,常常是自恃武功高强,恃才傲物,目中无人,在他所接触的人当中,除了刘备和诸葛亮之外,他都不放在眼里,有时甚至对诸葛亮的话也不听。

关羽在荆州时听到马超投降了刘备,又听说马超武艺过人,他竟让关平带信给刘备,要人川与马超比试高低。马超这个人确实武艺非凡,恶战许褚,杀得曹操剃须脱袍;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的张飞打了一个平手,他在关键的时刻归顺了刘备,这对刘备而言,无疑是大大增加了一份力量。刘备封他为平西将军,这个地位超过了赵云,甚至和张飞平起平坐。赵云一向不重视权位,张飞对有才华的名士,也懂得特别尊重。偏偏远镇荆州的关羽对此有了意见,他不管“两虎相斗,必有一伤”的道理,也不管是否会因此削弱自己阵营力量的后果,执意要与马超争个高低上下,诸葛亮深知关羽这一个性,只好作书回答道:“亮闻将军欲与孟起分别高下。以亮度之,孟起虽雄烈过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美髯公之绝伦超群也。”关羽看信后大笑说:“孔明知我心也。”并将书信遍示宾客传阅,傲慢自得之态溢于言表。他将书信让别人传阅,也是要假借军师之言作为权威性的评判,使别人坚信他的武艺是“天下第一”的。

在对待孙刘联盟的关系问题上,虽然诸葛亮发自肺腑地一再叮嘱“北拒曹操,东和孙权”,但关羽目空一切,骄狂自得,以致做出了一系列破坏孙刘联盟的举动。一次是孙权派诸葛瑾为使,索取荆州。刘备已经答应东吴先交割三郡,诸葛瑾带着刘备的亲笔书信来到荆州,而关羽不仅以“将在外,君命有所有受”为由拒之,而且执剑在手,大声怒斥:“不看军师面上,教你回不得东吴!”交还三郡对刘备来说并非真意,这不过是刘备、诸葛亮在荆州一事上继续扯皮罢了。关羽却不会耍这种扯皮术,致使矛盾激化,走向极端。又一次诸葛瑾奉孙权之命,为孙权之子与关羽之女联姻,并明确提出“两家和好,并力破曹”。此时,关羽如果许亲,就可以促进孙刘联盟;如果不愿许亲,也可以婉言谢绝。但是关羽却一听就勃然大怒,说道:“吾虎女安能嫁犬子乎!”即而又威胁诸葛瑾说:“不看汝弟之面,定斩汝首”,将其逐出。关羽这种骄矜的态度,拒婚、骂人、侮使,激怒了孙权,终于把盟友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孙权下定决心联合曹操兵马取荆州,使关羽处于两面受敌的态势,在战略上一步步被动起来,为最终亡人失地种下了祸根。

面对历史的选择,是联合孙权,还是两面受敌?关羽的性格决定了历史选择的方向,导致了孙刘联盟的破裂,引发了战争。

关羽刚而自矜的性格,使他在遇到问题时不能保持清醒的战略头脑,不能从集团总体利益出发,而是把个人的争强好胜凌驾于集团共同目标之上,争个人之长短,这种个人英雄主义,本位主义的思维,是造成他日后英雄末路走麦城的主要原因。

杰出人才的悲惨结局,历史上并不少见,诸如项羽乌江自刎、岳飞风波亭遇害,李白成九宫山遭难等等,归结起来原因是出于性格上的矛盾性。一方面,德才兼备,文武双全,有勇有谋;而另一方面,却因为才之高,德之高,而产生了“刚而自矜”的缺陷。若“不刚”而“自矜”,还不至于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偏偏既“刚”又“自矜”,那么一旦发生什么事情,就必然会有“天崩地裂”般的惨痛结果。关羽就是最好的例子。

这种骄矜自大、目空一切的性格是领导人物的大忌,它不利于团结部属,联络同僚,且会导致信息封闭,甚至会造成独裁现象的出现。

(二)骁勇有余,帅才不足

由于关羽“刚而自矜”的性格弱点的存在,虽然他有勇有谋,武艺高强,但在承担独当一面的重任时,就常常显得力不从心,在判断敌情、识人、用人等方面出现了多次失误。

荆襄之战初始,关羽水淹七军,节节胜利,形势使关羽骄傲自信,不可一世。一心只想“取了樊城,即当长驱前进,剿灭曹贼”,他早把东吴的威胁抛在脑后。吕蒙和陆逊充分利用了关羽盲目自信的心理,设计让吕蒙向孙权托病辞职,以没有名望的陆逊代替吕蒙之任。陆逊一上任,就向关羽致书送礼,信中词语极其谦卑,一付讨好的样子,关羽果然麻痹大意,当着东吴使者的面,就讥笑孙权“见识短浅”,流露出不屑一顾的神态。之后,他就撤走了荆州的大半防卫之兵,赴樊城听调,结果造成荆州守备空虚,被吕蒙率兵偷袭,失掉了荆州。这里关羽犯了兵法上的一大忌轻敌。

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凡是轻敌者必定会招致失败。曹操轻敌,有赤壁之败;刘备轻敌,有彝陵之蹶。关羽一向自视过高,对敌人的能力估计不够,甚至还认为自己一向比别人强,这就造成了关羽轻敌的一贯倾向,这对于一个军事将领而言是绝对不能有的致命弱点。

关羽过分自信,屡屡忽视部属的建议,造成了在识人、用人上的巨大失误,以至荆州失守,悔之晚矣。